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667章

天兵在1917-第1667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u2

    对于苏联的家庭主妇来说最烦恼的事情就是购买生活物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几样在苏联统统按人头按定量供应,有钱没有供应票那也是买不到东西的。但是苏联这个按量供应从来都是紧缺的,也就是说买什么都得排队,去晚了那就明天赶早来排队吧!什么?你说家里等米下锅,对不起不能通融,这个国家计划规定的,谁让你不早点来排队呢?

    苏联的政治笑话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多,老百姓对于这种蛋疼的供应制度实在是吐糟不已,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呢?原因非常简单,遭罪的仅仅是老百姓而已,对于官僚特权阶级来说,随随便便就可以开后门,买东西从来都不算为难。

    所以说改革这个玩意儿总有人有一个误区,总以为要改变的是老百姓,这尼玛不是扯淡,小老百姓根本不能决定国家大计方针政策,能做出决定的从来都是上头的精英们。而恰恰需要作出改变的是那些精英,因为老百姓从来都只能被动服从从来都处于弱势地位,处于强势地位的精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整个国家的利益分配方式是抓在那些精英的手里,而不是老百姓手里。

    在这种不对等的情况下,老百姓能够决定什么改革?这么说吧,改革就是对既定的利益蛋糕做重新分配,而在这块蛋糕里面,老百姓能占多少?往往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总是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一小部分吃得满嘴流油,绝大部分在挣扎的时候。也就是说要改革的对象绝对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一小部分朱门酒肉臭的家伙,必须将蛋糕从他们嘴里抢下来,多分一点给普通人。这才是正确的改革方式。

    如果改革的目标对准了本来就过得比较艰难的老百姓,那这就不叫改革那叫做抢劫和刮地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后世印度的换票措施。那真心就是一次赤果果的刮地皮行动。旧钞换新钞突然不说,只给极短的兑换时间也不说,仅仅是公民凭身份证明去银行兑换就值得大力吐糟了。

    为什么呢?可能在很多同志看来这没有问题嘛,墓地搞换钞打的就是打击贪腐和逃税的名头,就是想将那些来历不明的黑钱逼出来。用身份凭证合法兑换没有什么不对嘛!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况就叫程序正确实质错误,墓地的搞法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印度这个国家太特殊了,十几亿人中间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文盲,这真不是开玩笑的,虽然印度自己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文盲率(仅仅是这个数据就很吓人了),但是这个数据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什么叫文盲这个标准不好界定,说不客气点印度的那个脱盲标准真的是相当的低,会26个字母会写自己的名字在印度就可以不算文盲了。这个标准低得让人发指,如果按照正常的标准算,印度至少有七八亿文盲,也就是说印度的文盲率很有可能在60%以上!

    可能有同志又要问了,文盲跟你之前说的有什么关系?别着急,慢慢来,因为文盲是很痛苦的,很简单的一件事,文盲去办各类证件就相当的蛋疼,各种表格你不会填,你就很可能申请不来有效的证件,没有有效的证件就无法去银行开户,而无法去银行开户就意味着你没办法合法的将旧钞兑换成新钞。》dudu3

    说到这里,大家都应该秒懂了吧。对于大量底层的印度人来说,因为没有身份证件自然不可能有银行户头,所以在这一轮迫切的兑换旧钞中根本就不能换钱。等于说,他们之前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血汗钱就被“蒸发”掉了。这不就等于是刮了一层地皮么?

    可能有同志会说,墓地这实在打击**、逃税和洗钱,应该还是有效果吧?恐怕这个效果也是很难说的,什么**、逃税和洗钱其实基本上跟印度的基层老百姓没啥关系,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的恰恰是印度的精英们,只有他们才可能**才可能逃税和洗钱。而墓地的换钞**打击他们恐怕也很难。

    因为这一批人基本上控制了印度的国计民生,他们很容易将自己手里的旧钞转嫁给那些可怜的基层老百姓,很简单的一点,老百姓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只接受新钞但是找零的时候却只给旧钞,要么接受要么你什么都买不到。如此一来老百姓就得不断地重复去银行排队换钞票,也就有了新闻上喜闻乐见的那一幕幕。

    不过话也说回来,三哥的忍受力真心是非人类级别的,换做别国老百姓遇上了这种公然抢劫的行为早就造反了,但他们却最多就是自杀以示抗议,真心是奇葩。

    说到这儿,有同志又要反驳了,印度的民意测试不是说百分之**十的公民都对换钞感到满意吗?你这不是瞎说么?对此,唯一能说的是美国的民意调查还显示希拉里必然当选呢!最后上台的是谁?

    所谓的民意测试,很多时候都是幌子,都是负责这项工作的所谓民意测试公司进行的,只要你出钱就能抽查特定样本拿出特定的数据。甚至其调查问题也可以是充满引导性的,按照他们的测试问题这一套走下来,不知不觉就会掉坑里了。所以这个东西别太当真,听听就好。

    简而言之印度发生的事情真的只能用坑爹来形容,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很多所谓的改革结果最后都是坑爹的,因为那些统治者既想做出改变,又不愿意过分的伤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蛋糕始终只有这么大,改来改去最后还是老百姓遭殃。

    所以改革最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对谁开刀,这个对象的选择很重要,从维护稳定促进团结的角度出发,肯定要维护最广大的群众利益,而前面说了最广大的群众始终是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维权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有想法,有力量和有手腕。

    那让我们来看看李晓峰现在的情况,他有这个想法吗?没想法还谈什么改革呢?某仙人想要混日子实在不要太简单了。那么勇气呢?这个肯定有。再看他有力量吗?刚刚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他说有力量那确实有,但请注意布尔什维克始终是集体领导制,不是哪一个人说话就算的,至少在这个时空是这样的。所以李晓峰要想改革,那首先还是要争取最广泛的支持,获取足够的力量,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手腕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73

    (全本小说网,。)

    李尔文真心没有想到苏联竟然是这样一种态度,这和丘吉尔之前预料的完全不一样。'本站更换新域名。首字母,以前注册的账号依然可以使用'??她也想不通为什么苏联敢于忽视英国警告,难道苏联就一点儿也不怕英国拆台吗?

    李尔文还真猜对了,李晓峰还就是不怕英国拆台,为什么呢?很简单的道理,现在英国是盼着苏联和美国闹别扭还从中牟利是吧?而要苏联和美国起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犹太人痛打埃及人,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大前提,所以事情也很明显,如果英国拆台,那么犹太人不可能取得全歼埃及军队的胜利,自然也不可能威逼到苏伊士运河那一线,如此一来,美苏之间就算有矛盾和冲突规模也不会那么大那么激烈。那英国还怎么混好处呢?

    反正李晓峰是看穿了英国的西洋镜,这帮货也就是口头上威胁一二,根本就不会来真的,现在就是嘴炮一下吓唬吓唬苏联捞一点好处而已。看穿了这一点苏联怎么会上当?你丫的英国佬还是一边玩去吧!

    李尔文还不肯服输,又一次威胁道:“如果苏联无视英国的警告,一切后果都由苏联政府承担!”

    对此李晓峰都懒得搭理,直接宣布会谈到此结束关门送客。李尔文顿时就吃瘪了,不服输的她又去找政治局的其他领导人,看看能不能忽悠一两个上当。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苏联政治局不管是常委还是局委或者还是候补委员竟然没有一个人鸟她,绝大部分人连见她的意思都没有,也就是即将要下台的斯维尔德洛夫见了她十分钟,双方也就是打了招呼寒暄了几句就结束了会面,甚至都没有给李尔文提埃及和以色列冲突的机会。

    这一趟李尔文几乎是灰溜溜的就滚回了伦敦,什么成果都没有取得。对此丘吉尔自然是有些失望的,但是他也没有太多办法,毕竟他仅仅是英国前相,而李尔文也仅仅是前相的政治顾问,这么一个身份人家不鸟你也是正常的。

    “要不我们警告美国人?”李尔文建议道。

    对此丘吉尔摇了摇头,正如李晓峰所分析的,他确实也仅仅是嘴炮,通知美国人对英国的好处并不是太大,绝不可能让美国人感激涕零,顶多也就是嘴上说一声谢谢,实际的好处根本没有。这和丘吉尔想要得到的相差太远,还不如看着苏联给美国一个教训呢!

    “那就看着苏联得意?”李尔文也有些生气了,毕竟这回她可是在苏联丢人了,这口气她实在咽不下去。

    丘吉尔也哀叹了一声,曾几何时让人吃瘪是大英帝国的专利,但什么时候轮到过大英帝国吃瘪,如今真是一日不如一日,连北极熊这样的化外野人也敢骑在大英帝国头上拉屎撒尿了,端的是气人啊!

    不过丘吉尔也知道,此时受了气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因为他能做的实在太少了,艾德礼这个白痴依然赖在唐宁街1o号不肯出来,手中没有一点儿权力他怎么跟美苏掰腕子?

    一想到这儿,丘吉尔就止不住要生气:“艾德礼这个白痴,他这是要毁了英国!”

    这一股怒火让丘吉尔下定了决心,之前他还准备等待,希望艾德礼能早点看清局势以大局为重自动下台,而现在看来艾德礼是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想法了,那么他要做的就是将艾德礼赶下台,提前进入唐宁街1o号,这样才能力挽狂澜!

    丘吉尔下定了决心,他立刻召开了保守党的高层会议,商定下一阶段对艾德礼和工党的攻击,争取尽早的将其赶下台,尽早开始大选。

    丘吉尔的想法很好,但是能不能做到就很难说了,因为李晓峰不光是关心苏联的大会,他对英国政坛的走向也是格外关注,毕竟熟知历史的他知道丘胖子会赢,而丘胖子比艾德礼难对付多了,让丘胖子晚一点上台,让艾德礼多坚持一段时间对苏联是有利的。是不希望敌人越猪越好?

    所以李晓峰开始动用在英国的力量,一方面引导舆论减轻艾德礼的压力,另一边也大爆丘吉尔和保守党的丑闻,比如丘吉尔和他太太之间的那点儿事儿,这种花边新闻可是选民的大爱啊!

    当然,李晓峰也知道保守党的上台是无可阻挡的,毕竟工党这几年干得太糟糕了,不光是英国上层精英不满意工党的所作所为,下层对恶劣的经济状况也是一肚子怨言,如果在这种上下都抛弃了工党的大格局下工党还能胜选,那真心就是上帝显灵了。

    不过李晓峰可不认为上帝会为工党显灵,所以工党是必败无疑,或者说工党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忙着互相拆台的时候,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战斗也渐渐要分出胜负了,随着纳赛尔轻率的命令部队大踏步的前进追击以色列国防军,埃及人几乎是昂挺胸的掉进了陷阱先是以色列的伞兵突然空降在了埃及军队的后方,占据了交通要道。紧接着精锐的以色列第七装甲旅像尖刀一般插入了埃及军队越来越宽大的肋部,一场漂亮的穿插之后,埃及人就被一分为二,紧接着以色列国防军忽然掉过头来猛烈反攻,一通眼花缭乱的左右勾拳之后,埃及人就被大切八块了。

    之前还在迅猛突进的近十万埃及大军被撕得七零八落,本来战斗意志和战斗技术就不如以色列国防军的他们很快就崩溃了。一部分人是掉头就跑,另一批是直接举手投降。西奈半岛的战局是一夜之间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大改变,埃及和以色列是完全掉了个个,国际社会为之震惊!

    呃,最震惊的恐怕还是埃及人,美国人说实话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之前就不看好埃及会取得胜利,现在不过是坐实了他们的预判而已。》dudu2

    似乎美国人太淡定了?毕竟现在溃不成军的可是埃及人啊,一旦埃及人被彻底击败,犹太人携着赫赫声威将一鼓作气威胁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而苏伊士运河可是美国人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他们就不担心苏伊士运河有闪失?就算不担心苏伊士运河,总要担心纳赛尔会不会倒台吧?毕竟这位可是通过政变刚刚上台,位置并不稳固,如有闪失,那一切不都白搭了?

    嘿嘿,美国人还真不是特别担心,原因有很多。比如美国人判断以色列不太可能去占领苏伊士运河,虽然占领这条运河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但是犹太人有这个胆子吗?

    美国人认为犹太人胆子没这么大,敢冲上来摸自己的老虎屁股。再说犹太金融财团还要在美国混,跟这帮财阀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以色列敢违背幕后金主的意愿乱来?

    而且美国人觉得就算以色列有这个胆子,苏联也不会让他们胡来,美国判断苏联应该还没有做好正面跟自己撕破脸的决心,双方应该还处于大打出手之前的试探阶段。以色列最多也就是在苏伊士运河投石问路探探自己的态度,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强势,足以将犹太人吓回去。

    甚至美国人觉得以色列的这种试探对自己还有一定的好处,怎么说呢?从之前纳赛尔拒绝美事顾问的建议一意孤行来看,美国人现这个代理人似乎有点不老实,似乎有着不小的野心。美国可不喜欢代理人有自己的意志,他们更喜欢好操控听话的代理人。而现在纳赛尔已经显得比较危险了。

    只不过美国又不好马上换掉纳赛尔这个代理人,毕竟这位才刚刚上台,而且这位在埃及还有一定的声望,匆忙之下换代理人会扰乱埃及的政治秩序,容易引混乱,尤其是在这种军事失败的大背景之下换人,容易让其他大流氓乘虚而入啊!至少美国人就知道苏联是有些跃跃欲试的。

    所以美国人只能暂时忍耐纳赛尔以维持稳定,但是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