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闲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眼神充满了坚韧,以后听他说道:“少爷说的极是,为了让冬雪和母亲过上好日子,小人一定会当上将军。”
王平安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就是要有这样的气势。明日你就保持这样的气势,带领一队人去洛州,少爷我会给你安排六十个官员和一个营的特种兵,并将我的一封书信和圣旨教给你,你交给洛州刺史看就可,他会全力配合你赈灾的。”
“是,小人明白了,那冬雪就拜托少爷照顾了。”赵浩说道。
“放心,一切有本少爷,没人会欺负她?”王平安说道。
“谢谢少爷。”
“自家人不需要客气。你在洛州,一切要三思而后行,多为灾民考虑就不会有错。”王平安提醒道。
“多谢少爷的提醒,小人明白了。”
“你去忙吧,晚上让人将我们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好,少爷我先回去了。”王平安说道。
………………
众人再次回到刺史府,这时候刺史府门口围满了人,非常拥堵,而且吵闹,他们几个想要挤进去都很难。
王平安看到,他们都是书生打扮,而且有些人还拿着一本书,他们年纪大小不一,老得看起来也有五六十了,年轻的跟李承乾一样,王平安已经看出他们是什么身份,来此的目的了。
于是他要求高首让自己坐在他的肩上,并对着那群书生喊道:“各位先生,如果是想要教灾民的孩子读书认字的,请安静下来。”
第二百七十七章 第二天 三
于是他要求高首让自己坐在他的肩上,并对着那群书生喊道:“各位先生,如果是想要教灾民的孩子读书认字的,请安静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听到王平安稚嫩的喊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他们好奇的打量着王平安几人,不久后又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王平安面色不悦,心道:“让你们安静,还要给老子发出声音来,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他在高首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只见高首拔出腰间佩刀,淡淡的说了一句:“让你们安静,没有听到吗,难道你们的耳朵知识摆设用的,这样不如砍了吧。”
瞬间所有人都乖乖闭嘴了,世间一下子安静了,王平安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吩咐刺史府的门卫,准备好一套桌椅,和文房四宝。
很快刺史府门口就摆放好了桌椅和文房四宝,王平安暗道:“不愧是刺史府的人,办事效率就是高。”
他坐下后,对着那帮先生说道:“你们教过书的,站在这边,没教过书的站在这边。”他边说边指着左右两边。
古人还是非常诚实,他们非常诚恳的,将自己分了左右,左边书生,右边夫子。
王平安道:“大家来此,应该都已经知道了自己来此的目的。不过有一点小子要提醒大家,虽然他们是灾民,但是你们不可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要把他们当做你们的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只会学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你们也得要用心教。”
“请放心,既然打算要教了,那不管他们只是学了一天还是学了一年,他们都是老夫的学生,老夫都会倾囊相授。”一个夫子说道。
“冒昧地问一句,这位夫子贵姓?”
“老夫姓吴。”
“好,吴夫子,小子相信你的为人,如果你们愿意教那些灾民的孩子识文断字,请在这张纸上写上您的名号,以及书院院名。”王平安将毛笔递给他。
吴夫子二话不说,拿起毛笔就在纸上写起来,不过是草字,王平安只认识一个吴字,其他都不认识,这让他的心不由得虚了起来。
“吴敬国,好字,好字,练成一代书圣的字已经算是如火纯青了,老夫佩服。”杜如晦感叹道。
王平安心中欣喜地暗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杜伯伯我爱死你了。”口中却道:“杜伯伯好眼力,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吴夫子的字体。”
那个吴夫子非常震惊的看着杜如晦,没想到还有一个懂自己的知音,他不由得激动的说道:“小人吴敬国见过大人,不知大人贵姓?”
杜如晦笑道:“老夫杜如晦,字克明。”
吴夫子惊道:“原来是蔡国公,杜大人,久仰大名,小人今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说着说着他对着杜如晦要跪了下去。
好在杜如晦辅助了他,没有让他跪成功,不然他担心自己的声誉会有所影响,他说道:“王夫子,请别这样,接下来的日子里,那些灾民的孩子都靠你们来教导了。”
“这是我辈份内之事,读了那么多书,不就是为了能将所学的知识发扬光大。”吴夫子说道。
就这样杜如晦和吴夫子犹如知己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将身边的人当作空气。
王平安也懒得理会,让那些夫子一个个都过来签字,一共五十个夫子,然后让每个夫子带九个书生帮自己,就这样十人一组的教导团成立了,一共是五十组,五十组教两万多个小孩子,那是很吃力的,相当于每组要教四百小孩。
但是平摊下来每个人指教四十人,又可以在接受的范围内。
王平安聘请了所有有教书经验的夫子,然后由夫子选十个书生,这样有一部本有理想,有抱负的书生被落选了,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不过世间上就是有那么多不公平存在,如果你是平民百姓,王平安会帮你一把,但是你是有钱的主,那么爱莫能助。
人员安排好后,王平安又开始设计黑白和粉笔,至于小孩子练字,那是相当的简单,制造一根树枝就能写了,因为王平安没打算给他们发文房四宝,而是让他们以地为纸,以树枝为笔。
这样是有好处的,一可以随时随地的写,二灾民家里的生活条件是供不起他们的孩子读书写字的,要知道现在一套笔墨纸砚最便宜也得要五百文,够普通人家省吃俭用一个月的。
但是只要在地上铺上一层沙子,就可以利用树枝上在沙地上写字,写坏了可以随时擦掉重新再写,方便并且省资源。
黑板更加容易制作,只要找到一块门板大小的木板,然后用黑漆将它涂黑后再利用三脚架的原理将它固定住,一块简直的黑斑产生了。
粉笔直接用石灰石代替就行。
王平安在黑板上试写了三字经三个字,用起来很方便,而且容易擦拭,他非常满意的量黑板介绍给了所有的夫子。
第一次看到黑板的作用,让他们激动不已,有了黑板,学子们可以更加有效的看到夫子们认字,每个字的一笔一画都可以了到位。
杜如晦和太子等人也对黑板诸多赞赏。
王平安吩咐蒲洲的司户衙门的司户大人,带领上百个衙役和五十组夫子到达城外。
司户大人让上百个衙役去告知灾民们,官府安排夫子教他们的孩子识文断字。
这可高兴坏了这些灾民,要说他们有什么愿望,除了吃饱穿暖,手头上有点余钱之外,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们的孩子能识文断字,将来有个好前途。
所以他们各个高兴的将自己的孩子带过来,将他们交给了司户衙门的衙役。
很快城门外的一个空地处沾满了大大小小的小孩,最大的有十一二岁了,最小还穿着开裆裤,三岁左右。
然后衙役们将夫子介绍给众小孩,然后一组一组的开始领走四百多小孩,然后找到一块空地开始讲课了,完全没有多余的噱头,全部极认真的教他们。
不过这一切都和王平安没有关系,他完全是一个甩手掌柜,他提出方案,别人来执行。
ps:天下厚脸求推荐,求打赏,求月票……
第二百七十八章 第二天 四
不过这一切都和王平安没有关系,他完全是一个甩手掌柜,他提出方案,别人来执行。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呆在刺史府的王平安,开始整理目前蒲洲的情况:一、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了有劳动能力的灾民,商户们聘请了二三万灾民,还有五六万人由朝廷出资,聘请他们疏通河道以及再挖一条新河河。二、聘请夫子……
王平安洋洋洒洒的写了数千字,终于将目前蒲洲的情况梳理清楚了,现在只要将这份蒲洲赈灾情况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交由李二过目,那蒲洲之行算是圆满结束。
杜如晦一直站在王平安旁边看他写完,说道:“蒲洲的工作算是圆满成功,朝廷以最小的代价,救济了更多的人,这是老夫没想到的,就算是陛下,或者朝中各大臣,他们也是想破脑袋也小孩不到以工代赈。”
“杜伯伯过奖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写成奏折,快马加鞭的送往长安,给陛下过目。”王平安问道。
杜如晦回答道:“写一定是要写的,不过不能是老夫河你写,而是应该由太子和牛宏达写。”
虽然杜如晦没有把话说透,但是王平安已经明白其中之意,我们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就算是李二看了,也会认为我们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是由王平安和牛宏达写,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李承乾写的奏折,朝中大佬看了,那肯定会将太子赞美的只因天上有,地下无的,李二看到后也会认为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牛宏达写的奏折,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实事求是写的,就算有所夸张,那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他是地方的官员,完全没有必要讨好他王平安的必要。
王平安想通了这个关节,就让杜如晦拟草一份奏折,最后太子签上署名。
至于牛宏达那份奏折,他只要将蒲洲的情况告诉牛宏达,他应该知道怎么做。
到了晚上,牛宏达回到了刺史府。
王平安等人迎了上去,对于他们来讲,牛宏达才是蒲洲的真正的主人,而他们只是过客而已,虽然他们有能力换掉这个主人,但是目前为止他还是这里的主人。
夜幕降临,刺史府的大厅中,王平安独自一人正在查看汴州的资料,知道汴州下辖六个县:浚仪县,开封县,陈留县,雍丘县,封丘县,尉氏县。其中开封县遭水患最严重。
此时大厅出现了一个犹如掉到河里,刚出来的人。
“牛大人,您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了。难道掉到河里去了。”王平安看到牛宏达脱掉了他的长袍,赤着双脚,而且脸上、脚上都挂有不少泥土,不过已尽干了。
牛宏达笑道:“哈哈……让诸位见笑了,请容许下官先去梳洗下。”
王平安说道:“请牛大人自便。”
一刻钟后,牛宏达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从新出现在王平安眼前。
牛宏达看到有,只有王平安一人,于是好奇的问道:“钦差大人,太子殿下等人呢?”
王平安说道:“太子殿下去城在视察那些夫子如何教导灾民的孩子,杜伯伯和高将军一起去蒲洲城内视察了,明日我们就要去汴州了,所以这里的一切我们得要写一份奏折送往长安。
至于牛大人,小子这里有一份报表降低您,您也可以根据这份蒲洲的赈灾报表,给长安写一份奏折。”说完取出一张报表交给牛宏达。
牛宏达双手接过这报表,心情激动的说道:“大人对下官的栽培,下官铭记于心,凡事有用得到地方,请尽管吩咐。”
他看了看报表知道王平安不只是给报表这么简单,报表里还清楚的写了赈灾的后继管理工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百姓的安抚工作等等,这简直就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王平安能将这份天大的功劳交给自己,自己当然不能忘本,他知道奏折里一定要提到王平安等人的名字,不然以后有这好处,谁还会想到你。吃独食可是会撑死的。
王平安笑道:“牛大人严重了,小子知道您是长安城里牛进达牛将军的堂弟,那就是自己人,自己人怎么能不照顾自己人呢。”
“原来大人,您认识下官的堂兄,这真是唐突了。自家人不识自家人。”牛宏达笑道。
“其实小子的官职还没有大人您高,只是陛下封的钦差面子大而已,还有小子跟牛将军是叔侄相称,您不嫌弃,在无人的时候,小子也叫您为牛伯伯。”王平安笑道。
牛宏达一拍大腿,激动得说道:“那敢情好,贤侄你可不知道,伯伯当这个刺史,当的那个累啊,一般人都不知道。”
“当官吗,为百姓谋福利,日夜草劳,当然会累一点。”王平安一副我很懂你的样子说道。
牛宏达摇头道:“如果就这些老牛也不会这么头疼了,伯伯可是武将,现在却做了文官,你说这……”
牛宏达没有把话说下去,但是意思很明白,他就是做一个武将的料,现在这个位置他做不来,但是李二让他做,他只能硬着头皮做。
王平安对着牛宏达安慰道:“习惯就好,有机会您来长安找小侄,或者有事需要小侄帮忙的,尽管来信,小侄能力范围一定帮忙。”
这时候,李承乾、杜如晦等人都回来了,就连赵浩和冬雪都回来了。
王平安和牛宏达起身迎了上去,只听牛宏达说道:“参见太子殿下,见过杜大人。”没办法礼法不可废。
李承乾和杜如晦点头应道:“嗯,牛大人无需多礼。”
王平安也迎了上去,他张嘴就问:“杜伯伯,高叔叔,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老夫这边已经安排好了,明日所有的长安官员会听从赵浩调遣。我们可以准时出发了。”杜如晦说道。
高首也回答道:“老夫这边也安排妥当,明日有一个营的人直接交与赵浩负责,前往洛州。”
“好,那赵浩、冬雪你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王平安问向赵浩和冬雪。
ps:天下厚脸求推荐,求打赏,求月票……
第二百七十九章 到达汴州
“好,那赵浩、冬雪你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王平安问向赵浩和冬雪。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赵浩拱手道:“回少爷的话,救灾物资已经全部整理好,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