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国本无以首级记军功的习惯,但是自从青豚领军出征后,其麾下的将领已经习惯了军将统计军功时,要查验首级,于是秦人那战后割首级的习惯,就传给了魏军。
在青豚麾下,大战后收集首级,已经成了共识。
……
秦军眼见魏人走下箭塔,持戈挨个在倒地的秦军身上刺一下,也不管那具身体是不是真的尸体,待刺过后,才有士卒上前,手持利刃,割下秦军死尸的头颅。
对面的秦军气的眼睛都红了,彼等嘶吼着,怒骂魏人无耻。
魏军却不管不顾,要论无耻,那秦军还是逢战必割首级咧!
其才是无耻呢!
有受伤的士卒,见到不能蒙混过关,遂抽出长剑,站了起来,想要跟魏军拼个你死我活。
奈何魏军做这事也已经娴熟了,彼等不慌不忙的将伤兵围在中间,几根长戈捅过去,那名秦卒就倒下了……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一百零二章 箭塔之威
秦军先锋官,眼见魏军收割己方士卒的首级,造成士卒们士气衰落,遂下令要士卒们『射』箭,欲要借此来宣泄士卒们心里的窝火。(全本小说网,https://。)
秦军在军令声中,以屯为单位排成数排,屯长们站在最左侧,彼高声命令道:“弯弓搭箭!”
士卒们取下弓箭,左手拿着弓背,右手取出一根箭矢,搭在弓弦上,顺势将弓弦拉开,瞄准了前方的魏军。
“『射』!”第一排的屯长大声下令。
士卒们『射』出了手中的箭矢,五十支箭矢形成一片黑云,朝对面的魏军飞去。
“第一列退!第二列上前,『射』!”
……
魏军眼见秦军『射』来的箭矢,黑压压的连成一片,却依然不慌不忙,继续有条不紊的对着尸体捅上一戈,再割下首级,系在腰上……
此地离秦军本阵已经超过八十丈距离,秦人『射』来的箭矢,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稍微穿了一层皮甲,就可以轻易挡住。
秦军的箭矢『射』到魏人面前时,已经慢悠悠的,就像是五岁幼童抛出木棍的速度一般。
魏军在什长的命令下,盯着『射』向自己的箭矢,用兵器打掉『射』向自己身上,没有盔甲防护部位的箭矢。
韩奴麾下的士卒,虽然魏武卒不过才几个人,但是青豚数次全歼秦军,缴获了很多盔甲。于是,降卒们都穿上了两层皮甲,甚至有些降卒,竟然穿着三层盔甲。
虽然其等比不上武卒那样,连手腕和小腿都有防护,但是,两层熟牛皮,也足以抵挡住到了『射』程末尾的箭矢了。
秦人的箭,宛如雨下,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魏人挖的壕沟太宽了,其等断断续续的将道路挖断了几十丈,还在坑底布满了尖锐的木桩,人走在小路上都心惊胆战,生怕掉了下去,又那里敢抵近『射』击呢!
而站在壕沟外,『射』出的箭矢,由于距离太远,又没有威力!
秦军一时之间进退不得。
……
魏军却不慌不忙的收割了所有的首级后,返回了箭塔。
……
秦军先锋官乃是一个五百主,名唤王荼,却不是王家之人,但是因为其姓王,所以也算是亲近王家之人。
王贲派奎山出征,自然不会给其的部队里掺沙子,奎山指挥部队越顺利,获得军功就会越大,王家的脸面才越好看。
所以,王贲将有意朝王家靠拢的王荼派了出来。
王贲俨然已经是秦国最耀眼的新星,其已经连灭数国了!
秦国最重军功,作为一个将领,王荼自然不愿错过崛起的机会。
所以,当王贲命令其跟随奎山的时候,王荼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获得王家的看重,搭上这艘灭国破城若无物的秦国新星的战车!
其在出征伊始,就像奎山请令,自荐为先锋。
奎山身为王家之人,王家目前看似强盛,然而内底下的暗涌,其自然明白的通透。
其身为王家一份子,与王家予荣俱辱,自然想要王家的军功再大一点,好回敬那些唱衰王家之人,故此,见到一贯还算谨慎的王荼亲自请求为前锋,便欣然同意了。
……
这就是王荼成为先锋官的由来。
王荼伸手,阻止了秦卒们徒劳无功的『射』击。
其指着几名什长道:“二三子,汝等绕到林间,看看有没有小路通向魏人之后。”
那几名什长,带着士卒钻进了密林。
王荼则命令其余的士卒,原地坐下休息。
半个时辰之后,有什长带着士卒,陆续从密林内钻出来。
负责查探左边密林的两名什长,来到王荼面前,回道:“军将,吾等绕了很远,没有找到道路。魏人将林间大树伐倒,堵死了吾等绕道其后的所有小路!”
未几,右边的什长也钻了出来,其也回道:“军将,魏人砍倒了林间大树,让大树互相纠缠在一起,轻易不可挪动,吾等绕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可以绕过去的道路!”
王荼点头,示意两人归队,其已经猜到了,以对面魏将布置营寨的严谨来推测,想从林间绕过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其之所以派遣军士,探查密林,为的就是让士卒们放弃绕路的打算,死心踏地一心的攻下魏军箭塔。
只有将士卒『逼』上绝路,其才能爆发出最大的潜能。
王荼打定了主意,遂道:“乙屯,再次冲击!”
乙屯的士卒们,在军吏的吆喝下,站起身子,检查着武器,然后排着整齐的队列,再次踏上了小路。
小路太窄,一次只能容纳两人并排前行,乙屯屯长便下令,要军吏们走在队列的最前方。
军吏们都是在战场上,获得了军功的战士,战场上刀剑无眼,为了能够活下去,其等只好拿出钱财,换上更好的装备。因此,军吏身上的盔甲,要比士卒们身上的盔甲,厚实多了!
甚至有钱的军吏,还会在熟牛皮盔甲外面,订上一层铜钉,以此来增加防御力。
有了一层铜钉,在面对刀劈斧砍之时,会坚固很多。
当先的两名军吏就穿着订了铜钉的盔甲,其举着的圆木盾表面,还蒙了两层熟牛皮。
这两人举着木盾,小心翼翼地走在最前列。
……
韩奴凭栏而立,其眯着眼看着秦军,宛如一个防护严密的乌龟一般,缓步而来。
其的嘴角却『露』出了冷笑,若是汝等以为这样就有用了,那吾辛苦挖掘这么长的壕沟,修建这么高的箭塔,还有何用!
其对身边的士卒说道:“传令左边的箭塔,待会右边先『射』,彼等不动,待秦人暴『露』出身体,彼等再行绝杀!”
士卒领命而去。
未几,对面箭塔上的什长,传来了得到命令的消息。
而秦军已经即将走过小路。
韩奴道:“压制『射』击,让秦军将后背『露』给左边箭塔上的兄弟!”
士卒们闻言,沉默的取下弓箭,搭上箭矢,瞄准小路上的秦军,『射』出了箭矢。
前排的秦军穿有厚甲,可以防护住箭矢的『射』击,但是,后面的秦军身穿的盔甲就是普通货『色』了,其等只能举起盾牌遮挡住躯干,将下肢交由前排的军吏遮挡。
由于魏军的箭塔离地足有三丈高,所以可以轻易的将箭矢伏『射』出去。
秦军后排士卒的双腿,恰好在魏军的视野中……
不过是第一轮箭雨,寥寥的十余支箭矢,就『射』倒了两名秦军。
那两人忽然中箭,一时掌握不好平衡,歪向了一旁……
身边就是一人多深的壕沟,沟底还布满了尖锐的木桩。
身边的秦军将士急忙去拉两人,一人没有被抓住,惨叫着跌下壕沟……
而另一人个被抓住的士卒,由于事发突然,救援的士卒,一时没用上力气,被那人一带,竟然是双双跌向壕沟……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一零三章 箭塔攻防
“啊~!”
“救命,啊~!”
惨叫声戛然而止……
有士卒凑过脑袋,朝坑内一看,只见三人的身体被坑底那碗口粗的木桩穿透了!
一柄柄木桩穿过其等的身体,『露』出沾染了鲜血的惨白木茬。全本小说网,HTTPS://。m;
其中最惨的那一个士卒,被木桩从口中穿过,自后脑钻出……
碎肉、肠子,挂在了粗糙的木桩上,鲜血宛如小溪,顺着木桩“梭梭”的流下……
“稳住!稳住!儿郎们,都给吾打起精神!跟紧前排,站稳脚下,若是失足了,这就是下场!”
屯长处在队列中间,大声的呵斥道!
秦军继续前行。
箭塔上面的空间太小,只能容纳十余人站立在上面,因此,魏军做不到不间断的覆盖『射』击,其等只能一次次齐『射』。
箭矢又一次扑来……
秦军大『乱』,急忙将盾牌朝着左边偏了偏。
魏军右侧箭塔『射』来的箭矢,恰好是秦人的左侧,因此,秦军不自主的就将盾牌的侧重点,放在了左边箭矢到来的方向。
左侧箭塔上的魏军,见到秦人『露』出了半边身体,负责指挥的什长,立马命令士卒瞄准了秦人『射』箭。
一波箭雨后,秦军又倒下五六人。
……
王荼见前方的士卒,虽然死伤惨重,但是也成功的吸引了魏军的火力,遂命令士卒开始填坑。
士卒们砍伐树木,扔到坑中,待填满了一大半,遂挖掘来泥土,倒在树木上。
这样填平的道路,虽然不坚固,但是胜在速度最快。
因此,当那一屯进攻的秦卒死伤过半,终于再次踏上坑后的道路时,秦军先锋部队,已经填平了几丈远的距离了。
王荼继续派遣士卒,充入先锋之中,其已经看出来了,虽然魏军的阵地构造的很是巧妙,可是,魏军人数不足,乃是最大的硬伤。
其的麾下足有几百人,就算是用人命去填,也足以将魏军堆死。
自古善不经商、慈不掌兵,其身为军吏,岂能因为士卒的损伤,而心慈手软。
所以,就算是那一段小路堪称是血肉磨坊,其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
在王荼不计伤亡的投入下,秦军的人数优势终于得到了体现,虽然到了后面,韩奴也亲自持箭『射』击,奈何秦军人数太多,其等又不是每一箭都能『射』死一名秦军。
眼看着秦军已经砍断了据马上的葛藤,将那据马挪开,即将将其等围在箭塔内了……
韩奴大声命令道:“传令左边箭塔,吾等撤!”
士卒鸣响铜钲,示意对面箭塔内的魏军撤退。
得到了回应后,两座箭塔上的魏军,一起下了箭塔,朝后方退去!
待下了箭塔,韩奴命人点燃了火把,投掷到箭塔底部,早早堆积起来的易燃物上。
秦军本欲追击,奈何魏人临走时点燃了堆在箭塔下的枯枝烂叶,火苗飚起了两三丈高,箭塔顿时“轰轰”燃烧起来!
高温将两旁树木上的树叶都烤焦了,热浪烫的人都不敢近前,眼见箭塔在火舌下被烧的“噼里啪啦”直响,根根燃烧着的木柱砸落下来。
其等又哪里敢穿过两座箭塔之间,那不足四丈的空路,朝魏军追击呢!
是以,韩奴带人撤退到下一处箭塔上,从容的布置防线,其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无法衔尾追击。
见到眼前的一幕,王荼眯着眼睛,眼眸里透着寒芒,其咬紧了嘴唇,强忍着怒火,命令士卒加快速度,填平壕沟。
……
日已西斜……
王荼麾下的士卒,个个灰头土脸,其的身后是三座火苗早已被扑灭,却仍然冒着袅袅余烟、黑乎乎燃烧了一半的木材堆,身前是一座正燃烧着冲天大火的箭塔……
王荼麾下的几百名士卒,此时尚能站立的不足百五十人,折损比例竟然高达六七成!
秦军大队已经赶到,奎山正骑在马上,冷冰冰的看着跪在地上的王荼。
“王荼五百主,吾需要一个解释!”
王荼笔直的跪在地上,满脸的不甘,其道:“吾率军作为先锋,当吾部来到此地时,只见魏军已经挖断了道路,修筑了箭塔,吾下令……
哪知道,当吾军赶跑了魏人,将士们正要追击,其等却点燃了箭塔,火势太大,吾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军布防……
吾等付出惨重代价,夺下了第二座箭塔,却又被彼等故技重施,见吾等已经冲到箭塔下,遂点燃了箭塔……
待将军到来时,吾等刚刚赶走了魏军,其等也点燃了第四座箭塔。
将军,虽然此地被吾部夺下,但是,吾部却损失惨重,儿郎们三不存一,还请将军责罚!”
王荼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自然不会携功以为免罪之基,其先是将自己的难处与应对讲了清楚,然后又简单的提及自己的功劳,最后再重点说自己是有罪的,请求处罚。
如此的组织语言,听到此番语言的人,都会不自主的将重点放在了他的功劳上,而忽略其的罪责。
后世有一件真实的事例,能够说明如此组织语言的重要『性』。
有一个地方叛『乱』,皇帝派遣一位将军去平叛,这人去了之后,由于叛军势大,其三战皆败,其只好向朝廷上表,道:我打了三仗,每一仗都被打败了,我请求朝廷给予援助。
皇帝一看,怒火万丈,逢战必败,我要你何用!于是,直接派人将其斩杀了。
然后派第二个将军前往平叛。
这人到了之后,十战皆输,损兵折将,一溃千里。
其上表道:叛军势大,我虽然被打败十次,但是我正在准备第十一次进攻。
皇帝一看,龙颜大悦,好啊!此人越挫越勇,值得嘉奖,于是赏赐官位,送来补给。
得到了大量援助后,此人终于灭了叛军。
有道是:华夏语言,博大精深,稍微改变一个字的位置,文字意思就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