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魏武卒 >

第238章

战国魏武卒-第238章

小说: 战国魏武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问:明年的税收几何?

    那官员道:“明岁与华阳一个模样,都是只收十一之税!”

    “真的?”

    “真的!官老爷说的,能假吗?”

    小厮不满的道,这件事他可是询问了三遍。

    “走走走!”王姓商人豪爽道:“今日有一个算一个,咱等去庆祝一番!

    太康楼里,某做东!”

    那小厮一把拉住王姓商人,道:“王行头,却是不能!”

    “为何?”王姓商人不满道。

    这个小厮忒没眼力劲,这等关头也敢来扫兴。

    小厮似乎没有注意到王姓商人的不满,急切道:“王行首,那太康楼早就满了,某回来的时候特意看了一下,太康楼里都坐不下了!”

    王姓商人眨眨眼,这么疯狂?

    不过是一个免税罢了啊……

    其却是忘记了,华国统治韩地已经几个月了,因为缺粮问题,迟迟没有决定要不要免税。

    等待了许久的商贾们,早就焦急不堪,此时听闻免税政策落实,这阳翟城内又有哪家酒楼,还有空置位置可以吃喝呢!

    小厮点头道:“不仅仅是太康酒楼,就连天上天,宾如家,范阳楼……都没有了位置。”

    张姓商贾笑道:“恁这厮,这倒是门清。”

    “那是!”

    小厮洋洋得意道:“王爷说了有免税消息,便要请客,小的也想混口吃食呢!”

    “哈哈哈!”

    众人大乐。

    王姓商人道:“也罢,既然酒楼没有位置,汝再跑一趟腿,告诉太康楼,置办十桌酒席,送来这里,今日吾等便在此地庆祝!”

    小厮大喜,好久不见肉味,今日终于能一饱口福了。

    其正待离开,又被人唤住,却是张姓布商。

    那厮道:“王兄大豪,吾等不及王兄财力,今日某再填五桌酒宴。”

    众人纷纷开口,有人加两桌,有人加三桌,也有小商人三两个一伙,凑上一桌。

    店家笑盈盈的拿来纸笔,一一记了,吩咐小厮快去快回。

    别看众人在这里吃喝,茶馆老板还要收拾残局,但是这却是有赚头的。

    这些人让小厮跑腿,哪里能够空白就让人去,终归是要给小费的。

    而小厮的小费,店家是要抽取两成份额的。

    况且,那酒楼只管送菜,酒水还不是让店家去买,这又是一份赚头,至于剩下的残羹冷炙,也是有用的,起码能省两天的饭菜。

    更何况喝多了,人就豪爽,酒钱宴席完毕之后再讨要,这样小费更高!

    店家粗略算了一笔,今日的赚头,应该抵得上过去半月时间的利润了。

    ……

    这一日,不仅仅是阳翟,整个韩国大地,所有的城池乡镇,都在狂欢着。

    经历了秦国的泰半之税,经历了岁入被人征收一半之后,休养生息的十一之税再次来临。

    不仅仅是今岁免税,明岁十一这么简单。

    却见所有站在衙门前,负责讲解新政的宣呈司的吏员们,都在讲解着华国的政策。

    “乡亲们,不仅仅是税收的减免,吾华国施行的政策,乃是只收税收,没有赋!”

    众人不解,有人道:“没有赋,那么先前怎么还会征调黔首,去修建城池,挖掘河道,整理农田呢?”

    “是啊!说的没有赋,还不是每个伍都征调一名壮年男子!”

    ……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纵然是将税收降低了四倍,但是百姓们听闻了这个漏洞,还是在纷纷起哄着。

    “静一静,大家都静一静!”

    官吏张开双手,朝下压了压。

    其明白,众人看似在起哄,实际上则是抓住了其话语里的漏洞。

    被派下来之前,君上曾经亲自向他们讲解过,经过秦国的横征暴敛之后,百姓们必定会对官府怀有怨言的,这样就会导致不信任的发生。

    官吏笑道:“诸位怕是都不知道,吾国召集的民夫,都是有工钱可拿的,不仅如此,就连三餐、服装,也是由官府提供的!“

    有人笑着问道:“那为何官府还要强行摊派呢?”

    官吏大笑道:“敢问诸位父老,若是吾等不强制摊派,仅仅依靠劝说,可有百姓自愿参加?就算有人参加,可能保证足够的人手?”

    “那倒不能!”

    有人笑着附和道。

    “是啊!”

    官员长叹道:“吾国方才拿下韩地,在这里官府的信誉已经被秦国败坏到了极点,民众都不相信官府,吾等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说出来各位可能不信,诸位若是有时间,可以朝华阳、市丘等华国故郡前去看看。

    那里的百姓,可是到了农闲时节,就会守在官府门口,等待官府的任务放出来。“

    官员脸带微笑,自豪的道:“说了诸位可能觉得某在吹牛,吾等之前放出招募三万民夫,修建韩地工程的时候,官府里不完全的统计,都有十多万人报名呢!”

    众人半信半疑,官吏见状笑道:“诸位明日在此等候,明日就是张贴民夫工钱时刻了,到时候诸位一看便知!”

    说罢,这吏员再次解答了黔首提出的问题之后,眼见没有人还有疑问,便进了衙门。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五百章 浊泽之行

    新郑城内。(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时日以来,因为墨城化为了灰烬,华阳又太靠近西方,与统治韩地无益,青豚便将行在所在暂时安置在韩国故都新郑。

    浊泽乃是新郑城西南方向的一个小县。

    此地有着一条小河,唤作浊水,乃是颖水的支流。

    颖水及其支流,冲刷了颍川平原,这浊泽背靠浊水,倒也算是鱼米之乡。

    被青豚留在身边,却仅仅给了一个中庶子名头的张良,正陪着青豚,视察浊泽。

    青豚并没有在县衙安坐,听从县令的讲解,其倒是带着一应官吏,走上了田间地头。

    正值暑夏,却是果实挂浆,生长旺季,这个时候,田间最是要水。

    众人顶着头顶的太阳,感受着似乎吸上一口便将肺部也烤的滚烫的大气。

    纵然有御林军打着遮阳伞,这行走了一番后,也是汗流浃背。

    “君上,稍微歇一歇吧!”

    张良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终究是相邦的后人,哪里受的这番苦楚,其喘息着说道。

    “好!”

    青豚指了指前方河道边的一颗大杨树,道:“那里有树荫,吾等到那里歇息吧!”

    跟随在一边的浊泽县令,挺着一个十月怀胎般的大肚子,早已暗暗叫苦不堪。

    闻言急忙欣喜道:“好好,容微臣先行安排一下!”

    说罢,这厮迈着早已疲惫酸痛的双腿,带着县衙衙役朝树影下走去。

    青豚瞥了一眼那厮的背影,也不说什么,其对着张良道:“张卿,汝之前没有体验过这个吧!”

    张良看了一眼宛若没事人一般的青豚,摇头苦笑道:“说来惭愧,臣下生于官宦,这等经历却是不曾有过。”

    张良暗中感慨,都说华侯夏青生于黔首之家,乃是从最底层崛起的豪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酷暑天气里,身为一国之君,寻常里必然是娇生惯养,锦衣玉食,这一番路走下来,却是宛若老农一般,丝毫不见动容……

    张良不由得暗中感慨: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能够对自己自律到了如此地步的人,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两人说着话,却是到了那几颗杨树下面。

    北方常见树木里,杨树乃是最常见、最易活、最高、最大、树叶最为茂盛的树种了。

    这种树下,纵然是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青豚宛若一个老农一般,屈腿在地上坐下。

    张良笑了笑,学着青豚的样子,坐在了地上。

    周围的御林军将士们似乎早已见怪不怪。早已散开圈子,将其等护卫起来。

    这时候满头大汗的肥胖县令,已经抱了两个圆乎乎的香瓜过来。

    跟在其后面的衙役们,有人抱着几个香瓜,有人抱着几个西瓜。

    县令走到小河边,用水洗了洗香瓜,然后将其递给青豚,道:“君上,尝尝,这是方才从地里摘得,乃是早瓜,最为清甜。”

    青豚接过香瓜,指着衙役手中抱着的西瓜道:“此物最为清甜,若是将其放在井水之中冰了,那滋味更为爽口,当的是难得美味了。”

    县令附和道:“是极,是极!这等寒瓜,乃是最为清甜之瓜,可惜此时时节稍早,臣下只在田地里寻找了三个熟的!”

    青豚笑道:“是啊,若是再过十余日,才是寒瓜大熟的时节啊!”

    县令将手中的另一个香瓜递给张良。

    而此时,衙役们已经将手中的香瓜清洗好了,又递给了御林军的将士们。

    众人早已走的渴了,纷纷抱着香瓜啃了起来。

    青豚知晓寒瓜就是西瓜的古称,有人曾说西瓜乃是汉朝时候,从西域传来的。

    实际上,早在部落时期,华夏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西瓜。后世有一个考古发现,在部落遗址内发现了西瓜籽儿……

    这等树木之下最是清凉,河畔的风吹拂着,扫去了浑身的燥热。

    前方走来一对夫妇,看其等浑身大汗的样子,应该是刚刚给田地浇水回来的。

    看那两人的年岁,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看模样两人还甚是恩爱,走在地头上,两人还在说笑。

    那汉子见到一群执锐披坚的军汉,挡住了道路,男人迟疑一下,在犹豫着是不是绕条道路。

    “小哥儿过来一下。”

    青豚笑着招了招手。

    男子低声让妇人在原地等候,其走了过来。

    “小民邓陟见过诸位贵人。”

    男子做一个揖。

    青豚问道:“贵夫妇可是放水归来?”

    “然!”男子回答道:“田地太干了,正是庄稼需要水的时候,俺们刚刚放水回来。”

    青豚点点头,道:“是啊,这个时节,正是作物用水的高峰期。”

    青豚话音一转,道:“放水可不是一个好活,很辛苦的啊!”

    “贵人懂农事?”

    汉子很是诧异。

    已经被提拔成了百长,负责此次护卫工作的周勃笑道:“汝怕是不知道,这是吾国君上,君上可是从民间起家的。”

    “呀!”

    汉子慌忙下拜,又急忙招呼妻子过来,道:“草民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不知是君主当面,还望君上恕罪。”

    青豚让其起了身,道:“不知者何罪,汝等快快起身。”

    汉子这才直起腰,拘谨的躬身立在一边。

    青豚道:“孤寻汝来,相问汝一件事。”

    汉子急忙道:“君上请问,草民知无不尽!”

    青豚笑道:“此地离华阳不过两百里,华国的水车,可曾听闻过。”

    那汉子点头,道:“知道,知道,听说那东西不用人力,只要放在河里,就能够自动运转了……”

    青豚侧耳倾听着,并不曾因为男子的啰嗦而打断了。

    待其说完之后,青豚才道:“若是孤在此地征兆民夫,铸造水车,不知汝等可会前去参加?”

    “这感情好!”

    男子欣喜道:“若是能够在这里布置水车,俺家最少也要去两个壮劳力。”

    “只是……”男子迟疑一下,见到青豚鼓励的眼神,这才壮着胆子说道:“水车用料颇多,只是不知道这花费怎么算?”

    青豚哈哈一笑,道:“寡人安放的水车,从来没有问百姓要过钱!”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五百零一章 新粮、旧粮

    待那夫妇走远了,县令才道:“君上,臣下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青豚笑道:“汝为孤的臣子,所提之事都是为了孤的天下考量的,只要是好的建议,孤定然听从!”

    县令拜谢,这才道:“君上,臣下虽然才效忠君上几个月时间,但是臣下曾下了苦工,研究君上早前的施政。全本小说网,HTTPS://。m;

    臣下发现一件事……“

    “嗯,继续说!”青豚鼓励道。

    那县令开口道:“君上,早前华国地域不大,只有两郡半之地,因此君上修建房屋、制作水车等等惠民工程,都是不要钱的。

    可是今日华国地域扩大三倍有余,辖下治民暴增五倍,君上若是依然推行免费的策略,怕是投入太大啊!“

    青豚点头,道:“汝想说的可是投入过高,担心收不回成本?”

    县令在心里说道:“这哪里是收不回成本,简直就是全部只有支出,还要赔上民夫的饭食!”

    青豚瞥了那厮一眼,能够提出这个问题的,能够不唯唯诺诺,敢在投效之初就指出自己毛病的,倒也算是称职了。

    本来先前青豚见这厮满身的肥肉,还在考虑着是不是酒囊饭袋一个,听闻其等话语,青豚才知道这人果然是不可貌相的。

    罢了,让某考察一段时间,若是真的表里如一,就不妨给其加加担子。

    心中满意与县令的表现,青豚就表出了几分善意来,开口解释道:“汝怕是不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臣愚钝,不知君上的意思,还请君上释疑解惑。”县令恰到好处的拍了一个小马屁。

    青豚笑道:“孤问汝,这百姓产了粮,若是有了富余,会怎么办?”

    县令不假思索的道:“臣身为县令,这等事情臣下却是知晓的。”

    “自古百姓就有存粮的传统,因此,若是到了丰收之后,百姓们都会存上足够家人食用一年半的粮食,多余的才会卖出去。”

    青豚点头,道:“是的,孤出生与魏武卒家庭,幼时家境尚可,收货的粮食是足够吃的。

    家母待每岁收货之后,都会留下陈麦,将新粮的一半卖掉。

    后来家翁不幸战死,家道慢慢中落了,但是粮食却是够吃的,家母都会留下足够食用一年半的粮食,将多余的粮食拿去换了布匹、钱财等……“

    这等事,张良却是不知道的,其生于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