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汉献帝-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被刘焉留在cd以后,刘璋平日里又总是听到一些有关父亲跟那个卢氏的闲言碎语,对父亲的不满也就愈发的深了,顺便还恨上了勾引自己父亲的狐狸精卢氏。虽然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刘焉跟卢氏来往只是讨教养生之道,可在外人眼里,孤男寡女在一起要是没发生点什么事,他们不信!刘璋就是属于不知情的那种。
在知道卢氏“勾引”父亲的事情时,刘璋是想要直接去杀了那个卢氏的。只是后来被人劝阻,一来父亲刘焉很“需要”卢氏,二来这卢氏的身份也不简单,是益州“五斗米道”的首领,杀了她很容易引起益州道众的不满。刘璋当时初来乍到,也就只能把这口气给强忍了下来,不过忍归忍,暗中使绊子的事情他也没少干,这样一来,就导致刘璋跟卢氏的儿子张鲁关系很不融洽。
本来张鲁是要被刘焉派往汉中担任太守的,只是因为朝廷天使带来了封王的条件,这才让张鲁没有前往汉中,也就让刘璋跟张鲁有了面对面的机会。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投机主义者,赵韪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本是益州一官吏,在刘璋来了cd以后,他就认为刘璋奇货可居,一心结交,而刘璋初来乍到,更是需要亲信的时候,二人一拍即合,成了外人眼中一见如故的至交好友。此时为刘璋分析形势,出谋划策的,正是赵韪。
“季玉,今日可曾见到主公?”赵韪一脸关心的问刘璋道。
刘璋脸色郁闷的摇了摇头,“没有,又被那个贱人让人挡在了门外。真不知道那里是刘家还是张家。”
赵韪一听就明白了刘璋口中的贱人是谁,不过他也没心情陪着刘璋去骂那个跟刘焉有绯闻的卢氏,眼下实在不是说人闲话的时候。
“季玉,今日刚刚收到消息,你那二位兄长不日就要回来了。”赵韪压低声音对刘璋说道。
“啊?他们要回来了?朝廷肯放行?”刘璋大惊失色,他敢想益州牧的前提就是人在长安的两位兄长回不来,可现在朝廷放人,那他的机会也就更加渺茫。
“季玉,你是不是想要打退堂鼓?”赵韪察言观色,一见刘璋此时神情便猜到了刘璋心中所想,当即低声喝问道。
“唔……这个……”
“季玉,我劝你最好不要抱有那个幻想,这些日子你的一举一动,肯定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你觉得等你兄长成为了益州牧,会轻易放过想要与他们争位的你吗?即便他们一开始不在意,可那些想要踩着你获得你兄长看重的人会不说你坏话吗?”赵韪的声音有些低沉,句句敲在了刘璋的心间。
刘璋与刘范、刘诞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小时候有母亲护着,他过得还算可以,可等母亲一去世,刘璋跟着两位兄长生活,那日子过得就不那么顺心了。甚至可以说刘璋的性格有些懦弱,原因都和刘范、刘诞有关。
兄弟关系不睦,刘璋自然不想以后继续活在刘范或者刘诞的阴影之中。可那二人要回来,自己手中无兵无权,又拿什么来阻止他二人回来。
“季玉,你可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赵韪又一次声音低沉的对刘璋说道。
刘璋只是性格有些懦弱,但人却并不笨,听到赵韪的话后只是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惊愕的看着赵韪说道:“你疯了不成?”
“我没疯,只是现在你我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保你其实也是在保我。季玉,莫要看轻了自己,在这益州,愿意支持你的人也是有不少的。”赵韪没说谎,益州世家林立,将来的益州牧越是没用,对世家维护家族利益就越是有利。与赵韪一样,那些想要维护家族利益的世家也是愿意看到刘璋上位成功的。
“容我想想,容我想想。”刘璋不敢下这个决心,连声说道。
赵韪一见不由气道:“好,季玉慢慢想,等到斧钺加身的时候,莫要恨我事先没有提醒过你。”
“这个,言重了吧,他们与我毕竟是一奶同胞,怎么会对我下此毒手。”
“帝王之家无亲情,为了权力二字,父子成仇,兄弟反目的事情自古以来还少了吗?季玉,你那人家当兄长看待,可未见得人家就拿你当兄弟看待,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赵韪说完这话起身告辞。
刘璋坐在那里没有起身相送,脑子里想着当年被兄长责罚的场景,越琢磨越觉得赵韪的话很有道理。即便将来可以留得一命,恐怕日子也不会好过哪去。是就此收手以后被人当猪养?还是咬牙拼一把?刘璋很为难。
“夫君,天色不早,该安寝了。”就在刘璋感到不知该如何选择的时候,新婚妻子费氏走了进来。
刘璋是在来了cd以后,由父亲做主迎娶的费氏。小两口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刘璋平时对费氏也是极为宠爱。只是现在见到费氏,因为心里有事,表现的也就没有平时那么急色。
“唉~”刘璋叹了口气。
费氏虽然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但也是大家闺秀,见刘璋神色异常,现在又长叹一声,心知肯定有事,便轻声问道:“夫君,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无事。”刘璋摇了摇头。
“夫君,你我既然做了夫妻,那就应该有事同担,妾身虽不知能不能为夫君排忧解难,但心事说出来,心里也能好受些。”费氏轻声劝道。
刘璋本就是个耳根极软的人,而且费氏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便将与赵韪商议的事情告诉了费氏。费氏听后神色微变,但在沉默了片刻之后,费氏轻声问刘璋道:“夫君,敢问夫君与几位叔伯平日里关系如何?”
“……我与兄长年龄相差不小,关系不能说和睦,但也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刘璋想了想后答道。
“夫君,妾身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费氏又是一阵沉默,在刘璋感到有些不耐的时候才开口问刘璋道。
“娘子,你方才还说夫妻有事同担,此时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为夫如今左右为难,不管娘子说得是否在理,我都不怪就是。”
“……夫君,如今公公时日无多,能够继承州牧之位的也就只有夫君与两位叔伯。听夫君说,赵先生前些时日就已经开始为夫君造势,也就是说,夫君有意州牧之位这件事在cd城中有许多人知晓。夫君此时又有意退让,可有把握让两位叔伯在知晓此事之后对夫君不心生嫌隙?”
“……不能。”
“若是两位叔伯日后以此为借口刁难夫君,夫君到时如何自保?”
“这个……”
“夫君,从你决定竞争州牧之位那日起,你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要么顺利成为州牧,要么万劫不复。你此时又何必还要犹豫?”费氏语重心长的对刘璋说道。
刘璋就感觉被人一席话点醒,的确就如费氏所言,他们兄弟关系本来就不是很亲近,一旦兄长得势,即便念在兄弟之情上饶自己一命,将来自己也是被软禁到死的下场。而且这种结果还算好的,怕就怕刘范或者刘诞为了一劳永逸,直接要了自己性命。
“多谢娘子方才一番金玉良言。”刘璋起身向费氏行了一礼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九章 兄弟阅墙
(全本小说网,。)
定军山山脚下,一队人马正在宿营。得知父亲刘焉病入膏肓,身为儿子的刘范跟刘诞十分着急,就怕赶不上见父亲最后一面。自父亲刘焉出任益州牧以后,刘范就陪着母亲以及两个弟弟留在洛阳,董卓迁都长安,母亲因为经不起旅途的劳顿,到了长安没多久就染病去世,刘家也就只剩下刘范哥仨。
论关系刘范与二弟刘诞最为亲近,但与刘璋的关系也不像刘璋自己所想的那样,刘范看他不顺眼。长兄为父,刘范身为兄长,父亲刘焉又不在家中,教育幼弟的责任自然也就落到了刘范的身上。而刘璋毕竟年幼,不能明白兄长的苦心,刘范严厉了,在刘璋看来也就变成了看自己不顺眼。
得到朝廷应允以后,刘范兄弟日夜兼程,希望可以尽早赶到cd去见父亲最后一面,至于其他的,刘范跟刘诞此时都没有多想。可刘范、刘诞没想到,自然有人会帮他们想起一件事。
刘焉如今已经贵为蜀王,蜀王世子之位却迟迟没有决定是谁,一旦刘焉身死,那人在cd的刘璋近水楼台,比刘范跟刘诞的机会要大得多。
“二位公子安歇了吗?”帐外传来一声询问。正在说话的刘范跟刘诞连忙将人请进帐中。为了保证二人不在中途出什么意外,刘协让史阿率领二十名剑士随行护送,不过等过了汉中郡,史阿就会带人返回。
“史校尉有何事?”刘范请史阿坐下后问道。
“明日就要与二位公子分别,史阿觉得有件事必须要提醒二位公子,免得二位公子将来做个糊涂鬼。”史阿开门见山的对刘范说道。
两兄弟不解,还是刘范开口问道:“史校尉,我与我二弟只是回cd探望老父,会有什么危险?”
“……本来这事不该我说,但圣上曾说过不希望看到二位出事,这才提前知会二位公子一声,将来若是有人问起,史阿是不会承认的。”
“史校尉请说。”刘范、刘诞听到这话更加感到奇怪,刘诞忍不住催促史阿道。
“昨日刚刚收到消息,说是二位公子的弟弟最近行为有些反常,经常与他那个新结交的好友赵韪密谈,而且一谈就是一夜。二位公子,这事若是搁在平时也没什么不对,可放在现在这种时候,那就显得有些可疑了。令尊如今贵为蜀王,但蜀王世子是谁却一直没有定下,圣上之所以痛快答应让你二人回去,恐怕也是想到令尊有意立下世子,这才不横加阻拦。圣上不希望因为世子一事而让益州陷入内乱,所以还请二位公子多多保重,莫要给人可趁之机。”
刘范、刘诞兄弟心里本来没有想到这个,可被史阿这么一提醒,二人是越琢磨越感觉史阿说得有理。史阿走了,没给刘范开口求救的机会,刘诞看着自家的兄长,等待刘范做出决定。
“二弟,明日启程之后咱们先去一趟巴西如何?”
“……兄长,去巴西做什么?”刘诞纳闷的问道。
“你嫂子的娘家就在巴西,你随为兄去拜见一下长辈。顺便从巴西太守庞義那里借点人。”
“……兄长,你是担心……”
“小心无大错,四弟与你我一向不怎么亲厚,若是真有人在旁蛊惑,我担心他不会顾忌与你我那份兄弟之情。”
“他敢!”
“二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父亲如今只有三子,若是你我皆不在人世,即便日后让人知道是四弟下的毒手,也不会有人为你我讨还公道的。”刘范摇头说道。
刘诞一向以刘范马首是瞻,见刘范坚持,便没有再反对。而且他自己也担心真的遇到不测,命就只有一条,没了就什么也不属于自己了。
就在两兄弟商议明日先前往巴西借人的时候,史阿也回到了自己的营帐。早已等候在帐中的李儒见史阿回来,立刻问道:“如何?那二人是何反应?”
“正如先生所言,刘范兄弟俩显得有些惊慌。”史阿沉声答道。
“哼哼,如我没料错,恐怕这兄弟俩会在明日先前往巴西。”
“为何?”
“巴西太守庞義与刘范有亲,刘范登门相求,庞義想必也不会拒绝,只要庞義答应了刘范的请求,那咱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能顺利许多。”
“……先生,史阿不明白,明明是件简单的事情,为何你非要往复杂的弄。”史阿看到李儒一脸智珠在握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呵呵……觉得我有些画蛇添足?史阿,以你的本事,想要取刘范兄弟的性命的确是易如反掌,只是你想过你这一动手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
“呃……还请先生指点。”
李儒很满意史阿谦虚的态度,而且之后的行动也离不开史阿的支持,李儒便没有打算再瞒史阿,缓声对史阿说道:“史阿,如今朝廷虽然勉强稳定了形势,但实力依旧弱小,西凉军依然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时候,越少树敌对朝廷就越是有利。”
“这个史阿知道,不过以史阿的身手,想要没人知道的除掉刘范兄弟也不是什么问题呀。”
“刘范兄弟要除,可绝对不能让他二人死在朝廷的地盘上。否则即便不会让人找到证据,也会让朝廷遭人诟病。现在天下诸侯并起,各路诸侯巴不得汉室正统名声扫地,因为朝廷的名声越难听,对他们就越是有利。”
“所以先生才阻止史阿在来的路上对他二人下手?”
“嗯,就算要他们死,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朝廷的地盘上出事。我之所以会如此麻烦,为的就是将这件事与朝廷撇清。”
“那为何要选刘璋呢?那人胆小懦弱,优柔寡断,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世子人选。”
“史阿,你糊涂了,你以为朝廷就真的愿意封刘焉做蜀王吗?若不是朝廷现下虚弱,又何必要承认刘焉跟刘表的割据。选一个胆小懦弱的人,只是为了将来收复益州还有荆州的时候可以少一些难度。”
“……朝廷若是想要将来收复益州跟荆州,那这次又为何要留下刘璋,若是把这三人都除掉,让蜀王之位后继无人,那不是对朝廷更有利?”史阿不解的问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那刘焉若是能够多撑几年,等朝廷解决了西凉军跟凉州的韩遂、马腾,那照你的意思来办也不是不可以。可眼下,朝廷还无力对付益州。”
“可就凭刘璋的本事,他能守住益州吗?”
“刘璋当然不行,可巴蜀多俊才,尤其是在中原大乱以后,有不少人才都迁至巴蜀避祸,现如今的荀攸荀公达,当初就是想要跑到巴蜀躲避的,只不过因为道路被封,这才不得不暂居荆襄,后来遇到了法季谋,这才被请回了长安。”
“可荆州刘表也不是个平庸之辈,手下也是兵多将广,刘璋能挡住吗?”
“呵呵……史阿,知道圣上对刘表的评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