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血裔-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举一摆手:“慢着,我们村子小,经不起折腾,殿下若是愿意来,最多不能超过十个人,否则还是不来为好。”
程孝廉算是明白了,他虽然嘴上承认了程孝廉的身份,还一口一个殿下,但是从心底还是没有完全认同他,不过这也怪不得马举,大明亡国这么多年了,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自称是朱明后裔,这些人就要赔上性命跟他大干一场,也有点太傻了。
想到这里程孝廉点点头:“我答应你,杨有财,去安排人吧。”
杨有财赶紧找到了孟轲,然后从身边的锦衣卫里选出了几个机灵的,看着孟轲:“殿下也是赌一次,若是情况不对,我们锦衣卫殿后,无论如何你都得带着殿下跑出来。”
“放心吧你,只要不是大军围困,就凭几个种地的可拦不住我。”
“不要小瞧他们,他们可是晋王手下的百战之卒,若是一对一咱们都不见得是人家的对手,我们只能用手弩和暗器帮你争取一点时间。”
程孝廉跟着马举离开了木邦城,将城中的大事交给了沐小笛,并且叮嘱沐小笛,若是自己回不来,立刻带人撤回孟养城,然后开始商量后退,万万不可在缅甸停留。
沐小笛也不矫情,只是伸手拉过来一个人:“这是莽山叔,让他跟着殿下去,他能帮忙的。”
程孝廉不好拒绝,示意杨有财腾出一个空位,一行十一人向着东北方向而去。
杨有财在路上将程孝廉拉到了一旁:“殿下,沐小笛是黔国公的后人,若是他有了异心,只怕改朝换代轻而易举。”
程孝廉笑了一声:“若是他有异心,便不会来找咱们了,就算来了现在也该跑了,咱们现在的前途可是十分惨淡。再说了,咱们现在大业之初,不要有怀疑人的心思,既然千难万难他们都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就该信任他们,以后这种话不要说了,若是让人听了,未免心生间隙。”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91章 凯歌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他们走了一天半的时间才算是到了目的地,一个很明显的汉人村落,不知道为什么,远远看去这个村子就让程孝廉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是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谁知道到了村口立刻被人来了一个下马威,村口百十个大汉裸着上身,手里齐刷刷地大砍刀,排成了两队,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程孝廉和杨有财立刻了然于胸了,这种东西叫刀阵,一般进军营之前,如果是不被欢迎的人物就要走这一趟刀阵。
因为这些人杀气腾腾,没准哪个人一刀落下来,刀阵里的人立刻被剁成肉泥,所以说这个东西是极其考验心理素质的,若是素质不好走不两步双腿一软就得倒下,那样便会被人看低一等。
但是装作熟视无睹,又容易激怒阵中的将士,有些看不起他们的嫌疑,那也挺危险的,尤其是去敌营的军阵之中,人家要想和你谈还好,要是不想和你谈,仅凭这一条,就能在军阵之中把你剁成肉泥。
杨有财看到了这刀阵隐隐有些不喜:“我说马老头,咱们都是自己人,干什么弄这些花哨的东西?难不成你真想在刀阵里面砍了我们不成?”
马举赶紧摆手:“不敢不敢,小老儿怎么敢动手对付殿下,只不过是他们这些人都是要为殿下效力的,若是殿下不能降服他们,只怕他们心中有怨啊!”
程孝廉伸手组织了杨有财:“入乡随俗,走吧。他们还真敢动手不成?”
杨有财点点头,示意孟轲走在程孝廉身后,这样不管怎么样,孟轲双手一挥锤子,最少能够保程孝廉一个周全。
程孝廉迈着步便走进了刀阵之中,刀阵之中的将士也早就得到了消息,这个年轻的小孩便是大明后裔,本来听说了年纪之后大家都很不以为意,老皇帝都没带着他们收复天下,小孩子又能顶什么用处?但是看着程孝廉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他们心中终于起了些涟漪,这刀阵的最前面可不是谁都敢走的。
程孝廉走进了刀阵之中,表情可就没这么自然了,刀阵作为军营里面最常用的下马威,自然不是说说而已的东西,手下是铺天的杀气迎面而来,大刀都闪着寒光,那些士卒不怒而威,看起来杀气禀然。他可不是万能的,腿下一软,就要倒。
孟轲眼疾手快不经意间托住了他的后腰:“殿下,大明都在你的身上,若是你倒在了这里,大明也就跟着倒了,这刀阵没什么好怕的,他们还真敢砍殿下不成?”
程孝廉止步不前,刀阵之中的人却一动不动,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正常现象,不过心中的期许可就没这么高了。
程孝廉一咬牙咽了口唾沫:“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刀阵之中的将士心中一愣,然后便跟着唱了起来:“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建虏兮觅个封侯!”
这支歌名叫凯歌,乃是大明戚家军所创,后来戚家军调往北方镇守,凯歌传遍军中,其中的倭奴两个字也换成了建虏。再后来,但凡是大明的军伍,全都传唱这首歌,随着无数的士卒在歌声之中战死沙场,大明也就失了天下。
李定国麾下的士卒当然会唱这支歌,但是程孝廉不会唱,他只会念词,谁知道念了两句周围的人便跟着传唱起来。
程孝廉趁此机会大步向前走去,刀阵之中的将士想起来首要敌人是建虏,自然对程孝廉的杀气不是这么重了,也算是程孝廉耍了一个小聪明。
他走出了刀阵之中,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将军拍这手:“殿下的凯歌唱得好!”
程孝廉脸色一红:“其实我并不会唱。”
将军摆摆手:“殿下能够不忘凯歌,大明中兴有望。”
程孝廉眉头皱了皱,这么容易就过关了?但是让他失望的是,对面的将军虽然叫着殿下,并没有行礼的意思,也没有归顺的意思,开口说道:“不知殿下这些年在哪里生活?”
“昆明。”
将军似笑非笑:“哦?殿下难不成在吴三桂府上作客不成?”
程孝廉哼了一声:“吴三桂倒是想请我作客,可惜我不想去。我之所以躲在昆明,不过是因为灯下黑的缘故,昆明是吴三桂的巢穴,他自然不会想到朱明王朝的后裔就躲在他的巢穴之中。”
将军愣了一下:“殿下这个灯下黑的解释颇有意思,不过既然是灯下如何会黑?”他这是在质问程孝廉,既然在吴三桂老巢之中,如何躲避这么多年没被发现?
“将军若有机会可以做个测试,拿一支火把举高,附近很亮,但是火把之下却不怎么亮堂。昆明是吴三桂的老巢,里面都是他自己人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若是他要仔细盘查起来,会不会动了他的根基呢?”
“殿下口才倒是不错,把我说服了,自我介绍一下,在下靳明,大将军靳统武的儿子。”
程孝廉点点头,看他还没有行礼的意思,只能开口:“不知道靳明将军还有什么要问的?”
“只问一句两个问题,殿下为什么要来缅甸,以后又有什么打算?”
程孝廉笑了一声,这可以算是他诉说抱负的时候了,若是纸上谈兵,靳明不会跟他干,若是胸无大志,靳明也不会跟他一起,最后的结局都是种地,大家在这儿种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换地方?
程孝廉清了清嗓子:“在我记事的时候,其实我并不愿意反清复明的。”
只这一句话就把周围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过来,不愿意反清复明,难不成还要在缅甸做一辈子城主?
程孝廉心说,我说的记事的年纪可不是你们想的那个年纪,开口接着说道:“我当时就是觉得做皇帝很好玩,所以才开始做这件事,因为以前听说了太多做皇帝的故事。所以便想既然有机会自己何尝不做个皇帝?”
他这话说的又是前世的心态,小说里看了许多人穿越过来横刀立马做了皇帝,既然有了机会,自然也想做一次皇帝。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92章 正名
(全本小说网,。)
说到这里程孝廉咳嗽一声:“可是后来我又有了别的想法,当我第一次潜入山下的镇子之后,听说许多人因为打仗失去生存的土地,背井离乡逃到了远离战争的地方,我想了很多,大明也许真的气数已尽,我没有权力为了一己私欲再次把天下百姓卷入战争之中,朱家已经亏欠他们很多了。”
说到这里他自嘲地笑了一声:“当时我记得翟嵩钖还为此和我大吵了一架,我负气离山,想要去过平淡的日子。”
听到这里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除了杨有财,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程孝廉笑了一声接着说到:“可是一边走我的脑子一边想着,天下百姓也许会有几十年的好日子过,但是随之而来是满清的文化禁锢,我推测以后整个中华将会堕入深渊之中,到时候不论是红毛鬼子还是倭寇都能上来踩咱们一脚。”
这些都是程孝廉知道的事情,但是靳明显得有些不以为然:“殿下有些夸大其词了吧,倭寇连戚继光将军都没有打过,还能怕满清鞑子?”
程孝廉冷笑一声:“你可曾读过书?”
靳明愣了一下,转而满脸通红:“不曾读过又如何,我们这些人从生下来就忙着抗击满清鞑子,哪儿有功夫读书?”
“万历二十年,倭寇进犯朝鲜,长达六年的万历朝鲜战争拉开了帷幕,这场大战打光了戚家军的士卒,戚家军若在,辽东战事何至于此?”
靳明愣了一下挺着脖子:“就算如此,满清鞑子的战斗力也是很强的,打倭寇没有问题。”
程孝廉有些哭笑不得,总不能跟他说再过几十年满清鞑子的战斗力连汉人绿营都比不上了,赶上那几个皇上都喜欢关上大门当天朝上国,最后大炮都比过不过人家了,没有影子的事他也不可能相信。
杨有财发现了程孝廉的窘境,立刻插了一嘴:“你可不要忘了,鞑子是满清人,我们是汉人,倭寇杀汉人,关他们什么事?没准他们还喜欢把汉人卖给倭寇呢,那样就不用惦记汉人有一天把他们赶回关外了。”
靳明依然不肯认输:“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
“这就是我的回答,我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因为长痛不如短痛,百姓痛苦一时,以后万世太平,再说了,天下已经大乱,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既然最后一定要有一个胜利者站出来,为什么不能是我?我为什么要来缅甸?我若是连咒水之难的大仇都报不了,天下的汉人如何能够相信我能复兴大明?”
程孝廉长出了一口气,总算给自己圆回来了,以后万万不能站在后世的角度劝说别人,不光别人不相信,自己还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这次要不是杨有财机灵,这个脸可就丢大了。
靳明脸色有些潮红:“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
程孝廉笑了一声:“至于以后的打算,回到大明,吴三桂虽然一心与大明为敌,但是其他的势力未必没有拥立大明的想法,我们可以以此为根基,拥有自己的土地,在吴三桂和满清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横插一刀子,最好能够搏出一个天下三分的境地。”
靳明情不自禁问了句:“为什么?”
“无论是满清还是吴三桂,都不是现在的咱们能够对付的,如果没了掣肘,他们要灭掉咱们都用不了一年。”
靳明听到这里认同的点了点头,带头跪在了地上,周围的人一看全都跪下了:“晋王麾下败军之将靳明今日重归大明,望殿下收留。”
程孝廉身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一下不用搏命了,程孝廉笑了一声:“靳明,你考完了我,我也想问你两句,若是今天的回答不尽人意如何?”
“不论殿下为何入缅,既然殿下敢入,我等都愿意陪着,只是第二个问题,若是殿下惧怕吴三桂不肯回大明,缅甸之事完结之后我等自然会回来种地。若是殿下无知无畏,一心要先找吴三桂报仇,那么我等也会回来种地,因为我们这股力量为了大明而存,绝不是为了朱家而存,如今殿下的回答令我们满意,我们便为殿下而存,从今以后,水里火里,大西军一往无前!”
程孝廉笑了一声:“大西军这个军号是张献忠起的吧?”
靳明脸色一变:“殿下觉得不妥么?”
“不,很妥当,以后张献忠能不能把名字留在史册里,就看你们的了,若是你们作战英勇,大明还大西王一个正名!”
“我等叩谢殿下,万死难报!”
程孝廉笑了一声:“立刻整肃军伍,三天之后木邦城见,也要留下青壮自保,不要天下打下来了,自己家却没了。”
“是!”
程孝廉和杨有财一行人离开了这个村落,杨有财苦笑一声:“殿下刚才是想给他们赐名吧?”
“这都让你看出来了?”
“属下这双眼睛,除了认钱,便是认人了。”
“哈哈,无奈张献忠虽然死了这么多年,但是属下的人依然不愿意放弃大西军这三个字,若是靳明愿意,就不会问我妥不妥当,而是直接请我赐名了。”
“说起来属下倒是佩服殿下随机应变的能力,一见他们如此看重张献忠,立刻抛出了一个不能拒绝的诱惑。”
“张献忠这个人,揭竿起义,杀官破城,于大明来讲,是个叛贼,但是他在川蜀之地抗争十余年,于民族来讲,是个英雄。”
“殿下能有如此胸襟,何愁大事不成?”
“杨有财能有如此马屁之功,何愁官位不升?”
“哈哈哈,殿下,你就算是拿一个内阁大学士来给我做,我都不做,这锦衣卫指挥使我是要做一辈子的。”
“锦衣卫捞钱容易些么?”
“殿下倒是说错了,若论捞钱的本事,内阁大学士每年各个地方的孝敬拔出一根毛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