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澳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半个世纪么?
所以我们为何不提前走出去,为何非要等着外界发现。恐怕到时候,外界带来的不是友好,而是火枪与大炮。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口危机仍没有解决!尽管我们吸纳了四万多的土著,但这些土著人的文化水平极低。除了做苦力,根本就不堪大用!
要知道,现在工业革命已经展开了。就靠我们这些从现代来的三千人,怎么发展完备的工业体系?就算培养这些土著,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何况,我们也没那个时间。因为现在的世界霸主……英国,绝不会默默允许我们发展!毕竟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东边,就和我们生活在一片土地。
尽管他们现在还没发现我们,但随着我们文明旅的持续扩张,被发现也是早晚的事。
到时候,不想起冲突也得起冲突了。毕竟中国有句老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别说是世界霸主的英国了!
所以我才开展这个黄金计划!因为只有它,才能在最短时间,为我们大明国吸引到足够的人口。虽然来的很可能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但也会有例外。比如造船、冶铁等各方面的匠人。只要他们来了,我们就必然会将他们留在大明国,为大明国所用。
这样一来,我们大明国的工业实力才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
并且,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相互间的关系也很复杂。我们只要将他们分散安置,就不怕他们危害大明。
在起初,来的肯定都是南洋各地的人,因为这里距我们最近。要知道,南洋可是有好几十万的华人。你说他们听到这个消息,能不心动吗?
这可是送上门的人口啊?比我们费尽心力的招揽不是有用多了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那些淘金者开发其它矿产,成为我们的免费劳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挖到黄金,澳洲也不是只有金矿。只要我们合理利用,这些人口,就是促进我们大明国发展的动力。
再者,我们还可以尽量将那些除华人以外的人,安置到未控制的土著地盘,让他们替我们去和土著争,替我们开拓土地。如果利用得当的话,我们还可以越过大分水岭,让他们进入英国的地盘,和英国人争。
毕竟那里的英国人那么少,军事实力也不强。我们可以趁此将他们赶下海。
反正他们也不是大明人,出了事,也和我们没关系。如果成功了,还对我们有利。而且死的也不是自己人,又不心疼,何乐而不为呢?
虽说这样做,必然引发无可避免的风险。甚至引起西方国家对大明国的战争。但和充足的人口比起来,这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毕竟人口问题是一条勒在我们大明国脖子上的枷锁,只要不解决,大明国的发展就始终受限。
这样发展下去,我们超越英国的时间就会被拉长。这对我们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并且战争也没想象中的可怕。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打战都是会花钱的。所以那些觊觎黄金的国家不会轻易大动干戈。
按照套路,只会先派出一两艘船,对我们进行威慑。就像后世美国炮轰江户,逼迫日本幕府通关一样。
但我们大明国也不怕他!因为大明国的炮弹并不是只会炸鱼!何况我记得前不久兵工厂新研制出了一门大炮,在射程上,已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
所以只要他们敢来,我们的炮弹就能把他们送下海。
即使他们恼羞成怒,要从本土派兵过来。那也需要穿越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这么一来,没三五个月,是来不了的。
而这段时间,我们也可以积极备战,研制出更多武器。
最后,根据我的推算。即使爆发大规模战争,也得要个一两年。因为这期间,他们需要确认黄金的消息是否属实,然后对我们大明国的整体实力进行评估,再接着整军备战。以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方式和交通工具,整个流程走下来,没个一两年是完成不了的。
难道在这一两年里,获得了充足人口的大明国会没有发展吗?大明国的海军,还会只有一艘破木船吗?”。
洋洋洒洒的说了这么多,南峰也有些口干舌燥。喝了口水,观察着众人的神情。
当见到海军部长、大将军都一脸向往,工业部长、科技部长也都隐隐意动时,他心里顿时舒了口气。
只要把他们说动了,那他的口舌也没算白费。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教育部长左鹏却是第一个站起来支持自己的人。说了几句客套话,左鹏就将黄金计划的利弊条条陈述出来。
不得不说,左鹏不愧为做过名校校长的人。肚子里确实装了不少墨水。虽然他也只是将南峰的话总结重述了一遍,但经过他的口,就变得极有煽动性。
听上去,要是再反对这个计划,就是弱·智、大傻·瓜!
以致本来最为反对的穆淳也跟着表明了支持的立场。
于是没过一会儿,这个计划就获得全票通过,并且还经过大幅度的补充修改。等重新拟好后,在场的每个人都感觉十分满意。
最后硝烟弥漫的会议就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温馨落幕。出去时,刘卫国忽然拍了一下南峰的肩膀,小声道:“兄弟,以后再有这种和世界为敌的计划,哼哼···”,说到这里,他故意冷哼几声,似乎十分不满。
南峰立时就要解释,却没想到刘卫国语气一转,接着说道:“你一定要提早告诉我,因为我们人民军第一个支持!”,说这话时,语气亢奋又激动。
他倒是忘了!刘卫国这个将军头子,可是个典型的鹰派人物,好战分子。之后海军部长张啸也对他说了同样的话!这也不奇怪。在他印象中,张啸可是早早就提出送乾隆去西方极乐。比起刘卫国的好战分子,他都可以称得上好战疯子。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他又返回总统府,来到杨崇的办公室。(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一章 杨崇的心声
(全本小说网,。)
拦下秘书要通报的动作,南峰兀自走到门前。
咚咚咚···,轻叩几声门扉,屋内立时传出一声‘请进’。听语气,依然如往日那样平和。听到这,南峰的心铉也松了稍许。
他之所以来,是为了向杨崇解释。毕竟他主持的黄金计划是瞒着包括杨崇在内的所有人。不管他的初心如何,在有心人眼里,这都是显而易见的越权行为。
这也是之前穆淳将嘴炮对准他时,没有一个部长挺他的原因。
推门而进,杨崇正好整以暇的看着世界地图。见南峰来了,立即招呼他坐下。
“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杨崇看着南峰,语气温和的问道。
“没…没有!”,南峰的心里有点乱,所以说话也没有平时利索。因为他从成为跨国公司的负责人后,就再没有对任何人道过歉。所以想起今天登门的目的,他还有不习惯。
不过为了消除暗藏的隐患,他还是鼓起勇气,将自己要说的话讲了出来。
只听:“总统先生,我今天的……”,话没说完,杨崇就摆手打断了他。
“哎!你跟我怎么这么客气!天天先生先生的,把关系都拉远了。反正我年龄比你大一圈,也算是你的长辈。如果不介意的话,私下就喊我杨叔吧?”。
“呃!杨叔,我想说,有关黄金计划,我不是……”。
就在这时,房门推开了。秘书走进来,端来两杯清茶。等秘书走后,南峰还想接着说,又被杨崇拦住了。
“喝口茶吧!”,杨崇笑着说道。
南峰这才端起茶杯,发现里面只有薄薄两片茶叶。喝起来,也寡淡得很,只有点点茶味。这也没办法,从穿越到现在,他们只有这么点茶叶。而且他们也没和清国建立贸易,也就没法获得补充,只能吃老本。
所以放上两片茶叶,已是看在南峰身为内阁大臣的面子上了。
杨崇见南峰欲言又止的神情后,又接着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不想听。因为在我看来,你做这件事是以大明国的利益为前提,是为大明国谋发展。即使有个人私利,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我现在当着总统,但我没忘,从前的我就是个只会开车的司机。在学历和能力上,都比不上你们内阁这群人。所以我也不揽权,大事小事,几乎都放手让你们去做。”,说到这里,他的眼神有些飘忽,像是想起了很久远的事情。
“你知道吗?在新中·国的十年浩·劫中,我家里因为有个叔叔去了美国,结果全家都被打成了右·派。在天天批·斗的环境下,我爷爷奶奶因沉重的心理压力,相继离世。我爸爸也被下放到农村,年近三十,才找到我妈,返回城市。
但我却从没听他对国家抱有怨言!当我为此问他时,他还跟我说,即使国家·领·导层一时做出了错误决定,他也不会敌视国家。因为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的,所以没有国,哪有家!”。
听到这话,南峰也不由自主的轻声呢喃道。看着杨崇眼里的热忱,他忽然明白了杨崇的心声。只要对国家好,什么都可以舍弃。在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的物·欲横·流后,还能保持着这样的爱国热忱,赤子之心,那得需要多坚定的意志。
所以杨崇才能在经历小人物的蜕变后,仍然保持着最好的初心。这从最初的高铁会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当时整列车都是他的,无论他怎么揽权,怎么独·裁,都不会有人反对他。
但他没有!不仅如此,他也没有任人唯亲,将权利分给同列车上的下属。反而找来六个完全不熟识的人,将权利主动分散出去。并且他也没有在意那六个人的身份都比他高,都比他贵,更是没有考虑到日后会不会夺权。
当然,他也不需要考虑那么长远。因为他之所以还当着总统,也是在维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首先,那些列车上的下属全都成了基层管理人员,肯定服他这个列车长。
第二,内阁中,每个人的身份都不低。所以要是哪一个当了总统,必定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服。并且,那些列车上的基层人员,也都不会买他的账。
第三,两架客机合起来的力量也不小,那两位机长,也有可能成为掌权人员。但这,势必对列车上组建的领导班子造成妨碍。那么,内阁中的大多人都只会支持杨崇。再加上列车上的人数最多,所以只有杨崇这个列车长最能服众。
反正在三五年之内,杨崇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再看他上任以来的表现,不贪权、不揽权、不指手画脚、不刚愎自用。这也赢得了整个内阁的好感。
所以这一刻,南峰是真的觉得杨崇非常伟大!如果说之前是因身份而对杨崇低头,那现在,他是因折服而甘愿低头。
随后杨崇又将桌上的地图移到南峰面前,指着悉尼那块地方,感叹道:“他们一日不除,就一直是大明国的心腹之患。”。
南峰立时抬起头,目光炯炯的看着杨崇,以保证的语气道:“请总统放心,三年以内,澳洲,必然是大明国的澳洲!”。
数天后,希望城的新港口。
朝阳刚刚升起,一大群人就陆陆续续的来到港口。很快,整个港口的角角落落都挤满了人。放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这其中,不但有现代来的大明人,还有很多归化后的土著。并且,他们还占了大多数。
此时他们挤在岸上,对着水面上那艘大船指指点点。
只见这是一艘包裹着铁皮的蒸汽船,竖着一根大烟囱。在阳光下,船身反射着精光,看起来十分威武霸气。
而在船上,查理正和原来的那些水手四处打量,嘴里不断的发出惊呼声。
“怎么样,这艘船还满意吗?”,张啸笑着问道。对于查理他们的反应,他早有预料。毕竟这是经过超越时代两百年的技术改装的,拿出来,怎么也不会比同时代的差了。
要知道,虽然英国早在1768年就发明了蒸汽机作为动力,但在船上普及开来,还是在十九世纪以后。所以说,这艘船已经领先了时代十年。并且,他们还在船身表层包了层铁皮,大大增强了防护力。当然,火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三尊一千米的火炮,也甩了其他商船好几条街。
这样算起来,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只是对于这种改装,以张啸为首的海军部的人,依然不甚满意。要不是这艘船的档次实在太低了,他还能改装得更好。
不过在查理等人眼里,这样的程度已经足够让他们喜出望外,惊为天人了。毕竟这样狂炫的外观,酷拽的蒸汽动力,吊炸天的火炮,再不明白,也觉得很厉害。
当总统府的高官们到来时,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护卫们立即将兴奋的人群挡开,清出一条直通船上的通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二章 大明船长
(全本小说网,。)
在张啸的带领下,杨崇等人登上了大明国的第一艘船。并在他的讲解下,聆听着这艘船的性能与优点。
尽管在场的人大多都听不懂张啸嘴里的行业术语,但依然不明觉厉。特别是当轮船发出一声长笛,烟囱喷出第一口黑烟时,站在船上、岸上的人都激动了。
虽然那黑烟漆黑无比,味道也极为呛人。但在此时此刻,却是那样美妙。因为这就是工业的象征,是称霸大海,征服世界的基石。
趁着这个机会,张啸请求杨崇为这艘船赐名。毕竟‘飞翔的荷兰人’这个名字太不符合大明国的胃口了。而且这艘船经过改装,也几乎看不出曾经的痕迹。
就连查理他们,在第一次上船时,也不知道这是他们的船。
更重要的是,这是共和国的第一艘船,意义深远。
杨崇想了想,走到船头。看着岸上那些翘首以盼,兴高采烈的国民,突然灵光乍现。脱口而出道:“就叫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