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71章

唐谋天下-第71章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李弘态度坚决,坐这里半天了,也不见他脸色好转,显然就是给自己看的。

    眼看提前拿到无望,只好寄予太子不会因为索元礼而取消她的资格,于是想了下还是继续试探道:“弘儿,那不知皇姑奶奶、还有你皇叔李明,我们是与普通客商一起竞争呢?还是只是咱们宗室单独?”

    “皇姑奶奶您放心,让您与普通客商一起,岂不是孙儿对您大不敬?父皇知晓了怎会饶过我,自然是皇家宗室。”

    “哦……。”千金公主回着李弘的话,心里头已经快速计算起,这十七份名额,自己能不能分到一份。

    这皇家宗室中,现在辈分高于李治的依然还有人在,但算来算去,就算是加上李治一辈,这十七份基本上都能照顾到了。

    新城、城阳、兰陵三人排除在外,这些是李治的同袍,而且这三人已经是身价万万贯钱财了,平日里跟太子就关系良好,走动频繁,已经捞了不少好处了,恐怕不会放下身份参与吧?

    剩下的有份量的宗室亲王、公主等人,这些年死的死,废的废,这十七份名单算下来,应该是稳稳入囊中啊。

    不过当她看着李弘老神在在的样子,总觉得这小子像是在跟他耍滑头,仿佛有什么事儿瞒着她,弄不好这十七份恐怕不够分吧?

    “那不知道弘儿打算如何分配?刚才皇姑奶奶算了算,加上宗室的皇爷爷、皇叔、姑姑等人,这十七份显然是足够了,弘儿为何还要选拔呢?”千金公主是势在必得,自己现在虽说贵为皇家公主,可在出生时,就已经不受皇家重视了。

    要不是现在李治登基,心地仁慈,加上这几年前往洛阳较多,要不然,恐怕皇家早已经把她这个公主忘得一干二净了。

    但就算是如此,自己如今过得,依然不如洛阳一些富商或者官员,甚至是连普通的富户都比自己有钱,这几年府里的侍女是越来越少,能够供差遣的下人,也是越来越少。

    如果现在不抓住李弘这根稻草,恐怕到不了自己年老,这诺大的公主府邸,就要变得荒凉落魄,门庭冷落了。

    “怎么会……。”李弘奇怪的说道。

    就在这时,白纯突然神情紧张、脚步匆匆的跑了进来,歉意的看了几人一眼外,走到李弘跟前,在耳边小声的说道:“爷,‘精卫’与梁王联系上了,正在来太乙城的途中,最迟到了晚上,他们就能够赶到城里来。”

    “真的?”李弘听完后,嚯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神色又惊又喜,让人琢磨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106 梁王

    历史上的李忠在被从太子之位上废了后,便被李治降封为梁王,并授任梁州都督,虽然加使持节,但并无军政实权,不过是遥领以长吏代理其职。

    而在同年李忠又改任为房州刺史,随着年龄渐渐增长,李忠不惜以自污来保全性命,整日惶恐不安、或偷穿妇女衣服来迷惑他人,甚至半夜惊醒后,给自己算命占卜。

    不想此事被李治发觉,事后大怒,于是李忠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当年李治的大哥李承乾,在黔州的故宅。

    四年后,武媚指使许敬宗诬陷李忠、上官仪等人谋反,于是被李治赐死,时年22岁。

    李忠死后第二年,太子李弘请求收葬李忠骸骨,得到了李治的同意。

    最终,在李忠被赐死四十年后,被追封为燕王,并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而如今赶往太乙城的梁王李忠,并没有如史书上一样被另任房州等,如今则是在梁州过着深居简出的简单生活,不时则还会与李弘书信往来。

    如今李忠21岁,也就是距离史书上记载的,他还有一年的活头,但现在说出去,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悲惨的命运会降临在整日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的李忠身上。

    思索着历史上李忠命运的他,并没有注意到千金公主的问话,等回过神来后,白纯在他耳边提了醒下,他才知道,原来千金公主是在问他,为何十七份名额,怎么还要选拔。

    李弘看着千金公主与曹王李明迫切的眼神,阴沉的脸如今终于转晴,说道:“因为父皇要我留出给李贤、李哲等人还有两个公主的名额,所以十七份名额其实只剩下”,真心欢迎和期望喜欢唐谋的朋友,移步纵横关注唐谋、支持正版!谢谢大家!)

 107 恍若隔世

    马车安静的驶入别墅群内,在最中间的一栋别墅门口停下,四周除了有限的几个守卫外,就是李忠此次前来,带来的两个人。

    李弘缓缓的走下马车,就看见李忠已经带着两个奴仆,微笑着在门口迎候他了。

    道路旁边的宫灯把别墅门口照耀的很亮,两人四目相对,同时都会心的笑了笑。

    “弘儿快里面请。”李忠向前几步,伸手在李弘前方虚引道。

    “请。”李弘也客气的说道。

    两人多年未曾相见,从李忠被废、李弘被立,已经快要七年的时间了。

    李忠也从一个青涩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稳重的青年,甚至脸上依稀还有一丝,不符合年龄的沧桑跟阅历。

    个子虽然不算是太高,但那宽厚的肩膀,以及这几年的磨练,显然已经让成熟了很多,整个人身上少了一丝皇者贵气,多了一丝憨厚可靠与朴实无华。

    客厅内,李弘当仁不让的还是坐在了主座上,虽然现在这里是李忠暂时的家,但李弘这个主人在这里,李忠依然还是要拿出对太子的尊重来。

    “此番前来,就你们三人?”李弘指了指后面的两个人,那两个奴仆跟李忠可是有些年头了。

    “这样路上方便,也好赶路,何况这一路上也太平的很,有他俩的护卫足够了。”李忠把小雪递过来的水杯,在茶几上挪了挪,放到了李弘身前。

    “这倒也是,随行的人少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注意力。”李弘点点头。

    两人多年不见,彼此之间还是有些生疏,而且李弘现在面对李忠的憨厚与开阔的胸怀,多少有些觉得过意不去。

    虽然几年来两人书信来往不断,梁州也在李弘的照拂下,这几年发展的很好,就是父皇也时不时的夸赞几句。

    但李忠来太乙城,却是从未跟他在书信中提起过,这也是为何进入长安辖境后,白纯才接到消息。

    而李弘在听到消息后的反应,也是没想到李忠会在此时前来,内心里还是充满了震惊。

    但现在李弘看李忠的神色,却是坦诚从容,压根就没有把自己万一暴露行迹一事儿放在心上。

    李弘按耐不住心中的奇怪,还是问道:“皇兄,你这次回长安,梁州那边可有安排妥当?”

    李忠憨厚的笑了笑,神情之间显得更加从容:“这些年为兄多亏你的帮助,不然为兄在梁州也无法达到今日的地位,父皇也常下旨夸赞,但为兄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功劳。”

    “你快歇会儿吧。”李弘打断他的话道:“说正事儿,这次来之前梁州可安排妥当了吗?你的身份特殊,没看我都把你安排这很隐蔽的地方了,万一那边有人知道你的行踪,被父皇知道了,恐怕父皇可是不会轻饶你的。”

    “弘儿你就放心吧,此番前来,我可是得到父皇允诺……。”李忠胸有成竹、从容道。

    “什么?父皇知道你来这里?”李弘感觉自己声音都变了,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胆大了?这还是当初那个跟自己对眼神,都要躲避的李忠吗!

    “不错,知道你这商会要召开后,我就给父皇去了折子,希望父皇能够允许我参加此次商会,父皇也就同意了。”李忠憨厚的脸上挂着一点点儿促狭的笑容。

    李弘紧紧盯着他,仿佛要从他脸上看一朵花儿出来,看了半天又摇了摇头说道:“不信、不信,肯定没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此中肯定有内情,要不然父皇怎么会如此爽快的同意。而且如果按你所说的,我来太乙城时,父皇就会告诉我的。”

    “你还是那么聪明,一点点事儿都瞒不过你,那时才几岁,你就能把父皇、母后哄的开开心心,把李孝、老三、老四吃的死死的,那时候为兄是真怕你啊,你那眼神看人跟带着钩子似的,让人打心底里感到害怕。”李忠看着似笑非笑,紧紧盯着他的李弘,一脸轻松的说道。

    “说说吧,你给父皇许诺了什么,竟然能让父皇如此大方,就把你从梁州放出来了。”李弘往沙发上一窝,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问道。

    “我向父皇请辞了梁州都督一职。”李忠看着李弘,淡淡的说道,仿佛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你请辞?不是父皇剥夺?”李弘并不为此太感到惊讶。

    反而还有些放松,如果真是去除了梁州都督一职,李忠就相当于,让父皇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任杀任剐了。

    而且这样的话,就等于是放弃了一切,包括以后有可能再得的权势,做一个真正的逍遥王爷,或者是一方富商,跟庶民没有什么区别了。

    “是的,我两次向父皇请辞,你不是说过吗,任何事情要循序渐进,所以我就按你这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先是辞去了‘使持节’,而后又辞去了都督一职,包括府里的侍女、家奴,留下了不过二十来人,其他的我都遣散了。”李忠述说的同时,自始自终带着那憨厚的笑容,看不出一丝丝的惋惜或者遗憾,只有无尽的轻松与从容。

    ‘使持节’在如今已是都督例授,但凡被加封为一周都督,都会例授‘使持节’,虽然并没有真正的节,但仍有监督军事的权利,权利不大,但不代表就一点儿也没有。

    要不然当时武媚也不会指使许敬宗诬陷李忠谋反,这就说明了那时候的都督加使持节,还是有一定的权利的。

    而使持节也为大唐后来的地方军政要员:节度使,拉开了序幕。

    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而所谓的节,不过就是一些皇帝赐给的信物:包括两面门旗、龙虎旌一面、节一支、麾枪两支、豹尾两支,此八件。节则是用金铜叶做成。

    李弘了然的点点头,李忠这一招儿彻底的,就像是要跟皇家脱离了关系一般,现在除非是父皇其余的七个儿子死绝了,或许他才有可能再次成为太子。

    更甚者的话,有可能就是在朝堂复杂的关系变化下,等李唐宗室的男子无人能够继承时,或许朝臣才会想起他吧。

    而这样的关系也符合史书上的记载,武媚就是在杀的杀、废的废之后,才有了登基为帝的机会。

    再到后来的武周灭亡,还李唐江山,先李哲(李显)、后李旦先后再称帝,接着便是迎来开元盛世的李旦第三子:李隆基。

    “那你这次来是何目的?”李弘奇怪的问道。

    毕竟梁州离太乙城也不算太远,太乙城的好多产品,都已经给了他生产的权利。

    “我想要你的水泥、盐的精细制法。”李忠看着李弘,坚定的说道。

    “水泥好说,就算是你不说我也会给,但盐的精细制法儿你也敢要?玻璃等还不够你发展梁州?”李弘脑门上仿佛画着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次你不是籍户部名义开放许可,这精盐如果有了,加上茶叶等,西域客商不就可以不用绕道来往长安……。”

    “你想得美,盐与铁父皇是下了旨意的,宗室还有勋贵、包括五姓七望,都是没得下放的,你死了这条心吧。”李弘打击着李忠脸上的从容。

    李忠深深的叹了口气,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既然盐与铁无法下放,但梁州产铁总可以吧?你太乙城不也是从外面炼铁……。”

    “去去去,越说越没边了,你真以为我能点石成金,随便指一个山头,那些石头就能变成上好的铁不成?这些都是要根据地质来分的,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你就别打这个注意了。”李弘还是一口回绝。

    梁州现在就是现在的汉中一带,矿产是绝对丰富的很,但李弘并不想现在就发掘,因为梁州土地肥沃,向来有小天府之国之称。

    汉中盆地也是名闻遐迩,李弘此时才不会因为钢铁而放弃粮食,万一到时候一闹灾荒,难不成让百姓拿块钢铁啃食?他爹不剁了他。

    “我也就随便说说,不给就不给吧。”李忠淡然的说道,脸上没有因为李弘的拒绝,而出现任何丝毫的失望或者遗憾。

    陪着李忠吃完饭,李忠还是亲自把李弘送到了马车旁边,拉着李弘的衣袖,郑重的说道:“我此番前来,也希望能够为梁州的商人,争取到一些份额,所以这商会我是会参加的。”

    “嗯,知道了。”李弘不着痕迹的挣脱开李忠的手,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

    不知为何,与李忠几年未见,但却给他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李忠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但对他却是了解的很。

    包括今日一番谈话,自己的拒绝与同意,仿佛都在那李忠的意料之中似的,很像是这几年自己被李忠研究透了似的。

    而上车前李忠的一番话,则就是明确的告诉他,他还会联合其他梁州商人,再争取一些份额的。

 108 三司会审

    商会的层层选拔已经在暗中开始进行,‘精卫’费力的分析着所有权贵的一切信息,寻找着权贵与客商之间合作的一切蛛丝马迹。

    而随着日期的临近,太乙城的风起云涌中,也涌现了一部分权贵选择了旁观,但他们并未离开太乙城,而是在等待结果,然后准备以高价从客商手里买到那些制法,以及户部的许可令。

    宗楚客现在跟着白纯天天忙前忙后,自从户部左右两位侍郎来到后,白纯与宗楚客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戴至徳、柳正礼等人的到来,也让寻常百姓意识到了,这一次普通的商会,背后好像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花孟领着戴至徳等人再来到太乙城三天后,才被太子允许了去看望贺兰敏之等人。这中间,李弘则是连他们都没有见过,一直回避着他们,无论谁求见都不好使。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来太乙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