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41章

唐谋天下-第41章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除去宗亲这一个自愿加入进来的暗流外,姨娘跟舅舅的到来,其实一种暗示性的妥协,也是一种谈判的前提。现在,自己就可以进宫跟母后、父皇谈判了。

    夏至跟芒种两人跟着他一同进宫,李弘踩着滑板悠然自得,晃晃悠悠,像是一个刚刚放学的小孩子,背着他那背包便开始往皇宫里行去。

    “儿臣李弘见过父皇母后,咦,小东西长高了啊。”李弘踩着滑板跳跃到台阶上,正好看见李贤跟李哲往里面走,揉了下两人的头发说道。

    李贤、李哲两人无奈的对他翻个白眼,无视太子自己脚下踩着滑板,越过母后宫殿的门槛,然后平稳的落在柔软的地毯上。

    “连铁接着。”李弘一只脚在地毯上站定,另外一只脚用力一推滑板,滑板便飞快的向连铁滑去,连铁急忙伸出一只手俯身接过滑板,拿起来递给了一旁的宫女。

    “连铁以后不必管他,碰坏了东西让他赔偿,现在谁不知道他那东宫,都快要比皇宫还要富有了。”武媚看着怀里半岁的李旦,瞧也不瞧李弘一眼,冷冷的说道。

    “是,奴婢谨遵皇后旨意。”连铁笑意盈盈的回答道。

    “父皇呢?还没有过来吗?”李弘看也不看中规中矩,给武媚请安的李贤跟李哲,随意的在宫殿里来回溜达,显得极为放松。

    武媚眼角余光注视着晃来晃去的李弘,终于把怀里的李旦交给了旁边的宫女,抬起头望着东晃晃西瞅瞅的李弘,如玉的额头又是聚满了黑线!

    “李弘你给我过来!”武媚咬牙说道。

    如果只是他李弘一个人,武媚还不会发火,但只要三兄弟都在此,看看中规中矩,皇家礼仪极为规范的李贤跟李哲,再看看野小子般的李弘,三人之间稍微一对比,武媚就有种掐死他的迫切冲动。

    “母后怎么了?”正要凑到宫女旁边逗弄李旦的李弘一脸警惕,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逃跑的架势。

    武媚看着一脸警惕准备逃跑的李弘,先是示意李贤跟李哲坐下,然后叹了口气,柔声对李弘说道:“弘儿过来,母后这些日子一直没见你,过来让母后好好瞧瞧。”

    “这样的距离就很好啊,太近了母后反而看不清楚了就。”李弘一边说一边往后退,他现在跑起来母后是追不上的。

    武媚脸色开始变得铁青,紧紧盯着随时准备后退的李弘,沉声说道:“连铁……。”

    “连铁你敢过来你试试,我还有帐没跟你算呢,别以为有我母后给你撑腰,你就可以肆意妄为,三岁的时候敢收拾你,当了太子我就更敢收拾你!”不等武媚说完话,李弘就打断她的话语警告着连铁。

    连铁急忙停住,跨出一步的脚也不收回,只要皇后再次发话,他就会立刻毫不犹豫的把太子抓给皇后。

    武媚依旧脸色铁青的看着李弘,李弘也警惕的望着她,两人就那么隔着七八步的距离互相看着,看了半天终于还是武媚妥协了,叹口气身子往椅背上轻轻一靠。

    调整着自己轻易被李弘激起来的怒火,然后淡淡说道:“太子今日来本宫……。”

    “嘿嘿,母后,您可千万别这样称呼,您一称呼我太子,一自称本宫,儿臣心里就没招没落的,总是觉得难受……哎哟……儿臣知罪了,母后放手啊,儿臣的耳朵快断了!”

    “哼,你以为不用连铁我就逮不住你这个野小子了吗?天天你跟我对着干,能不能有点儿规矩你!都当了好几年的太子了,你这习性能不能给我改一改,皇家的脸面在你李弘心里就那么不重要?就那么不值钱?就那么不受你李弘重视?”武媚银牙紧咬,揪着李弘耳朵的玉手青筋毕露,显然是用上了力气。

    “儿臣知错了,儿臣明日便让上官仪教受儿臣皇家礼仪,绝不敷衍母后您。”李弘求饶道。

    武媚心满意足的放开被揪红耳朵的李弘,然后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这才说道:“说吧,你来肯定没好事儿,在你父皇没来之前,先把想跟我说的话说出来吧,免得一会儿你们父子谈起来后,我又跟个没事儿人似的了。”

    “母后真是英明啊,您真是聪明的化身、智慧的女神、仁慈的典范、母仪天下的皇后。真的,儿臣都觉得您可以与皇奶奶相提并论了。”李弘讨好的帮武媚在身后揉着肩膀,阿谀奉承的话语,听的李贤跟李哲是目瞪口呆直反胃。

    “说你的正事儿,一会儿你父皇来了后,母后可不会帮你半句的。”武媚享受着李弘帮她揉捏肩膀,悠悠的说道。

    “母后,儿臣是想让李贤跟李哲去崇文馆受学,而不是只呆在弘文馆,皇家礼仪典范跟先贤之书已经读的差不多了,在儿臣看来,那些都是启蒙读物罢了,读过之后便好,现下应该是去崇文馆接受一些新的东西,免得到时候皇家的子嗣,在大学问一途上落后他人太多。”李弘认真的在武媚耳边轻声说道。

    “母后,儿臣不去。”李贤跟李哲两人同时起身说道。

    “嘿,有你们说话的份儿吗?这是我跟母后商量呢,你们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再说了,我也是为你们好,去了崇文馆后,我会根据你们的喜好跟天赋,为你们量身定做一套学习方法,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将来说不准你们就是我大唐的大儒呢。”李弘停下手里的动作,狐假虎威的训斥着两人。

    “别停下。”武媚闭目说道。

    “是,母后,您只管听着,我继续训斥他们。我告诉你俩……。”

    “我让你手别停下!”武媚气的睁开眼睛,仰着脖子看向李弘。

    “哦,儿臣知道了。那么母后是答应他们去崇文馆了?”李弘大喜,双手继续孝敬着武媚的肩膀问道。

    “你让他俩过去,不会只是想欺负他们那么简单吧?”武媚再次把凤目合上,享受着李弘的力度合适的按摩问道。

    “当然不是了,他们可是儿臣的亲弟弟啊,又不是李素节跟上金还有李孝,不会欺负他们的。儿臣是真心想让他们学一点正儿八经的东西出来,将来也好为大唐出一分力不是。”

    今天在东宫被宗室逼迫分羹太乙城,使李弘不得不加速他心里的计划,那就是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凭借着自己这个得天独厚的大树,都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来培养。

    李弘看了看窗外那颗自己跟父皇种的正茁壮成长的树,心里道:“好吧,现在还是小树。”

    李弘的最终目的,自然是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不是只盯着皇位这个宝座的皇子,而是能够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的皇子。

    “那李孝他们呢,也会去你那崇文馆吗?皇家子嗣都去了你那崇文馆,这弘文馆你让谁来受学?”武媚问道。

    “弘文馆自然还有那些不愿意去崇文馆的宗室子弟来受学啊,还有那些名门望族的子弟在不是?”李弘对答如流道。

    武媚拍开他的手,把他拉到跟前,看着他郑重的问道:“你告诉母后,你这是又想计划什么?”

    武媚凭借直觉,只觉得这野小子,这次不像是闹着玩,而像是在策划一件很大的事情。

    “等父皇一会儿来了再说可好?不然儿臣一会儿还得多费一番口舌……错了,不是费口舌。”李弘看武媚凤目一瞪,急忙改口道。

    “行吧,那我就耐着性子再等等。”武媚眼睛扫向窗外,陛下今日怎么会晚来呢?平时这个时候应该都到了才对。

    扭过头看看李弘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像是早就知道陛下会晚来一样儿。

    李弘小心翼翼的从宫女手里接过李旦,抱在怀里摇晃着,嘴上若无其事的说道:“儿臣打算明日把李义府从大理寺提出来。”

    “好。”武媚起身走到门口准备迎接李治。

    一问一答,简简单的的两句话,也就表明了武媚的态度。明日大理寺卿段宝玄就可以放心的放人了。而李弘需要做的就是,对两位舅舅跟贺兰敏之不必痛下狠手。

    不然以李义府擅入后宫、攻奸义阳、高安,谄媚献眼、蛊惑皇后这些罪名,段宝玄也决计不会因为自己一句话,就轻易的放出来的。

    但现在有了母后,对李义府这些所谓罪名的赦免,自己就容易把李义府提出来了。

    这就是皇家,所有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总要在事情的背后,用一切明里暗里,或者是出尔反尔的话语来作出某一种妥协。

    李义府之女与女婿的死,也让朝堂上对李义府少了一些弹劾,毕竟父皇也会配合自己罢免他所有官职,并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如此也算是给朝堂众官员一个交代了。

    “儿臣见过父皇。”

    李贤李哲的见礼声打断了李弘的思绪,清醒过来的李弘也急忙抱着小李旦过去行礼。

    “你母后竟然放心让你抱着李旦?是做了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了你?”李治看着抱着李旦的李弘打趣道。

    “父皇说笑了,李贤、李哲年幼时,儿臣也年幼,无法抱得动,现在儿臣长大了,自然就要帮母后分担一下了,对吧母后。”李弘嬉皮笑脸的德行与中规中矩的李贤、李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1 国事与暗战

    李治对李贤跟李哲显然要上心很多,不像对李弘似的,在学问一途上从来是不管不问。

    李贤跟李哲同样也是有备而来,吃完饭后,两人毕恭毕敬的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问题,一一阐述,向李治恭敬的请教。

    李治自然也是有问必答,在儿子面前能够彰显自己的学识,让他也是颇有成就感跟骄傲的一件事情。

    李治的侃侃而谈,让李贤跟李哲两人双眼冒金星,充满了仰慕跟崇拜,大叹以后定要多向父皇请教,言谈之间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味,两人的另类马屁,自然也是拍的李治开怀大笑,龙颜大悦。

    李弘陪坐在一边无聊的打着哈欠,无论是这些似是而非的先贤古籍里的哲学、还是史书里面对前朝的总结,在李弘看来就是:看古籍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丝毫不知道往前看,不知道勇往无前的开拓创新。两个字,迂腐!

    李贤与李治两人不时挑衅的眼光看着李弘,像是在说,看看我们在父皇跟前多受宠,哪像你似的,天天不学无术。

    这种低级别的争宠,李弘压根就不放在心上,要不是母后老是暗地里掐自己大腿,恐怕他都要趴在桌上睡着了。

    李治今天也不知道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与李贤和李哲扯了半天,这才开始收起笑容,正色的说道:“好了,你俩回自己的宫殿吧,朕还有事儿要考校考校大唐的太子。”

    李贤与李哲两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同时起身行礼道:“是,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李治笑着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后,武媚的书房就剩下了李弘与他父母两口子。

    用杯盖拨弄着盖碗里的冒着热气的新茶,李治平静的说道:“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率领吐谷浑残兵已经进入了凉州,弘儿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前段时间自己就提醒过父皇,吐蕃与吐谷浑交战一事儿,父皇却不甚在意,任由两国交锋,如今吐谷浑覆灭在即,父皇这才想起来该如何面对吐蕃日渐强大的威胁。

    但此刻吐谷浑已经是大势已去,想要从兵强马壮的吐蕃手里复国又是谈何容易?何况,历史上吐谷浑也是被吐蕃在今年彻底灭亡的。

    “《隋书》载: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驹。这些良驹将来可能就是吐蕃用来对付我大唐的铁骑了。”李弘看着父皇拨弄盖碗,淡淡说道。

    “你意如何?”李治神色依旧波澜不惊,淡淡的问道。

    这些年大唐东西两地各自都有用兵,不知为何,在朝堂上有些优柔寡断的父皇,在外事上向来还是有自己的主张。

    而且牵扯到外事后,父皇都会像个真正的上位者,从来都是先把别人的意见听一遍在心底,然后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您既然已经收到了吐谷浑王诺曷钵的求援,儿臣想,恐怕吐蕃的使节,此时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吧。吐蕃派遣使臣,不过是想向您陈述为何出兵吐谷浑的理由,来延缓、牵制您迅速出兵吐谷浑。但无论您的态度如何,吐蕃是绝对不会从吐谷浑王城伏俟城撤兵的。”李弘看着悠然自得的李治说道。

    武媚坐在旁边一言不发,这个时候自己能够坐在这里,就足以说明了现在陛下的心思,三人之间的暗涌还远远没有结束,李治现在也不想结束,他到底还是想看看,无论是自己还是李弘,对于权利的**到底膨胀到了什么份儿上。

    毕竟他现在才三十四岁,正值鼎盛时期,无论平时如何看重李弘,但也绝不允许李弘,现在就轻易的触摸龙椅上的权利。

    “难得你有如此缜密的心思,你说的很对。诺曷钵希望带领着族人继续往大唐腹地迁徙,吐蕃的禄东赞派遣的使者确实正在路上,不过朕的书桌上还多了一封吐蕃送来的信件。”

    “文成姑姑?”李弘惊叹道。

    “不错!”李治加重了语气,说道:“文成希望能够再次与大唐和亲,不过被朕拒绝了。”

    “禄东赞这个老东西怎么还没死啊。”李弘听到父皇拒绝了和亲一事后,心里一松,用市井之语喃喃的念道。

    这招双管齐下,制止大唐快速用兵前往吐谷浑的计谋,恐怕除了老奸巨猾的禄东赞外,现在的吐蕃大相葛尔东赞,以他的智商,恐怕还无法做出如此完美的谋略。

    “哦,弘儿你知道禄东赞?”李治好奇道。

    这禄东赞现在想来应该有七十岁上下了吧,一个小小的孩童怎么会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当然知道,惊蛰、猎豹他们的情报里就有提及过。”李弘毫不隐瞒的说道:“而且儿臣敢肯定,这招双管齐下恐怕就是出自禄东赞之手,毕竟,他可是比吐蕃任何人都要了解我们大唐。”

    而且这也不是什么新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