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唐-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杨雪若来说,孔晟出头为官当然是好事,但孔晟做官就要离开江宁,意味着两人自此分别,作为正处在热恋中的她来讲,又如何能接受的了?
柳心如向杨雪若递过一条雪帕。
杨雪若擦拭掉眼角的两颗泪花,默默挥了挥手道:“走,我们也去烟雨楼看看。”
烟雨楼外,按照孔晟的命令,为了保证钦差大人的安全,百余士卒将整条街都给清空了,护卫得非常森严。除了应邀来赴宴的人,闲杂人等根本不得入内。
为钦差设宴洗尘,这既是礼节又是规制,还与社会风俗有关。除了杨奇为首的本地高级官员之外,出席宴会的还有本城著名士子富绅,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各界名流。
李辅国傲然端坐在主宾案几后,他一身华服容貌虽丑却还是显露几分威严。杨奇则在他的一侧,对于杨奇,李辅国其实还是蛮客气的,毕竟杨奇的品阶地位摆在这里,地方藩镇大员,谁人敢小觑轻视了他?
李辅国和杨奇居中,左侧是一排本地官员,以郡守刘平山为首;右侧则是富绅名流和士子代表,林林总总,大概有百余人的样子,达到了烟雨楼二楼上的接待极限了。
周安父子也在其中,周昶的神色振奋充满着期待,他认为朝廷钦差此番下江南,无疑是杨奇向上举荐后得到的回应。有钦差亲自下来宣召,这是何等的荣宠和荣耀?这厮也是兴奋过度了,他倒是不想想看,即便朝廷对杨奇的举荐非常重视,又何至于为区区一两名士子的任命派钦差来千里迢迢走上一遭?他有这个资格吗?
周安的脸色则有些复杂。与儿子周昶的兴奋相比,他的头脑冷静,感觉钦差此次来江南并不是那么简单,恐怕与大事有关——难道,是要宣布杨奇升迁而去的昭命吗?周安心头猛地一跳,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
若是杨奇离开江南,义兴周氏的投入可全部就打了水漂。
孔晟匆忙登楼,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周安父子脸色骤变,周昶差点按捺不住惊叫出声来:这厮不是被关入大狱了吗?怎么又跑到烟雨楼的宴会现场了?
刘平山、孟孺等本地官员则眉头紧皱目露寒光投射在孔晟身上,这个时候,刘平山已经得到消息,孔晟将刘念打成重伤刚被救醒,但两条肋骨断了,至少又是一个月下不了床了。若不是有钦差抵达这大事,哪怕是有杨奇的面子在,刘平山也绝不会善罢甘休,早就派人拿下孔晟了。
孔晟无视了在场众人不善的目光,悄然在末了的一个空位上坐下,垂首沉默不语。他眼角的余光发现杨奇复杂的眸光落在他的身上,而高居案首的大太监李辅国亦是目光炯炯地望过来。
说实话,孔晟没料到皇帝李亨竟然会派钦差下江南,更没料到充任钦差大使的竟然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李辅国——而按照常理来推断,李辅国此来,绝非单纯是为了宣布某一项昭命。
孔晟眼观鼻鼻观心,心念电闪,突然紧握的拳头一颤,暗道:李亨派李辅国亲下江南,难道是督促命令杨奇整顿江南兵马渡江支援郭子仪和李光弼两线平叛?
是了,一定是了!富庶江南没有遭受战乱破坏,江南拥兵近十万,若是能整军渡江北上,必然能对安禄山叛军构成重要的牵制。更重要的是,江南出兵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还在于推动其他藩镇出兵勤王的政治意义!
朝中有高人啊,给皇帝出谋划策,此策高明之极!
但孔晟突然脸色又一遍,他马上意识到了更重要的一点:若是朝廷当真命杨奇出兵平叛,定然引起杨奇的强烈反弹,若是杨奇一个按捺不住,与朝廷昭命对抗,那恐怕就糟糕了……
孔晟想到此处额头上立即浮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8章 钦差到(4)
李辅国傲慢的目光环视众人,最后落在杨奇身上,他微微一笑,抱了抱拳:“杨使君,杂家此次奉旨下江南,千里迢迢餐风露宿,一路上甚是辛苦。杂家早就听闻江南为我大唐的繁盛之地,今日一见确然名不虚传。杂家一进这江宁城,竟然心神恍惚,恍然有进了长安洛阳的错觉!”
杨奇还礼笑道:“钦差大人真是过奖了,江宁不过是江南一隅小城,岂能与长安皇都相提并论?差得太远了,太远了!”
“江南士子孔晟向朝廷上表,请朝廷迁都金陵……”
李辅国的这话刚一出口,杨奇就目光一凝,脸色微微有些阴沉。他下意识地用愤怒的目光扫了孔晟一眼,又恢复了一脸的笑容。
好在李辅国旋即似笑非笑地挥了挥手又道:“他的请都金陵表,文采斐然,然却脱离实际并不可行,在满朝文武群臣间引为笑谈。不过,这也足见此子心系家国天下的一腔赤子之心,甚得陛下嘉许!”
李辅国这话说完,在场大多数人都吃了一惊。所谓的“请都金陵表”逐渐在天下间传播,但因为杨奇的暗中压制,暂时还没有在江宁城中传开,知道的人不多,更不可能有人知晓孔晟竟然还向朝廷上了这样一份建议迁都金陵的表文。
孔晟依旧微微垂着头,不理睬众人纷至沓来的各种目光以及窃窃私语。
因为烟雨楼是杨家的产业,所以杨雪若在烟雨楼掌柜孟冲的亲自引领下,从后门登楼,在阁楼之后的一间雅间内入座,这个雅间与宴会现场只隔着一道回廊,前面的动静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杨雪若走进雅间的时,正值李辅国说起孔晟上书请都金陵表的事儿。杨雪若柳眉一挑,就侧耳认真倾听起来。
“杨使君,据说士子孔晟是你的世交之后,还与贵府小姐有婚姻之约?”李辅国扭头笑道。
杨奇咳咳清了清嗓子,勉强笑着回答:“钦差大人,本官与孔晟之父孔林有些交情,他算是本官的晚辈,这没有错。”
“郭子仪郭汾阳亲自向圣上举荐,言称江南士子孔晟文采绝世,文武双全,身怀报效朝廷的宏图大志,陛下闻之甚为欣慰。对于孔晟所出的诗文,陛下亲自加了御批,昭命天下传诵!”
李辅国哈哈大笑起来。
周安父子的脸色更加难堪。这宴会上,李辅国开口孔晟闭口孔晟,对孔晟赞不绝口,还说皇帝对其甚为嘉许,难不成钦差跑江南一趟就是为了孔晟一人?
周昶铁青着脸嘴角哆嗦着,心里燃烧起了熊熊的妒火,但他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深深埋着头,肩头都在颤抖。
江宁郡守刘平山嘴角一抽,倒吸了一口凉气。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孔晟的诗才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大太监李辅国远来江南,必然与孔晟有关。孔家这小厮真正时来运转了,自家儿子这顿打,怕是要白挨了。
而在一侧的雅间内,杨雪若和柳心如三女侧耳聆听着,清秀的脸蛋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辅国拍了拍手,扫了杨奇一眼,突然淡淡道:“江南士子孔晟可在?”
孔晟深呼吸定了定神,知道自己等待多时的机会来了。他长身而起,上前三步,冲李辅国和杨奇深拜了下去:“孔晟拜见钦差大人和使君大人!”
孔晟对李辅国这个恶名满贯的太监没有什么好印象,但至少在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李辅国都是大唐朝廷红极一时权势冲天的权监,孔晟不会与之同流合污,但暂时还不能轻抗其锋。
再说李辅国现在的身份是钦差,贵不可言。而孔晟只是一介白衣士子,焉能不向人家施礼拜见。
李辅国抬头打量着孔晟,啧啧称赞道:“果然是英俊少年郎,名不虚传!孔晟啊孔晟,你的名头如今可是震动朝廷了,杂家这次下江南来,就连宁国公主、纪国公主两位殿下都吩咐杂家,要杂家记得让画师为你画像带回灵武去,殿下们要看看我大唐究竟出了一位怎样的少年英雄!”
李辅国如此盛赞,倒是让孔晟心下微微有些汗颜。他故作惶恐地躬身下去:“孔晟何德何能,不敢当大人如此赞誉!”
李辅国开怀大笑,他那公鸭嗓子笑声尖细嘶哑,有些刺耳。杨奇在一旁微微皱眉,轻蔑不屑的神色一闪而逝,尽入孔晟的眼中。
孔晟心里暗叹,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受他的控制,杨奇若是不识时务抗拒朝廷昭命,或者表现出什么来得罪了这位日后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下场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李辅国陡然间站起身来,尖细的嗓子在楼上久久回荡:“陛下有旨,江南士子孔晟,接旨!”
孔晟眼眸中掠过一丝狂喜,他定定神拜伏在当场。
周安心里咯噔一声,藏在案几下捏住一枚玉佩的手不住地哆嗦着。而周昶脸色煞白,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嫉妒的情绪,要冲出楼去哭天喊地的发泄一番。
另一厢,杨雪若神色微微紧张,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柳心如跪伏在杨雪若的案几下首,垂着头,心头感慨万千。昔日自己不屑一顾的浪荡无赖少年孔晟,如今终于要鱼跃龙门、化身为龙、飞腾九霄了吗?!
“陛下有旨:江宁士子孔晟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心怀社稷江山,朕心甚慰,赐美酒、红花、金银丝帛赏赐一宗。而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朕亲特擢孔晟为天子门生,册封为河南道睢阳郡宋城县令,即刻赴任,为天下少年士子楷模……”
孔晟拜伏在地,高声呼道:“孔晟接旨!吾皇隆恩,孔晟当奔赴国难,誓死报效朝廷!”
天子门生啊!在场众人包括士子在内,都发出齐齐的艳羡惊呼声。微有杨奇眉头一簇,心道这睢阳正处在平叛的主战场范围内,让孔晟去宋城任县令,这当真是奔赴国难了……哼,好一个蛊惑人心的天子门生头衔!
李辅国对于孔晟的态度非常满意,大笑着,将圣旨以及朝廷册封的昭书等官方文书一一交给孔晟,摆了摆手:“下去吧,杂家还要在江南停留一些时日,你可自行赴任去吧。”
孔晟毕恭毕敬地接过圣旨诏书和一应文书,高举在身前,然后退下归坐。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9章 钦差到(5)
雅间内,杨雪若的神色有些异样,她柳眉轻蹙,紧抓住身前的案几,轻轻道:“这可如何是好?朝廷让孔郎去那战火纷飞的河南道任职,这不是让他往火坑里跳吗?这可如何是好!”
柳心如眨了眨眼,支起了身子:“小姐,你不必担心。一则是朝廷昭命难违,二则孔家郎君文武双全,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那宋城一地固然可能深陷战场之中,但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他报效朝廷、发挥才智、建功立业的舞台?”
“小姐,乱世出英雄,心如有一种预感,孔家郎君此去必能一飞冲天,将来功成名就青史留名不在话下……请小姐放心吧,两年后,孔家郎君一定会身披紫袍腰扎玉带前来江南迎娶小姐的!”
大唐朝廷规制,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身披紫袍,比如杨奇的官袍就是紫色。柳心如这般说,无疑是宽慰杨雪若要放眼将来,河南道当然比不上江南偏安平静,但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能够建功立业,以孔晟的文武双全和谋略手段,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指日可待。
杨雪若俏脸绯红,轻啐了一口,却是垂下臻首,心头浮荡着某种浓烈的甜蜜和幸福感。
这时,又听到李辅国嘶哑尖细的公鸭嗓门响起:“江南观察处置使、兵马宣抚使杨奇接昭!”
杨奇愣了一下,还是起身拜了下去:“臣在!”
“杨奇守土江南有功于社稷江山,特赐开府仪同三司,加上柱国衔,册封为江南两道兵马行军大总管,着其即日起整肃江南兵马,择机率军渡江北上平叛……”
李辅国宣召后,在场官员士子富绅等无不惊呼出声。开府仪同三司和上柱国,虽然是虚衔,但却是文散官的最高等级,从一品啊,杨奇本来只是三品的官阶,一下子被擢升为一品大员,所用仪仗等同于三公三师,这是何等的恩宠和荣耀啊!而且,江南两道兵马行军大总管,这无异于将杨奇的兵权扩展到了整个江南两道,甚至可辐射山南、剑南,军权显赫累身,从此一声号令,长江以南谁敢不从?
刘平山这些官员听得目瞪口呆,旋即热切地呼喊“吾皇圣明”,在场众人情绪之激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要说有人清醒的话,那大概就是杨奇这个当事人和孔晟了。
杨奇眼眸中掠过一丝愕然和羞恼:这新皇帝竟然要让他率军北上平叛,要让他用江南积蓄多年的力量去跟安禄山死拼火并?好阴险无耻的昭命!
杨奇第一时间闪现的念头就是抗命不从,但他毕竟是老谋深算的阴沉之人,瞬间又打消了这种念头。不论如何,表面上总是要服从朝廷昭命的。他咬了咬牙,黑着脸,躬身下去接昭:“臣杨奇,遥谢皇恩浩荡,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晟闻言如释重负。杨奇接了昭,还升了官,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至于朝廷的昭命——令江南兵马北上平叛,这事儿也好处理,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以整肃战备为名拖延时间,若是安禄山拿下太原,朝廷危机,自然就顾不上江南这茬儿;而若是安禄山兵败如山倒,杨奇率领江南兵马北上虚与委蛇,不会折损一兵一卒,还能捞回偌大的功劳,何乐而不为?
……
当天的接风宴会尽欢而散,包括杨奇在内的本地官员纷纷送礼交好,李辅国来者不拒一一笑纳。他不辞辛苦来江南的目的之一就是享乐和敛财,沿途地方官员也没少孝敬,而到了最繁华的江宁城,他又岂能空着双手?
李辅国是一个贪婪阴毒之人,谁给他送礼他或许记不住,但谁没有给他送礼,却是门清。没准,会拿个小账本记录在册,将来等天下安定了,好秋后算账。
李辅国住进了江宁城的官方驿馆,来访献媚者络绎不绝。杨奇在府中听说周安父子也携带厚礼前去驿馆拜访,脸色微微一沉,冷笑了起来:“周氏的人趋炎附势、无耻之尤,周安这是要走李辅国这个太监的路子了,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