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几天之后,他们就大吃一惊。
因为最新一期的《大苍时报》上,就有关于此项政令的最新消息,而且从一些朝廷官员的口中,他们也探听了一些口风,苍国的工部正在制造一批能够快速织布的纺织机,到时候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轻松的织布!
这意味着什么?
商人们常年与货物打交道,当然很明白,这种纺织机如果真的问世,将大大降布料和衣服的成本!
一件丝绸衣服卖一百文钱,没有哪个商人愿意大批购买。
但是,如果一件同样的衣服,价格只要五十文钱,这其中的利润可就大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76章 盗版和过路费
(全本小说网,。)
商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一旦碰到可能赚钱的事,便会如同苍蝇闻到腥味,一拥而上。
也就在这时,商务部推出了价格,用样衣做示范,每一件成衣的价格控制在四十文钱左右。
立即,商人们都震惊了。
那个所谓的纺织机,真有如此神奇的能力?
就比如商务部展示的几件样衣,这样的做工和质量,在其余的各大诸侯国,少说也要一百文钱一件。
但是,商务部的出价,却只有三四十文!
价格只有三成!
这样的一件衣服,如果运到国内以八十文钱一件去售卖,绝对会引起哄抢!
而且,吃饱穿暖,向来是历代统治者对老百姓生活的一个衡量方式,这样廉价的衣服一旦在国内出现,绝对会受到统治者们的推崇。
一时间,商务部门庭若市。
仅仅三天,商务部就接到了六十万两银子的单子。
就在几天之后,商务部再次放出了一个消息,苍国愿意贩卖织布机的制造方法,各国的商人只要是购买了制造方法,就可以回到国内自己设厂织布。
图纸?
这……那前几天,干嘛还要订货?
自己回去制造就不好了嘛?
于是,之前签订好了订单的商人,郁闷至极,又再次奔往商务部,购买织布机的图纸。
明码标价,三万两银子一份,不允许合作购买,一经发现,取消以后的合作资格!
这就是卖方市场的好处,当规矩宣布出去后,那些打歪主意蠢蠢欲动的商人,顿时熄了心思。
没必要为了这三万两银子断了以后的财路,要是被查出来,损失的利润至少也是几十万两了。
于是,简单纺织机图纸,也成了香饽饽,卖了出去几十份。
对此,商务部的尚书秦长风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这些外商所了解的纺织机器,是要以低廉的价格售卖给普通老百姓的,估计不出半个月,就能在整个苍国推行。
到时候,这些外商只要肯花个一两个月仿照,还不是轻轻松松?
更重要的是,苍国的衣服之所以卖这么便宜,跟这些简单机器根本没关系。
那些简单的纺织机,并不能提高多大的效率,真正降低衣服和布料成本的,是那些大型的机械纺织机!
等到这些商人把图纸买回去,造出来一试,估计会大失所望,最后还是得到苍国来订货!
……
“咔嚓!”
杨沐斜躺在床上,往嘴里丢了一颗瓜子,一边看着奏折。
在他的身侧,躺着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的皇后,一副慵懒的穆阳,显然是还沉浸在承欢的余韵中。
“唔,这个秦长风还算有点头脑,知道半虚半实,平白赚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杨沐看到了商务部的折子,笑着直点头,秦长风在商务部呆了几个月,和那些异国商人打交道的次数多了,也摸到了一些门道,业务什么的都渐渐熟络了起来。
“只是,这样的事做多了,会影响信誉呀……”杨沐呢喃着,抓起旁边的炭笔,在上面批示了一行字:此事甚好,不宜过多。
放下了这道折子,他又拿起了另外一道。
咦?
瞬间,杨沐打起了精神。
这是锦衣卫的一份密报。
自从锦衣卫建立之后,就安排了一些探子,潜入诸国打探消息,其中大盛国最多,共有几支密探。
密报上说,近日大盛国内出现了一批抄书人,低价贩卖《寓言故事》,同时在苍国与大盛国相连的官道上,多设立了几道关卡,商队经过时,要收取一笔不菲的过路费。
无耻!
杨沐大气,各国的商队要来苍国,那就必须要经过大盛国,这几个月来,来苍国的商队增多,大盛国也跟着沾便宜,大赚了一笔。
可是没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大盛国竟然以地利之便,明目张胆的干起了土匪行径,对过路的商队收费!
仅仅是收过路费还不满足,竟然想着抢书纸生意!
要知道,各大诸侯国之间是有盟约的,商队只要合法,那就可以在各国自由通行,大盛国显然是欺负苍国是一个新崛起的小国家,而且受限余地利,所以暗地里搞出了这么一起小动作!
对于盗版,杨沐早就有准备。
但是,这种拦路抢劫的行为,他还真是没有办法。
总不可能以此为借口,爆发一场战争吧?
且不说苍国能不能打赢,就算是侥幸赢了,也是得不偿失。
因为,以苍国目前的国力,并不能吞并一个诸侯国。
大盛国,乃是大礼王朝初立时,册封的一百四十个诸侯国中的一个,虽然不是顶尖的那一批,但也不是大苍国能够伤及根本的。
就算是战胜,那也是惨胜,两败俱伤。
他叫姬翎儿寻来了商务部近来的折子,同时翻看工部以前的奏报。
发现书籍的销量,果然下降了许多,一天比一天减少。
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趋势,意味着市场趋于半饱和状态。
但是从奏报上看,有一段时间书籍的销量下滑得非常快,而纸张的销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那段日子,正是大盛国出现大规模抄书人的时候!
很显然,很大一部分订单,都被大盛国的盗版书籍抢去了。
“既然要玩,那朕就陪你们好好玩玩!”
杨沐眸子里迸发出冷厉之色,随即写了一份圣旨,让商务部下调书籍价格,从原来的一两银子一本,降低到三百文钱一本,大白纸的价格,降到了一百文钱一张!
同时,要求所有的款项,都要以货物充抵,提高马匹所占的比重。
当天下午,圣旨之事便传得沸沸扬扬。
书籍,三百文!
纸张,一百文!
相对于之前的价格,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时间,得到消息的各国商人后悔不迭,很多人直接气得发抖,脸色铁青。
因为前几天,他们还在商务部的官吏面前得瑟,自以为找到了另外一条货源,不必再仰人鼻息。
但是一转眼的功夫,另一条货源又废了。
为何?
打个比方,一个抄书人要三五天才能抄写一本合格的书,识字的人工价都是很高,加上材料费,每一本《寓言故事》的制作成本大约在二百文左右。
这些商人,以三百文钱一本,从大盛国的抄书作坊里购买了大量的书籍!
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
可如今,苍国的书籍也卖三百文钱一本了!
同等价格下,那些盗版书籍哪里还有活路?
卖不出去,就算是废了,或者以极低的价格贱卖出去。
亏出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77章 两国碰撞
(全本小说网,。)
商人们后悔不迭,纷纷大骂,同时也尽力补救,到商务部大肆采购。
最受伤的应该是大盛国。
原本,各国商人纷纷涌入苍国,做为必经之路的大盛国,其内的商人也多了起来,沿途的百姓也大受便利,很多村庄开始以客栈为业。
看着苍国一个小国家,如此大赚特赚,大盛国的贵族们眼红了,于是联名上书大盛国的皇帝,要求在商途中设立关卡,收取费用。
同时,各大贵族自己开始搭建一个个小作坊,做起了抄书的生意,将之贩卖给沿途的商队。
短短时间内,虽然没有大苍国那么暴利,也算是小赚了一笔。
可是没想到,苍国祭出了一个杀器。
书籍降价!
这个消息,对于大盛国众多抄书作坊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一个个商队找上来门来退款的时候,贵族们的心简直在滴血。
没有贵族敢赖账,因为他们也不敢太得罪商人,没人会傻到以为这些商人都是平民,在各大诸侯国中,能够形成规模的,无一例外都是有着强大的官宦背景,甚至其中的一些商队,直接受命于各国皇室。
商队,也是一股隐形的政治力量!
当然,也有一些抄书作坊不甘心,认为苍国这么低的价格肯定维持不了多久,只是为了打压他们短暂降价而已,所以他们采取了拖延策略,并且还做下了保证,押上了赔偿金。
可是,马上就被现实狠狠的打脸,接连十天左右,苍国商务部的《寓言故事》大卖,大白纸的售卖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
大盛国的贵族们坐不住了,赔了一大笔银钱之后,开始寻求报复。
报复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加重了各大关卡的过路费,每一个商队都要缴纳一笔很大的银钱,才能顺利往返。
一时间,各国商队怨声载道。
很多商人,直接联合起来,上书给大盛国的皇帝,要求废除此项政令。
但是,从大盛国的皇帝,再到王公大臣,没有一个人把它当回事。
原因也很简单,思维惯性。
毕竟,现在苍国有一大半的地盘都是过去的郑国,多年来一直以银钱打点关系,他们已经习惯了郑国人的低声下气。
现在,苍国吞并了郑国,那么理所当然,也应该也有一个小弟的样子,对大盛国朝贡,并且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至于商人们的利益……呵呵,有本事不要从大盛国过路呀!
败坏声誉又如何,遭商队的唾弃又如何,大不了损失一些银钱罢了,难道还能让各国的军队联合起来,攻打大盛国?
这些贵族们,有恃无恐。
可是,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苍国的货物对商人的吸引力,也低估了各大商队的影响力。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各国使臣就全都汇聚于大盛国,谴责文书如同血花一样,飞向了大盛国皇帝的案头。
无奈之下,大盛国的贵族们只好微微收敛,撤销了关卡。
损失惨重的贵族们,对苍国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本来,大盛国的君臣对于苍国不称臣不纳贡的态度就十分不悦,有了这一档子事之后,两国的邦交一下子恶化。
直到三月初,苍国的巡逻卫士在工业园附近,发现了可疑人员,鬼鬼祟祟。
到底是什么人,敢晚上在工业园边上游荡?
要知道,自从这座工业园建立以来,一直被严格看护,其守备力量堪比皇宫,苍国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是一个禁地,闲杂人等一般不敢靠近。
这群人鬼鬼祟祟,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
锦衣卫布下了天罗地网,抓获了其中的几个人,一番严刑拷打之下,也终于套出了一些东西。
不出所料,与大盛国有关!
立即,锦衣卫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杨沐。
“等不及了么?”杨沐轻喃了一句,在殿内踱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在大盛国的眼中,苍国就是一个任由揉捏的小家伙,以前没什么价值的时候,自然随之而去,但是如今有了巨大的利益,就值得他们出手了。
派细作潜入工业园,只是提前打探,看能不能窃取技术。
如果成功,自然不必太麻烦,苍国仍然是那个小国家,不足为虑。
如果不成,再起兵戈!
杨沐看了一下沾在墙壁上的地图,心里冷笑不已。
相比于大盛国,苍国的地盘的确要小很多,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逼在角落里的苟延残喘的小家伙。
大盛国也确实比苍国要繁华,国力也确实要强盛。
可是,这又能代表什么?
大盛国,能保证一战灭了苍国吗?
如果不能,只要苍国有时间喘息,迟早能够与大盛国匹敌!
“看来,大盛国和苍国之间,必有一战呀!”
杨沐叹息,有点无奈,其实他是不怎么想打仗的,尤其是这几年,苍国必将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假以时日必定能以有限的地盘,发展成一个大国。
可是,在这样一个刚刚开启大争之世的世界,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必定会损害他国的利益,或者说招惹他国的觊觎,发展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
哪怕是大盛国和苍国,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想着要吞并对方,但是巨大的利益和矛盾碰撞下,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
三月十六日,大苍皇宫。
一场盛大的封赏在朝殿中举行。
论功行赏!
伐郑之战的号角尤在耳畔,杨沐大病初愈,整理好了国内的诸多事宜后,终于开始了一场苍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封赏!
相比于上一次驰援申国之后的封赏,这一次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高了一个等级不止。
四大军团全部参战,加上前前后后归附的几支义军,总人数加起来达到了八万余人!
这些人中,四大军团的两万士卒基本上人人都有军功,义军中也有三万多人获得军功和赏赐。
声势浩大的封赏过后,苍国的爵民一下子多了两万多人,千人将级别的将领,基本上人人都成了伯爵,卫忠全更是成为了三星侯爵,其余的三大军团的大将军,也都获得了五星伯爵的爵位。
当天,《大苍时报》为此出了一期专刊,每一个获得伯爵之位的将领都榜上有名,对此次北伐极力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