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朽大皇帝 >

第6章

不朽大皇帝-第6章

小说: 不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前面所谓的官职和功勋爵制度,都是为这三条做的铺垫,是要重新调整朝堂势力,同时也为奖励军功搭建一个基础。

    “陛下,老臣不同意,此事万万不可呀!”

    “勋爵制度乃是立国之本,千百年如此,不可轻易废黜!”

    “废除人丁税,我大苍国的税收将大减,长此以往,国库必然空虚呀!”

    “我贵族乃是天生,那些下贱的泥腿子怎可为勋爵?”

    一时间,朝堂之上吵吵嚷嚷起来,无论是站立在两边的官员,还是跪在地上的叛臣,都一个个声情并茂,将纸张上提出的三条贬得体无完肤,仿佛一旦推行,就会立即亡国一样。

    杨沐冷眼看他们表演,心里一直非常的坚定,这三条政令非推行不可!

    从表面上看,这些官员似乎说得都对,但是往深处一思虑,每一条都是强国之策。

    可以想象,军功制度推出之后,肯定会在平民中掀起一股投军的狂潮,不管是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为子孙后代谋个出身,个个都得拼命似的要挣一个爵位,跻身贵族。

    一旦与敌国开战,恐怕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将士,到时候还不得嗷嗷叫的往前冲?

    而《开垦令》,则是如同新中国土改一般,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归为国有,划为基本农田,不允许私自买卖,五年或者十年分配一次,保证每一户人家都有田地可以耕种,至少饿不死人。

    而且,耕地增加了,田税自然也就能增加,长此以往,不仅能缓解社会矛盾,还能给国家带来庞大的税收和粮食。

    废除人丁税就更加了不得了。

    举两个例子,中国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改革,主要成就就是将人丁税和田税一起征收,被后世史学家认为延长了明朝百年国祚,极富盛誉。

    康雍时期,实行的“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其实就是变相的取消了人丁税,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直接推动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人口大爆炸,使中国的人口翻了几倍。

    说起来,苍国堂堂一个国家,人口不足六十万,杨沐自己都觉得丢脸,这个国家要想强盛,就必须要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口,减轻平民负担,鼓励生育,势在必行。

    “陛下,罪臣就算是死,也不会同意此等恶政!”一个穿着白色囚衣的老头子跪在地上,仰着头,一副铁骨铮铮的样子。

    杨沐认出了他,左丞相田荣昌,早就从沈安那里得知,此人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六大家族之一田家的家主,仗着先帝的器重,恃宠而骄,家中多有从军者,推行这三个政令后,对田家的撼动是最大的。

    “哦?左相不同意?”杨沐问道。

    “死也不同意!”

    杨沐冷冷一笑,然后一拍龙椅,大怒道:“好!你既然要死,朕给你这个机会!旁边就有一根石柱,你撞死也罢,朕自会命人收尸,以礼安葬!”

    “你、你……”

    田荣昌哑口无言,他只是倚老卖老,仗着身后的势力逼迫这个新皇帝罢了,但是没想到,杨沐的一句话,直接让他进退两难。

    这……和前些日子的形象,严重不一致!

    想想也不意外,昨日在朝殿上,皇帝陛下不是也这般有魄力么?

    眼见皇帝发怒,众官员一时间都噤若寒蝉,眼前的皇帝陛下,已经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了,能想到这几条釜底抽薪的政令,就证明已经有非同一般的才能,谁敢轻视?

    若是强行逼迫,恐怕比左相还要难堪,跟一个强势的皇帝过不去,就等着穿小鞋好了。

    杨沐冷哼一声,锐利的眸子扫视了一眼群臣,道:“朕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必须要记清楚,你们是臣,君君臣臣,不可逾越!尤其是你们这些罪臣,本是不可饶恕之罪,朕为何网开一面,难道还不懂意思么。这不是商量,是命令,知道吗!”

    群臣不敢吭声,全都低下了头颅,不敢和杨沐对视。

    这个时候,卫忠全再次走出了队列,奏拜道:“老臣誓死追随陛下,拥护政令!”

    司马宏也从后面站出来,高声道:“末将是个粗人,不懂治国的道理,但是也看得到军功封赏的好处,此令一旦施行,将士用命,士卒悍不畏死,我大苍国军力必然大增,谁要是反对,就是与我司马宏过不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章 战争赔偿

    (全本小说网,。)

    卫忠全和司马宏一表态,等于是有了军方的支持,整个朝堂就更加没有人敢说话了,臣子终究是臣子,就算是门阀,但毕竟手上没有兵权,还是不敢和皇帝斗。

    杨沐也深知打一巴掌再给一颗枣的道理,于是语气稍微缓和,叹气道:“众位爱卿,朕知道大家的拳拳为国之心,也明白此政令伤及到了各家族的利益。可是,既然深知如此,为何朕还是坚持要推行呢?”

    “臣等……愿闻其详,还请陛下解惑。”右丞相范宏济站了出来,躬身道。

    “请陛下解惑。”众官员一齐手捧笏板行礼,都明白皇帝陛下是在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

    杨沐道:“众位爱卿应当知道,我苍国弱小,外有强敌环伺,若是不思改变,迟早会有亡国的一天,到时候就算各大家族富可敌国,恐怕也只能遭人劫掠,难道要用那泼天富贵为苍国殉葬?”

    顿了顿,杨沐又道:“眼下,我大苍国内宛如一潭死水,贵族不做事,但是却一直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普通民众流血牺牲,却得不到好处,仍然是低贱的下民,如此不公的待遇,谈何凝聚民心抗敌?朕既然决心变法,就是要让苍国变得更强大,让那些普通民众抛头颅洒热血,甘愿为大家出生入死!”

    “华夏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大家是想在一个弱小的国家欺负平民,还是当一个强国的门阀,去劫掠他国的财富?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难道大家就没有一点争强好胜之心吗!”

    杨沐的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一声比一声大,很具有感染力,朝堂之上的众官员一个个目瞪口呆,几乎被震撼住了。

    但是,想要各大家族把嘴里的肉吐出来,却也不是这么容易。

    右相范宏济又站了出来,道:“陛下之言振聋发聩,我等臣子亦深有感触,只是……敢问陛下,若是各大家族做出牺牲,该如何弥补损失?”

    杨沐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既然是牺牲,谈何弥补?不过嘛……各位都是我大苍国的肱骨之臣,朕也不会亏待了各位,眼下就有一笔巨富,可以与诸位分享。”

    说着,杨沐指了指跪在大殿一侧的郑康。

    而后者,此时还一脸懵逼。

    他一直在听苍国君臣之间的较量,也不知道他们讨论的政令是什么,但是……好精彩呀!

    看热闹看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指到我了呢?

    “苍国皇帝,有何……要事?”郑康心中忐忑,问道。

    杨沐目绽寒光,冰冷到了极致:“你还记不记得,昨日我等的交易?今日朕就给你个机会,即刻派人回去,筹集白银三十万两,粮食一万石,将侵占我大苍的两座城池归还,否则的话,定要你人头落地!”

    白银三十万?粮食一万?两座城池?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皇帝陛下真是狮子大开口,竟然讨要这么高的赔偿,这足足比郑康封邑的三年赋税还要多!

    同时,群臣也明白了所谓的巨富是什么,一旦两座城池归国,岂不就是说原来的郑国贵族都要被驱离了吗?到时候,源源不断的贱民,还有各种贵族土地……

    想到这里,众大臣的心燥热起来,现而今,大苍国的六座城池中,其中三座都是三位王爷的封邑,各大家族在其中所占的产业很少,等于是只有三座城池可以经营,而现在一下子多了两座,岂不是相当于能把势力再扩增近六成?

    如此一来,短期内,三道政令带来的损失也就能抵消了,很划得来的买卖。

    “臣等支持!”

    “两座城池本就是我苍国土地,郑国强占数年,理应归还!”

    “陛下所思所想,都是强国之策,实乃苍生之福,臣等庶竭驽钝,拥护政令!”

    “陛下圣明!苍国万幸!”

    瞬间,朝堂上众官员纷纷表态,高声庆贺,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生怕皇帝陛下不高兴,在利益分配时被打压。

    但是,跪在一旁的郑康不干了,眼看苍国众官员已经在庆贺,心里十分焦急,连忙大呼:“苍国皇帝,本皇子有话要说……三十万两银子太多了,还有两座城池,早已经是我郑国之地,万万不能割让!”

    “不同意?”杨沐手指敲了敲龙椅,叹了一口气,不再理会他,转而看向跪在地上的田荣昌,道:“左相大人,朕刚刚拟定的政令,你支持吗?”

    “罪臣……支持。”左相面容悲苦,十分尴尬,硬着头皮道。

    杨沐摇摇头,道:“不,这政令必将触及你等家族的利益,必然会有人下绊子,暗中破坏。而你左相田荣昌,就是那个心口不一的人,历来变法都要竖立威信,必有人为此流血牺牲,所以,就先从左相你开始吧……来人!将此罪臣拉出去,斩了!”

    “是!”

    一众甲士冲进朝殿,架起左相,往外拖去。

    当即,左相大惊失色,连忙求饶,旁边与田家有瓜葛的官员,也纷纷跪下求情。

    但是,杨沐不为所动,铁了心要杀鸡儆猴,直到听到外面一声惨叫,这才用锐利的眼眸扫视群臣。

    其余几大家族的官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通过两座城池的利益,大家已经牢牢的绑在了皇帝的战车上,左相的流血,也彻底的让大家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手腕是何等的高明!

    这个时候还跟皇帝陛下唱反调,作死吗?

    “大苍皇帝,我同意,我同意了,所有的条件我都同意!”

    另一边,郑康惊惧不已,没有来的一阵头皮发麻,犹如身处龙潭虎穴之中,亲眼看到苍国皇帝杀左相之后,他再也不敢忤逆,不敢赌自己的脖子有多硬。

    杨沐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规定一些交接事宜,譬如不得损毁两座城池,不得劫掠平民等,然后叫卫士们将之押下去,等钱粮和城池交接之后,再行处置。

    接下来,有了左相之死,各位官员们都老实了很多,简短的一番商议之后就散朝了。

    至于具体的政令推行和官职调动,明日再在紫宸殿讨论。

    可是,刚一回到万寿宫,还没来得及用早膳,太后娘娘就领着一群宫女太监,急匆匆的过来了。

    杨沐这才恍然惊醒,自己不仅有一个便宜老娘,后宫还有一个刚刚大婚,独守空闺的皇后呢!

    而且还听说,那皇后还是一个鲜嫩的花骨朵,漂亮得不要不要的,嘿嘿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

    (全本小说网,。)

    太后娘娘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头戴金冠玉钗,体态丰盈,手腕上戴着一对碧绿翡翠镯子,指上戴着寒玉所致的护甲,镶嵌着几颗鸽血红宝石,雍容华贵,或许是常年居于深宫中的缘故,有点略显虚弱。

    看到杨沐后,太后娘娘左看又看,言语中满是切责和心疼,宠溺的将杨沐拥在怀里许久,这才惊魂未定的拍了拍胸口,大松了一口气。

    面对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妇人,杨沐心里滋味难明,作为一个鸠占鹊巢之人,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声抱歉,又不忍伤害一个母亲沉甸甸的母爱,于是只能努力配合,尽量将之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

    说着说着,太后将话题转移到了朝堂上,突然问道:“哀家听闻,你今日早朝强势推行新的政令,与诸位大臣的关系闹得很僵,还将左相给斩了,是不是?”

    杨沐点点头,道:“母后是在担忧?”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你登基不久,我们母子在朝中没什么根基,全靠先帝余威和几个忠心老臣支持才坐稳了大位,你突然间与各大门阀世家闹僵,若是引起什么乱子就不好了。”

    “母后不必担忧,如今大势在朕这一边,又兵权在握,他们就算想掀起什么风浪,也想要掂量掂量。”杨沐安慰,见太后还是有些不放心的样子,又道:“母后可曾听过温水煮青蛙?呃,这个故事不重要……您放心,好戏还在后头呢,短时间内,朕不会动这些门阀,而是一点一点改变他们生存的环境,总有一天,所谓的门阀将不复存在。”

    杨沐说着,眼眸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这是他深思熟虑才决定是事,堂堂一国皇帝,不可能永远被门阀世族死死钳制,今天的政令就是改变环境的催化剂,在浩浩荡荡的大势面前,任何少数者的抵抗都是无用的,总有一天他会向所有的人宣布,我即国家,朕即天下!

    “好好好!看来这两日的传言非虚,皇儿得天眷顾,一夜之间成熟了不少,哀家也就放心!”太后连连说了几个好字,脸上浮现出欣慰之色,端起桌子上的参茶喝了一口,突然顿了顿,道:“皇儿呀,听说前天晚上临时有事,还没与皇后喝合苞酒就走了,今天可不能再耽搁了,哀家还盼着抱皇孙子呢!”

    杨沐一愣,跳跃性太大,怎么突然就扯到抱孙子上来了?

    难不成,天下的母亲都一样,抱孙子想疯了?

    这让他不禁想起了前世,自己也曾被家里人催过好几次婚,一开始很烦,甚至为了躲避相亲过年都不想回家,直到后来母亲去世,又无比的怀念。

    于是,杨沐汗颜,连忙道:“母后放心,朕这就去!”

    说着,他朝沈安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向太后告退,出了万寿宫,摆驾皇后的寝宫——毓灵宫!

    一路上,杨沐既是期待,又是忐忑,有一搭没一搭的找沈安说话。

    “沈安,你觉得朕的皇后好不好看?”

    “皇后娘娘自然是美若天仙的,整个苍国都找不到这样的美人!”

    杨沐不信,姬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