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直接让铁匠们大喜,千恩万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7章 郑康的书信
(全本小说网,。)
一番叮嘱,杨沐又巡视了司农监,这才返回宫廷。
当天,他就抄写了一本冶铁技术和制造农具的书籍,都是一些古代的工业,但是对于如今的苍国来说,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周围的国家拍马也赶不上。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半个月,在紫宸殿小阁楼中研修兵法的四位将军,已经各自归位,投入到正常的军事统领中。
期间,杨沐也召集了大量的工匠,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培训,还当起了数理化老师,交给了他们一些简单的常识和现象,并且运用到了生产中。
对于少数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工匠,他命人记录了下来,等工部的基础搭建完毕后,就可以考虑建立科技部,专门负责各项科技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军团整改完毕后,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操练,只要保持下去,军事素养一定会大大提高,如果按照过去的标准评判,堪称精锐中的精锐,杨沐有一次半夜巡视青龙军,就遇到了紧急集合,士卒们的集合速度超乎意料的快,让他十分欣慰。
另外,流匪山脉的情况也很乐观,有了当初郑国的五千多名俘虏,再加上流匪十三寨的民众,经过二十多天的日夜赶工,已经筑成了几座关键的要塞,流山城也在建设当中,司马宏率领的白虎军团就驻扎在临近郑国山脉中,只要郑军一有动向,就能随时做出反应。
而在民间,早已经开始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秋收,一万五千名降卒被派往各处,协助那些家中缺少青壮的家庭收割稻谷,收获好评如潮,官府的形象提升了一大截。
估计再过半个月,等收上来的稻谷全部晒干,劳动力就可以空闲下来,能够进行第二次全国大征兵了。
相较于政事,杨沐却更为家事发愁。
原因很简单,这段时间他经常往皇后那里跑,在毓灵宫夜宿的日子很多,对皇后用了各种手段,努力耕耘,睡倒是睡服了,但是离开的心思却没有半点改变,依然每日打坐参悟,尤其是太极之道,越来越娴熟。
似乎是有意而为,皇后除了教绿儿武功之外,也对姬翎儿和沈安展开了训练,或许是用了什么速成的法子,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姬翎儿,现在已经能够一人击败好几个身强力壮的禁卫。
这让杨沐很苦恼,皇后越是这样,就越像是在交待后事,加上她的肚子没有半点动静,走的时候就更加无牵无挂了。
这一日,杨沐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乘凉,诺妃在背后替他捏肩,就像是伺候一个退休的老大爷。
这段日子来,美得冒泡的诺妃倒是很乖,无论什么都有求必应,解锁了各种姿势,硬生生从一个美丽的小仙女,被杨沐调教成了一个乖少妇。
这时,只见沈安急匆匆而来。
“沈安呐,你来了?皇后今天教什么了?来,给朕表演一个。”杨沐坐在藤椅上,一边享受着诺妃的捏肩捶背,一边悠哉悠哉说道。
沈安顿时面色一苦,恭敬道:“今日皇后娘娘教了奴婢几招出其不意的擒杀功夫。”
“还是没有教葵花宝典么?”
“没有。”
“辟邪剑法呢?”杨沐问道。
沈安苦笑的摇摇头,皇帝陛下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偏偏喜欢看拳脚功夫,每日都会问上这么几句,说这是只有太监才能练的绝世武功……
皇帝陛下为何对这两种功夫如此执著他不知道,但是要自己去问皇后娘娘那是肯定不敢的,毕竟那是苍国的女主人,就皇后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他练武的时候都不敢多说一句话,更别说问有没有这种功夫了。
如果预料不错的话,接下来就该表演一番了。
果然,杨沐面露失望之色,手指动了动:“开始。”
沈安行了一礼,在原地开始打了一套拳脚,见杨沐兴趣盎然的样子,又打了第二遍,第三遍……
终于,重复几遍下来,杨沐也是看腻了,摆了摆手,道:“你刚才这么急匆匆的跑过来,到底什么事?”
沈安长舒了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道:“这是礼部尚书王膺大人托奴婢带来的一封信。”
“王膺?”杨沐诧异,然后马上释然,这几天他一直呆在后宫中,作为一个外臣,王膺是进不来的,只能托人将信件带进来了。
杨沐将信件打开一看,略微诧异。
郑康?
原来,这竟然是一封郑康从郑国派人送过来的书信。
至于内容,那就哭笑不得了。
原来,自从上次申国大败之后,身为主帅的二皇子郑翰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国内,立即遭到了郑国朝堂的斥责。
四万余大军出征,到最后只剩下一万,比起三皇子郑康的战绩,更为丢人。
一时间,郑国朝堂风向大变,各大势力纷纷重新站队,军队实力大损的郑翰也无可奈何,眼睁睁的看着身边一个个贵族倒戈,投向了大皇子郑熊的怀抱。
没错,就是大皇子。
本来,大皇子郑熊是最没有势力的一个,各大门阀家族几乎没一个看好他,就连他自己都快放弃了皇位之争,守着一个穷封邑混吃等死,但是却熬不住两个弟弟自己作死,先是三皇弟郑康一头撞在苍国的皇宫中没站起来,然后是二皇弟攻打申国,把父皇交给他的三万军队败了个精光。
郑国皇帝被这两个儿子气得半个月没上朝,同时下旨让大皇子监国,处理国政。
这一下,郑国上层贵族的整个风向都变了,太子之位迟迟未决,让大皇子监国意味着什么?
短短时间,大皇子郑熊就获得了国内大部分门阀的支持,三皇子郑康和二皇子郑翰,已经被挤到了生死边缘。
这种情况下,郑康怎能不急?
苦思冥想,想到了苍国这个盟友,赶紧修书一封,向杨沐求援。
而求援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
大概意思就是,让杨沐配合演一场戏,派军队去攻打郑康的封邑,然后装作不敌败退,助其挽回颓势!
这……你周岁的时候,抓周到了一个驴蹄吧?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被门挤了?
能想出这样的馊主意,杨沐只能拜服了。
他就不怕引狼入室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8章 君臣讨论
(全本小说网,。)
郑康的一封书信,打破了杨沐悠闲的帝王生活。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请求苍国发兵,仅仅是书信中说的这么简单吗?
杨沐相信郑康是个蠢货,但是这么大的事,郑康不可能独自做出决定,必定会与身边信任的人商量,难道他身边的谋士和母系家族都是蠢货吗?
杨沐看了一下日期,落款是八月十五,也就是前几天。
信中言辞恳切,还答应事成之后答谢十万两白银和五万石粮食,至于具体怎么出兵,怎么配合,信件中却是一句没提。
“这是在等答复么。”杨沐呢喃了一句。
然后,他让身后的诺妃停下,对沈安道:“你立即安排人快马加鞭,去城郊青龙军团,将卫大将军请来……哦,对了,把王膺和孔先生也一并叫上。”
“是,奴婢遵旨。”沈安告退,直接出了御花园,吩咐人传旨去了。
杨沐也披了一件袍子,整理了一番,来到了紫宸殿。
几日未到,奏折堆满了案桌,杨沐打开几本看了一下,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一些溜须拍马的,纷纷奏禀民间百姓对皇帝的感谢,同时又说哪里出了什么怪事,乃是天降祥瑞。
对此,杨沐很满意。
这说明,世家门阀已经开始低头了,都会拍马屁巴结了,甚至伪造一些所谓的祥瑞,这是在朝正确的政治方向靠拢呀!
对于这样的的奏折,杨沐都会在上面画个红圈圈,表示已阅,对于一些马屁拍得好的,文采出众的,他还会写上几句勉励的话,大概意思就是你们的忠心朕知道了,好好干,不要让朕失望,朕往后还要多多任用你们家族的人治理国家。
言辞温和,透露着喜悦,有时候就连杨沐自己都快相信了,这些所谓的祥瑞是真的。
没办法,谁叫自己首先提出神仙相助的事呢?现在整个苍国的人都相信自己的皇帝有神仙眷顾,一不小心就会梦见什么神仙,为整个苍国指明方向……
不一会儿,礼部尚书王膺求见,述说了这封信的来源,乃是由一个小商队暗地里带过来的。
“他就不怕被郑国发现么?”
杨沐托着下巴沉思起来,郑国与苍国之间的路途并不远,中间就隔着一条十几米宽的河道,郑康的封邑就在河道的另一边,暗地里派个信任的使者,将信送过来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托商队送过来呢?
欲盖弥彰?
小小的一封信,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王膺呀,这封信件是托哪个商队带来的?”杨沐问道。
王膺闻言,连忙道:“回禀陛下,是微臣的家族商队,前往苍国采购瓷器与瓜果,回来的时候被郑康派人捎带的。”
“瓷器与瓜果……”杨沐点点头。
要知道,三个国家都是处在偏僻之处,往南被山势阻隔,与其他诸侯国难以相通,只有北边的郑国占据地利优势,可以与更北边的大盛国通商,购买一些盐铁瓷器和精美物品,还有一些三个国家都没有的瓜果,例如苹果,梨子之类的,供上层贵族享用。
这其中的利润很大,特别是郑国贵族,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经常把这些东西按照几倍的价格倒卖给申国和苍国,获得巨额利润。就这样一方得利,一方得到享受,所以哪怕是两国战火连天,多年来商队也未曾断绝。
看起来,商队一直是处在中间地位,也是最保险的方法,暗地里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经常会托其转交。
杨沐摇摇头,问道:“王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回禀陛下,微臣私以为,郑康之提议,可行。”王膺说道。
“哦?说说你的看法。”
“微臣以为,郑国经历两次惨败,但是未曾伤及根骨,所以郑康有这个胆量引兵入关,这是其一。另一方面,郑国朝堂一面倒向大皇子郑熊,郑康恐惧之下出此下策,实乃正常。如果成功,郑康必将声望大涨,重新得到郑国皇帝的器重。”
“他就不怕泄密?”杨沐问道。
“这……两国商队交往多年,大家知己知彼,况且上面又没有盖印章,应该不足为虑吧?”王膺迟疑道。
“不足为虑……应该?”杨沐淡淡一笑,道:“你先告退吧,让卫将军来此。”
“是,微臣告退。”
王膺退下之后,不久卫忠全和孔尚贤两人风尘仆仆来到。
杨沐将那封书信交予二人看。
“陛下,此信……”卫忠全看毕,眉头一皱,似乎是思索了一下,道:“这封信确定是郑康所写?”
杨沐点点头:“卫将军觉得如何?”
“微臣不敢断言。”卫忠全思索了一下,道:“老臣在军中几十年,还从未听过如此计策,前些日子修习陛下所授之兵书,更加觉得此事可疑,似乎有意掩盖什么,兵行诡道,越是复杂就越让人不放心。可是……如果此事是真的话,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以我苍国如今的实力,联合申国一起北伐,有机会一较高下。”
“爱卿的意思的事,可以一试?”杨沐问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这不是试一试的问题,老臣窃以为,陛下应该派人与郑康接洽,我苍国也可以早做准备,还请陛下三思。”卫忠全说道。
杨沐点点头,看来系统的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兵法就是不一样,考虑问题也更全面了,卫忠全的想法,与他有很大的相似。
“启禀陛下,微臣有不同看法。”孔尚贤站了出来,道:“卫大将军言之有理,但是臣认为,郑康信上所言,一定是半分真半分假。”
“哦?你说说。”
“郑国内乱,这是肯定的。但是,郑翰与郑康两位皇子尚有兵权,尤其是郑翰,麾下还有一万军队,坐拥四座城池,国内怎么会呈现出如此颓势?郑国皇帝虽平庸,但是并不昏聩,岂能在没有册立太子的情况下,让大皇子郑熊监国?所以臣以为,郑国局势大变是真,但是郑康求援却是假。”
“你的意思是,郑国君臣是演这么一出戏给朕看?”
“不错,郑国君臣表演得滴水不漏,这封信也挑不出半点毛病,但是正是因此,让微臣觉得所图甚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9章 毒瘤
(全本小说网,。)
孔尚贤的一番话,引发了杨沐和卫忠全的深思。
“那么,这郑国君臣,意欲何为?”卫忠全提出了疑问。
“或许,我们就要说一下那位郑国二皇子了。”孔尚贤叹了一口气,道:“郑、苍、申三个国家百年来相安无事,各君王守着自己的地盘,少有大规模的兵戈,但是自从二皇子得势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他首先就图谋申国,引得郑康焦急之下进攻苍国,所以臣认为,此事与郑国二皇子郑翰有关。”
卫忠全提出了质疑:“他?他不是与郑康势同水火吗,怎么可能两人合谋?况且,一个手下败将罢了,上次陛下御驾亲征,打得他满地找牙,哪有你说的这么能耐?”
“不不不,大将军误会了。”孔尚贤摇摇头,道:“郑翰之才能,不在于战场,而是在于权谋手段,上次陛下能够将之大败,也是因为占据了各种有利因素……某曾经听说过,其八岁就敢与国内官员论政,足智多谋,若不是母系家族根基浅薄,加上其主张攻伐,被国内安于现状的贵族所恶,恐怕早就成为太子了。”
“如此说来,这郑翰倒还是个人才。”杨沐听了,点了点头,道:“我们就假设这是他的手笔,那么他的目的何在?是想拖住我国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