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真?!”郑翰精神一震,论军队的装备,郑国士卒的装备可好太多了,基本上十夫长级别的,就能每人一把精铁短刃,如果能出双倍士卒的话,根本就不用比,这场比试郑国赢定了。
旁边的郑国将士们,一个个开心不已,眼神中带着嘲讽,嘲讽中带着鄙夷,鄙夷中带着不屑,反正就像是看傻子一样。
真正到战场上正面拼杀,一对一旗鼓相当就不错了,还想以一敌二?
看来,郑国这次输得真是太冤了,徒让小人成名。
一旁,卫忠全有些迟疑,想了想,低声附耳道:“陛下,我们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杨沐摇了摇头,道:“大将军是难得的将才,领兵打仗让人稳妥放心,但是却有些保守老成……对了,上次在军营中,你不是说朕的新式练兵法是顽童游戏之举么,朕今天就向你证明一下它的威力。”
“老臣……惭愧……”
卫忠全语塞,上次在巡营的时候,他的确对新式练兵法大肆反对,迫使杨沐做出了妥协,但是自从与陈寿一战,他早已经抛弃了这个观点,甚至私下里大加赞扬,视那四百新军士卒为精锐中的精锐,此时旧事重提,让他顿觉无地自容。
一番商定之后,双方签订赌约,盖好帅印。
苍国军队一方出三百五十人,郑国军队出七百人,双方在树林旁的开阔之地摆开了阵势。
这是一场精锐与精锐之间的对决!
郑国一方,各个装备精良,士卒们都是身穿甲胄,手握利矛,腰间大多挂着一柄短刀,杀气腾腾。
苍国一方,三百五十名士卒的装备各有不同,有手提盾牌的,有拿长矛的,也有拿着短刀的,看起来很不整齐,只有脸上的刚毅和威严,才透露着一丝训练有素的样子,让人没有怀疑这是一群临时拼凑的农民兵。
双方士卒严阵以待,每个人的心里都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殊死较量,更是一场决定城池归属的战役,赢了自然收获赞赏和赏赐,输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在旁边观战的郑国将士眼中,这完全是一场碾压性质的战斗,与其说是赌斗,还不如说苍国皇帝本身就不想再与郑国为敌,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然后带着颜面回国。
“哈哈哈!苍国皇帝,你确定要比试吗?”郑翰在一旁大笑,在他看到苍国士卒摆出歪歪扭扭的阵形后,就更加得意了,反正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想着给苍国皇帝添添堵,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懑。
杨沐一脸真诚:“这个……确实要考虑一下,要不然咱们今天作罢,改日再会?”
“……”郑翰脸色难看,干笑道:“苍国皇帝真会开玩笑,君无戏言,君无戏言……哈哈哈……”
杨沐撇撇嘴,好好的打个赌,装什么逼呢,非要装逼的话,有这个功夫,等下留着用来哭吧!
随着一声令下,双方的阵形发生了变化。
郑国士卒变换方阵,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如同一个三角锥,刺入到了苍国三百五十人的阵形中。
七百郑军,几乎在接触的的一刹那,就凿穿了苍国军队的阵形。
这让远处观望的郑翰等郑国将士们不住的点头,苍国这边的将士们纷纷捏了一把汗,因为只要有过冲锋陷阵经历的将士都知道,一旦己方阵形被敌军凿穿,基本上就处于劣势了,很难站得住场面。
但是马上,就有人发现不一样了。
苍军阵形被打乱,但是却不是杂乱无序的乱,而是开始运动起来,带着一定的规律,守阵士卒们并不惊慌,一个个很沉静,手持盾牌,快速将冲入阵中的郑国士卒包围分化,变成了里里外外几层。
同时,最外围的苍军士卒构建了一排盾墙,将后面郑军士卒阻挡在阵形之外。
一字长蛇阵!
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现一字长蛇阵!
和上一次堵截陈寿大军的阵形相比,这个阵法明显更为全面,虽然人数不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再是简单的队形变化,而是将每一个士卒的分工都安排到了细致!
作为中国古代十大阵图之一,一字长蛇阵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阵法,但它的威力却并不小,一字长蛇阵的形状并不是传统的直线一样的一字,而是呈弧形的一字,使处于阵法中心的阵眼更加安全,避免直接遭受到敌人的直接冲击,便于阵法的变化合围,更快的歼灭敌人。
当敌人冲进阵中后,蛇头、蛇尾要迅速行动,使阵法如同一条巨蟒一般,迅猛的将敌人牢牢地缠裹起来,并要不断的移动,使蛇身越缠越紧,作为蛇身的枪矛手就负责像獠牙一样不断的撕割敌人身上的肉,蛇头的猛将则负责将漏网之鱼斩杀干净,蛇身内围的盾牌则要拼命挡住敌人的冲击,就像蟒蛇的铁鳞一样。在这种攻势之下,敌人会被瞬间绞杀干净,片甲不剩!
“啊——”
“嗤——”
“杀——”
“左二,补齐——”
短短时间,郑国士卒已经死了一大片,冲进阵内的敌军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迅速包围,想要反扑却发现凡是自己能够得着的地方都严严实实的,根本无从下手。
在这样的一个阵中,短兵器反而成为劣势,长矛才是最实用的兵器!
“怎么会这样……这是什么该死的阵形……”郑翰脸色发白,死死的盯着一字长蛇阵,心里拔凉拔凉的,只觉得脊背冒冷汗。
两倍兵力,就这么不堪一击?
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奇才,相比于国内几个大将军都不遑多让,攻打申国以来战果不断,没想到一时失运,被偷袭大败也就算了,正面战场上的小规模比试,竟然也要输!
七百精锐敌不过四百名看着就良莠不齐的敌军,传出去都会让人笑话死!
旁边的郑国将士也面面相觑,像是看到了什么极为荒诞的事,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样。
“二皇子,还不准备认输么?这可是七百精锐,本皇都替你心疼。”
杨沐坐在对面打趣揶揄,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历史上每一次出现新的阵法时,敌军几乎都会吃一个大亏,郑国士卒以前根本没有碰到过这种运动类型的阵法,更不要说随机应变破解,一下子被打懵了也很正常。
郑翰眼珠子带着血丝,脸色阴沉:“哼!如此精锐,不要也罢!”
杨沐一愣,真不要了?这几乎是郑国基层队伍中近半的精锐了,其份量不下于一支三千人队,眼下还有将近三百人没有陷入阵中,怎么着也值个千把人,丢了不可惜?
但是他想错了,马上就见郑翰腾的一下站起:“撤!都给我撤下来!没用的东西!”
闻言,还没陷入阵中的郑国士卒,纷纷如蒙大赦,掉头就跑,心有余悸的撤回。
至于已经入阵的,只能着急和绝望了,陷入阵中不可自拔,只是一会儿功夫,就全部被屠戮了个干净。
苍国将士们一片欢腾,高呼万岁。
郑国将士们则是满脸哀色,如丧考妣,一片死寂般的沉默。(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1章 班师回朝
(全本小说网,。)
一座城池的归属,就在这样一场几百人的比试中决定了。
双方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尤其是杨沐啧啧摇头,要是每一场战争都能用这种方法解决多好,除了一字长蛇阵之外,接下来还有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阵阵复阵阵……
另外,他脑海中图书馆里有一部叫做《中国古代军阵汇总》的书,里面阵法讲解非常详细,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这要是摆在敌军面前,保证每天不重样,让人眼花缭乱,欲仙欲死……
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呐!
你们这群脑子里没图书馆的文盲!
一边,杨沐自得陶醉,另一边郑翰也下令撤军,临走之前长叹了一口气,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表示会遵守赌约。
杨沐对此表示了不屑,有本事你不遵守一个试试?白纸黑字还加盖了帅印,不遵守赌约就是公然宣战,就算是在申国耗上一年,苍国也决不罢休。
很快,消息传到了申城。
申国君臣上下一片欢腾,满是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得知双倍兵力下,郑国军队还输了,简直是乐得不行,大为解气,一下子觉得自己安全了好多。
不过,底层老百姓倒是表现得颇为平淡,除了庆幸自己暂时安全,就是对苍国百姓十分艳羡,家里稍微有些银钱的,已经在准备变卖家产,找机会逃往苍国。
两日之后,也就是太鼎元年七月二十五,郑国军队从姜山城撤离,退到了安罗城以北,同时派人与杨沐交涉,愿意以五万两白银的价格,换取陈寿等一干被俘的将领。
对此,杨沐也暗暗咋舌,没想到这些将领竟然如此值钱。
稍微想一下,其实这也并不意外,毕竟这些将领的背后,代表着一个个家族和势力,如果战死沙场也就罢了,既然活着,郑翰不可能让这些家族的人寒心,转而去支持他的两个兄弟。
当天下午,申国将近六千能够战斗的军队,全部派到了安罗城布防,隔着一条河道,与郑军遥遥对峙。
应申国君臣的请求,杨沐让属于流匪山脉的两支千人队全都返回了流匪山脉,与原本驻扎在安罗城的李驭第五千人队一起,组成了一支将近三千人的队伍,分别驻扎在流匪山脉中,同时与安罗城保持联系,协助防守。
然后,其余的三千多人在申国君臣的浓重相送中,从姜山城取道,扛着缴获的物资,牵着战车马匹,押运着二十五万两白银,徐徐回国。
不得不说,此次出征的收获确实巨大,且不论直接得到了申国这个小弟,占据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流匪山脉,就说那二十五万两白银和铁矿,就已经超级划得来了。
还有缴获的郑军物质,其中包括粮草、辎重、兵器、战车等等,都足够苍国再武装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另外,经此一战后,短时间内郑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碾压的优势,无力挥师南下,为苍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七月二十六日,大军终于抵达了苍国南山城。
对于这一座城池,杨沐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以前是由三千人将朱熙带领两千士卒在此驻扎,后来移防北方两城去了。
对于大军班师回国,早在一天前就已经有了通知,所以大军一进入到边境,南山县令就领着一群地方官员迎接,官道两边是无数看热闹的百姓,人声鼎沸,山呼万岁,仿佛百年盛世。
打败郑国,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功绩,尤其是接连两次打败郑国军队,让杨沐这个早已经满是神秘光环的皇帝,在民间的声望再一次暴涨,直接从贤明君主,上升到了天地所置,日月所生,诸天神仙庇佑的地步。
沿途所过处,家家户户都欢庆,特别是一些家里有青壮出征的家庭,更是张灯结彩,庆祝大军归来,想象着自己家里马上要出现爵民,就兴奋得不行。
事实上,爵民这个词是在这半个月才广为流传的,因为根据官府颁布的法令,一旦到了三星平民,社会地位与普通的平民相比就有了十分大的不同,虽然不是贵族,但是当一个有政治地位的富家翁不成问题,所以现在有出征人员的家庭,都盼望着自家的男子归来时,至少能捞一个三星平民,那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当大军抵达苍国皇都的时候,沿途已经是锣鼓喧天,喝彩阵阵了,比之上次大败郑康时丝毫不弱,甚至因为得民心的缘故,激发了民众的国家归属感,反而引发了一阵爱国浪潮。
这样一场大胜,对于整个国家都是一种福利,下到黎民百姓,上到文武官员,无不感到一种自豪,多年来被欺压和威胁的恐惧终于得到了释放。
待到了城门下,由卫忠全带头,整个队伍中,响起了《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的歌声,一支威武雄壮之师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一切物资和银两都安顿好,杨沐下令三千多军队驻扎在城外,接着在一众官员的众星拱月下,回到了舒适的宫廷,拿起小太监整理的一堆奏折,大致浏览起来。
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整个苍国一切井然有序,右丞相范宏济带领六部群臣,将全国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三大政令也逐一推行落实,在民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积极响应。
值得一提的是,对三王的封邑处理问题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步推行了功勋爵制度和三大政令,尤其是盘城,几乎成了另一个直辖城池,所有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朝廷发放俸禄。
总的来说,除了一些世家门阀背地里暗搞小手段之外,杨沐还是比较满意的,对这位右丞相范宏济,也渐渐的丢掉了当初的偏见,将之视为世家门阀中的一股清流,虽然不是清澈见底,但是毕竟比那些浑浊的污水要强多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2章 欲封爵
(全本小说网,。)
在皇宫中大睡了一日,与太后吃了一顿饭,杨沐一改疲惫之态,在姬翎儿与沈安的服侍下,开始了回朝后第一天的朝会。
准确来说,应该是战后总结庆功大会。
这次出征,一共带出了五千将士,回来的时候非但没有减少还多了一千人,如此战绩,固然与杨沐的奇谋妙计分不开,但是将士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一场大仗之后,适当的封赏有助于整个军队的团结和士气,更是皇帝收拢权力的一种手段。
六大门阀自然是不肯的,这等于直接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破坏了六大门阀的垄断的地位,所以朝会一开始,就不断有人站出来反对,痛陈其弊。
杨沐实在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