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开国皇帝-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不错,传令下去,让兄弟们不要发出声响,等敌人前部上到半坡之时,再发起进攻。”
“是!”
此时此刻,巴伦看着前方寂静无比的山林,心中充满了担忧。他心知敌人肯定埋伏在其中。
但是没有办法,自己必须从此进攻。若是敌人是正规军,或许他还会犹豫,但敌人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的箭矢很少,而且大部分质量堪忧,破甲能力极低。
也就是说,即便他们真的在此埋伏,等自己前部到达半山腰的时候发起进攻,自己这边最多损失一千多人,便可以成功突破猴儿山口。
这是巴伦所能想到的,最坏的结果,他也准备好了为这种后果买单。
西辽军一面前进,一面举起盾牌,防护着可能从任何角落射来的冷箭。就在前军通过半山腰的时候,前方果然传来喊杀声,无数敌人站起身来,不断地对爬坡的西辽人射出手中的剪枝。
一切都在巴伦的预料之中,他等待的也是这一刻,部队没有生命威胁,行进很慢,此时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相信他们的速度会加快很多吧。
就在这时,他下达了一个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后悔的决定。
“全速突围!”
冒着敌人的箭羽,踩着脚下吸脚的淤泥,西辽军连滚带爬地向着山坡冲去,他们与巴伦一样,相信牛角山叛军的箭矢杀伤力不强,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自己的铠甲竟然抵挡不住对方的箭矢。
巴伦捡起一支敌人射来的箭矢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因为这些箭矢,竟然是自家工坊制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敌人已经抄了自己的老家了。
他还来不及愤怒,前面的队列就已经溃退下来,随着他们滚下山坡,局势变得一团糟糕,前后阵之间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此时他们全部深陷淤泥之中,那几乎淹没膝盖的黏土,在上万大军的踩踏下,变得更加粘稠,别说是人,就连马也很难将腿拔出来。
一时之间,西辽人彻底变成了靶子。
慌乱之中,樊峰搭起弓箭,对着露出防御破绽的巴伦一箭射去。巴伦的亲卫此时正在各自拔自己的腿,哪还有心思保护主将,当即巴伦面部中箭,闷哼一声,躺倒在地,很快就被其他士兵踩入淤泥之中。
眼见地方主将死亡,雪恨军士气大震,更加疯狂地射杀敌人。日暮十分,战场上的惨叫声逐渐消散,西辽军全军覆没。
猴儿山口已经被鲜血染红,那些全是西辽人的血!看着那些与烂泥合为一体的西辽军,众人大呼解气,同时对樊峰的敬畏更深。
战后,樊峰令人统计战损情况,西辽军三千人死亡,五千人重伤,一千人左右轻伤,当然,对于还未死透的这些,雪恨军都补上一刀。此役缴获战马一千匹,兵刃铠甲不计其数。
而雪恨军三人受伤!据说是因为太过得意忘形,摔下山坡磕破了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0章 全部兵权
(全本小说网,。)
猴儿山口大捷,宣告了农民起义军反抗西辽的序幕,此消息传出,顿时鼓舞了各地的反抗军,一时之间,天下义军纷纷投奔牛角山而去。牛角山势力急剧壮大,成为了北方大地上反抗西辽的主力。
苏耶华听闻此消息,气得差点从龙椅上滚下。
堂堂西辽一万大军,即便非正规部队,也不容小觑。西辽人从小就善于骑射,比其他民族更加骁勇善战,这样的一万人部队,怎么可能被一群衣不蔽体的下贱奴隶给战胜?怎么可能?
正当苏耶华想要加大力度镇压牛角山起义军的时候,南方江面却传来了消息,南楚大军已经有了大动作。
楚风开始进攻了。
这一刻,苏耶华才明白,牛角山定然是楚风布置的一招杀招。难怪他一直没有任何动作,原来如此,原来他是想里应外合。
面对如此情形,苏耶华也没有办法,只得一面吩咐乌托认真抗敌,一面令人发兵剿灭牛角山的叛军。
虽然这样做会导致西辽大军兵力分散,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楚风而言,牛角山确实是自己布置的一颗极为重要的棋子,目的便是为了分散西辽的兵力,让其无法专心对付一处。
此时的西辽已经不是以前的西辽,以前的西辽可以不要地,不要民,不要城市,但自从西辽在北方建国之后,他们必须要占地,守城,护民。
这对于习惯转移征战的游牧民族而言,简直是致命的打击。再拥有大量城镇,土地,和财富的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一双可以四处奔袭的长腿。
十二月初,北方大地开始下雪,楚风终于下令全军出击。
楚国五路大军同时出击,在面对不擅长防守的西辽大军,南楚几乎是以压倒性的优势渡过大江。
镇江,横江,锁雾,回风四个临江要塞先后陷落,同时,吴宋两属国的联军同时突破东部防线,一路向西。
张如玉成功占据镇江之后,沿西北进军,直逼武阳关而去,武阳关守备力量并不强,没费多大力气,便成功取下,随后大军顺着青原北上,却在天都以南,西辽新建起的连城十二关受阻,无法寸进。
秦义率领的大军也在第一时间占据横江关,随后东进汾州,支援汾州境内的起义军。而秦飞羽与尹昊也在同时取得锁雾,回风两个渡口要塞的占据权,同时支援主力大军渡过大江。
十二月下旬,楚国八十万大军彻底渡过大江,占据大江沿线诸多城镇,与西辽展开了激励的角逐。
面对南楚汹涌而至的攻击,乌托显得手忙脚乱,频频出错,一月中,襄城陷落,楚国再次占据襄城,以襄城为中心,步步为营,一路猛攻。
西辽军的骑兵在楚国面前,没有半点优势,反而被楚国层出不穷的战术打得焦头烂额。
此时的苏耶华,深知形势危急,急忙任命天蚕子为帅,取代了乌托的兵权。
天蚕子早已料到今日,之所以一直不说乌托的不足,无非是等待此时此刻。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向苏耶华证明自己的作用。
不过天蚕子可不想就这么妥协,想要战胜楚国,必须得获得苏耶华全部的信任,以及西辽全部的兵权。
可是如今苏耶华手中还握住西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很明显就是没有完全信任他。天蚕子接到了任命书之后,却以年迈体衰为由,抱病在家,拖延行程。
苏耶华多次催促,却拿他没有半点办法。他也深知天蚕子的性格,根本不是威逼利诱就能使他就范的,当即决定亲自前去看望天蚕子,想问问他到底要什么条件才愿意挂帅出征。
来到天蚕子府邸,府中的奢华让苏耶华大开眼界。
不过他也暗暗开心,毕竟一个懂得享受的部下,远比一个极其自律的部下好管教得多。
人若是对自己都很苛刻,那一定是极其有野心的存在,那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走进府中,下人们正要行礼,却被苏耶华制止,他径直走进天蚕子的卧室,见天蚕子正在沉睡,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索性就坐在一旁,等待着他睡醒。
若他是真睡,自己也不愿打扰他的睡意,毕竟对于一个老人而言,为数不多的睡眠时间极为重要。
若是装睡,那就更好办了,一个人若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装睡,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天蚕子想来是真睡,因为从中午到日暮,他只翻过一次身。
当他醒来看到苏耶华的时候,露出了吃惊之色,急忙下床行礼,苏耶华却道:“打扰了国师的好梦,实在是朕的罪过啊。”
天蚕子看着他那似笑非笑的神色,心中了然,知道他为何来找自己。当即道:“陛下来找我,可是为了出征一事?”
“不错!”
天蚕子沉默半天,才道:“此时出征,必败无疑,臣不想当那败军之将。”
“哦?”苏耶华神色一变,道:“国师为何如此肯定?”
“敌强我弱,敌人优势占尽,而我方败势尽显。”
“此话怎说?”
天蚕子道:“西辽本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从小就擅长骑射,如今建国之后,却与敌人打起了攻坚防守战,如何能不败?”
苏耶华皱眉,他也知道这点,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辽既然入主中原,肯定某些东西得改变,不能像以前那样四处游走奔袭了。若是一直保持那种传统,自己的统治无法长久,随着占据地盘的增大,只会越来越吃力。
最终西辽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
“难道就没有任何胜算了吗?”
“有,但不知陛下舍不舍得。”
“说吧,你想要朕答应你什么?”
“陛下既然让臣挂帅出征,理当将全部兵力交在我手上,但凡有一点藏私,也恕臣无能为力。”
苏耶华脸色大变,终于明白了天蚕子的意图,原来他是想要全部兵力啊。若是换做平时,苏耶华定然斩了天蚕子,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1章 攻守易位
(全本小说网,。)
天蚕子见苏耶华的脸色难看,也懒得解释,索性转脸看向窗外,不再理会苏耶华。
苏耶华沉吟半晌,才道:“为何?”
“因为楚国太过强大,若不全力出击,半点胜算也没有。”
“那若是我将全部兵权交给你,你有几层胜算?”
天蚕子闭上眼睛,似乎在计算着什么,许久之后才睁开眼睛,道:“六成!”
“什么?只有六成?”
天蚕子冷笑,道:“你以为我们是在打燕赵那样无能的国家吗?楚国无论是国力,兵力,民心,都远远强过西辽,六成,那也是因为我亲自挂帅,换做别人,一成胜算都没有。”
苏耶华沉默了,他在想,天蚕子此言是不是在危言耸听,是不是想换取更多的筹码。
但很快他想明白了,天蚕子没有说错。楚国从来都是一个强敌,在自己未上位之前,自己的父亲就多次在楚国手中吃过败仗,最终还因楚国而死。
若非是北方诸国拖住楚国的后腿,哪有西辽的胜利,恐怕早就被楚国打回铁骨关以西了吧。
苏耶华还是选择了沉默,脑子里却在快速计算。他在想,若是自己将全部兵权交给天蚕子,那自己就一无所有了,对方一旦反叛,将自己取而代之,那当如何?
可是自己若是不将大权交给他,整个西辽却没有一个可靠的帅才,让那群莽夫去对抗强楚,无异于将大军送入虎口。
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危险至极。
天蚕子既不催促,也不解释,他在等。他知道,接下来的选择,将关乎西辽的命运。面前这位皇帝能否称霸天下,就看他的魄力了。可以说对他而言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便可化解眼前的困境,甚至彻底得天下,但若是赌输了,便会一无所有。
他既然敢要苏耶华全部的兵权,自然有绝对的把握能够胜任元帅一职,甚至已经想好了如何对付楚风,眼下,就看苏耶华舍不舍得了。
“国师,真要如此吗?”苏耶华最后尝试性地问道。
天蚕子道:“也不是,陛下还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什么路?”
“退入铁骨关以外,回到大草原,便可高枕无忧。”
苏耶华笑了,道:“不错,那确实是我最后的退路。”
“但是,朕绝对不会去选择那样一条路的。”他站起身来,道:“国师放开手脚去做吧,西辽全部兵马,都归你一人调度。任何事情,可先斩后奏!”
说完,苏耶华转身离去。
天蚕子看着苏耶华远去的背影,忽然跪倒在地,大声道:“臣定不负陛下的厚望。”
在这一刻,他彻底臣服苏耶华,并非仅仅是因为他的魄力,更多是因为对方的眼光。
他定然已经看出了,即便自己掌握全部兵权,也无法造反。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很多人已经忽略掉的问题,那就是天蚕子本身不是西辽人。
西辽人是不会支持一个异族人去推翻自家的君王的,这是源自民族血液里的尊严问题。
苏耶华能看透这一点,将所有兵权交给自己,说明他不但自傲,自信,还十分聪明。
这样的人,确实有资格统一天下。
一月下旬,天蚕子担任西辽军主帅,领军迎击楚军。
他并未一开始就与楚国交锋,而是不断地将布置在各大城市的兵力收拢,然后不断地后退。
每次楚军贸然追击,都会受到猛烈的反击,数次交手下来,让急于冒进的楚风吃了些小亏。
最终楚风不敢再贸然轻进,只得不紧不慢地咬着天蚕子的尾巴,一步步地跟进。
二月,天蚕子兵分三路,主动出击楚军,企图斩断楚军后路,却被朱子悟识破,分兵击之,破坏了天蚕子的计策。
一计不成,天蚕子本该另施他计,但他却依旧分兵,想要继续斩断楚军后路。朱子悟也没有多想,再次分兵出击,阻拦天蚕子的计策。
三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辽楚双方并未发生任何大规模的决战,都只是发生了局部战争。
反倒是战争的局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战线的拉长,楚军从原来的进攻方变为防守方,终日担心天蚕子出其不意的偷袭。
直到此时,楚风和朱子悟才知道敌方主帅的高明之处,对方依据连城十二关天险作为后盾,浑然不惧地分兵,在他分兵的同时,楚国不得不分兵去迎击。而若是集中兵力进攻,短时间无法取下连城十二关的话,将会十分难受。
到时候西辽分出去的兵力斩断了己方后路,那么数十万大军就变成了孤军,得不到任何补给,只能沦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而一旦分兵,又刚好落入对方的计策之中,所以说从一开始,其实楚军已经中计了,已经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三月下旬,天蚕子第九次分兵之后,自身只剩下十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