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代汉 >

第74章

代汉-第74章

小说: 代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校兵马虽然只有一万编制,但按照规矩,叶昭还可以临时征兆一些辅军,实际编制在两万之内便不算触犯律法。

    诏书在次日便送到了叶昭手中。

    “恭喜主公!有此诏书,那些黄巾降兵便可尽数编入军中。”定颖县衙之中,送走了前来传诏的宦官之后,邱迟一脸兴奋地对着叶昭道。

    “喜什么?不过是平调而已,此前护乌桓校尉也不比这讨寇校尉差。”叶昭郑重的将虎符收起来,扭头看了兴奋莫名的邱迟一眼,摇头道。

    如今天子放开了口子,刺史、太守等地方实权官员等于也有了便宜行事的兵权,这讨寇校尉还真比不上梁国相的位置,不过梁国相他只是代理国相,如今这讨寇校尉还有自行募兵之权,含金量倒是提升了不少。

    “这自然是不同的,这次可是陛下亲自任命,说明主公已然被陛下重视,他日仕途定然坦荡。”邱迟笑道。

    “或许吧。”叶昭摇了摇头,皇帝重视就仕途坦荡了?那也太小瞧世家的能量了,若无足够的理由,哪怕皇帝青睐也没用。

    “立刻派人往各县张贴榜文,以朝廷名义招兵讨贼。”叶昭飞快的写下一道手令递给邱迟道:“见好就收,陛下既然已经放权,我等也该做些实事回报陛下了。”

    “喏!”

 第九十章 暗间

    “主公,这诏书刚刚出去,不需要等兵马集结吗?”次日一早,叶昭召集众将议事,这段时间,管亥、方悦相继伤好归来,让叶昭身边的人手一下子多了不少,不过听闻叶昭准备对付龚都等人的时候,邱迟等人还是有些惊讶。

    驻守在上蔡的是龚都,势力不可小觑,更何况葛陵还有刘辟、何仪加起来十万之众在侧,此时叶昭只是刚刚得到朝廷的升任,兵马还未曾招齐,此时要对龚都用兵实在太过仓促了些。

    “你道我为何要将丁仪撵来这里?”叶昭闻言摇头笑道:“这龚都、刘辟与何仪并非一心,其部众又皆是乌合之众,若只是龚都火势刘辟,还不好对付,但此刻三方汇聚,看似兵多,实则相互防范掣肘,稍加挑拨,便可叫他不攻自破。”

    叶昭之前已经派人在刘辟和龚都军中散播流言,如今流言也散步的差不多,也是时候该收网了。

    “那主公准备何时用兵?”邱迟等人看向叶昭。

    “暂不动兵,典韦、丁力,你二人率亲卫随我出城一趟。”叶昭摆了摆手道。

    “喏!”典韦、丁力二人答应一声,前去点兵。

    叶昭让方悦接手定颖防务,带着邱迟汇合了典韦、丁力等人之后,往城外走去。

    “让你二人注意杜远此人,近日可有收获?”离开定颖之后,叶昭将邱迟和丁力叫到身边询问道。

    杜远是当初招募廖化时候招来的附带品,虽然当时廖化身边也还有另外几个黄巾将领,但要说能力的话,这杜远算是比较出众的,一手武艺相当不错,能跟丁力战三五十合不落败像,但叶昭总觉得此人有些过于油滑,不像廖化那般有着自己的理想和目的,一身不错的武艺,但行事却有些趋炎附势,在廖化投降的时候还是一副不甘的样子,但真的投降过来之后,对叶昭却是毕恭毕敬甚至有些谄媚,让叶昭有些不喜。

    当然,若只是如此的话,叶昭也不会在意,他不会根据个人喜好去评价一个人,君子、小人都有他的用处,只是看使用的人如何去驾驭而已。

    真正让叶昭起疑的,还是在长社时,杜远曾暗中放跑了不少黄巾将领,他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叶昭最擅长的就是把控全局,对各处可能出现的战况进行评估,而不是去监察每一个人,哪里的数据出了问题,自然会引起叶昭的疑心。

    这也是叶昭让廖化潜入波才军中却没让廖化带上杜远的原因,这人一不小心,可能坏事,如果对手是名将或是曹操、孙坚之流的潜力型人物,就算败了,叶昭也不会有任何不爽,但若是因为一个小人物在黄巾军手中吃瘪的话,对叶昭来说,绝对是个污点。

    “无甚异常,只是喜欢打探一些消息,主公出兵之后,曾数次向人打探主公去向。”丁力想了想,对着叶昭道,他是看不出什么,只是觉得杜远对叶昭的动向有些过于关心了。

    邱迟也摇了摇头,他虽然觉得杜远有些可疑,但能说的,也就是说丁力说的这些,此时看向叶昭道:“主公可是怀疑此人暗通黄巾?”

    叶昭摇了摇头,没有证据,这还真不好说,但他还真希望杜远跟黄巾军有联络,那样一来,以后能用到的地方就多了。

    一行人策马绕过上蔡,径直去了葛陵,自然不可能入城,只是让一名亲卫混入城外的何仪军中找人,至于叶昭则带人在离城二十里外,找了一处隐蔽之所休息。

    邱迟等人并不知道叶昭要找何人,不过也没多问,该告诉他们的时候,叶昭自然会说。

    ……

    黄劭寻了个由头带了两名亲信悄悄地离开了何仪的大营,黄巾军军纪本就松散,而且黄劭如今虽然没了兵马,但终究是头目,想要离开不难。

    心中着实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此举是对是错,但随着太平教声势日盛,黄劭却已经隐隐感觉到继续跟着太平教走下去,怕是不会有未来的。

    黄劭算是半个读书人,之所以说是半个,盖因出身所致,他连寒门都算不上,自小跟着道士在道观里,也识得字,所以算是读书人,但除了一些道观里面收藏为数不多的道家典籍之外,他没有读过其他任何书籍。

    后来太平教兴盛起来,黄劭所在的道观破败,索性加入了太平教,这几年来,倒是多了一些接触书籍的机会。

    太平教的起事黄劭事先是不知道的,不过他身上已经打上了太平教的印记,想要摆脱可不容易,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头目,后来在汝南一带占据了城池后,黄劭从一些家族中得来了不少书籍,被他视若珍宝。

    不过读的越多,黄劭这心里就越是发慌,太平教如今虽然声势滔天,但黄劭身在其中,将如今的太平教跟历史一一对照,却发现太平教具备了一切失败的因素。

    统属不明,内部结构混乱,派系林立甚至内部成员相互勾心斗角,加上教中的上位者,几乎大多数都是一些鼠目寸光之辈,虽然如今太平教声势滔天,但如果拿历史来对照的话,这基本是一个失败起义的模板。

    而结果,也正如黄劭所料,别的地方不知道,单是这汝南一地,有渠帅何仪,大帅龚都、大头领刘辟,还有吴霸等等将偌大汝南分裂的四分五裂,黄巾军不事生产,目前所有的军姿,几乎都是抢来的,各个势力之间,相互看不对眼,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推动着太平教走向灭亡。

    而后何仪在汝阴大败,直接被官兵驱赶着冲破了他的城池,让他也莫名其妙的卷入溃军之中,也正是在那一日,黄劭遇到了叶昭。

    官军的战斗力超乎想象的强大,他刚刚组织起来抵抗的兵马只是在一瞬间便被叶昭的部队冲的支离破碎,就在黄劭以为自己这一生就到此为止的时候,想象中的屠刀却并未落下,而且,他见到了叶昭,一个让黄劭感觉很不同的官员。

    具体什么感觉,黄劭说不上来,但叶昭对黄巾军的评价黄劭还是很认可的,也因此在叶昭招降的时候,黄劭没有太多犹豫便答应了。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叶昭并未让他跟随,而是让他返回何仪身边,继续跟随何仪,甚至帮助何仪稳定军心。

    叶昭要干什么,黄劭猜不出来,但所谋显然不小,这两天他待在何仪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自己露出了什么破绽,那种滋味并不好受,直到叶昭派人来找他的时候,黄劭心神反而一松,不管结果怎样,至少不用再过那种煎熬的日子了。

    在一名黄巾打扮的壮汉带领下,黄劭在绕过几座山丘之后,终于再度见到了叶昭。

    “黄先生,数日不见,憔悴了许多。”叶昭脸上带着温煦的笑容,看起来人畜无害,让人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人,硬生生用几千人打的何仪狼奔逐突。

    “劭参见主公。”黄劭连忙上前向叶昭参拜,跟廖化那种满脑子理想主义的人不同,黄劭是个很务实的人,而且在太平教混迹多年,早已不是廖化那种天真少年。

    “免礼吧。”叶昭对着黄劭招了招手,让他坐在自己对面。

    “今日找先生前来,是有一事需先生相助。”叶昭看向黄劭,微笑道。

    “主公但说无妨,只要劭做得到,必义不容辞。”黄劭心底一沉,连忙躬身道。

    “一定做得到,我要你率部投奔刘辟。”叶昭微笑道:“就说何仪并了你的人马,心中不忿,愿带部署投奔刘辟,约定三日后夜里,请刘辟开了城门,你带部众入城。”

    “这……”黄劭疑惑的看了叶昭一眼,点头道:“却是不难,只是……”

    有何用意?黄劭不知道叶昭打的什么主意。

    “不过此事,乃诈降,与刘辟通气之后,只要刘辟答应,你便立刻将此事告知何仪,并让何仪做好埋伏,趁着刘辟开城门之际,一举攻入城中!”叶昭笑道。

    “这……”黄劭瞪大了眼睛,他总算明白了叶昭真正的打算,这是想要刘辟和何仪火并呢!

    “卑职遵命!”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惊骇之后,黄劭见叶昭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连忙神色一肃,向叶昭拱手道:“只望主公莫要忘了此前约定。”

    叶昭微笑着点头道:“放心,先生有才,此战之后,昭将征辟先生为门下督,虽非高官,但日后总算是有个出身。”

    “谢主公。”黄劭闻言点了点头,他暗中投降叶昭,除了能够脱离黄巾,给自己洗白之外,也希望能够获得个好的出身。

    这辈子他算看明白了,没有一个出身,求学之路太过艰难,自己也就算了,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跟自己一样,一辈子求学无门。

    叶昭又跟黄劭商量了一些具体计划之后,才将黄劭送走。

    看黄劭离开之后,邱迟才笑着看向叶昭:“主公这驱狼吞虎之计,当真妙,只是我军与这葛陵之间有些距离,还有龚都驻守上蔡,就算两者最终两败俱伤,我军怕是也难及时赶来。”

    叶昭点头笑道:“我自有道理,回去传我命令,命三军退出定颖,让方悦指挥降兵退往鄢陵,丁力率军秘密转至上蔡与我汇合。”

 第九十一章 内讧

    “大帅,这其中会不会有诈?”葛陵,昔日的县衙如今已经成了刘辟的私宅,得到黄劭暗中派人送来的消息之后,刘辟麾下一名将领皱眉道。

    “不会。”刘辟笑道:“黄劭虽然不及我等,但昔日怎么说也是统帅一方的人物,如今那何仪败于官军,累的他也丢城失地,本就心怀怨恨,那何仪更借机吞并了他的部署,若你是黄劭,会不会记恨于那何仪?”

    “大帅所言极是,那我们……要收留么?”黄巾将领闻言也去了疑心,不过对于收留黄劭还是有些不太乐意:“那黄劭如今失了部众,就算收了,也毫无意义,反而得罪了那何仪。”

    “收,为何不收?”刘辟大笑道:“欲成大事,自当有大心胸,也让诸位同道看看,我刘辟比那何仪更得人心,况且黄劭虽然失了部众,但声望犹在,收了黄劭,有他在此,城外那些何仪部众岂不纷纷相投,用不了多久,便能将何仪彻底吞并。”

    “大帅英明!”几名黄巾将领闻言目光一亮,若能吞并了何仪,那刘辟将是这汝南一带最强势力,他们作为刘辟的亲信,身份地位自然也将水涨船高。

    黄劭在得了叶昭的命令之后,便趁着城中每日往外送粮的机会与刘辟取得了联络,刘辟其实不想跟何仪妥协的,不过如今城外有五万之众,如果真逼急了何仪,就算能打赢,对刘辟来说也没有好处,所以刘辟选择暂时安抚何仪,如今黄劭暗中来投,正让刘辟看到吞并何仪的机会,而且以黄劭的处境,刘辟也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跟何仪混,所以对于黄劭这次投诚,刘辟还是十分看好的。

    次日,刘辟便派人借着送粮的机会再度跟黄劭约好了时间,甚至已经准备好到时候给黄劭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来彰显自己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之心。

    而与此同时,驻扎在上蔡的龚都对于刘辟和何仪之间的那点破事却没兴趣残余进去,他的目光被另一件事情吸引,驻扎在定颖的官军突然撤兵了,而且撤的有些莫名其妙,让龚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在确定官军确实是撤往鄢陵之后,龚都也放心了不少,毕竟官军在侧,哪怕兵力并不及自己雄厚,龚都也有些心慌,不过这个消息,是汝阳放过来的,龚都还特地派人去了一趟定颖,城中的官军确实已经走了个干干净净。

    官军上哪去了,龚都管不着,如今官军既然撤走,那定颖就是他的了!

    龚都脸上荡漾着笑容,他的势力也该扩张一下了,之前皇甫嵩在长社,他得了告诫,没去帮波才找皇甫嵩的麻烦,当然,波才也没指望这些队友,如今皇甫嵩跟波才在阳翟一带僵着,龚都考虑自己的地盘儿也该扩大扩大了,老在这里跟刘辟一起耗着,也不是个事,如今刘辟被拖住,他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将地盘往外扩一扩。

    龚都这边开始积极准备扩张地盘的事情,而葛陵这边,刘辟在跟黄劭达成协议之后,约定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葛陵县外,吴霸急急忙忙的走进了何仪的大帐。

    “渠帅,末将有重要消息禀报!”大帐里,何仪最近正愁着去哪里弄粮,见吴霸一脸肃穆的进来,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

    “什么消息?”何仪安耐住心中的烦躁,毕竟这吴霸也算一员猛将,而且也是黄巾头领级别的人物,他也不好直接撵人。

    “这两天,末将发现那黄劭与刘辟派来送粮的人过从甚密!”吴霸沉声道。

    “黄劭?”何仪闻言眉头一皱:“可知他想干什么?”

    “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