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代汉 >

第66章

代汉-第66章

小说: 代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昭看着许攸,心中一动,却是知道了许攸来意,只是这事还真不好由他说出口来,当下故作不知道:“子远先生但说无妨,只要叶某能够做到,绝不推辞。”

    “使君可还记得前任梁国相周旌否?”许攸微笑道:“此人与攸还有文祖兄皆为挚友。”

    “自然记得,昭初任睢阳令,跟脚未稳,全赖周相周全,这份恩情,叶昭毕生难忘。”叶昭笑道,只字不提周旌弃城而逃以及可能与太平教有过牵扯之事。

    许攸眯眼看向叶昭,捋须点头道:“都说使君聪慧,今日一见,攸才知晓,他日仕途必然坦荡。”

    “子远先生谬赞,昭不过恪尽职守而已。”叶昭也笑道。

    许攸此来,本就是为了周旌之事,希望叶昭莫要揭发周旌,叶昭虽然没明说,但话到这个份儿上,也没必要再提出来了,原本到这里,也就没什么事了,不过许攸此刻倒是对叶昭生出了不少好感,这般有才华却并不恃才傲物,也不迂腐之辈,当真少见,许攸原本准备说完周旌之事便离开,此刻却多了几分结交之意,是以也没急着走,而是与叶昭讨论起时势。

    从眼下的黄巾起义开始,到党禁,虽说是畅所欲言,但两人交情不深,很多问题都是浅尝辄止,未曾深入,许攸见识广博,学问也不差,叶昭经历诡谲,思想也不局限于当下,不少观点也令许攸目光一亮,一时间,倒是有些相见恨晚之意,一直聊了两个时辰,许攸才惊觉时间流逝,连忙起身告辞。

    叶昭一路将许攸送出城外,看着许攸离开的方向,微微皱眉,许攸话语中,隐含着不少对当今时政的不满,这个叶昭倒是并不意外,皇权与世家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并未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而缓和,许攸自然是站在世家一边,叶昭可以理解,但他总觉得许攸言语中,隐含着一些东西,至于是什么,叶昭一时间想不出来,他跟许攸不过初识,许攸不可能跟他掏心掏肺,叶昭也是如此。

    摇了摇头,叶昭将这事情抛之脑后,返回了县衙,如今梁国已经日趋安稳,自己也该考虑一下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了。

    次日,叶昭正在书房中看书,却见邱迟敲门进来,躬身道:“主公,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叶昭放下书笺,看向邱迟道。

    “陛下最近解除了党禁,大赦党人。”邱迟躬身道。

    “原来在这里。”叶昭闻言不禁点头道:“那皇甫嵩呢?”

    这是皇甫嵩在逼朝廷呢,不过既然天子已经解了党禁,皇甫嵩这边也该有所行动了吧。

    “并未有所动作,从洛阳传来的消息,似乎是军饷不够,将士不愿意出战。”邱迟躬身道。

    “呵,得寸进尺呢!”叶昭闻言,目光一亮:“该是我等出兵,为朝廷解忧,为陛下尽忠之时了。”

    “主公要出兵?”邱迟意外的看向叶昭。

    “这梁国已然平静,用不了多久,新任梁国相便会上任,但这新任梁国相绝非是我,留在此处,已无大用,不如趁着此时军权还在我手,再立一功,为我添些军威。”叶昭笑着点头道:“传令丁力,调集梁国各县兵马,选精锐一校准备随我出征,典韦随行,让孟虎照顾众人家眷还有管亥、方悦,若有人来赴任,代我将梁国相相印交给新任梁国相。”

    “喏~”邱迟应了一声,转身走出两步后,有些犹豫的回头看向叶昭:“主公,这般做……会否得罪那皇甫嵩?”

    皇甫嵩此番作为,虽然有些威逼天子的意思,但这种事情,他们若插手进来,肯定要得罪皇甫嵩,皇甫家可是关中大族,即便在世家之中都算是顶级的那一列,就连天子都不得不妥协,叶昭虽然能力出众,但毕竟门第不足,若皇甫家要对付叶昭,以叶昭的背景,未来仕途怕是很不乐观。

    “想要往上走,敌人又怎会少?”叶昭指了指头顶道,他受出身所限,要想短时间内积累政治资本,自然难免树敌,此番可是向天子靠拢的一个大好机会,若是错过了,下一次不止要等到何时,虽然会得罪皇甫嵩,但皇甫家可代表不了整个士人阶层,而且道义上来说,自己也没错,就算皇甫家想要对付自己,也不能堂而皇之的对付,只能使些鬼蜮伎俩,而换来的,却是皇帝的重视,自身的一次突破,何乐而不为?这个险值得冒。

    “卑职明白。”邱迟点了点头,转身离去,这种事情,他点到就行了,至于如何抉择,那是叶昭的问题,他不便参与也参与不了。

    次日一早,丁力从军中挑选了两千名精锐之士集结蒙县,叶昭留下孟虎照看有伤在身的管亥和方悦,又将剩下的兵马派往各县驻扎,自带典韦、邱迟、廖淳、丁力在蒙县点齐兵马,出兵西进前往颍川。

    一路之上,随处可见黄巾流寇,毫无目的可言,过往庄户,多是荒废,昔日繁华如今却是荒无人烟,令人心中压抑,叶昭忙于赶路,那些黄巾贼若不主动招惹,也懒得理会,如此行军半月,便抵达颍川境内。

 第七十八章 初至颍川(二更求订阅)

    颍川,长社。

    四月初的时候,波才大败朱隽大军,逼得朱隽与皇甫嵩不得不退守长社,波才将长社四面合围,准备将这两员大汉名将一举成擒,以壮太平教声势。

    只是眼看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波才率领十万黄巾军几番进攻,却都无法撼动长社分毫,眼见急切间无法攻下长社,波才便命人在长社四面驻军,断水绝粮,逼皇甫嵩与朱隽出城与他决战。

    “报~”

    这日,波才正与帐下一众黄巾将领商议从何处得梁之事,却见一名黄巾贼飞奔入帐,躬身道:“渠帅,鄢陵方向,发现汉军踪影。”

    “鄢陵?”波才闻言一怔,皱眉道:“可看清楚是何人所率?”

    “卑职不识!”黄巾贼摇了摇头,黄巾军中大都是农户出身,就算叶昭如今亮明旗帜,也认不出来,只能通过装备判断出那是汉军。

    “那有多少人马?”波才揉了揉眉心,耐心问道。

    “应该不少……大概有三五千人。”黄巾贼道。

    波才无奈的看向帐下一名黄巾将领道:“你去看看。”

    “喏!”那黄巾将领点头答应一声,告辞离开。

    只是探一下基本情况,就让将领亲自前往,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却也是波才的无奈,斥候哨探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不但要身手敏捷,而且要心眼活泛,至少得认得字,能从军阵大致判断对方的数量,汉军之中有专门的斥候,但黄巾军中,有这本事都能当个将领了,也因此,为了确保情报的正缺,波才只能让将领去做这种事情。

    一个时辰后,那被派出去的黄巾将领回来复命。

    “渠帅,是梁国援军,大概有一校兵马,如今距离我大军还有大概三十里。”黄巾将领躬身道。

    “原来是郡兵。”一名黄巾将领闻言有些不屑的笑道,朝廷精锐装备精良,战力强悍,但寻常郡兵的话,在黄巾军眼中就是不堪一击,他们自起事起,颍川、陈留、等地的郡兵,哪个不是望风而逃,是以在得知是梁国郡兵而非朝廷援军之后,心中便生了轻视之心。

    “可知是何人所率?”波才却是眉头一皱,梁国黄巾失败,他已经收到了消息,只是是如何败的,因为梁国黄巾精锐几乎全灭,波才此刻也不得而知。

    “梁国相叶昭。”黄巾将领道。

    “叶昭?”波才皱眉道:“我听梁发提起过此人,说此人断案如神,上次梁发被抓,就是此人所为。”

    “渠帅不必担心,不过一无名之辈尔。”一名黄巾将领站起来道:“况且,就算他断案如神,这打仗又不是破案,末将愿意前去将此人首级取来,献于渠帅,也为我梁国同道报仇。”

    “你要多少兵马?”波才没有回答,而是问道。

    “这……”黄巾将领想了想道:“四千如何?”

    黄巾军战力低下,不比郡兵强多少,甚至还不如郡兵,一般都是仗着人多打顺风仗,虽然藐视敌人,但这点儿自知之明黄巾军将领大都有。

    “便给你四千兵马。”波才思虑片刻后,点点头道。

    如今虽然有十万大军兵围长社,但跟梁发一样,波才也渐渐察觉到梁发的弱点,不同的是,波才治军有一套方案,起事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提拔了不少能力比较出众的黄巾军,虽然做不到如同汉军那般井然有序,却也勉强脱离了乌合之众的级别,指挥起来不会太滞涩。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南阳张曼成已经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但波才手中的人马,却始终维持在十万左右,并未过度扩张。

    ……

    官道之上,叶昭在距离波才大军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停下来,自己这边毕竟兵少,两千兵马加上辎重,行军速度也快不到哪去,如果贸然冲上去,就算这两千兵马个个以一当十,野战并且在统帅系统完好的情况下,叶昭还做不到拿两千兵去驱逐十万大军,因此,叶昭在距离波才大军还有二十里的情况下,便开始安营扎寨,同时随时监视波才大军的动向。

    一拥而上不太可能,毕竟以兵力规模来说,自己如今只是个小虾米,皇甫嵩和朱隽的朝廷大军才是真正的大餐,波才不可能因为自己这么一个小虾米而放弃城里面的大餐。

    毕竟是能够击败皇甫嵩、朱隽这些名将的人物,不管其中有多少水分,如果波才能力差到犯这种常识性错误的地步,皇甫嵩和朱隽恐怕也会无地自容的。

    所以这个距离也正好来观望,若波才调动大量兵马来攻,那他已经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如果只是少量兵马来攻,叶昭便顺势将其吃下,也因此,波才大军方向一有动静,叶昭这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两校兵马?”叶昭站在刚刚搭建起来的哨塔上面,已经依稀能够看到波才大军连绵不绝的大营,不过隔得太远,那四千黄巾军,叶昭是不可能看到的,听到小校的汇报之后,有些意外的重复了一遍。

    “不错,是确切数量。”小校躬身道。

    “再探!”叶昭手指敲了敲身前的横杠,随即看向小校道。

    “喏!”

    “主公,若这四千黄巾贼都是如梁国黄巾一般的话,只需五百将士,便可驱之,若是能有一千兵马,末将可将其歼灭!”站在叶昭身后的丁力对着叶昭一礼道。

    “不急,先看看,毕竟能击败朝廷精锐五校,谁知道人家是不是有真本事?”叶昭摇了摇头,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打没把握的仗,自己现在手中就这点儿资本,任何不必要的损失,都是可耻的。

    “元俭,你虽是黄巾,但你与管亥不同,你出身世家,如今黄巾军乃是敌人,我不希望你对他们有任何仁念!”叶昭扭头看向身边的廖淳。

    “府君放心,淳知矣。”廖淳点了点头,他在太平教是属于有能力却不太受重视的那种人,对太平教的归属感并不高。

    “那便与我说说波才此人。”

    “波才……”廖淳仔细想了想之后,沉声道:“那张角众多弟子之中,波才虽是寒门出身,却颇有见识,早年颍川一带绿林皆受其调度,在颍川、陈留、汝南等地,皆有威名,传闻一身武艺也是不差。”

    “他可有求学?”叶昭突然问道。

    “早年曾遍求颍川名士,只是此人乃白身,未曾有人愿意收留,在颍川书院曾受人侮辱,自此之后,便不再言求学之事,太平教未出之前,曾组织绿林贼匪与官军斗过几次,败少胜多,不过大都是些数百人规模的战役。”廖淳看向叶昭。

    “可惜了。”叶昭点点头,不再多问,心中对波才有了个大致的轮廓。

    有求学之心,也很上进,可惜这是个讲究出身的年代,作为一介白身,连求学的资格都没有,心中对朝廷对这世道的不满,怕是太平教中最强烈的,渴求胜利,不止是因为太平教所谓的大业,更是为了扬眉吐气,向那些曾经拒绝自己的世家、那些名士证明自己的优秀。

    当然,这些都只是叶昭自己的推测,还未正式交手,还无法真正做出判断,但自己之前的方阵却是没错的。

    叶昭注视着时间,半个时辰之后,又有探马来报,黄巾军已至十里外,叶昭这边已经能够隐约看到对方的军容。

    “半个时辰,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行军十里。”叶昭想了想,看向丁力道:“领五百人出阵迎敌,击溃便可,莫要追击。”

    “喏!”丁力一礼,从哨塔上下去,一刻钟的时间便挑选出五百将士,叫开辕门,冲向已经可以看清楚军容的黄巾军。

    哨塔上,能够看到两支兵马迅速靠近,箭雨开始腾空,在空中交织,喊杀声、擂鼓声响成一片。

    “主公,贼军是我军八倍之多,且气势正盛,是否太托大了一些?”哨塔上,见丁力出征,四周众人目光被远处的战事吸引,邱迟凑到叶昭身边,低声道。

    叶昭摇了摇头,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看着远处的军阵。

    两支兵马在短暂的对射之后,逐渐接近,五百汉军犹如一柄锋利的匕首,轻易的在黄巾军中撕开一道口子,将数倍于己的黄巾军分割开来。

    球吃的面色变得愕然起来。

    一个对冲之后,黄巾军的阵型已然有些涣散,丁力却迅速指挥将士调转阵营,而黄巾军却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便已经从后方在此杀入,黄巾军的阵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溃散开来,在丁力组织起第三次冲锋的时候,这支四千人的兵马便彻底从溃散衍变成溃败,被丁力一直追出了十里才收兵撤退回来。

    “兵不如我,阵不如我,将更不如我!人数再多又有何用?”叶昭站在哨塔之上摇头笑道:“如今势也不如我,黄巾军不足为虑也!”

    “收兵,今夜可以睡个好觉了!”见丁力前来复命,叶昭大笑道。

 第七十九章 纵火(三更求订阅)

    “败了!?”长社城外,波才大营,看着一脸灰头土脸跑回来领罪的黄巾将领,波才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