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轻工-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现在生产的是军用胶鞋,所用的材料全是帆布,所以一般来说下料都是好几层一起下,一剪刀下去就是好几双的材料,比起上案和下案的复杂工艺简直就跟玩似的。
所以啊,下料车间想要供应上案的生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现如今却反了过来,按道理本应该加班的部门下了班,应该下班的部门却再加班。
“哎呀,这不是前面因为下料出错给弄的嘛!”说道这里马先前也禁不住话多了起来,马向前解释道:“前面下料的码字除了问题,很多的鞋码不能生产,不过嘛幸好你这次采用逐码替代的法子解决了。所以下料车间那边就有事儿做了,必须尽快的把帮脚用的布条给弄出来,不然的话也没办法操作不是?”
“原来是这样啊!这么看来婶儿的工作部门应该就在下料车间吧!”杨立民顿时恍然大悟,先前马先前就说了他的妻子还没下班这么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大。
只是杨立民还是有些不明白,逐码替代无非就是添加了一根布条吗?竟然还需要加班。。。。还真是怪事!
第17章 下料车间
“是啊,就在下料车间上班!”马向前点了点头,端起酒杯也喝了一小口,然后说道:“彭刚那边昨晚喝酒之后根本就没有回去,一个人愣是躲在技转科那边把布条的纸样给弄了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今天一大早就转交给了下料车间那边,为了不耽误生产下料车间的主任钟时国就加急分配了任务,要求分到任务的人务必当日完成。
别人家的男人都是做鞋的也能帮上忙,最不济也能打个下手啥的,到是我帮不上你婶儿那边的忙就只能在家里喝酒了!”
对于彭刚的印象,杨立民还停留在昨天晚上技转科里因为没技术员加班彭刚一脸尴尬的模样,而酒桌上也是相当的圆滑,比起后世的不少交际头子也不遑多让。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会在必要的应酬之余,甚至是晚上不回家的加班,硬是将工厂急需的格板给弄了出来。
由此杨立民不禁对自己以前的看法产生了怀疑。
就在后世的时候,经常就有很多人批判这个年代国营企业的领导。
说什么全是蛀虫,整日里就知道放嘴炮,不仅拿着公家的工资还想方设法的捞取好处,以至于改革开放后国营企业亏损几乎成为了常态。
不仅如此,在民营企业起步之后,国营企业更是因为各种原因纷纷倒闭,诸如许多以前著名的大厂也逃不出厄运。
对于这个看法杨立民前世的时候也是非常认同的。
毕竟国营企业要资源有资源,要劳动力有劳动力,可谓是上有政策扶持下有群众支持,可就是如此居然还干不过小妈生的民营企业,如果不是那些领导们整日里想着方法弄钱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然而就从爱民厂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求贤若渴的朱红军,还是老好人马向前,又或者加班加点也想要提前完成任务的彭刚,杨立民发现他们并不是自己当初所认为的国营厂领导。
诚然,厂里有问题,可是那家厂难道就没有问题了?
哪怕到了后世引进了各种各样的先进理念来管理工厂,可是还是会出现问题。
而这个时代的问题究竟在哪儿?杨立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虽然讲不出大道理,出点儿小主意还是可行的,杨立民想了想对马向前说道:“马叔,要不咱们还是去车间看看吧!婶儿还在加班,咱们俩却在家里喝酒到是真有些说不过去。你也知道我明天就正是开始工作了,去下料车间看看也算是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了!”
马向前其实哪里不像去帮帮自己的媳妇?
还不是因为请了杨立民吃饭而不得不守在在家里等媳妇,而且现在人已经来了他总不能说杨立民你先坐会儿,我去车间给你婶儿帮忙,等她下了班我们再过来吧?
这种话马向前是说不出口的,至少明面上作为长辈该有的礼数他还是要遵守的。
然而这话从杨立民嘴里说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杨立民毕竟是客人,而且人家也说了去车间也算是熟悉工作环境,所以马向前略一犹豫就同意了。
爱民厂下料车间。
正如杨立民所想象的那样,十来个工人正站在下料台上拿着剪刀将台面上已经画好线的鞋面裁剪下来。
除了正在工作的工人外,还有一些人明显不是下料工,他们虽然不太会下料,但是也站在下料工的旁边,正手拿着一张张鞋样格板用水银笔在材料上划线。
于是左边划线,右边裁剪,配合的简直是天衣无缝,速度那叫一个刚刚的!
看到马向前和杨立民进了车间,正在工作的工人们都抬起头,朝马向前打起了招呼。
“马科长,今天又来帮王师母打下手啊?”
“你们也不是都来了吗?”马向前哈哈一笑,帮自己的媳妇打下手他可不觉得丢人,而且啊在站的不是也有不少人在帮着自己的媳妇或者丈夫打下手吗?
其中有一位中年女工不免打趣道:“我看啊马科长过来帮忙是假,怕王英被我们拐了才是真的吧?你瞧瞧在场来的家属中就你马科长来的最晚,刚才王英还说你要是在不在就跟我回家了,让你一个人自己睡去!”
说着这名女工有转过头对着靠窗的一位女工道:“王英,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们家马科长也太不把你放在心上了,你今天任务那么重,他也不知道早点儿来,我看啊待会儿你就去我哪儿住!”
王英自然就是马向前的爱人,对于马先前的到来她明显非常欣喜。
早在中午的时候马先前就已经给她说了家里会来客人的事,她原本以为马向前又会像以前一样在家里和客人一边喝着酒一边等她回去做饭。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安排并没有什么不对。
可是一个女人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天,本来就已经非常疲惫了,回到家还要伺候客人,这样的日子说实在话是个人心里都不会很痛快。
但是王英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她非常清楚,马向前能带回家的客人显然是关系很近的那种,而且还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贤内助就算是累点儿能够支持自己的丈夫王英也毫无怨言。
只不过今天却不同。
这次加班主要是为了衔接上案以及下案的生产,因为前段时间下料错误的原因,已经严重呆滞了生产。要知道两次犯错下错的料足足好几千双,就算是现在厂子里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可是好几千双鞋面的配套也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为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下料车间的主任钟时国也只好强行分配任务,然后宣布加班。
家里有客人丈夫不能来帮忙,看着下料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完的材料,王英要说心里不委屈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就在她正盘算着今晚究竟是需要加班到十一点还是十二点,而丈夫如何处理客人吃饭问题的时候,丈夫竟然来了车间。
王英顿时心里一暖,自己的丈夫终究还是放心不下自己,可是转瞬间她又是有些担心,丈夫来了车间那客人呢?他该不会把客人一个人丢在家里了吧?
第18章 犯难了
想到马向前将客人丢在家里然后跑来给自己帮忙,王英又是欣喜又是焦急,看着马向前和一个小青年朝自己走了过来,她不禁朝马向前问道:“向前,你怎么来了?”
说着,王英又看了看一旁的杨立民,迟疑了一下有补充了一句:“这位。。。。是?”
能叫马向前为向前,而且还有刚才女工的打趣,杨立民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马向前的爱人王英的话那就算是白活了一辈子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不等马向前开口,杨立民已经快步上前笑道:“想必您就是婶子吧?我叫杨立民,你叫我利民或者小杨都可以,明天就正式在厂里上班了。早就听马叔说你在加班,我就想着正好过来先熟悉下环境,这不就求着马叔带我来见识见识了。”
“是啊!是啊!”马向前如何不知杨立民实在为自己解围,心里对杨立民的好感又增添几分,附和的说道:“小杨明天就去技转科那边上班了,我本来是让他和我在家里等你下班的,不过他到是想来车间里看看,说是熟悉一下工作环境。你是不知道小杨可是咱们厂的技转科副科长,他过来看看也是为了预防再发生生产事故嘛!”
杨立民成为了爱民厂的技转科副科长并不是什么秘密,工人们不清楚主要还是因为杨立民没有正式上班。
不过只要等到明天一上班,人事科那边肯定会发布公告的。
所以提前给王英透露杨立民的工作职务也不算违规。
“哦?他就是小杨?”王英早就从马向前的嘴里听过自己这位‘侄子’的神奇事迹,现在看到了杨立民的真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杨立民年轻的模样给小小的震惊了一下。
如果不是马向前再三确认,王英根本就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年轻的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小青年居然能够解决那么多技术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是啊,他就是小杨!”马先前肯定道:“这次的解决方案就是他题出来的,而且这小子技术也很强。下料、上案、下案都是门清。你是不知道啊,昨晚在技转科那边试楦的时候,他硬是一个人把所有活都给干完了。要不是有他在场彭刚可就丢人丢大发咯!”
被马向前这么一夸奖,杨立民到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杨立民不好意思的道:“那有马叔说的那么玄乎,我当时也就是运气好,再加上以前读书的时候堆做鞋有那么一点研究,误打误撞才解决了这次的小麻烦,到是马叔和各位厂领导有些言重了!”
“小杨是吧,我看你就别谦虚了!”王英笑咪。咪的看着杨立民说道:“有本事就是有本事,厂子里几百号人都没弄出解决的办法,而你却弄出来了,不管是误打误撞也好、真有本事也好,这就是本事!”
也不知道是马向前过来帮忙的缘故,王英对杨立民这个‘侄子’非常满意,从看到第一眼开始就开始嘘寒问暖,不仅如此还让从明天起晚上都去家里吃饭,说是厂里的饭菜不好吃不说还特贵,在家里吃无非就是多了一副碗筷云云,让杨立民简直有些哭笑不得。
三人闲聊了几句,马向前也不再和杨立民客气当下就问王英要格板开始打下手了。
“向前,我这里有两个配码,你看一个是39码,另一个是36码!”王英从下料台上装着格板的塑料袋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两张两尺多长、一寸宽的格板对马向前说道:“材料先前我已经叠好了,你只需要帮我在上面画线就可以。如果快的话我估计十点以前咱们就能下班!”
说话间王英又有些歉意的对杨立民道:“不过就是有些对不对小杨了!”
“没事儿,我也就随便看看!”
杨立民随口一说,眼睛却落在了格板上面。
先前刚进车间的时候他还没有注意,现在王英拿出了格板杨立民才确认,这个格板不是别的,正是自己昨晚建议添加小布条的格板。
从格板上来看,彭科长真的不愧是技转科的科长,杨立民一眼就看出来这两个码的格板做的非常不错,无论是格板的规格大小还是码子的标识都非常清楚。
可以说这两个格板几乎就是格板的模板,可以拿来当教科书来使用的。
然而正是彭刚做的非常好,杨立民却有些无语了。
如果是正规面料的格板,像彭刚这样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毕竟大货生产,精确的尺码标识就意味着质量,但是小布条只是一个附属的补充,而且只是作为帮脚的延伸起一个粘贴的作用。
如此一来像对待正规下料来说无疑就显得有些呆板了。
当然,如果只是一个出格板的问题杨立民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可是如果要按照这种方式在下一根小小的布条这工作量就有些大了,且这样做对成品鞋的品质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儿,杨立民有些犯难了。
他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要不要和彭刚商议一下。
毕竟彭刚是技转科的科长,同时也是这批格板的制作人,他杨立民现如今还没有正式上班就开始反对科长的工作成果,在外人看来要是杨立民正式上班了那还不和彭刚干起来?
可是如果不说吧,下料车间这边的工作量可是非常大,工人再累不说还严重影响到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这里杨立民就不由得小心计算了一下。
就以他自己的技术来说,如果按照格板来开小布条,先是画线然后裁剪,不考虑加班的情况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估计也就能生产500双不到的布条。
这其中还不包括上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对布条进行拼接,如此一来工作量更大。
根据爱民厂这次出错的数量足足有好几千双,换算过来就是下料车间的这十多个工人除了每天正常完成下料任务后,需要每天加班两个小时以上坚持加班一周多时间才能完全完成这部分超额的任务。
但是如果只是按照宽度,而不要求长度,直接将材料裁剪成一根长布条,这样的话无疑就少了很多道工序。
而上案针车工直接拿着长布条也完全可以直接拼缝,更不会因为规格标准造成任何的难度。
毕竟这一部分以后做下案的时候都是需要刷上胶水压在大底下面的,谁会管你是多出来了一个毫米还是两个毫米呢?
第19章 去彭科长家坐坐?
“那个。。。马叔!”杨立民想了想还是决定先问问马向前,毕竟马向前为人比较老道,有马先前做参考对于杨立民来说自然是很好的一件事。(全本小说网,https://。)
马向前正拿着格板准备画线,听到杨立民叫他于是便放下了手里的工作看向了杨立民这边。
“什么事?”马向前问道。
“是这样的!”杨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