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居上-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子又何必同这等人家生气?”看周氏气的不轻,裘氏忙劝道,“是他们没福,咱们泽哥儿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才情,想要什么样的女孩儿没有?杨家既是这般不识抬举,非要自己个作践自己,咱们成全他便是,到时咱们只要放出些风声来,看还有哪家敢娶?”
“风声自是要放出去的,裘家看中的媳妇,就不信有哪家敢抢。”周氏长长吐出口郁气,“只是那杨氏女,我还非要给泽哥儿娶了。”
周氏这话倒是有八成的把握。
前儿个进宫,听贵妃娘娘的意思,让泽哥儿娶了那个丑女,无疑有些委屈了,索性请个赐婚的恩典,到时候再赏给泽哥儿个一官半职,即便挂个名,说出去也好听不是?
贵妃娘娘既有这样的恩典,周氏要娶杨氏女的心思自然越发热了。且听做媒的李夫人讲,那杨氏女在娘家地位绝非一般闺阁女儿可比,一个哥哥又是个不成器的,真是那样的话,到时候不怕那杨泽芳不尽心尽力的扶植泽哥儿。
至于说今时今日的羞辱,待得那杨氏女进了门,看自己怎么让她站规矩。
“赐婚?”裘氏就怔了一下,据自己所知,宫里太妃娘娘好像对杨家母女颇有好感的样子,当今皇上又是至孝之人,十有八九不会拂了太妃娘娘的意。
“到时候,请太后发道懿旨……”看出裘氏的疑惑,周氏忙解释道。
太妃娘娘再得皇上敬重又如何,民间说来也不过是小老婆罢了,怎么也不如太后娘娘名正言顺。
“那感情好。”裘氏抿嘴一笑,“到时候不怕那杨氏女不孝顺你——咱们泽哥儿无论人品还是样貌,都是万里挑一,凭那丑女,得了这样好一桩姻缘,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待得亲眼见了咱们泽哥儿,说不得也会嫌弃她那爹爹是个老糊涂。”
一番话说得周氏也舒心了不少,忽然想到什么:
“对了,你今儿个匆匆回来,可是有什么事?”
这不年不节的,妹夫怎么会突然送了小姑子归宁?
“还不是为了我们家承哥儿的婚事。”裘氏苦笑一声,“不瞒嫂子,我这心里也纳闷着呢,你说说,难不成咱们两家的哥儿都和杨家有缘不成。”
当下把沈承突然回家,又如何想娶杨家女的情形说了一遍。
“……要说佑哥儿已是定了杨家姑娘,给承哥儿选个其他人家的女孩才是正经。奈何他竟是认定了杨家……我这心里也是愁的什么似的,想来想去,还是得来麻烦嫂子跑一趟。”
“你那个继子惯是个不省心的,”周氏语气同情之余又有些为难,“罢了,谁让咱们是一家人呢。这事儿我就亲自跑一趟便是。就只是一点,若是不成,你可莫要埋怨我便罢了。”
心里却很是不以为然。
倒不是不想尽心,委实是小姑家这个继子名声太坏了些。说是声名狼藉也不为过。照自己瞧着,便是寻常人家,除非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不然,怕是绝没有人会应了这桩公婆不喜、相公又是注定不会有出头之日的姻缘。
反观杨家,杨泽安官居太常寺卿,正经是三品大员。至于他那胞兄杨泽平,即便不是官身,可名满天下的明湖书院山长身份,便是比起一方父母官来,也是不差的了。
以杨泽安久居帝都,如何不知道裘家的事务?又怎么肯允了这桩婚事?
这般想着,不免有些看不上小姑的意思——
凭着裘家的家世,小姑要做个国公夫人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偏是一门心思相中了已娶了妻室的沈青云。竟宁愿顶着骂名,也要入了沈府。
偏是主动选了这条做人继母的路,又把那继子看的眼中钉、肉中刺一般,竟是事事落了下乘。gd1806102
第115章
(全本小说网,HTTPS://。)
榆树胡同,杨泽安的府上。
杨泽安的夫人黄氏亲自送了周氏出门,待得转回身,脸上的笑容随即敛去。
难得周氏登门,再想不到,竟是为了侄女儿希茹的婚事而来。
当初大嫂会同意婆婆带了希茹入京,可不就是因为安州城里婚姻不能顺遂人愿,才想托了老爷帮侄女儿说一桩好亲事?
只想头是好的,却也并不容易。
杨家虽是书香门第,大哥也兼着书院山长的位置,说到底,依旧是个白身。放在安州府,自是凭他哪家,希茹都能配上,且绰绰有余。
帝都却是不比别处。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贵人。杨家这样的门第,委实还是有些不够看。便是女儿,若不是老爷官居三品,再有两家老夫人的情义,何尝能入得了英国公的眼?
本以为以周氏的身份,能请得动她来开这个口,定不是寻常人家,再料不到竟依旧是英国公府。
难不成姐妹嫁到一家的名头就好听吗?
只以世人捧高踩低的性子,怕是不说国公府娶不来媳妇,倒要怪自家趋炎附势。
毕竟,女儿和沈佑尚能说得上是郎才女貌,侄女儿和那沈承又算什么?
沈承被驱离帝都这都多少年了?他的恶形却是依旧持续不断的在帝都流传——
七岁时便禽兽不如,杀死尽心侍奉自己的亲生娘亲的贴身婢女,进而逼得生身母亲愧疚之下自缢而亡。
及至年龄稍长,又流连歌楼楚馆、烟花之地,令得国公府颜面大失,不得已,把这世人眼里尊贵的嫡长子驱离帝都……
人都不在了,还有不间断的流言,该说是那沈承果然罪大恶极、令世人所不齿呢,还是该说亲家母心机太深呢?
当然,这样的话,黄氏自是不会同人说,毕竟,排挤走了身为嫡长子的沈承,偌大的国公府就全是女儿和女婿的了。
可真把希茹许配过去又自不同。
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亲侄女儿,便是常日里不大在一起,黄氏自问也做不到闭着眼把人往火坑里推的事儿。再则说以沈家两兄弟的水火不容,两人的媳妇儿又如何能处到一起?那岂不是意味着,以后希盈和希茹两人便要同根相煎?
真是如此的话,别说自己不答应,就是老爷也定然恼火,至于从来把个孙女儿疼的什么似的的老太太,怕吃了自己的心都会有。
正自寻思,不提防斜刺里,忽然闪出一个人影来。
黄氏吓了一跳,刚要呵斥,却又停住,却是这突然出现的人,不是方才还在烦恼不已的侄女儿杨希茹又是哪个?
杨希茹今儿上身穿了件粉色掐腰褙子,杏红色樗纱半臂,下着湖水绿的八幅湘裙,裙摆处则是繁复的连续不断的迎春花,熹微的光线下,粉粉嫩嫩的人儿一个,真真是和早晨还带着露水的海棠花一般。
黄氏不禁有些后悔。
方才听出周氏有说亲的意思,便忙不迭着丫鬟悄悄叫了杨希茹躲在后面听着,本想着这般不让侄女儿盲娶瞎嫁,侄女儿喜欢了,老夫人那里更好交代,自己也算不白替她操一回心不是?
哪想到结果却是如此。
要是这侄女儿去哭诉,老夫人不定怎么埋怨自己呢。
忙上前一步亲热的拉了杨希茹的手:
“好孩子,你方才可是都听见了?放心吧,这桩婚事我会想个借口帮你给推了的。婶娘眼里,你和希盈一般无二,假以时日,必会给你安排一桩好姻缘。”
虽是避着人,可这么直白的说起婚姻之事,依旧令杨希茹红了一张小脸。心里何尝不明白,婶娘明显是怕自己心存芥蒂,才会这么急于撇清。
只自己心里的,却又不同。
看黄氏急匆匆要往正房去,分明是赶紧去禀告祖母,杨希茹终于鼓起勇气——
自己不说的话,怕是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
竟是上前用力扯住黄氏的衣襟,低低道:
“婶母,我,我是,愿意的……”
黄氏站住身形,模糊间似乎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掏了掏耳朵,不敢置信的瞧着希和:
“好孩子,你,你方才说什么?”
“婶母,”挥手示意一众仆妇退开,直到觉得所有人都听不到了,才又奓着胆子说了一遍,“婶母,孩儿说,这桩婚事,孩儿,孩儿是愿意的,还请,婶母成全。”
“你——”事情太过突然,黄氏一下捂住胸口,简直喘不过气来,其他仆妇远远的瞧着不对,忙跑过来要扶,却被黄氏挥开,厉声道,“我和二小姐去屋子里说话,你们在外面看着点儿,没有我的吩咐,谁都不许进来。”
说完,转向杨希茹,眼神像刀子一般:
“你跟我进来。”
不怪黄氏如此,实在是瞧着侄女儿方才羞羞答答的样子,分明已是生了情愫。
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祸害了!
被黄氏这么瞧着,杨希茹腿都有些软了——
别人不知道,杨希茹却明白,自己心里还真是对沈承有情的。
初次相识时,虽是被沈承救了的是姐姐杨希盈,正是情窦初开年纪的杨希茹又何尝没有被哪样一个英俊的少年晃花了眼?
只无论才情还是容貌,抑或家世,自己都不如堂姐良多,有什么资格和堂姐相争?便把一腔心事全埋在了心底。
当然要说这就是一见钟情,非卿不嫁,杨希茹自问也完全说不上,不然,后来也不会又对爹娘有意为她订下的沈亭芳心暗许了。
只是千不该万不该,沈承也好,沈亭也罢,竟是全被那丑陋的杨希和给抢了去。
那杨希和有什么啊?别说跟堂姐杨希盈比,便是比起自己来,无论是品貌还是才情,当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止!
可就是这样一个丑女,竟是令自己一再被羞辱。
先是沈承毫无原则的护着自己那丑陋的堂妹也就罢了,便是曾经对自己流露过款款深情的沈亭,竟也为了她毫不犹豫的弃自己如敝屣。
若非当初被退了亲太过狼狈,爹娘唯恐自己在安州找不到好婆家,如何愿意让自己离家远走,寄寓京城?
甚而公主府中,那杨希和还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嘲讽自己,令得自己颜面大失。
从小被娇宠着长大,再料不到会在那丑女手中吃这么大的亏。
多少次顾影自怜,夜半无人时无声饮泣,而自己痛失意中人也好,远离家乡、一再被羞辱也罢,全都是拜杨希和所赐。
基于此,杨希和真是恨毒了杨希和。
方才甫一听到周氏说了未婚夫婿人选,杨希茹也有些发蒙,下一刻一个念头就蠢蠢欲动——
当初在安州城虽只是一面之缘,杨希茹却隐隐约约觉得,那些传言,怕是和帝都传闻不符。
再有安州城里沈承和沈佑因杨希和发生冲突一事,别人不知道,杨希茹姐妹却明白,沈佑挟公府之危,愣是没有占到丝毫便宜。甚而瞧着智计多端的沈亭,最后也被逼的远走。
这样的沈承如何会是帝都传言中那个懦弱无能一无是处的废物?
且如杨希和这般被人密密实实的护着偏还让人挑不出一处错处来,无人细想时,杨希茹内心不是不羡慕的。
当然,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不计一切代价令杨希和痛苦。
以自己之前观察,不难得出结论,那杨希和和沈承定然关系匪浅,要说没有男女情愫,绝无可能。
不然,杨希和何以会断然拒绝青梅竹马的沈亭?
一想到自己抢走沈承后,杨希茹失落痛苦的模样,杨希茹当真觉得快意的紧。
既是自己中意的,又委实是有能力的,更能令杨希和痛苦,这样的姻缘,委实是再好不过。
一路跟着黄氏行至屋间,杨希茹念头越发坚定,竟是甫一进屋,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还望婶母成全。”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黄氏寒声道。如果说方才还是猜测,眼下却是已然确信,怪不得裘家会突然托人上门提亲,只不知这死丫头是什么时候起了这等心思的。
“婶母——”杨希茹忙摇了摇头,索性开诚布公道,“我和沈家公子,见过的次数并不多,要说见,也就是当初安州踏青时,车马突然惊了,多亏沈公子仗义相救……侄女儿是对那沈公子有好感,若说彼此之间私相授受,却是万万不敢……”
说道这里已是含羞带怯:
“之所以请婶母答应了这桩婚事,一则不瞒婶母说,是我私心里,确然以为沈公子并非世人所以为的那般废物,”
“二则也不想同姐姐分开,婶母放心,姐姐和二公子是要继承国公府的,至于我,只要能同沈公子长相厮守,便再无所求,且有我在,虽不说能让他们兄弟化干戈为玉帛,却总能让他们相安无事……只要婶母成全,这份恩典,希茹这辈子都感激不尽……”gd1806102
第116章
(全本小说网,HTTPS://。)
“你这亲家呀,倒也是个伶俐的,”周氏又一次来至府上,说起太仆寺卿杨泽安一家时,口气里便有了些揶揄。
别说其他人,便是自己这个媒人都不看好这桩婚事。也因此,上次被那黄氏拿“和老爷商量一下”为借口驳了脸面时,周氏是完全理解并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的。毕竟,沈承那就是个大火坑,该有多不待见闺女,才会把人往这里推啊。
只受人之禄忠人之托,明知道再上门去问九成九会惹人厌烦,可为了得个实信,周氏还是再次登门。
再没料到,黄氏竟是忽然松了口。
“我瞧杨夫人的态度,这事儿兴许还真能成。说是已经着人快马加鞭往安州府送信,单等着他那大伯子的信到了,就能有决断了。”周氏抿着嘴笑道,“你想啊,真是觉得不妥的话,定是直接就拒绝了。既然派人送信给女孩儿的亲爷娘,分明是认可了婚事才对。”
最后又意味深长的加了一句:
“这人心啊,果然都是偏的,我瞧着你那亲家母的意思,分明是想让她那女儿得个助力……你倒是个有福的。”
亲儿媳是依照自己心意选的,到时候自会敬着婆婆。唯一的不安定因素就是继子了。可选了杨家的话,所谓亲疏有别,不做官也就罢了,真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