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神医有毒-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说法。以我们这些专业人的语言来讲,就是说这类疾病不管它的临床症状有多少,都以中老年人居多,并往往合并其他疾病,病情复杂。而中成药成分固定,功效有限,往往不能兼顾,所以除非是患者不愿意喝汤药,我们诊所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多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用的相对少些。”
这时于采蓝见到个戴眼镜的娇小女孩子坐在靠后的一排尽力地把手举高,于采蓝便问她:“你有什么问题吗?”
“哦,于姐姐,我是想问耳针或者你说的隔姜炙能治这种大病吗?”
“这位小姐姐,这种大病,我们一般是进行综合治疗。耳针和隔姜炙这种外治方法只是其中一种。”
等那女生坐下后,于采蓝便解释了一下:“耳针和隔姜炙这些外治法,不光是作用较好、持久,而且还不那么痛苦,病人很容易接受的,不管是经过培训的护士,还是患者自己,都可以用……”
注意了下时间,她又举例讲了一会儿,然后跟学生们说道:“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没有什么要问的问题?”
她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举手了,于采蓝叫到的第一个人则问到了一个所谓的生活常识:“于师姐,人们经常说,每天要喝八杯水,有很多好处,可以排毒什么的,请问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个问题倒是让于采蓝想到了个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女孩子感冒了,那男生便说:“多喝点热水。”女孩子胃疼了,男生也说:“多喝点热水。”同样的,女生来了大姨妈,男生还是说多喝点热水。
到后来,两人分手了,男生很难过,女生便给他留了一句话:多喝点热水。然后便离开了,只留给他一个背影。
于采蓝的思绪从这小故事上拉回来,很快地回答道:“对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是值得商榷的,不宜盲目多喝水,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像泌尿系统结石、痛风、高脂血症的患者,无论什么季节,每天摄入的水分相对的都要多些。相反的,心脏或者肾脏功不佳的,不可以多喝的,否则会加重身体负担,造成水肿,不利于病情恢复。”
连续回答了几个问题,于采蓝见时间已经到了,可是要提问的学生还有不少人在坚持举着手。这叫她不好在这时候主动提出结束这个会议。
张清原和主持人当然早就注意到了现场的情况,主持人上台问道:“同学们,已经到了原定要结束的时间了,大家觉得……”
他拖着长腔,等着回答,而这些回答马上得到了回应,有个学生说道:“时间太快了,能不能晚一点结束?”她说完了,才想到不管是于采蓝还是校长和那些校领导,都是很忙的。她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冒昧了?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应她的问题:“对呀,能不能再等一会儿?”
主持人便一脸为难地看向于采蓝:“这个,于同学要不要考虑下这些学弟学妹的心愿?”
于采蓝就呵呵了,主持人这是挟学生以令她这个人。他一个主持人,很多事做不了主的,应该还是出于张清原的授意,于采蓝觉得她以前对张校长太客气了,这是让她在盛情难却之下乐呵呵加班?看来需要跟他讨点好处喽。
“可以,可以,既然大家还有不少问题要问,那咱们就延长一会儿吧。”
于采蓝估计她今天回家的时间应该会比原计划的晚点了,不知道小树这个时候在干嘛?回答问题的间隙,于采蓝想道。
这时,有个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声音来自于第一排,于采蓝并不认识他,从位置上来看,应该就是郑教授他们说的那新来的中年教师之一了,他能问她什么问题呢?
刘大生一开口,学生们立刻如静群一样,全体息声,他们也想看看,刘大生会问于采蓝什么问题。人都在传说刘大生的水平很厉害。那么,如果用他和于师姐来比较,他们俩谁更厉害些呢?
他们两人,这样算不算在打摆台,而他们的于师姐,会应战吗?
第875章 番外 沂附院的邀请(9)
郑教授转头,好整以暇地看向刘大生,这人现在的状态,看不出是单纯的提问,还是刻意为难,或者是与同行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我想问问小于大夫,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疾病,你觉是这是不是中医的优势病种?”
“是的,腰椎、颈椎或者这类骨关节病,用中医都可取得相对较好的疗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也的确是中医优势病种。而且这种病在我的诊所也有系列的治疗方法的。”
“哦,可否谈谈你的诊所如果处理的?”刘大生穷追不舍。
于采蓝看不出这人是善意还是恶意,既然问了,大庭广众之下,便先配合一下尚可。
“可以的,对于这种病,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制定了中药熏洗方,对伴急性滑膜炎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同时要配合原有的黄金散外敷治疗。”
于采蓝说完这些,见那人还是不见喜怒的样子。不过她见的人多了,并不会特别在意一个不熟的人对她是好还是不好。毕竟大家不熟嘛。
本以为那个人不问了,却又听他说话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于采蓝决定了,回答完这个问题,不用等主持人上来了,她自己可以宣布会议结束了。
严威已经跟她约好了,让她第二天到他那边过去一趟,因为他有个朋友在汽车销售领域,于采蓝决定买车,严威想陪她一起去看看那位朋友那边的一些车型。
终于又能像过去那样,可以自己开车,有空了来一段想走就走的旅程。老何自己有车,可他要出门旅游时间不多,于采蓝打算等儿子大一点,带他去玩。
郑教授皱了皱眉,他刚才已经看过了时间,已经延长了一个多小时,确实长了点,于采蓝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也不知道嗓子疼不疼?她平时虽然也跟患者说话,但像这样连续讲好几个小时,又全部是当着上千人的面脱稿说话,压在她身上的担子实在是不轻。
作为一个老师,他很欣喜于采蓝有这样的成就和素养,可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长者,其实也觉得于采蓝的生活并不轻松,就像她之前跟学生们说的一样,不是随便就能成事的。
于采蓝这时已经用手将话筒拿起,她这时候的嗓子真的不如刚开始那么清亮自如了,这时候嗓子里发出来的声音少了点之前的清润之音,略为低哑。提问的那人很显然是专业人士,他的问题更要慎重对待。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这样就不必对关节进行反复穿刺。也有在一些治疗方案基础上,用丹参关节内注射,可以镇痛消炎,还可以避免以往激素注射对关节软骨的破坏。”
“最后,如果有患者家庭条件有限,另外在一些地区,当地经济条件也使得一些受经济条件制约,不能使用透明质酸钠的患者也会受益于。”
于采蓝说到后来,嗓音明显有变,学生们没人再举手,静静地看着她回答完刘大生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刘大生也是很有名气的老师。这时候问小于大夫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们惊诧的是,安静的礼堂内竟响起了一声一声的鼓掌声,鼓掌的人竟然是刘大生。
他怎么一下一下地突然鼓掌,身边有个人看着他,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刘大生站起来,向主持人伸出手,示意他把麦克风递过来。原本还算机灵的主持人也有些惊讶,他当然知道张校长开会的目的,只不过刘大生突然这样是什么原因呢?最好的结果大概是他对于采蓝觉得心服吧。
“我刚才之所以给小于大夫鼓掌,是觉得她在专业学识上的素养极高,尤其是她还这么年轻,以后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代表我自己感谢小于大夫给咱们大家做了精心的准备。好了,小于大夫的嗓子都哑了,暂时就先不再提问了好吧?”
这回学生们有人回应他:“可以,可以,太可以了。”看来刘大生这是已经被于采蓝的能力所折服了吧。
他们却不知道,刘大生虽然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不对味的。他从小一路优秀到大,年青有为几乎成了他的一个标签,可这时候平空里出现一个于采蓝,让他觉得以前别人给他的那个标签现在简直像个讽刺。
如果他算年轻有为的话,那于采蓝算什么?
主持人总算反应过来了,见刘大生说完这些后,有了退回去的意思,便顺手把麦克风过去,上台宣布会议结束。于采蓝由中医学院那阵这派人送她回家了。
临走前,张清原说道:“小于,我要说的这事,你很可能会反驳,不过我这边确实缺人,不于你考虑一下,要不要做我校的客座教授?
客座教授?于采蓝摇头:“暂时没有这个想法的。”这次她只说了这一句话,便没再停留,跟众人挥手道别,然后上车离开了沂州。
等她回到鹿港滨河路家中的时候,天黑了,何老太太还没遇,披着羊毛衫在客厅里守着,何老头一样,一个在打毛衣,另一个人在看电视听黄梅戏,一边听一边用手指头敲着腿。这是用心在追着电视上的戏曲节目。
他自己还有一套唱京剧的行头,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包括头顶上戴的那花翎都有的。何老太太也不管他,反正不来烦她就可以。
“奶奶,宸风没回来吗?小树呢?”秋夜渐凉,于采蓝问完后,直接先去看了小树,看看他睡得好不好,有没有蹬被什么的。虽然有何老太太照顾着,她放心,可一有机会,她还是愿意自己照顾。
孩子睡得挺好,于采蓝便轻轻走了出来,何老太太便告诉她:“他还得等一会儿能回来吧,晚饭的时候打电话告诉了。你先去睡吧,忙一天了。”
于采蓝也确实累了,回房间洗漱后,喝了点温水,倒头就睡。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醒了过来,发现身子已经被圈住,何宸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仍然用他习惯的姿势圈着也睡。头挨着她这边。另一个枕头总是闲置着。
她一动,何宸风也睡眼惺松地醒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又忙这么晚啊?”于采蓝问道。同时抹了抹他的太阳穴。
“回来有俩点了吧,今天回来晚点,明天好陪你去看车啊。睡吧,还能睡一会儿。嗯……”他说到这儿就没动静了,于采蓝知道他是太困了,便拉了拉被角,也睡过去。
第876章 番外 它要不借呢?
四年后,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当滨河路园子里的花再次开起来的时候,何宸风家的儿子小树已经快要上小学了,这时候他正跟何老头一人拿着一个小凳子,准备坐在花园树荫下做数学题。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小家伙脚边有个滑板,板上已经有了些磨损,显然已经用过挺长时间,不远处秋千架还在微微的晃动,此时几乎无风,应该是刚刚有人荡秋千了。
何老头把一个小演草本放到矮桌上,然后拿了铅笔和橡皮放在旁边,告诉小树:“玩半天了,别玩了,过完五一,再等几个月你就要上小学,来把这些题做了,省得到时候你跟不上。”
何老头说完,费力地弯下身子坐在凳子上,他胖,坐着这样的小凳有点吃力,可这个高度重孙子用着合适,他愿意迁就。
“哦,好吧。”小树其实还想玩,可是家教使然,让他没去顶撞他太爷爷。
何老头给他留了二十道十位数加减法算数题。让他一道一道往下做。他则在旁边瞅着重孙子。
这时候有些农村的小学招生时的唯一要求就是孩子能把一到一百背下来,这样就可以上学读书了。
鹿港这边的城市小学要严格一些,可也远不能跟若干年后孩子们的学习难度相比。
小树这边做得还是挺快的,前边十几道题里边,除了加法,还有几个是不需要借位的减法,直到还剩三道题的时候,小树被卡住了,不知道该怎么算。
他歪着头,下意识用牙咬着笔杆。看着那道“26…9=?”fālèng。这种借位的他学过一回,可还不大会用。
“怎么?这个不会算啊?”老头故意出了个挺难的题,倒真把重孙子难住了。
“嗯,这个不会算。”
何老头用手指着个位:“你看看,个位数,用6减9不够用,那就借一位。”说着,拿铅笔在数式的十位数上点了一个点。小树本来正低头看着何老头给他讲,听到这里,抬头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问何老头:“太爷爷,那它要是不借呢?”
站在不远处打量着花骨朵的何老太太听了,“扑哧”一乐,然后立刻努力收回了自己的笑,重孙子学习的时候,她很自觉的保持安静。
而这时候小树小同学仍然一脸正经地等着何老头的回答。
老头听了,看着重孙子,无奈地说道:“它不借,那你问问它借不借呗。”
小树却说道:“它要还是说不借呢?”
何老头泄气地丢下笔,仰头望天深呼吸,“它不借也得借。”
小树:“……”
何老太太站在远处笑意忍不下,跟保姆俩人听着这一大一小俩人的对话,觉得比听评书还有意思。
小树发着愣,看着何老头,看的刚才还挺威风地说不借也得借的老头有些心虚,他想着自己这么教重孙子是不是有点不对,何老太太发话了:“你还是别教了,等他爸妈回来了让他们教吧,你看把孩子给教成什么样了?”
何老头:“什么样,怎么样啊,我重孙子哪儿不好啊?”
“没,哪儿都好行吧,你还是别教了。”何老太太经常跟他抬杠。
何老头犟上了,继续教了一会这个减法题,最后还是放弃了,小孩子的思维他理解不了,玩不过这孩子,只好泄气地挥挥手,“行了,你先去玩吧。一会回来把这几行字写一下。
何老头这辈子一直遗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