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神医有毒-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听到黄啸天说不吃这东西,回头瞅了他一眼,然后滑下椅子,稳稳地端着自己不锈钢小碗里那点酿蛋,走到黄啸天身边,舀了一匙喂他:“大秀,吃旦旦,长个个。”
黄啸天刚说这是女人吃的东西,他不吃,就被小树送货上门了。
他躲闪了两下,无奈小树执着地说着:“吃旦旦,长个个。”
于采蓝和杨信宁看着好笑,放下碗,等着看黄啸天是吃还是不吃。
眼看小树委屈地要扁嘴了,黄啸天只好认输,“好,我吃,吃了长个个,行了吧。”说着,张开嘴让小树喂他。
“这是女人吃的东西,真吃啊?”于采蓝不忘了嘲笑他一句。
黄老太太正高兴着,听到门铃响了。这么晚了能是谁呢?
保姆去开门,却并不认识门口那两个男女。那两个人里边,女的稍微年长一些,看上去能有四十多,男的年轻一些,从面相上看,大概是一家人。
保姆不认识他们,便问道:“两位是?”
那年长些的女人和气地告诉她:“我家里长辈跟你们家老太太认识,你去跟你们家老太太说一声,就说我们姐弟俩姓陶,有事想跟老太太谈谈。”
保姆见这人说得客气,便让他们在门外稍等一下,然后进来跟黄老太太说了这事。
于采蓝在旁边听到了,知道老太太这来人了,便把碗放下,听着黄老太太跟保姆说话。
“姓陶?姐弟俩?你去告诉他们,就说我这里庙小,容不下他们那样的大佛,就不请他们进来了,让他们走吧。”
于采蓝:“……”她头一次看到黄老太太这样对待别人,还是两个晚辈。这跟她平时的待人态度差异太大。
事有反常必有妖,黄啸天也是这么想的,看来家里还有一些事,黄老太太并没告诉他们。
保姆在门口跟那俩人交代了两句,便把门关上了。谁都看得出来,因为这两个人的到来,黄老太太的情绪立马晴转多云,保姆跟她时间久了,自然很清楚这一点,进来之后告诉黄老太太那两个人走了,便走开去做事。
“奶奶,怎么了?有什么事别在心里憋着,跟咱们说说,你都看到了,我们几个都长大了。”黄啸天过来,坐在黄老太太身边。
不是大事,黄老太太不会这样,她一向是个情绪稳定的人。
于采蓝抱着小树,坐到她旁边。黄老太太刚想说话,门打开了,黄百川拎着一包东西进来了。
“你回来的正好,都过来,一起听听,你们几个也大了,有些事是该让你们知道知道。也不是要你们做什么,可是总得清楚什么人要保持距离。”
黄百川出去了一趟办点事,跟他们都说好了,办完了还回来,他今晚跟于采蓝他们都在这住。他刚才进来时的样子就若有所失,不过大家都看着黄老太太,没人太注意他是什么反应。
黄百川默默搬了把椅子,过来,挨着黄啸天坐了。见几个最亲的孙辈除了黄馨月,其他的都在,黄老太太便说道:
“你们几个都记住,刚才来的那两个姓陶的人,他们爸爸叫陶正祥,以前是啸天爷爷的下属,就是这个姓陶的,当年带着一伙人,把啸天爷爷带走的,从那以后,咱们这个家就散了,要不是那时候家里乱糟糟的,小桐也不会失踪……可怜啸天他爷爷身子骨不好,被带走之后不到一年就没了……”
第859章 番外 所谓故人(2)
于采蓝用薄毯盖住黄老太太的腰,走到门口,关上灯,然后轻轻把门带上,跟黄啸天他们几个走了出去。全本小说网https://。
回忆伤心过往,极为耗散心力,也透支了黄老太太的精力,等她把当年的公案给几个孙辈讲完之后,她的精神也有些萎靡,于采蓝帮她按揉了一会儿,就把她哄睡了。
这件事他们几个也是头一次知道,一时间大家都沉默着。黄百川抛下手里捏着的圆珠笔,放下后,跟于采蓝他们说道:“刚才我回来的时候,在门口碰到陶家姐弟俩了,他们说的话,我听着了两句。”
“他们说什么了?”黄啸天把小树抱在怀里哄着,等着他睡觉。
“那女的是陶家老大,男的是那个陶正祥小儿子,他们姐弟俩都经商。当然搭上了他们家老爷子的顺风车,生意倒是挺顺利。”黄百川这几年都在北安活动,认识的人很多。
“那男的叫陶国良,他跟他姐抱怨说就不应该来,来了也是碰钉子,何必呢?两家的恩怨不是几句话就能消掉的。”
难怪刚才黄百川进来的时候不像平时一样轻松。
“哦,他姐怎么说?”
“他姐说不来怎么办,父亲病重,想在临死前求个心理上的解脱。另一方面,北安这边能看的大夫都找过了,换了好几个都不行,黄家那个外孙女听说诊所很有名气,如果能请到她,或许她能有办法,后边的我就没听到了。”
黄啸天少有地骂出声:“特么的,还想让采蓝给他们治病,可真会打算啊?”
一阵电话铃声传来,黄百川走过去问了问,便告诉于采蓝:“采蓝,是gbu陈越峰打来的,要跟你说几句话。”
于采蓝在来北安之前跟陈越峰联系过,陈越峰知道她在黄老太太这里,便直接把电话打了过来。
于采蓝并没说几句话,主要是听陈越峰在讲。放下电话后,黄百川问她:“他说什么了?”
“他问我这几天有没有空,有空的话他让人来接我,去一个地方,算是执行任务吧。”
说起来,她已经进入特别小组两年左右了,可是这两年她怀孕生孩子,紧接着哺乳期,出门各种不方便,其实没执行过几次任务。但是工资却是一直照发不误的。
好不容易来一次,能待上十天半月的,陈越峰这边有事要安排给她,不管能不能治,都是应该走一趟的。
“哦,说给谁看病了吗?”黄百川问道。
“没,好像不止一个,时间上还需要沟通下,现在还没定下来什么时候去呢。”
于采蓝说到这,告诉黄啸天:“如果陈副部给我找的病人是外婆说的陶正祥,我知道该怎么办的。”
黄啸天其实还真的有点担心陈越峰会向于采蓝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于采蓝这句话,他就不再问了。
第二天黄老太太早上起来的时候,脸色还好,临睡前外孙女给按着按着她就睡着了,遇到这样的糟心事,她居然一夜无梦。只能说有这样的外孙女和几个好孙子,她家老头子在下边应该也是高兴的。
想到这个,黄老太太心情就好了一些,早饭时,饮食都正常,头天临睡前萎顿的精神也得到改善。
倒是黄百川想起家里那些旧事,心里难免既不平又怨恨,思绪难平,向来睡眠良好的青年竟然失眠了,前半夜以十几分钟一次的频率翻着烙饼,直到后半夜,太乏了,才睡了几个小时。
于是,在早上六点五十的餐桌上,黄老太太和黄百川对比鲜明,成功地吸引了其他人,包括小树的注意。
看着黄百川眼下嚣张的黑眼圈,小树指着自己眼睛下边:“妈妈,黑吗?”
黄百川轻轻碰了碰他的脸蛋,说道:“这小屁孩,看破不说破懂不懂?”
黄啸天无语了:“越活越回去了,跟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说看破不说破?你觉得他能听懂吗?”
“我就那么一说,活跃下气氛。”说着,黄百川打了两个哈欠。
黄啸天刚跟黄百川说小树听不懂,那孩子说道:“小秀衣衣破了,不说。”
黄百川低头看看自己从头到脚的衣服,无奈笑笑。跟小孩沟通的期望值不可过高。孩子还没长大呢。
吃完饭,黄老太太跟着她那几个后辈,驱车去了北安市区的一个黄金地段,她的房子有八十多平,如果真的住三口人,也不算挤。
进屋之前,杨信宁再一次提醒于采蓝:“小于,你要有思想准备。进去了之后,稳住了,你大哥的审美挺特别的。”
经历过何宸风直男审美观的洗礼,于采蓝在这方面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不至于这点事都能吓着吧?”
“你说不会就不会吧。”杨信宁等着看于采蓝吃惊的小眼神。
门开了,于采蓝站在门口向里边看了一眼,刚说完的话,言犹在耳,提醒着她稳住了。
第一眼注意到的是靠近玄关处放着的一个硕大珊瑚,杨信宁告诉于采蓝:“小于,这件珊瑚是南洋产的,够大吧。”
黄啸天注意到于采蓝一脸的惊讶,觉得自己礼物送对了,原本的担心总算消掉了一些,让于采蓝进去继续看。
杨信宁指着墙上一副油画,笑呵呵跟于采蓝说道:“这个怎么样,是他去西欧买的,说是当代有名的油画家的画,你看看喜欢吗?”
上边画的是西方风景画,画里有个金发女郎站在田野里像是在散步。穿的蓬蓬裙,衬托出她纤细的腰肢。
“我采访你一下啊,黄啸天同志,面对这副油画,你有何感想,送给于女士的初衷是什么?”
杨信宁从旁边桌面上拿起一个zázhi,卷成筒状,假扮记者采访黄啸天。
后者若无其事地说道:“没感觉,没初衷,就这样。”
于采蓝笑笑,油画她看不太懂,可是靠墙放着的柜子就让她不能不惊讶了。
那柜子的样式她知道,是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流行的家具,叫万历柜,很受当时文人的喜欢。既然他能买来,大概真是有年头的。
于采蓝打量各个房间的物件,觉得杨信宁先前跟自己说的话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
黄啸天给她准备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中西结合,古今兼备,各种风格特色的物件都有,一个字,全。
第860章 番外 所谓故人(3)
于采蓝看着堆满屋子琳琅满目的“宝贝”们,跟黄啸天讲:“大哥,这房子的装修我很喜欢的。全本小说网;HTTPS://。m;你给我准备的这些东西单个来看很多都让我惊喜。我说的是真话,就是觉得奇怪,你是怎么想的把这些东西都搭配到一块来了?”
黄啸天挠挠头,跟于采蓝解释道:“是不太协调,而且太挤了点。这些东西也不是一次买的,就是出门的时候,看到中意的就买回来了,每次买回来的风格都不统一。后来东西多了就更乱了。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干脆就都堆到这里,你挑挑留一部分你中意的放这儿,其他的我还有空地方,把暂时不用的放那先收着,留着以后用的。”
黄老太太说道:“也是,这也太挤了,都是好东西,可瞧着乱,让人眼晕,是得搬走一部分。要不就今天吧,正好大伙都在,一起参详参详,该留哪些东西,然后再帮着布置布置。”
黄老太太很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做事的感觉,尤其是有于采蓝在的时候。她知道在自己有生之年,这种机会恐怕不多的。
黄百川指着那珊瑚说道:“这珊瑚传说是辟邪的东西,我听朋友说放正对门或者斜对门的位置挺好的,采蓝要不这个你留下吧。”
于采蓝却摇摇头:“就是这个珊瑚太大了,我觉得摆到外婆家那个大房子挺合适的,她家入门的柜子上不正好有地方放吗?”于采蓝确实觉得,对于她这个户型来说,放这个来做装饰显得夸张了。
黄老太太说道:“也行,就暂时放我那儿,等以后什么时候再给你。”这几个孙辈都是有本事的,谁也不会计较这点身外之物。所以老太太答应得痛快。
杨信宁也觉得大了点,跟这房间不太协调。她指着墙上的油画说道:“这幅画留下吧,田园风光,挺好看。”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个万历柜还是放起来好。这个适合收藏,并不实用。”于采蓝说道。要说衣柜,还是现代的衣柜,多开门,有多个格子和挂杆的更实用。
黄啸天点头:“也行,我找个时间把你要收起来的东西都叫人拉走。”
一家人就商量着于采蓝这个房间该留下什么,哪些东西需要拉走收起来。该怎么布置,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都商量好了,并且黄啸天找的车也来了,他们便指挥着人把东西搬走,黄啸天跟车走了,黄百川则留下帮忙把留下的东西归置归置。
快到下班的时候,gbu陈越峰放下电话,准备收拾一下,跟几个人碰下头。
于采蓝那边已经联系好了,第二天会让人去接她。
这时秘书轻轻敲了敲门,进来后,告诉陈越峰:“晶华集团的陶女士要来见您?问问能否请您吃个饭?”
无事不登三宝殿,陶家那大丫头跟他来往不多,点头之交互不得罪而己。这个时间她来请他吃饭当然不可能是真的为了吃饭。
他看了下表,坐回去告诉秘书:“请陶女士进来吧。”吃饭就用不着了,他多少有所猜测,可能是她家掌舵人陶正祥情况不好,想从他这边看看有没有什么人能有办法。
陶家的事情他大概都是知道的,有些旧事,作为刘映山一手提báchulái的嫡系,当然知道陶家与黄家的因果。那种事在当时也不是个例。
陶家大姐这时候已经在秘书指引下进来了,看到陈越峰,便笑容可掬地放低姿态,主动微弯了腰跟陈越峰握手。
“陶女士,你父亲可好?”陈越峰既然猜测她是为她父亲而来,倒也没再拖延时间,毕竟他跟人约好了一会儿见。
“陈副部,这次冒昧找你来,就是要说说我父亲的事,他现在情况不好,我跟我几个弟妹现在都急得不行了,只要能找到人把我爸救回来,哪怕是行动不灵了,我们也高兴。所以这次我来找您,是有个不情之请。”事到如今,她这个认清形势的长女别说来找陈越峰说个求字,再多的如果可以达到目的,她一样会做。
他们当然着急了,陶正祥几个子女没有什么杰出人才能撑起他们这个家族的。如果陶正祥去了,他长女的晶华集团和他其他几个子女的生活和事业势必都要受影响。到那时候,他们那些公司就不会像以前那样顺风顺水了。
到那个时候,曾经围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