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满仓道:“不用肉和点心,我娘也会给你们做衣服。”
丁文安:“那不行四婶本身就很忙碌,为我们做衣服耽搁了她的时间,怎么能不给谢礼呢?你不把点心和肉给四婶,以后我就不麻烦四婶帮我们父子做衣服了。”
“我娘的女红可是村子里最好的,你不找我娘,找谁?”嘴上这么说着,丁满仓还是收下了肉和点心,带着布和棉花回自己家了。
丁文安拿着另一块肉和一包点心去了村长家,感谢他对他们父子的照顾——主要是为了打好关系,以后参加县试,还需要村长帮忙。
另一边,丁满仓回到家,将布和棉花递给亲娘,又拿出了肉和点心。
满仓娘不由埋怨儿子:“你怎么能收文安给的谢礼。还是肉和点心,这要花多少钱啊?”
丁满仓道:“文安哥说你如果不收谢礼,以后就不让你帮忙做衣服了。”
“但这谢礼太贵重了。”满仓娘看着肉吞了吞口水,很想收下,但想到肉那么贵,丁文安家又那么穷,只能忍着馋意。
“把肉和点心还回去。”满仓爹开口,“文安虽然能够打猎赚钱,但他家本就穷,咱们不能要他的东西。”
满仓忙道:“文安哥不穷,文安哥有钱。”
“什么意思?”满仓爹问。丁文安算是他的晚辈,他还是很关心这个侄子的。
丁满仓道:“文安哥在山上挖到了人参,卖了人参换了钱,不但有钱买礼物,还买了好多粮食,不会再饿到了。”
“人参?”满仓娘惊得瞪大双眼,“天啊,文安的运气太好了吧?”
满仓爹哼了一声道:“那也是人家文仓看得书多,认识人参长什么样子才能够挖到。哪里像我们,什么都不懂,能挖到人参才怪。”
“也是哦。”满仓娘深以为然。
第二天,村子里面的人都知道丁文安靠卖人参赚了钱的消息,虽然他们不知道人参卖了多少钱。清晨一大早,丁文安刚刚和兴儿以及丁满仓吃完包子,就有村民上门打听人参的事情了。丁文安想到山中还有两棵十年左右的人参,便将人参的枝叶和外形画下来给村民们看,看谁有运气采到那两棵人参。
从丁文安这里知道人参长什么样儿后,村人们纷纷进入山中寻找,最后六婶的丈夫六叔以及另外一个后生崽儿发现了那两棵人参,卖到药铺后一人换得了五两银子。此后就再没有人找到人参了。村民们也以为丁文安找到的人参跟六叔他们找到的一样,换到的钱也差不多。避免了一些人见财起意的想法。
丁满仓每天都会到丁文安家中报到,丁文安负责让丁满仓吃饱,丁满仓承包了丁文安家中所有的琐事——煮饭除外,丁满仓煮的饭实在难吃,丁文安只得每天自己煮饭。不过丁文安家中的事情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丁文安教丁满仓广播体操和射箭以及一些外门功夫。丁满仓性子执拗,虽然年纪大了,但做事一根筋儿,丁文仓让他练武,他就练武,即便做广播体操让他难受无比,他也坚持地做了下来。
坚持是有回报的,丁满仓的身体变强了许多,射箭时十箭之中有六箭能够射中靶心。丁文仓给丁满仓买了一副弓箭,带着丁满仓上山打猎,猎到猎物,两人平分。这样子下来,不但丁满仓能够吃饱,丁家父子能够吃到肉,丁满仓家的生活也变好了许多。
这天,丁文安又抱着儿子带着丁满仓进山,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到时候山中就难得找到猎物,如今多打点儿猎物,肉腌制起来慢慢吃,又或者可以拿去换钱,多买些粗粮存着。
进入山中,两个人也不是随时都拿着弓箭寻找猎物,都是碰到后再用弓箭猎取猎物,大多时候,丁文安和丁满仓都在拣干柴,回家储备了冬天烧火用。丁文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力气大了很多,丁满仓就更不用说了,两人每次上天都能够拉一大堆的干树枝回去。
一阵山风吹过,丁文安抽了抽鼻子,闻见山风中夹杂着的血腥味。
“满仓,你闻到什么味道了吗?”丁文安询问丁满仓。
丁满仓也抽了抽鼻子,惊道:“有血腥味儿。文安哥,不会是有野兽打架受伤了吧?嘿嘿,我们可以捡个便宜了。”
有一次他和丁文安进山的时候,遇到一头野猪和两只狼搏斗,弄得两败俱伤,他们捡了便宜,将野猪和狼运下山,野猪分给全村人食用,两匹狼全部卖了钱由他和丁文安平分,每个人分了六两银子。那可是他长这么大头一回挣到这么多钱,把钱拿回家的时候,他爹娘和哥哥姐姐看着他的目光都跟过去不同了。他是个大方的,当即将钱给了他爹,让他爹修葺家中房屋,给刚出生的小侄儿打长命锁。如今他再家中的地位提高不少。
第九十章 北宋年间五
“捡什么便宜?这不是野兽的血腥,像是人的血腥味儿。//全本小说网,HTTPS://。)//”丁文安上一世上过战场,对人血的气味非常熟悉。
“哈?人血?”丁满仓吓了一跳,“难道是有人被野兽所伤了?文安哥,我们快地阿尔过去看看,说不定能够救人一命。”
丁满仓为人善良热心,想到要救人,脚下的速度立刻加快,顺着血腥味的方向跑过去。丁文安低头看了看兴儿,这孩子并没有因为血腥味儿而难受,遂加快速度跟上丁满仓。
丁文安和丁满仓救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将军,在回京城述职的路上被敌国的奸细暗杀,他重伤之下只能逃入山中,所幸运气好,被丁文安和丁满仓所救。
为了不连累到村子里的人——怕奸细对村民下手——两个人将这个叫做杨泰的将军先安置在山间的一个山洞中,由丁文安看顾杨泰,丁满仓下山报信,寻找杨将军的手下,让他们进山保护杨将军。
“不行,我留下,文安哥下山找人。”丁满仓不满丁文安的分配,固执地摇头道。要知道在山中看顾杨将军可是很危险的,辽人的奸细肯定也在山中搜寻杨将军的踪迹,若是被他们找到,照看杨将军的人会很危险。
“你的箭法有我好吗?”丁文安一句话ko了丁满仓,他接下兴儿放到丁满仓的怀中,道,“你把兴儿带到你家,让四婶帮我照顾一会儿,再把你的箭矢都给我留下。”
不知道辽国来截杀杨将军的奸细有多少人,多备一些箭矢才行。
兴儿似乎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头,抱着丁文安的脖子不愿意撒手。丁文安拍了拍他的小屁股,对他道:“乖乖跟叔叔去四奶奶家玩儿,爹办完事情去找你。”
“爹……”兴儿扁着小嘴巴,十分不愿意跟父亲分离。
“乖,等爹办完了事儿,就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鱼肉丸子。”丁文安用美食诱惑着小孩儿,终于让小孩儿松开了手。
丁文安再拍了拍小孩儿,柔声对他道:“乖乖在四奶奶家等着,爹保证办完了事情就来找你。”
“拉钩。”小孩儿伸出右手小指头。
丁文安也伸出指头跟小孩儿的小指头勾在一起:“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准变。”
护送丁满仓带着小孩儿下山,丁文安在路上摘了一些勉强能够止血的野草——实在是这个山上的草药就没有多少——迅速回到山洞中。所幸他离开的时候对山洞做了伪装,辽国奸细也还没有到达这里。丁文安进入山洞,将伪装复原,来到杨泰身边蹲下。
“杨将军,我找到一些止血的野草,帮你包扎伤口吧。”
“我、我有金疮药。”
噢哟,原来有药啊,早说嘛。
丁文安将野草丢在一旁,从杨泰的怀中摸出金疮药,又将他的内衣扯成布条,给他包扎伤口。至于内伤,丁文安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只有等杨将军的人都到了以后,彻底安全了,再找大夫治疗。不过杨将军受的大多是外伤,内伤方面应该内脏有所震伤,不是特别严重。
包扎好伤口后,丁文安便坐在山洞口警戒,从山洞外伪装的缝隙中看出去。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辽国的奸细终于找到这一块了。丁文安将箭头对准缝隙,一箭射出去,一个辽国奸细倒在地上。搭箭,再射,又一个奸细倒在地上。连续不断地放箭,视线中的辽国奸细都被丁文安射死了。
他推开伪装,走出山洞,看着地上的尸体,眼神凛然。这些尸体让他想起了上一个世界在战场中的过往。
“箭法不错。”杨将军慢慢地走出了山洞,称赞道,“你有这么高强的箭术,做个猎户多可惜,要不要加入军队?我可以推荐你做一个外委把总。”
“不用了。”丁文安拒绝了,“我明年要参加县试。”
不过一个九品的小官职,他可看不上。
杨将军:“……”
原来这是个读书人啊!也是,这人长得瘦瘦弱弱的,看起来弱不禁风,正是读书人的一贯模样。只是这箭术……这人是读书人中的异类。
“辽国奸细不止这点儿人,你小心。他们知道你的箭术好,你就不能这么轻易地杀死辽人奸细了。”杨将军提醒道。
丁文安微微一笑:“杨将军放心,我可不止擅长箭术。近身作战我也是不怕的。”
他这些日子刻苦锻炼,身手变强了许多,再加上前世战场上的经验,对付几个辽国奸细绰绰有余。
山林中果然还有其他辽国奸细,他们知道丁文安箭术通神,他们改变策划,暗中接近丁文安,进行偷袭。可惜,丁文安的警觉性和身手强得要命,辽国奸细都被他收割了性命。
“好身手。”杨将军忍不住称赞,“你这身手真该从军。”
丁文安微微一笑:“我病不是很喜欢杀人。”
杨将军看着地上的辽国奸细的尸体,不知道该说什么。
尸体得掩埋了才行,但丁文安不想做这种费力气的活儿,两人只得等着丁满仓返回。所幸,丁满仓运气比较好,离开村子没有多久就遇到了杨将军的手下。丁满仓将人带到山中,一众手下看到杨将军还活着,高兴无比。接下来就没有亮兄弟什么事情了,一干手下留下几个人掩埋了尸体,另外的人立刻将杨将军护送下山,前往县城找大夫救治。期间,该是侍卫头子的某人给了丁满仓和丁文安一人一把长弓做谢礼。
“我等身上别无长物,观两位箭法不俗,特送上两把长弓聊表谢意。等到将军清醒后,定当亲自上门感谢二位的救命之恩。”
丁文安和丁满仓接过长弓,这军中所用的长弓确实比他们两人所用的弓强多了。
“文安哥,这弓箭至少值十两银子吧?”丁满仓爱不释手地摸着弓箭问丁文安,他原本的弓只值二两银子的说。
丁长安呵呵一笑:“不止,这制做弓弦和弓身的材料虽然不是极品,但也非常不错,至少也要值上百两银子。”
“哈?这么值钱?”
第九十一章 北宋年间六
“这么值钱?”丁满仓看看手中的宫,忽然叹了口气道,“这弓这么好,我都不敢用了。(全本小说网,https://。)还不如直接给我一百两银子呢。”
丁文安笑道:“你想要钱,可以将这弓卖了。”
丁满仓忙抱紧弓箭:“不卖,坚决不卖。”
丁文安不过逗他一句,直接经过他,前往他家,将儿子接了出来。四婶原本让丁文安父子在自家吃饭,不过丁文安答应了给儿子做好吃的,拒绝了四婶,抱着儿子回家了。丁满仓做为丁文安的跟班,自然跟着他们父子一起走,让四婶开玩笑儿子成了别人家的了。不过嘴上这么说,他们心中都愿意丁满仓跟着丁文安。自从丁满仓跟着丁文安后不但学到了本事,而是还帮家中节省了粮食。好处多多。
如此过了十多天,当第一场雪降临的时候,杨泰带着礼物前来山村感谢丁文安和丁满仓两人。本地的县令陪着杨泰一起到来。县令对丁文安和丁满仓两人也是感谢的,若是杨将军死在他的治下,他这个县令会受到责罚。丁家两兄弟救了杨将军,也是帮了他。因此,县令也给两人带来了谢礼。听说丁文安明年二月要参加县试后,当即表示帮丁文安搞定报名等考前事务,让丁文安专心考试就行。
丁文安那个高兴啊,没想到救了人还有意外之喜。这样他就不用浪费时间和钱财去找人联名具保了。
杨泰惋惜地看着丁文安,他还是觉得丁文安加入军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丁文安的身手高强,只怕自己都不是他的对手。
县令和杨泰给的谢礼挺丰厚也挺实用。两个人将留下自己家需要用的,多余的分给村里人,让村里人高兴无比。这些礼物中有布料、有糕点、有皮子、有腌制的兽肉、有桂圆花生等干果……如此一分下来,村子里面的人都不用办年货了。
这个年是全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男人们对丁文安书呆子的印象全部改观,女人们悄悄谈起了宋氏,认为这个女人实在有眼无珠,丢了这么个金龟婿。
此时的皇宫中,支持完宫宴的皇帝陛下没有理皇后及一干美人,一个人去了书房,让空手闺房的美人们咬坏了不知道多少手帕。
年很快过去,转眼到了二月。丁文安由丁满仓送进了考场,他是参加过科考的人,对一系列考试流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从从容容地答题交卷,等到结果出来后,果然高居榜首,成为一名童生。
县令主持这次县试,因为记着丁文安救杨将军的功劳,他想着丁文安若是才学不够,他照顾一下,让其过了县试。没想到丁文安哪里是才学不够,而是才华出众,水平别说过县试,参加会试都可以。县试当即取了丁文安做榜首,心中有了交好丁文安的心思。
庆功宴时,县令果然对丁文安非常亲近,丁文安明白县令的想法,从容应对。不过他怕是要让县令失望了,这一世他可不像魏安那一世必须出人头地,科举都已经考过一遍了,他没有兴趣再经历一遍,考个秀才见官不跪就够了。这一世他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农家翁。科举、出人头地这种事情就交给儿子去完成吧——年纪还小的兴儿打了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