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一寸锦绣 >

第6章

一寸锦绣-第6章

小说: 一寸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四爷只觉得心口直跳,吓的,像是被看穿了一样,正好白墨的茶来了,赶紧接过去喝了一口躲开青锦的视线。

    一个长辈在个侄女面前这样小心谨慎的样子,青锦看着心道,莫不是自己有何不妥?惊吓到人家了?

    “四叔何事?”

    “哦!没事,没事,就是听老夫人找你,我顺路…就过来稍个话,侄女慢用,外边还有事,我就先过去了。”说完,放下杯子就要起身走,好似凳子上有什么东西让他如坐针毡。

    “四叔莫急,青锦有句话想让你给鑫苑稍去。”青锦只当没看到白四爷有些惶恐的样子。

    听提到五爷,四爷顿了下,胖乎乎的身子略有些紧绷。

    青锦对白墨点了点头,白墨回屋很快拿出一个白色纸包递给四爷,只听青锦说道:“劳烦四叔交给五爷,若安分,我便成全爹和四叔的一番心思,如若不然,我不介意替白家清理门户,四叔有事就先去忙吧,若往后家里有事,找白墨便是。”

    白四爷这下真惊了,看着手中东西许久,慢慢转身走出院外,二哥原来早就知道了,而自己这些年费尽心思的拦着五哥别人也知道,心里一片薄凉,五弟到底是他一母同胞,看来这次不下点狠心是不行了,若是门风正,五弟院里又岂会出昨晚那事。

    看着空荡荡的院门,青锦起身理了理衣摆道:“芽儿,你在院里等我,白墨跟我去老夫人那里走一趟。”

    芽儿刚收拾完出来,听了吩咐就乖乖的用早膳去了。

    白墨在前来领路,听青锦边走边道:“以后这白府宅院里的事你看着处理,有难处再说吧。”

    白墨明白她的意思,依着他这些年对青锦的了解,这次能让他去查五爷的事已经是破例了,他深知,即便将来,他家小姐也不会将时间浪费在宅院中勾心斗角的琐事上。

    昨儿晚上,老太太已经将青锦的事大概跟白昭仪说一了下,白昭仪念着是二哥的嫡长女,自小又养在外面,难免生了些恻隐之心,便说见见,一个是见,两个也是见,昭仪娘娘所辛让府里小姐都过来见见,五爷院里却是一个也不想见。

    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大家也不敢穿红带绿,都规规矩矩的,早早的便来请安了,松鹤堂一下子挤满了人。

    见都穿着孝服,规规矩矩的跪在前面请安,白昭仪便让她们都坐下了,问了问她们在学读什么书,学了些什么东西,有观察了下她们的礼仪举止,最后让各自赏了些小玩意,也都是素净的颜色,大家谢了恩,又规矩的坐着不敢多说话。

    “启禀娘娘、老夫人,锦小姐来了。”

    “让进来吧!”到底是没爹没娘照应,白昭仪也没介意来的晚。

    一屋子人的目光都望向门口。

    青锦也是一身白孝衣,一头青丝玉簪轻挽,目色平和,双手随意后拖,款款而来,那般风采,只看一眼,所有人的目光便挪不开视线,那是一种让人不自觉便仰望的气势。

    “祖母身体可好?”青锦进来,神态自若,平和的朝着老太太问了句。既没下跪也没行女子的下蹲礼,见老夫人面色尚可,这才看向白昭仪,浅笑拱手道:“姑姑安好!”

    堂内一片安静,都低下头,不敢再看向青锦。

    老夫人和白昭仪对看了一眼,白昭仪拍了拍老夫人的手,神色复杂的看着青锦,许久才道:“你便是锦儿?”

    “正是青锦!”青锦也打量这位姑姑,她本来就是过来找她的。

    白昭仪抬手,身旁的宫女便托了个盘子走到青锦跟前,“这是一对南蜀玉镯,便当我这个做姑姑给的见面礼,看看可喜欢。”

    青锦拿起玉镯谢过,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果然还是她的锦山自在些。

    “坐下吧。”白昭仪很努力的让自己表现如常。

    青锦依言走到一个空位边刚坐下,她旁边的青雨便起身对她行礼,“青雨见过姐姐。”

    白青雨是真心喜欢这个大姐,虽然只见过两次,见青雨见礼,青菲和青彤也跟着起身见礼,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脆声声的叫着姐姐。

    其他几房的都规规矩矩的不敢这么大胆。

    粉粉的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大的梳着两根麻花辫,两个小的梳着两个圆髻很是乖巧客人,都小心又好奇的看着青锦。

    青锦瞧着三张怯生生又满眼孩子气的脸,难得也有被人弄的局促的时候,看她们又实在生的可爱,朝她们点了下头,又想起什么,对,见面礼,好像第一次见晚辈是该给见面礼的。

    身上又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从锦山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东西,正好眼睛看到老夫人,突然想到什么。

    青锦从腰间扯下个袋子,从里面拿出一张红色的喜单,放到青雨手上,“这是见面礼,回头你们三个去分了。”她留着也无用。

    知道详情的人都呆了,青锦着实不知她的财大气粗把人吓到了。

    “青雨,快还给姐姐!”蔡氏反应过来,忙厉声对自己女儿说着。

    青雨大概也想起来了,她十三了,多少也知道一些事,急的把单子还给青锦。

    “听不听大姐的话?”青锦不理会蔡氏,只看着春雨问。

    见春雨不自觉的点头,青锦便难得笑了笑,“那就收着。”说完,不等人再说话,忙起身朝白昭仪道:“姑姑,青锦有事相商,可否移驾内堂。”

    趁着众人迷惑之际,青锦已经起身先行一步,进了老夫人的内堂。

    “不早了,你们都去祭拜吧。”白昭仪遣散众人,看向老夫人道:“娘,且等片刻,我进去看看。”

    “你是娘娘,是长辈,她一个丫头,让人喊她出来。”老夫人心里这个胸闷啊,从青锦进来到现在,就憋着一口气。

    白昭仪又何尝不是,“娘,你当女儿不知自己是娘娘,是长辈?可娘就看不出来吗?那通身的气派,像是常年在外面能养出来的?而且她叫的是姑姑,而不是娘娘,我到觉得舒服些,娘,你且等会,我进去看看。”在宫中多年,那怕是皇后,也没有那一身气度,事反常态必有妖。

    老夫人虽然没有自己女儿看的透彻看的远,好歹还是看出些不同,再听自己女儿这么一说,也不再坚持了。

 第七章 随我

    松鹤堂的内院里,青锦踩着院子里的石板小路,慢慢的来回走着。

    白昭仪站在拱门口,散退了院里所有的人,院子里的蔷薇花开的格外娇艳,款款走来,莲步生花,雍容典雅,凭添了几分尊贵。

    青锦看了看院中的凉亭,走过去,寻了坐的地方,这才觉得舒坦了许多,白昭仪也跟着进来坐下。

    “昨晚的事,姑姑跟众位叔叔大可不用在意,那些茶叶是我让送去的。”青锦素来喜欢开门见山。

    “你送的?为何”白昭仪强忍下内心的惊讶与疑惑,面色平静的问道,在宫中生活了这么多年,都是隐忍中走过来的。

    青锦看着满院的蔷薇,轻道:“听白墨说,他生前喜欢喝茶,我一时不记得他喜欢什么茶,就让人都带了点给他尝尝。”

    白昭仪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表情也松软了几分,其他不说,往往世人都是说的多,做的少,不说孝顺不孝顺,起码是个有心的。

    “今天是想托姑姑帮个忙,你也看到了,我委实不太习惯这些场合,老夫人那边你帮着交代交代,我那院子,外人就不要进去了,时间也不长,过阵子,外面的宅子收拾妥当,我便会搬出去,也不会麻烦太久。”没办法,本来依着她的性子,今天也不会过来,可为了日后安生些,只能过来一趟。

    青锦的话和语态,让白昭仪刚松缓的神态又突的冷了起来,冷厉道:“我便要如何交代?”

    青锦眯了下眼,视若不见,淡声道:“一切随我。”

    “放肆!念你是二哥和前嫂子唯一的骨肉,已是对你宽厚了几分,即便养在外面,没学过规矩,起码的尊卑礼仪也应该知道!你可知道你说的什么话?”白昭仪已是面有怒色,对青锦怒目严斥。

    青锦斜靠在亭中拦椅上,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在栏杆上敲击,声音轻缓而又平静的道:“是放肆了些,乡野之人,委实不习惯那些规矩,可姑姑在宫中多年,便也应该知道一个道理,规矩这重事也是因人而异的,大伯马上回来了,一个从八品的通判回来待职,若留在皇城,最后就算姑姑出力落下来,最多也不过一个正七品,而户部正好有个员外郎的空缺,从五品,据我所知,姑姑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你觉得白家的前程和规矩,哪个是你在意些的?”

    白昭仪听出一身冷汗,缓缓起身,不可置信的盯着青锦,脸色有些白,她着实不知道,她竟有一个敢胆大妄为能指点朝中官员调任侄女。

    青锦神色坦然任她打量,继续说道:“大伯是元通十九年的殿试第五名,曾也在户部干过主事,对户部多少有些了解,在青州外放三年,虽然清闲,但对地方粮草管派水利工程等多少也算心中有数了,大伯处事比三叔知道变通,眼光放的长远,也算胸有丘壑,无奈时运不佳,所以才耽搁了。”

    听到这里,白昭仪已经知道,眼前这个侄女绝不是无的放矢,今天不过是过来跟她透个底,而她最在意的现在也是这个。

    “朝中空缺,花些心思尚可打听的出,但凭你一个小丫头便想掌控官员的调任,姑姑很想知道,你的倚仗是什么?”宫中水深,朝中水更深,绝不是一个女子可以干涉的,一步行错踏错,整个白家包括她,可能都要搭进去,即便知道她是自己的亲侄女,也不可能凭着一面之词轻而信之,她也不敢有丁点侥幸。

    “太子!”青锦对上白昭仪,姑侄两四目相对,青锦目色坦荡,而白昭仪则目色深沉。

    “你认识太子?”白昭仪心中暗诧,莫非昨天太子到府,跟这侄女有关,再思及太子临走时问三爷的话,白昭仪心中好似豁然开朗,如果是这样,那太子昨日行为尚能解释的通,毕竟是少年轻狂,难免做些出格的事。

    青锦点了点头,应该也算是认识了,虽只见过一面,也没表明身份,但大家心知肚明,细节可不甚在意。

    白昭仪见她点头,虽不知道她如何能攀交上太子,对这种事也很是不喜,但对太子的品性却是了解的,到也不是那些孟浪没规矩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往后对白家自然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想到太子的品性,又绝不是会为女子乱了朝政的,想到这惊的忙问道:“可是太子跟你提到过大伯,说过什么话。”

    “姑姑只要知道,你在宫中,娘家人越好你便越好就行了,我还有些事,就不打扰了。”说完,就如刚进院一样,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

    看着渐渐远去的身影,白昭仪独自留下思虑许久,得出自己的结论,认为刚青锦的话便是暗示,太子是为她将来考虑,才会这般筹划,也算…有福,但又纠结了起来,作为长辈,她还是该交代一些,女子还是要洁身自好、切不可恃宠而骄,未明朗之前还是的保存一些距离,就算单出府去住也的有个正当理由…即便见面也还是的小心…等等等,可谓忧心忡忡。

    是以,没过多久,青锦便接到了一封长长的书信,大多内容她看的有些不慎明白,只一句话让她颇为满意,那便是‘一切随你!’。

    皇城宫中,乾坤殿朝议,宰相大人洛央阁先将府原洪灾呈报,皇帝听后急忙下了一串旨意,着户部拨银粮赈灾、工部协助灾后重建,刑部负责查明各项水利工程是否存在问题,礼部负责安抚为主,也算是有条不紊,应对周全及时,连皇帝自个儿都觉得自己安排的周详。

    待各部领旨后,宰相大人又呈上奏报,北境边城守将请求朝廷拨发粮草;南北边境时有摩擦,尤其是北境情况更甚,时不时在城外挑衅一二,本来三国那纸停战友好的盟约就形同虚设了,在边境小打小闹那是隔三差五就有的事,形式越发紧张。粮草军需也的保证供给,万一人家大军压进,如何应对?所以的时候准备着。

    皇帝刚自得没一会,这下又急眼了,旨意也下了,户部所剩不多,边境所需粮草如何解决?皇帝看着满朝文武,满朝文武皆默不作声,谁敢做声?银子是大事,国库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伙心里有数。

    “怎么,平时一个个不是挺能说的?一到关键时候,就哑巴了?”皇帝此刻火气甚大,大家更安静了。

    最后又是发泄几句,让各位大人回去好好想办法,明日再报。

    朝堂散后,宰想洛央阁和儿子孙子三人相携出宫,看的身后一众官员羡慕嫉妒,恨是不敢,有也只能摆在心里了。

    要说这洛家可算的上朝堂的权贵之家了,祖孙三代同朝为官也是历史上都不多见的,更何况人家一个宰相,一个礼部侍郎、一个吏部郎中;那礼部侍郎还好,大家也能接受,可是一个年仅二十的吏部郎中就不得不让人磋叹了。

    人家是真才实学,即便是沾了些祖父的光,也是让人无话可说的,从小在翰林院跟着皇子一同学习,十来岁参加恩考,逢考必中,最后殿试高中状元,诗词歌赋文采风流自是不用说,为人谦和有礼,没有一点官富子弟的做派,又生的一副好颜色,当真是对的起公子无双的称号,哎,大家也只能感叹一句,洛家祖上积德、祖坟冒烟才得了这么个孙子,光耀门楣是不用说了,重要的是有这样的孙子,洛家起码后面几代也不用愁了。

    大家犹记得当年状元游街,那场面,怕是全城的姑娘都出动了,就差没扑上去给人抢走了,哎!可辛苦那些扫街的,被踩的乱七八糟的香帕、残花足足装了好几车。

    太子府中,秦玥玺刚进府没多久,洛璃洵便登门而来,秦玥玺忙让人请了进来在书房相见。

    太子妃府听闻洛璃洵来访,让人去备了点心茶水,也极规矩的止步书房外,让太子跟前的人送进去,自己便回去了,没有太子许可,书房任何人不得入内,所以她这个刚入府不过三月的太子妃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