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锦绣-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看看月儿吧。”对这个孙子,韩老爷子还是自信的,不说头名,全三应该跑不掉。
韩揽月依旧在看书,仿佛,她做的永远只有一件事,看书,书中什么都有。
“月儿,莫不是,你也想去考个状元回来,小心眼睛。”韩七摇头失笑,每每看到她,都是一个样子。
放下书卷,看着自己的哥哥,“秀儿姐姐有消息吗?”她不过是提醒晚了一点,还真出事了。
无奈的摇头,城里都找遍了,景明兄也放弃了,说是由她去,可是心里哪能好受,费尽心机差点搭上性命的将她救离苦海,她却奋不顾身,置他哥哥不顾,再次跳进去。
“月儿如此关心景明兄的事,别瞒哥哥,都这么些年了,你到底怎么想的?”爷爷那已经放了话,就差这月儿自己了。
起身,替韩七倒了杯茶水,拂袖轻轻坐下,“哥,月儿在等他看上月儿。”她不急,既认定了,这辈子就不可能再想旁的,不如等他,等他功成名就,等他抱负得展,她韩揽月,不急。
这性子…到底像谁,不就是一层窗户纸吗?非要较真谁先捅破啊,景明多次提及月儿的事,真但他糊涂,装的再像,一次两次还想,三次四次,当他傻啊。
“要不,哥哥帮你们说和说和?爷爷刚才放话了,给你说亲。”她应该明白什么意思。
眼眸亮了亮,却依旧平静,“谢谢哥,哥哥还是先给月儿找个嫂子吧,娘天天念叨抱孙子呢,你放心,月儿心里有数,就是爹再花心思,月儿不想入宫,就不可能入宫。”
“知道你本事,他们都被你骗了,那你说说,你们这要折腾到什么时候?你不小了,你是女儿家,人老珠黄了,怎么办?”没好气的瞪了自己妹子一眼。
要说,这两个人,那性子当真是一家人啊,慢吞吞的,急死的都是别人。
“他若嫌弃,我还有书。”
“你…”好好,妹妹注意大,他管不上,只要她心中明白就好,爹就是再想,也没用。
“我很好啊,哥,你还是去温习功课吧,这恩科也没多久了,考不好,可就丢人了。”说完,又拿起书本,继续看书。
“你知道我要参加恩科?”他本人也是刚刚才知道的,这个妹妹是女诸葛啊。
点头。
“怎么知道的?”难道爷爷跟她说了?
叹了口气,放下书,一副很嫌弃的眼神,“哥,就你这见识,要不,妹妹替你去考吧,保准爷爷不会失望。”很明显啊。
额,被如此损了一嘴,韩七也没有觉得丢人,只是更惊讶于这个妹妹的见识。
“受教了,月儿,要不,你也去报恩科啊,当年不有个武状元,你去考个文状元回来。”开了句玩笑,化解尴尬。
“已经报名了,哦,不止我,樊家的女公子也报名了呢,哥,状元不一定,可是,你可别输给我。”
整个人都凌乱了,是世道变了,还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真去报了?别糊弄他啊,但是仔细看看,端坐的人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
“月儿,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的,你告诉哥,是不是真的?”
点头。
“为何?”别人家的他管不了,自己家的要问问清楚。
“因为,我也有我要做的事。”感谢锦王,开了先河,也让他们对这世道,多了些希望。
“袭儿,送公子回去吧。”别打扰她看书,这故事,正看到精彩处。
迷迷糊糊被请了出来,回身在想说什么,看着门扉紧闭,天啊,这不会出乱子吧,他是不是要去告诉爷爷?
这女子怎么报名的?难道负责的人都没长眼睛吗?她要做的事,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非要参加恩科才行啊。
这年头,是不是女子都要大放异彩了。
韩七觉得自己脑袋嗡嗡的,需要好好冷静冷静。
同时需要冷静,被吓傻的还有袭儿,小姐,她又被小姐骗了,女扮男装,帮她去报名…。夫人知道,会不会打死她啊。
“袭儿,你怎么了?”
“奴婢在哭。”不用假惺惺了,难道看不出来吗?
此时,青锦正拿着手上的两个名字,挑眉看了看,“由他们。”
“这会不会出乱子啊。”黎叔还是有些不放心。
小姐说进城近来人多,让他安排人,多盯一盯那些考生和各处报名、居住、聚众的地方,这城里现在可热闹,三天两头,就看到一帮书生聚在一起,摇头晃脑的。
“武举那边报名情况如何?”
“也很热闹。”武举明显比以前多了很多,也有不少真才实学的。
挺好,“黎叔,去送个信,就说本王说的,只要是来报名的,男女都不要大惊小怪了,只要不是添乱的。”
她亦是女子,有能耐,就来把。
啊!真要这么做吗?黎叔总有些忐忑啊。
“好了,去吧,我这还有活干,暖春,明儿个挑讨素点的衣服,咱们也去看看人才风流。”举了举手中的绣绷子,煞有其事的给黎叔看了一眼,示意,她正忙着呢,绣花呢。
黎叔一脸黑线,小姐,咱们能不务正业了吗,这玩意,是你玩的吗。
默默转身出去,真不知道,这大锦的头年恩科,会是个什么情绪,不由想起当年,芽儿那丫头武举的事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点不假。
“小姐,明天要出去玩吗?”啊呀,好久没有出去溜达了,听说最近城里可热闹了。
还有,她是不是要问问璇玑那丫头,搞什么呢?
“别跟人说,本王知道这事。”
背后长眼睛了吗?暗暗嘀咕了一句,她才刚想,就被抓包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私访(3更)
“小姐,这混沌可真好吃。”多久没在外面小摊吃的这么舒爽了,这味真香。
就是个野的,“恩,回头提醒我跟影婶说一声。”一个混沌送入口,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不带这样的,越来越发现,对面是个坏心眼的,“小姐哪里话,这跟影婶做的,肯定差远了,就是这外面听着人生囔囔的,喝着热乎乎的汤,感觉不一样而已。”
“小姑娘,这话可就不对了,这味道啊,各有千秋,每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味,单看你喜欢哪一家的。”
混沌摊的老板听了一耳朵,煞有其事的说道说道,笑呵呵的图个热闹。
“老板说的对,开玩笑,开玩笑,瞧你这声音不就知道了,听老板说话,像是读过书啊。”暖春常年在外行走,这插话打混的本事,一流。
青锦默默吃着混沌,听着热闹。
老板哈哈一笑,“咱要是读过书,能这么起早贪黑的讨生活吗,你瞧瞧,这满城的读书人,就我这小摊,天天都要招待多少去了,听他们说的,张了一耳,顺口也学着说说,别说,这读书人说话就是入耳。”
“老板说的是。”暖春呵呵一笑回应了一下,看着老板继续忙活,低头舀了个混沌送入嘴中。
小姐今日这装扮,掩去芳华,做寻常人家闺中女子打扮,还停有味道的,主要是她这一双巧手,只要她少开口,不要拿眼神杀人,基本上不会有人认出来。
两人吃完混沌,在街道上闲逛,“小姐,咱们今日要去哪里逛逛?”暖春左顾右盼,一大早人就这么多啊。
青锦在小摊贩上看了看,清早卖的都是些吃食和平时用的小东西,“随便逛。”这换了一身行头,埋入人群,到也自在。
怪不得,总有话说,高处不胜寒。
“小姐,咱们去那边看看,那边好像人很多。”既是随便逛,哪里热闹,哪里走就是。
两人朝着热闹而去,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面摊,老板一手绝活,将面条摔的飞起,没一会,几根粗面就变成一团细丝,仿佛沸水中,翻腾几下,勺子手腕一转,面条就飞入一旁的碗中,一个年轻妇人,熟练的往面里加各种调味,日后上桌。
两人配合默契,动作行为流水,就是不吃,看着也赏心悦目。
“老板好手艺。”一旁吃面的人忍不住夸了句。
还有些底子,从他手腕转动见,可见力度巧妙,“小姐,还是个练家子呢。”暖春细声细气的嘀咕,高手在民间。
青锦看看不说话,转身挪步,听的那边闲聊,又停了下来,找了个位置坐下。
还吃,混沌刚下肚,这哪里吃的下啊,暖春无奈,正好跟着坐下,以前怎么没发现,锦王是个大食的。
“要吃什么面,两位姑娘,咱们这拿手的面是千须面、宽带面、指片儿,其他的也有,看二位喜欢。”老板娘已经热情的上来招呼了。
“就老板现在做的那个吧。”暖春坐下后,大约明白她不是为吃,而是听旁边的人闲话。
“好嘞。”老板娘转身忙活去了。
这边老板边做面,边与客人闲聊,那一桌客人,都是书生模样。
“不瞒你们说,我这身手确实学过,到不是拜了什么师傅,是打仗那会,征兵到战场学了几手。”天气已有些热了,尽管是早晨,这么忙活下来,额头脸颊,已爬满了细细的汗珠。
一旁的妇人细心体贴的替她逝去,两人不用说话,很是模切。
“这么说,老板还是战场回来的英雄呢,怎么在这摆起面摊了?”
“哎!没法,瞧我这腿,没法再在战场效力了,再说,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清闲了,我们这些伤员,得了点抚恤,就送回来了,我还好,会点这个手艺,谋生没问题,我家娘子又照顾的好,日子还不错,照比其他有些兄弟,好多了,回来后,守着那点抚恤银,能过多久啊,花完了,人残了,又没手艺,家里再每个人照应的,日子不好过啊。”
说完,很是感叹,继续忙活,大家这才看到他的腿,原来,他一直用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半蜷着,没有着地。
众人静默了一会,战场生死,哎!这几年乱战,谁家没几个上战场的亲戚或者家人。
“有门手艺确实好些,我一个堂兄,如今在家,还的靠老母照顾,过的垂头丧气的,哎,老板还算个有福的。”
“谁说不是,听说,现在不打仗了,好多当兵的都要被送回家了。”
“为啥?没听说要裁军啊。”
“也只是听说,说现在咱们大锦要建都,要帮北地人建房子,建城池,到处要用银子,哪里养的起那么多闲人,早晚的事。”
“那这些人可是九死一生回来的,就这么送回去,不合适吧,不过也是,如今又不打仗了,养着这么多人,做什么,还是咱们读书人长久啊。”
“是啊,所以我爹当年坚决不让我参军,逼着我读书,如今看来,还是老人家看的多。”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那些北冀人,如何耀武扬威,欺压我们大元,还有那些南蜀人,朝廷现在还要帮他们建房子、建城池,到苦了自己人,哎。”
“别乱说,吃面吃面。”
青锦拨动碗中的面条,吃了一口,确实不错,很劲道,配料也鲜香。
“走吧。”
“哦!”暖春摸了几个钱,放在桌子上,感觉跟上,这锦王,莫不是听了这些人说话,心里不高兴了吧,这老百姓和几个不成器的书生,他们懂啥啊,不至于。
这些人,可以说他们眼界不高,可以说他们心胸不够开阔,可站在他们的立场,他们想的更多的,就是三餐温饱,手中的银子够不够,明天会如何。
因为他们站的本身就不高,视线自然也只能看到他们所能看到的地方。
“小姐,还去哪里逛啊。”这是不是没心情逛了啊,这位心里一直藏着的,就是如何让天下安泰,如何让百姓乐业。
听到这些话,估摸着心里不太舒服吧,其实,哪有能让大家什么都满意的,众口难调啊。
青锦继续行走在街面上,听着来来往往的喧嚣,日头也渐渐高了。
“暖春,该多出来走走,才能明白,他们要什么。”而他们又能给什么。
咦?没有生气啊,暖春试着说了句,“小姐,其实,这些人,他们不懂那些大道理的,他们没那么大概念,他们心里,他们就是大元人,打赢了胜仗,他们就应该比北冀和南蜀人过的好。”
这用他们大元的银子,去养活仇人,这一时转不过弯来很正常,不是谁都能有那么高的眼界。
“恩,确实如此,好了,去那边看看。”这才是老百姓心里真实想法。
可是他们的想法不是要顺着他们,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到,唯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他们再也不用经历战火。
怎么让他们明白,才是关键,还有那些伤兵的后续问题,确实是舒服了,曾经她提过,但是也忙忘记了。
“暖春,一会去打听打听,要裁军的消息,是哪里传出来的。”若是朝中,那是该好好管管了。
这谣言一出,霍乱军心,也会喊了将士们的心,太平盛世,一样需要他们保家卫国,好不容易扭转了一些文胜武衰的局面,不能让他们又打回原型了。
“好的,小姐。”
“走那边茶楼坐坐。”这街上人越来越多了。
暖春看了看前面的茶楼,也好,走了这半天了,喝点茶,要说,这现在街面上,人是真的多,做什么的都有。
“茶楼早早就客满了,剩下的位置,只有大堂了,二位姑娘,这边行吗?”伙计笑着迎客,告诉她们不必上楼了,上面全满客了。
看来声音不错,暖春真要换一家,见青锦一家找了个空地坐下了。
“上壶好茶,来凉碟点心。”暖春跟伙计交代一句,跟着过去坐下,这位置靠墙,周围几乎也坐满了,书生居多。
茶水点心送来,暖春给青锦到了杯茶,就听的一旁的书生攀谈什么女公子,手上一抖,差点将茶水撒了。
这声音,熟悉,就她的职业素养,绝对不会听错。
在她背面,正好正对青锦的位置,青锦挑眉,看的一清二楚,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