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42章

闺华记-第42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姨娘和赵妈妈见史嬷嬷都同意了用闫婆子,她们两个还能说什么呢?

    “对了,方姨娘,余婆婆年岁大了,告诉闫女医,需要什么好药补药尽管说,公账上要是没有钱我从私账上走,还有,余婆婆年岁大了,想必身边也需要有个人伺候,就把红芍和红棠送去吧,还能有人陪她说说话。”谢涵在方氏三人转身离开时说道。

    这点小钱她还是舍得的,当然了,她做这一切也不是为了余婆子,而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好向顾老婆子交差。

    想到要向顾老婆子交差,谢涵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回到自己房间后,她坐下来给顾老婆子写了一封信,先是感谢她对自己的惦念,不辞千里地给她送来了几个人来,接着,谢涵便又把这三个老妖婆来之后发生的事情大致描叙了一遍,包括她们要借老夫人的口撵走自己的奶娘,包括余婆子爬到自己父母的床上,包括谢涵对余婆子的小惩。

    谢涵给自己找的小惩理由是她不喜欢下人爬到自己父母的床上去,因为那张床寄托了她对父母的思念和回忆,每次她想父母了,她都会爬到床上去哭一会,因此,她决计不能容忍一个下人玷污了她对父母的回忆。

    当然,这封信的重点是告诉顾老婆子,余婆子病倒了,不肯让闫女医医治,信的末尾,谢涵故意问顾老婆子,她找的女医到底是擅长看什么病的,怎么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

    信写完后谢涵交给了高升,让高升去买点扬州特产,然后交给驿站的人一块送往京城了。

    因着余婆子的病倒,谢涵倒是清静了些日子,不但把红芍和红棠都打发走了,就连史婆子和闫婆子这几天没过来,被谢涵怕过了病气为由拘在客院了。

    而谢涵则借着这个机会把父亲的屋子好好查看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暗盒和暗道之后让高升找了个木匠师傅来,把父亲屋子里的家具都拆解了,包括那张拔步床、贵妃榻、博古架等,全部打包封存,她要带到幽州去,到幽州后再重新布置一间这样的屋子,为的是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办完这件大事,奶娘也从乡下回来了,带来了白氏一切安好的消息,谢涵也就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地等着过年了。

    到底是经历了数次离殇,同样是等着过年,可谢涵的心境却再也不复往日的期待和雀跃,有的只是绵绵无止尽的思念和怀念,而且还是那种蚀骨的绝望的怀念。

    纵然老天让她重活一世了,可与父母的缘分依旧是这么浅,从今后,她依旧要一个人面对强大的顾家,面对成长路上不时出现的魑魅魍魉,谢涵只觉得前路十分的艰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四章、插手

    因在丧期,虽临近年底,谢家并没有什么年味,往年这个时候车水马龙的大门口如今冷冷清清的,好在谢涵对人情冷暖早就有了清醒的认知,倒是也不觉得十分难过。

    谁知小年这天,扬州知府的管家领着几个人抬着几抬东西大模大样地进了谢家的大门。

    这些人并没有在谢家滞留多长时间,也没有提出要见谢涵,而是和高升说了几句话,放下东西便离开了。

    高升看着手里的礼单,见除了一些比较稀少贵重的山珍海味外,剩下的几乎都是小女孩子用的东西,比如衣料、首饰、金银锞子、书籍、各色狼毫、上等徽墨、上等宣纸砚台以及各种小玩件,甚至还有漂亮的山鸡毛做的毽子。

    高升见这些东西显然是给谢涵送来的,便留下了那些山珍海味,剩下的一股脑地送进了谢涵的屋子。

    谢涵收到这份礼单颇有些意外,正琢磨这扬州知府的年礼是冲父亲送来的还是冲皇上送来的时,方姨娘和赵妈妈突然带着余婆子和史婆子闫婆子三人进来了,说是余婆子的病总算大好了。

    “恭喜余婆婆,总算大好了,这下我也放心了,我正想着找高升去把李大夫请来给你瞧瞧呢。”谢涵还真动了这个念头,她也是见余婆子半个月了还没有从客院走出来,心下多少也有点忐忑。

    给余婆子吃点苦头没问题,可若是出了什么大事,只怕顾家的老婆子不会轻饶她。

    “托小姐的福,老奴大好了,这些日子劳烦小姐费心了,又是人参又是燕窝的,可真是折煞老奴了,老奴要再不好就说不过去了。”余婆子恭恭敬敬地回道。

    这几个回合下来,余婆子完败在谢涵手里,她想不恭敬也不行,为今之计,只有想着先把眼前的关口过去,别的只能等谢涵回京了再说。

    谢涵抿嘴一笑,她当然看出了余婆子的恭敬只是临时的妥协,她这种人怎么可能会被一点人参燕窝所收买的呢?

    可谢涵也清楚一点,凭她目前的实力,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至少接下来的这几个月这个余婆子应该会有所收敛些。

    “这点小事还请余婆婆不要放在心上。对了,也不知这南边的饮食合不合余婆婆的胃口,余婆婆若是有什么想吃的还请告诉方姨娘一声,我听外祖母说过,这病啊,从来都是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谢涵见余婆子的眼睛在那几抬年礼上停留了片刻,有些猜到她来的目的了。

    都这么多天了,早不来晚不来,怎么这么巧这扬州知府的年礼刚进门,这余婆子的病就好了?

    难不成这病是装的?就是想借此来拿捏自己一把?

    想到这,谢涵有些后悔没有找李大夫来给她诊治一下。

    “小姐,其实奴婢今儿来还有一件别的事情,临近年根了,府里杂七杂八的事情不少,往年这些事情都是夫人和刘妈妈操持,今年,今年我和赵妈妈都是刚接手,很多规矩都不懂,我们两人的意思是不是请余婆婆来帮帮我们,她在顾家操持了多年,深得老夫人的赞赏。”方氏见余婆子扫了自己一眼,只得上前说道。

    “这些你们自己商量就好,后院的事情如今是你做主了,我还小,更是什么也不懂,这些事情就不用来问我了。”

    谢涵倒不介意这余婆子去插手后院的事情,左右也没多长时间也要回幽州了,到时这些人都能一并打发了。

    “对了,小姐,奴婢还有一事,就是白姨娘和陈姨娘到底还需要在大明寺待多久?这都小年了,怎么还不见回家?这过年的份例到底要如何预备?”赵妈妈问道。

    “这个啊?想必还是没有到日子,这样吧,你把她们两个的份例单领出来,我打发人给她们送去,再问问她们到底什么时候回来。”谢涵略一思忖,说道。

    当然,东西她不会真的给白氏送去,只不过说出来好让对方安心而已。

    可惜,谢涵的话并没有凑效,赵妈妈收到了余婆子的示意,继续问道:“还是奴婢打发人送去吧,就是不知白姨娘和陈姨娘是不是仍旧住在大明寺的寮房里?”

    其实,赵妈妈早就清楚白氏不在大明寺,而且早就猜出了谢涵十有八九是把白氏送到乡下藏起来了,只是这话她不敢说出来,因为说出来的话史婆子和余婆子肯定会让她找人带着去乡下去找。

    这样一来,她肯定就得罪了谢涵,说不定还会被谢涵以背主欺主的名义处死。

    可是,她不开口问也不行,顾家一直逼着她,她也是没办法,不得不装个样子。

    而谢涵也早就听高升说过赵妈妈曾经让她男人带着去大明寺找白氏的事情,故而听了赵妈妈的话,特地看了她一眼,赵妈妈对上谢涵的眼睛,苦笑了一下。

    又一个夹缝里求生存的。

    谢涵也笑了笑,“还是我找人送去吧,她们住的地方比较特殊些。”

    “小姐,今年是老爷和夫人走的第一个年,依老奴的意思,这白姨娘和陈姨娘都应该回来一起守岁,一起送老爷和夫人的魂灵上路,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史嬷嬷说道。

    她已经打听过了,这白氏至少有八个月的身孕了,如果大年三十还不回家的话,肯定是要在外面生小孩了,等那个孩子再生下来,以谢涵的警惕,她们想要下手就更难了。

    “这就不用史嬷嬷操心了,该回来的时候她们会回来的,白姨娘说了,上次就因为不够日子先回来了,所以我爹才会托梦给她,这次她肯定不敢了。”谢涵摆了摆手。

    史嬷嬷还待说什么,余婆子忽然指着谢涵身边的那个山鸡毛毽子笑道:“小姐,老奴多嘴问一句,这年礼到底是谁送来的,老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山鸡毛。”

    谢涵听了笑笑,还没开口说话,只见余婆子突然打了自己的一个嘴巴,“小姐,老奴又犯错了,真是越老越糊涂,小姐半个月前刚教训过老奴,老奴居然忘了。”

    原来是这样,果真还是奔着这年礼来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五章、借力

    原来,这些日子余婆子和史婆子虽然被拘在了客院,可这两人也没闲着,每天方姨娘和赵妈妈都要去看看她们,说说府里的大事小情。

    而余婆子和史婆子现在最关心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白氏的去向,二是谢家现在都与些什么人来往,这两件事是来之前顾老夫人特地嘱咐过她们的。

    当然,顾老太太还交代了她们另一件事,那就是找到谢纾留给谢涵的密件或者是密语,至于这密件或密语的内容是什么老夫人却没有说,只含糊交代了应该是跟银钱有关。

    而这两人已经从方氏的嘴里知道谢涵不但把谢纾屋子里的古董字画书籍摆件都装箱封存了,而且就连床、博古架、贵妃榻等大件的家具也都拆解打包了,拆的时候方氏还在一旁看了,确定了没有什么暗盒暗仓。

    此外,谢涵的房间顾琦也带着红芍和红棠去翻过两遍了,什么也没找到。

    因此,这两个婆子揣测这密件很有可能不在谢涵手上,所以这件任务她们打算暂且搁置在一旁,只要抓住了谢涵,还怕那密件或密语不跑出来?

    故而,余婆子和史婆子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集中精力完成另外两件嘱托,一是不让白氏把孩子生下来,二是关注谢家和什么人走得近。

    可来了这半个月,这两人只知道谢涵去过大明寺,和大明寺的明远大师见过几面,别的便一概不知了。

    其实也算不上一概不知,因为这半个月来谢家并没有一个外人进门,都过了年底封印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官员或同僚什么的来走动送点年礼什么的,而从方氏和赵根生家的嘴里,她们知道往年这个时候谢家门口来往的人是络绎不绝。

    谁知就在余婆子和史婆子感慨世风日下、人走茶凉时,扬州知府家的管家带着人上门了。

    方氏和赵根生家的并没有看到来客,只是听说有人来送礼了,而且这礼并没有归到账房,直接抬进了谢涵的院子,这就不能不让两位婆子起疑了。

    于是,这两位婆子等不及去打听一下是谁送的礼便拉着方氏和赵根生家的过来了,目的就是想趁着谢涵还没来得及归整的时候看一下对方到底送了些什么东西来,为什么连公账都不入就直接送到了谢涵的院子。

    谢涵见余婆子自己扇了自己一个巴掌,倒是也没再斥责她,她正愁找个机会知会这几人一声呢,谁知对方竟然比她还心急。

    “不过就是几根山鸡毛,余婆婆若喜欢就让方姨娘吩咐灶房一声,让她们给你留几根,听高管家说,这些东西是扬州知府打发人送来的,我正琢磨着他是冲皇上的面子还是冲那位娘娘的面子呢。”

    果然,谢涵的话音刚落,余婆子和史婆子便吸了一口气,同时问道:“小姐什么时候认识宫里的娘娘了?”

    “二舅离开的前一天曾去大明寺找我,正好碰上了皇上和一位娘娘微服游玩,当时我正和二舅起了点争执,皇上和那位娘娘替我做了一回主,尤其是那位娘娘,拉着我嘱咐我了好些话。我听说皇上和那位娘娘是住在知府大人的别院,知府大人上次来吊丧就是紧跟在王公公之后,所以我猜想这一次多半也是看在皇上和那位娘娘的面上才会特地送了我这些小玩意。”

    史嬷嬷听了看了余婆子一眼,余婆子摇摇头,这件事她并没有听谁说起过,她只知道皇上曾亲自来探视过谢纾,也知道王公公来吊丧不但颁了一道圣旨,还传了一道口谕,而这些她是和史嬷嬷一起从老夫人那听说的。

    当然了,到了扬州后她们又从方氏和红芍红棠的嘴里听了一遍,比老夫人说的更详细些,至于别的,她们倒是没有半点风闻。

    “你说的是莫不是皇后娘娘?”史嬷嬷问,她对宫里的人物比谢涵熟知多了,所以想着试探一下。

    谢涵摇了摇头,“应该不是,我听见皇上喊‘爱妃’,那位娘娘约摸二十来岁,很和气,可漂亮了。”

    史嬷嬷一听“爱妃”两字便把皇后否决了,再一听二十来岁年纪,便隐约猜到了是宫里的夏贵妃,因为能被皇上带出来游玩的肯定是他身边最受宠的人,而目今皇上最宠爱的莫过于夏贵妃,且夏贵妃今年正好二十岁。

    还有一点,这夏贵妃进宫五年一直没有生育,听说把赵王的儿子养在了身边,这样的人对谢涵会心生怜悯倒不足为奇,只是史嬷嬷不明白的是,这皇上为什么会如此关照谢涵?为她颁了一道圣旨不够又加了一道口谕。

    有了这道口谕,她们行事要艰难多了,来谢家半个月了,她们不是没动心思想收买几个谢家的人,可每次刚露出一点话头对方就吓得拼命摇头,胆小些的直接跑了,更有甚者,看到她们就直接拐弯,连话也不肯说一句,顶不济点点头招呼一下。

    因此,进门半个月了,她们是一点进展也没有。

    好容易见到有一个上门送礼的,偏还是冲皇上的面子来的,这样的人肯定不是顾家想要找的人。

    史婆子和余婆子正哀叹自己这趟差事难交差时,门外响起了高升家的声音,说是两淮盐政打发人送年礼来了。

    司琴听了忙上前一步掀起了门帘,高升家的拿着一份礼单进来了,司琴接过了礼单递到了谢涵手里,谢涵接过礼单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