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他只知道查案,并没有关注过死者的家庭背景,更加不知道死者的父母与市局局长关系匪浅。但是,这样的行为不是在败坏警察的神圣职责吗?这难道不是在变相地草菅人命吗?难道为了讨好领导,为了敷衍媒体,就可以草草结案?要知道,一旦冤枉了无辜之人,对他们的家人和亲属来说该是多么深重的灾难啊,甚至这种灾难是毁灭性的,是永远也不能愈合的巨大伤痛。这不是在背离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绝不放过一个坏人的神圣职责吗?
“无论如何,不管其中的关系如何复杂,我都会继续查下去的,直到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为无辜之人成功脱罪。”
好一会儿后,张振生掷地有声地说道,显得慷慨激昂,果敢坚决。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只要能够在法院宣判前找到新的罪证,就能够证明他的清白。”
贺宗军赞同道,对张振生的为人处事方式早已心知肚明,知道以他一贯正直严明的作风肯定会坚持到底的。
两人的谈话到此结束。随后,张振生离开了局长办公室,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当他回到办公室后,顿时感到一种难以排遣的苦闷在心中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逼迫着他去往风尖浪口。但是,不管前路怎样艰难,也不管前路怎样渺茫,他都必须坚持到底,必须找到新的罪证来将真凶绳之以法。这既是对自身的尽职要求,也是对无辜之人的最好交代。
既然现在可以将嫌疑人转移到周东升身上,那么接下来他必须重新寻找证据,来证明他才是真凶。他不相信有不留下罪证的犯罪,不相信凶手在作案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疏忽,就像周东升将通话记录这点疏忽了一样。
只要是犯罪,就一定会留下痕迹,这是犯罪痕迹学的基本观点,只是有些痕迹和证据隐藏得比较深,尚未被人发现而已。他必须尽可能去发现那些被隐藏的罪证,即便挖地三尺也必须找出。
他不相信,一个大学生会犯下没有证据的罪;即便对方是天才,智商过人,也总会留下证据的。只要是人为的犯罪,就必然存在偶然和必然的成分,抓住偶然的因素,从而扯出必然的因果,这便是他需要去深入挖掘和侦破的。
第185章 再次推理
这晚,张振生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对这起案件重新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希望能够发现那被遗忘的线索和证据。
2月1日下午三点左右,曹飞洪来到学校附近的酒吧喝酒,一个小时后,李志文和赵军也来到了酒吧,陪曹飞洪一起喝酒。三人一直喝到晚上九点左右,烂醉如泥的曹飞洪便被李志文和赵军送回寝室。
据两人所说,当时本打算把曹飞洪送回家的,但是由于曹飞洪与家人吵了架,不打算回家,坚持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寝室。于是,在曹飞洪的强烈要求,两人便搀扶着曹飞洪,往学校的寝室走。
回寝室的路上,周东升可能就在附近,刚好发现了喝醉酒正被搀扶着回寝室的曹飞洪。
在三楼的楼梯口,喝醉酒的曹飞洪与正准备离开的郑少强相撞或者发生了肢体冲突,所以,才在曹飞洪的衣服上留下了郑少强的指纹。这是据李志文和赵军回忆的,也与郑少强的口供相符,只是李志文和赵军两人并没有提到曹飞洪撞到郑少强这事。看来,这事还得找两人确认下才行,这样指纹的事就可以解释清楚了。
随后,郑少强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寝室。而李志文和赵军送曹飞洪回到312寝室,之后两人也离开,回了家。
在李志文和赵军离开寝室后不久,周东升可能趁人不备,悄悄打开了312寝室的房门,发现寝室里只有曹飞洪一人,便将曹飞洪带离出学校。
曹飞洪当晚就应该被带离出寝室,不然从2月1日到2月8日这段时间,将曹飞洪藏在寝室也不太现实,很容易被发现。如果当晚在寝室把曹飞洪杀害,再藏在寝室,也是很不方便的,而且与死亡时间也不匹配。
因此,按照张振生的分析和推测,曹飞洪应该在2月1日那晚就被周东升带离出寝室。那么,周东升是怎么把曹飞洪带出寝室的呢?根据张振生的判断,周东升应该事先准备了一个可以装下成年人的箱子,趁曹飞洪喝醉酒,将其装入其中,再佯装正常的离校学生,将曹飞洪带离学校。
还有,周东升是直接在312寝室将曹飞洪装入行李箱,还是把曹飞洪搬到自己所住的310寝室后再装入的呢?
据张振生对周东升的了解,对方为了谨慎起见,可能是把曹飞洪搬入自己住的310寝室后,再锁上门,不慌不忙地将曹飞洪装入箱子,而且也是为了避免在312寝室留下什么线索和证据。之前,张振生和黄海涛已经到312寝室去仔细查看过,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当然也可能有些蛛丝马迹,只是他们当时并没有注意到。看来,312寝室和310寝室,都必须再次仔细地清查才行,说不定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随后,周东升假装离校的学生,拖着装有曹飞洪的行李箱离开寝室。
这样的话,周东升在学校外肯定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并且将曹飞洪关在这个地方,直到2月8日晚十一点到十二点的时候,再将曹飞洪打晕或者杀死,弄到火车轨道上。
这样来分析的话,那就可以从周东升在校外的落脚点找起,看是否能够寻找到什么线索和罪证。但是,偌大的一个城市,这样一个地方该何从查起呢?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不过,张振生还是尽量按照周东升的为人性格和行为方式来进行推测。为了方便行事,他肯定不会找在远离火车站的地方,不然再次搬运曹飞洪到火车轨道上也是挺费事的,甚至还可能被路人看到。这样来看的话,最佳的地方便是离火车站比较近的地方,这样就更方便除夕那晚行事。
但是,周东升为什么不在2月1日当晚就把曹飞洪弄到火车轨道上,非得选在一周后2月8日的除夕之夜呢?
按理说,2月1日晚曹飞洪喝醉酒,将他弄到火车轨道上,岂不更加方便?他干嘛非得拖一周的时间,而且费时费力?到底是为什么?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难道是为了除夕之夜的暴雨?为了这个“天时”和“地利”绝佳的大好时机?但是,这样的暴雨机遇可是非常难得的啊!即便事先查看了天气预报,也不一定能够在那一晚等到这样的特大暴雨啊!或许,一切只是偶然的巧合!
还有就是,2月1日到2月8日这段时间,曹飞洪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根据尸检的结果来看,曹飞洪的死亡时间是在2月8日的23:00—1:00。在案发的时候,张振生只是将其当成一般的火车事故来对待,对死亡的时间自然没有什么疑问。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排除其他死亡时间,到时只需要将曹飞洪的尸体冷藏起来,自然可以起到混淆死亡时间的目的。再加上,2月8日那晚下着瓢泼大雨,而且尸体又被快速行驶的火车车轨碾压过,自然可以规避尸体被冷藏过的痕迹。
通过以上的分析,张振生觉得要想证明自己的推论,必须找到周东升在校外的落脚点才行。根据他对周东升独来独往的性格推测,这个落脚点很可能是出租房,而且还是离火车站不远的出租房。
有了这条线索后,张振生也有了进一步调查的方向,那就是对火车站附近的出租房进行排查,从而确定周东升在2月1日到2月8日期间将曹飞洪藏匿的地方。如果能够找到这个出租房,并且在里面找到曹飞洪的相关衣物和毛发之类的东西,那就有了充分的犯罪证据。
当然,这些只是理想的结果,是否真的如张振生所想,能够找到这样的出租房,又是否能够在出租房找到曹飞洪的相关物证,还是一个未知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现在离案发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即使真有所谓的证据,也不能保证没有被心思缜密的周东升毁掉。所以,接下来的调查仍旧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仍旧不能太乐观。但是,既然有了方向,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调查,直至找到可以证明周东升犯罪的证据为止。
除了火车站出租房这个调查方向外,张振生还打算去周东升和曹飞洪的寝室调查,了解下周东升与同学的关系怎样,周东升与曹飞洪的关系怎样,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选择如此残忍的方式杀害曹飞洪的犯罪动机到底是什么,他与曹飞洪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致对方与死地。
对整个案件梳理完毕后,张振生伸了个懒腰,长吁出一口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窗前,久久地凝视着外面的夜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如同外面的夜色一样,变得复杂而深沉,同时也如这黑夜一般,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了某种不确定性。
他不知道,这个案件最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是将真凶绳之以法,还是把无辜之人送入了监狱,或者送上断头台。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竭尽全力,无愧于心,尽力彰显警察肩负的公正与正义,惩治凶手,还人清白。
第186章 故人到校
很快,大学新的学期开始了。
校园再次呈现嘈杂、拥挤的景象,一切照旧,该上课的上课,该玩耍的玩耍,该恋爱的恋爱,与其他学期的开学没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图书馆的路上,仍旧是发奋苦读的学生;通往教室的路上,仍旧是匆忙赶去上课的学生;通往食堂的路上,仍旧是饥肠辘辘的学生;通往各处花园和花林的路上,仍旧是手牵着手的学生……
一切又恢复了大学本来的面貌,多彩多姿;只是在学生中偶尔会言传前不久发生的教育部长之子遇害的命案,顿时令人毛骨悚然,心有余悸。
开学后,王淑美一直浑浑噩噩,心不在焉,心里始终惦记着郑少强的事情,弄得她寝食难安,夜不能寐,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仿佛掉了魂一般,魂不守舍,无精打采。
自从郑少强在元宵节被警察逮捕后,已经过去两三天了,可是仍旧没有他的任何消息。这令她的内心更加焦急,更加不安,简直度日如年,倍受煎熬,不知少强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事。这几天,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寝室,甚至开学后坐在教室,她都是一副无神的表情,面容憔悴,充满了忧愁。
这天,她仍旧拖着一副疲惫的身体,从教室回到寝室。午饭她也难得去打,也没有胃口吃,一回到寝室,就整个人躺在床上,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少强再这样被关押,照这样子下去,肯定会凶多吉少的。
如果真是这样,按照她的认知,是不是应该请律师来帮忙打官司。这些天,不管学校里各种风言风语的谣传,说郑少强就是杀害曹飞洪的凶手,说他简直就是丧心命狂的杀人魔王;但是无论如何,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对于这些谣传,她根本一句也听不进去。
即便警方宣称掌握了充分的犯罪证据,媒体也多方报道,可她就是一根筋,固执地认为自己喜欢的人绝对不会是杀人凶手,更加不可能去犯罪。
这些天,她一回到寝室,就立即打开电视,看是否有相关的报道,想尽可能地了解他的一切动态,并想办法帮助他。自己心爱的人遭遇了如此巨大的祸害,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理,更加不会轻信外面的谣传。她只相信自己的内心,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只相信她所爱之人的为人,其他任何与她无关的东西,她根本就视而不见,聪耳不闻,完全不放在心上。
此时此刻,尽管她人躺在床上,可是电视却一直开着,而且专门调到了有当地新闻的台。寝室里只有她一个人,其他的室友上课还没有回来。
正当她绞尽脑汁地想着请律师这事时,电视里突然传来了关于郑少强的报道。
新闻里说:“犯罪嫌疑人郑少华目前已经被押往市公安局,而且通过警方的进一步调查,觉得此案证据确凿,已经移交检察院,以待法院下一步的公开审判……”
听到这一消息,王淑美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一字一句地倾听着电视里的报道内容。当她听到少强已经被移交市公安局,并且移交检察院后,她就仿佛遭到当头一棒一般,大脑顿时感到嗡嗡的,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神情也显得恍惚而呆滞,仿佛经受了巨大的打击似的,令她许久没有回过神来。她就这样一直坐在自己的床上,怀里抱着自己的枕头,一动也不动,眼睛眨也不眨,无力思考,大脑一片空白。
这样过了好久,直到室友进来,这才唤回她的意识,也逐渐明白刚才听到的新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想到这如同晴空霹雳的噩耗,淑美的眼睛不自觉地湿润了,如涌泉般的泪水顿时破框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把刚进来的罗丽和杜琳吓了一跳。
于是,两人赶忙过来坐到王淑美的床上,一边抚摸着她的头,帮她擦拭掉脸上的泪水,一边说些安慰的话。可是,她们两人知道,任何安慰的话语也起不了作用。她们对王淑美的哭泣早已心知肚明,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正当罗丽和杜琳苦口婆心地安慰着王淑美时,寝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于是,罗丽赶忙去接电话。
“喂,找哪位?……”罗丽拿起电话,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我找王淑美……”电话那头传来周世杰的声音。
“稍等……”罗丽快速地说道,转身对着王淑美,“淑美,你的电话……”
王淑美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从床上下来,缓缓地来到电话旁,有些哽咽地说道:“哪位?……”
“我是周世杰……”周世杰说道。
“哦,是你啊……有什么事吗?”王淑美无精打采地说道。
“班长的哥哥来学校了……现在就在我们寝室……”周世杰有些激动地说道。
“班长的哥哥?……”王淑美一时没有听懂周世杰话里的意思,仍旧萎靡不振地说道。不过,短暂的思考后,她一下子明白了对方话里的意思,突然大声地说道:“你是说班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