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姻谋天下 >

第6章

姻谋天下-第6章

小说: 姻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如此,周绎过来送信也就说得过去,毕竟还没议亲,当是朋友往来也没什么;而她大可以大大方方与周绎接触。

    可是不知为何,阳筠总惦记着那个沈青英。

    吃过了阳曦亲手烤的鱼,又赛了一会儿马,众人一起回到王宫。因周绎与周绰是瞒着外人来的,当晚便宿在阳楌殿里,第二天一早告辞。阳筠并没有去送,阳筱却跟着阳曦、阳楌送了他们。

    高氏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是阳槿从哥哥那边回来,听到了这些无意中说了出来,当时阳杺也在。高氏气阳曦与阳楌都瞒着她,又不服气阳筠终于还是能嫁去魏国,窝了一肚子火,但当着女儿的面,高氏又不好发脾气,着实难受了很久。

    阳槿还是看出来母亲不高兴,但她不明白为何,只是一下午在高氏面前并不敢吵闹。阳杺则跟平常一样,除了努力认字,多一句话都不爱说。高氏的气因此真的闷在心里了。

    之后的一年半时间,周绎在魏国与高阳间往返数次,有时是送信,有时就是私下来看看,身边常跟着个周绰。绎、筠二人间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多,两人都知道,一旦订了亲,再想见面说话就要等成亲之后了。周绎只是偶尔来一两天,一年半里加起来总共也不足半个月,余下的大把时间里,阳筠除了读书练字、偶尔傍晚焚香弹琴外,还会认真练习针黹女工,只是练了一年多阳筠的针线功夫并不怎么见长缝补衣服倒是够用了,绣个帕子针脚却还是乱的。

    阳筱也开始认真读起书来,却专挑些左传、史记之类的看。

    一年半后,周绎与阳筠的婚事马上就要落定,听说将要在五月里议亲,这样,等阳筠十五岁刚好可以出嫁。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回 蓄阴谋

    (全本小说网,。)

    周绎与阳筠将要订亲的事传开后,沈青英之父沈兖十分不悦,找妹妹魏国夫人沈羽唠叨了几次。沈羽实在不耐烦,干脆跟哥哥说这事儿涉及了两国利益,并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做主的。

    “可是你也知道,青英从小就喜欢陈理,如今知道陈理要娶个高阳国的什么王主,整日地不说不笑,虽一日三餐正常吃,可人又瘦了几圈。青英从小就常在你身边,你若看到她如今的样子,怕是比我还心疼。”“陈理”是周绎的小字。沈兖也不顾人说他女儿不知羞耻,自己相中了男子,隔三差五就来找妹妹这么说一番。

    按照他的说法,原本苗条的沈青英如今应该已经瘦成了皮包骨才对。

    沈羽懒得理他,她自己对青英原本是中意的,况且娘家沈氏在魏国根基深厚,出了三位皇后,她算是第四位。直到先皇降燕,后来轮到她嫁入周家,才只做了个“夫人”,而无“皇后”之尊。丈夫的苦心她自然懂,虽然她也喜欢青英,但想到素来挑剔的周绎竟看得上那个阳筠,料想阳筠也是不错的。一开始周道昭跟她说时,她还不信,在沈青英来时故意拘了周绎说话,果然儿子对青英毫不在意,连从前的和颜悦色都懒怠摆出来了。

    沈羽只说自己确实喜欢青英,可这事是大事、她也无能为力,又打发了沈兖。

    事实上沈青英该吃吃该睡睡,她确实喜欢二表哥,但她从小受的教育便是顺从和良善,二表哥既然心仪别的女子,而那个女子又是为了两国联姻才来的,沈青英觉得无甚不妥,只是她暂时不想别人来提亲了。自从二表哥要议亲的事传出来,三日里倒有两日有人上门,明里暗里说的都是给她保媒的事。沈青英却想,等二表哥订了亲,她再议亲也不迟。

    沈兖回家看到若无其事的女儿,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他又不能拿女儿撒气,晚上关了门躺在床上和妻子薛氏又唠叨了许久才睡着。

    高氏也十分着急,但她是真的无计可施。高阳国原本与世无争,高氏能听到的有关时局的消息甚是有限,加上她的眼皮子本来就浅,满心只想着在自家里占个尖儿,自然对天下大事一窍不通。

    听说魏国有意联姻,高氏起初十分欢喜,无奈对方看上了那个性情古怪的阳筠。若阳筠嫁去魏国,高氏自己的女儿也就少了一分希望。阳筠嫁去魏国一定会帮衬着自己的亲妹子,为阳筱也留心一门好亲事,如果阳筠姐妹均嫁得好,她的女儿就会被比下去。

    高氏心中不快,虽克制着不迁怒旁人,却在心里暗暗盼望阳筠的婚事告吹,至于是因为魏国悔婚还是那个二公子暴毙,都无所谓。

    除了沈兖与高氏,另外有人对联姻之事十分介意,不同的是他有能力搅和。这人就是远在燕都临水的燕皇武岳。

    武岳本就忌惮日益强大的魏国,偏偏周道昭行事让他挑不出什么毛病,而属国与高阳交好也不是头一次,早三四辈皇帝起就有属国和高阳联姻,当时的燕帝也都不干涉。若武岳因此刁难魏国或攻打高阳,自然要为世人诟病。即使随便寻个由头师出有名,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其他属国恐怕会从此心存芥蒂,甚至联合起来反抗他,那他这个皇位也就坐不住了。

    更何况周道昭贤名远播于天下,而高阳国又是传说的神明的侍从,就算自己真的占着理,轻易也都是动不得的。

    武岳身边有一谗臣名唤鲍启勋者,平日里专爱顺着武岳的意思出馊主意,武岳又因年迈而日渐昏聩,近年来越发喜欢听鲍启勋的话。如今鲍启勋看出武岳烦心,猜到是因为近日来传得沸沸扬扬的魏国与高阳联姻之事,便又想好了一个主意。

    武岳因为心烦,盯着密报匣子半晌不语。

    “陛下可是为周道昭与高阳联姻之事烦恼”鲍启勋躬身站在武岳面前,抬脸谄笑看着他,开门见山问。

    “嗯。”武岳爱搭不理,他实在头疼。

    “臣愚钝。联姻既然还没开始,眼下也只是传言,陛下何必为此烦心”

    武岳定定看了看他,嗤笑了一声,道:

    “哼传言哪里传来的空穴来风,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

    “陛下,即便传言是真的,既然魏国与高阳还没开始议亲,那便跟没有这回事一样。依臣愚见,即使正在议亲又如何一日没订,也还是作不得数的。”见武岳仍不作声,鲍启勋又笑道,“订亲之事落定之前,谁知道会不会生出什么变故。谁又能保证,高阳那个大王主究竟会嫁去哪里呢”

    武岳听着,眼睛不禁一亮:自己怎么就没想到从中横插一杠子高阳国他虽然拿不准,魏国至少还是大燕国的属国,他若即刻明旨与高阳联姻,周道昭自然不好再提,而料想周道昭不会为了这事和他撕破脸。武岳忽然来了精神,坐直了腰,问鲍启勋道:

    “卿有何言,不妨说来。”

    “陛下想是忙忘了,月前陛下还说要替太子续弦,如今不正有合适的人么高阳国那个大王主既然能被周道昭他们看中,想来也是不错的。陛下何不备上厚礼,着重臣前去高阳,替太子求娶那个大王主”

    武岳听了先是高兴,忽然又皱着眉摇了摇头。

    那高阳王主若真的人品出色,给自己儿子娶了来,岂不相当于给自己挖了个坑

    太子如今笼得住半朝的朝臣,宗亲、老臣对太子也都十分推崇,这本来就是武岳的一个心病。加上太子生母、当今大燕国的皇后钱氏颇有些手段,钱氏一族在朝中的根基也十分深厚,自己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且是老来得子,但也不想灰溜溜地下台,甚至在最后的这些年做一个傀儡皇帝,由着太子主政。考虑了许久,武岳终于还是说道:

    “罢了。周道昭与太子比起来,还不算什么。”

    “与高阳联姻,也未必只有娶过来做太子妃这一条路。”鲍启勋低眉顺眼,笑道。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一回 风波起

    (全本小说网,。)

    “除了做太子妃,哪里还有别的什么路了”

    武岳不明白,若不让唯一的儿子武承肃娶高阳大王主,还有谁够资格联姻。自己的三个异母弟弟虽然都有儿子,可毕竟都只是亲王之子,目前仅有个嗣子的空衔,与魏国公子相争则嫌不足。且那几个侄子的人品、相貌也未必比得过周道昭之子,高阳如要择婿定会考校,贸然派几个嗣子凑上去,一旦败了更是丢脸。还不如如今坐视不理,秋后再算账。

    “陛下觉得,若与高阳联姻,许那高阳王主一个正二品婉仪,可算得上是恩典不是”鲍启勋低声道。

    武岳不禁白了他一眼,这也算是个主意听起来做皇上的正二品婉仪确实更加风光,可武岳的年纪摆在那里,年底就是五十六寿辰了。更何况自中年得子后他再无所出,满宫的妃子到时都要给自己陪葬,高阳国里又不是一群疯子,好端端的把一个能联姻的王主送到自己手里来。那个王主既然能被用来联姻,想来阳曦也是颇为重视她的,所以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可想是这么想,让武岳跟人说自己老,他哪里说得出口。

    见武岳不以为然,鲍启勋知道他此时定是憋了一股火,恐怕还想起自己年迈且子嗣凋零的事,哪里还敢再卖关子,只好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陛下圣明。那高阳国主不过是个小丫头,哪里就可以封为婉仪了微臣方才所说,都只是计策的一部分。如今陛下可速派重臣前往高阳,为太子求娶大王主,待把人接到后,只需透露出陛下意欲纳高阳王主为婉仪的意思即可,余下的,陛下便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

    鲍启勋心知肚明,皇上如今和皇后掐得愈发厉害。这位皇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跟皇后如同仇人一般,偏偏太子不知怎么,忽然就站在了皇后那边,皇上也就连带着不待见太子。可他的三个弟弟又都是先皇妃嫔所生,论理不能承续大统。这等头疼之事即便是由皇上亲口说出来,他也要当没听见,鲍启勋自己自然更不能明说。反正话说到这里,皇上也该知道后头是什么了。

    武岳略一想,果然便明白了鲍启勋的言下之意。他沉思了良久,将主意做个全套,立即让人去请当朝一品的太子太傅严仲麟来。武岳才刚提到与高阳联姻,严仲麟心中已明了三分。他以为武岳更为忌惮周道昭,太子武承肃毕竟是其亲生子,又或者同仇敌忾之际,武岳忽然想通了也不一定,其余的竟没有多想。

    武岳再三说魏国若与高阳联姻将给燕国怎样的危机,严仲麟果然动心。一想到此举不仅能断了魏国的路,稳固大燕江山,又将对太子大有助益,他也顾不得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之类的话,直把武岳当成了好人,把圣贤扔在了脑后,一口应承下来。反正圣贤的本意也不是不叫他去做,至于圣贤还说过其它什么话,此时无用的话便不需费力去想了。当晚回家,严仲麟就吩咐妻子仇氏准备东西,随时准备好启程去高阳了。

    武岳这边让人连夜准备了八百两金、四千两银、金茶器一具、银茶器二具、银盆二具、各色缎四百匹、全副鞍辔文马二十匹,并贡茶八色、珠宝玉雕十六件,着人拟了一个长长的礼单,又亲手写了圣旨给严仲麟、一封私信给阳曦。第二日一早,武岳果然将一切准备妥当,交给严仲麟让他带着去高阳。严仲麟没想到走得这么急,寅时就来催他出发,也来不及禀了皇后和太子,急忙往高阳去了。待散朝后自然有人告诉皇后钱氏,说严仲麟奉旨去了高阳。

    钱氏听说后气得直跳脚,险些连喜欢的白瓷茶盅都摔了。严仲麟虽然是太子太傅,对太子武承肃忠心可鉴,可总是文人心思,想事情未免太过简单。她知道丈夫武岳是无论如何不会与她修好,并因此连独子也忌惮记恨上了,怎么会突然发善心给儿子寻这么好的一门亲事可是严仲麟与武岳说话时身边并没人,她也实在打听不到什么。钱氏只好将儿子叫来慈元殿,将严仲麟忽然去高阳的事说了。

    “别说此时严太傅已经走出好远,不易追上,便是真的追上又能如何”武承肃倒颇为坦然,“太傅可是拿了圣旨走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要他回来。我倒想看看父皇在盘算些什么高阳国是个什么存在这事儿若真成了,父皇把高阳王主塞给了我,到头来还不是请君入瓮么那时候太子妃就是高阳国来的外人,想必不会像从前的郑氏那般听话了吧。”

    钱氏闻言略微心安,想起郑氏,又不免恨了一回。虽然母子都明知武岳必有后招,此举绝对没安好心,可眼下连联姻都还只是空话,也只能等着严仲麟回来,此后见招拆招了。

    燕国听到风声时才三月里,离五月尚有一段时间。严仲麟一路多行少歇,竟然在四月中就赶到了高阳国,见了阳曦,拿着武岳的圣旨说明来意,将礼单和私信奉上。阳曦不好说什么,只能接了书信,请严仲麟去驿馆休息,礼单却是略看看便还给了严仲麟,作为聘礼的礼物则断然不敢收下。

    严仲麟大张旗鼓地进了高阳国,自然所有人都知道了。阳筠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愣了一愣,之后的两三天里什么都没说,阳筱本还想逗姐姐说话,当看到阳筠仍然笑着喂她吃东西时,忽然就不想再闹她了。于是,三天里阳筠一言不发,阳筱也陪着不说一个字;阳筠倒还会微笑着对众人,阳筱却冷着脸时常发呆。

    高氏听说严仲麟来高阳本来大为光火,凭什么那个阳筠先是被魏国的世子瞧上,做不成世子夫人,又有魏国二公子愿意娶她;如今才刚准备议亲,燕国皇帝竟然也派了人,而且是要那个小狐媚子直接去嫁给太子做太子妃的。虽然说是续弦的继室,可那毕竟是大燕太子的继室,将来阳筠可就是大燕皇后了。如此看来,阳筱的前途岂不也是一片光明么高氏终于沉不住气,连摔了六个杯子,侍女换上一套新的,她便又砸了一套。直到晚上看到不言不语的阳筠和阳筱,高氏才忽然觉得气顺了。

    而魏国知道这个消息时,却是在严仲麟抵高阳的十日之后了。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