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姻谋天下 >

第30章

姻谋天下-第30章

小说: 姻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钱柏龄是如何说动了武思恩,令其甘心放弃帝位。但石氏的死,武岳却记在了钱柏龄的头上。

    他不信天底下有这般巧合,况石氏死得颇惨,武岳彼时忙着在朝表现,无甚心力追究,过后却将钱氏恨之入骨。

    无甚心力追究武承肃每想到此处,都要在心里耻笑一番。

    且不说人究竟是否为外祖父所害,父皇分明怀疑,却忍气吞声这些年,当真让武承肃十分佩服。

    这些事,他恐怕是永远做不来的。

    后又发生了许多事,让武岳愈发恨起了皇后钱氏,而钱氏也跟武岳结了仇。然而,一个为了稳固江山,一个为了支撑家族,二人利益纠缠,倒也不好明着翻脸。

    武岳对钱氏的深恨累及武承肃。

    据钱氏说,武承肃还没生下来时,武岳曾派人偷偷换过钱氏的药,于每剂安胎药里加少量可致小产的药物,喝着味道无甚差别,非医官药官不能分辨。

    也是钱氏运气好,喝到第三天上便知道了药有问题,从此不肯随便吃药。

    后钱柏龄将势力扩大,慢慢控制了宫里不少人事,钱氏饮食才恢复如常,甚至在御膳房与御药院也安插了自己的人。

    武承肃四岁时曾经落水,据说也是武岳让人推下去的。

    后许是武岳见再无所出,他又不愿将大燕交给亲戚,因此才饶了武承肃的性命。

    因郑氏的事,武承肃对父亲完全失去信任,自然信了母亲的说辞。这些过往秘辛,他没跟任何人说起,便是和钱氏也很少提。

    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钱氏提到这些就泣不成声,武承肃也不敢提。如今的钱氏却越来越冷漠,仿佛与她无关一般。

    武承肃发现母亲的心愈发狠了,他今日故意半真半假提起,实是为了阳筠,逼不得已。

    钱氏嘱咐姜华、令其于阳筠的事上多加留心的事,武承肃早就一清二楚。

    起初是他自己无意替阳筠说话。

    如今不觉对阳筠这等用心,武承肃自己也是始料未及。

    若是让母后知道了,必然恨他没出息,视阳筠如眼中钉一般,恐怕立即便会要了她的命。

    “既然生了下来,又长了这么大,也就不能由他摆布了,”武承肃依旧淡淡的,似十分理智,道,“父皇既好谋,儿臣与之周旋便是。”

    见钱氏仍无动于衷,武承肃继续道:

    “若再死一个太子妃,儿臣的名声势必受损。所谓连着两夜宿在太子妃那里,不过是各睡各的,为着面子上好看。也是打草惊蛇,看这个太子妃究竟有什么用处。”

    武承肃与阳筠未曾圆房的事,武岳知道,钱氏自然也知道。

    但凡是过来人便看得出来是假,恐怕只有阳筠,还以为这事儿被自己糊弄了过去。只是不知都为了什么,竟然没人追究。

    武承肃说了他那套自欺的想法,钱氏果然也信了。

    倒也怪不得钱氏,大抵欲骗人,总要先自欺。连自己都信了的,别人才会信。

    他自己也不知为何,竟愿意默默为阳筠做事,甚至不需要她感激。

    武承肃甚至觉得,他迟迟不圆房,并不真是为了试探别人圆房与否都是一样,该来的算计总是躲不掉。他只是想在一个更恰当的时候,要一场水到渠成。

    *********

    注:此处“打草惊蛇”用的是古义,“疑以叩实,察而后动”,乃三十六计之一。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一回 想当然

    (全本小说网,。)

    阳筠到处转了一圈,也为的是让人信她面上那一套。

    果然,仇良媛听说阳筠只去了几个有孩子的人那里,更觉她不够良善。

    她生怕旁人轻易信了阳筠的好,忙着要提醒众人。

    首先想到的,便是宜秋宫的卫良娣。仇良媛想了又想,总觉得这些话与卫良娣说最为合适,毕竟卫良娣孕中曾提起过高阳国敬九尾狐的事。

    她拿了一个赤金的璎珞,犹豫了片刻,终于狠下心来,用红绸包了托在手里,往南去了宜秋宫。

    那璎珞就是个念想,原是仇良媛给自己预备的。

    她一早就想要个孩子,可惜天不遂人愿,太子临幸又不多,竟始终没能怀上一胎。

    不过是个璎珞圈,又不是送了福气给人,回头再做一个便是。何况她哪来的什么福气,搞不好送出去的是晦气也未可知。如此安慰着自己,仇良媛释然了许多。

    到了宜秋宫门口,值守的人进去通报后,卫良娣亲自迎了出来。

    “日头正毒着呢,姐姐倒跑来了”卫良娣笑着携了仇良媛的手,引她入正殿。

    刚进正殿的门,仇良媛便笑道:“整日待着也是无聊,特来看看小公子,叨扰良娣娘娘了。”说着,将包着的璎珞递了过去。

    卫良娣笑着伸手接了。

    “哎唷这分量可真足”卫良娣说着,将包着的红绸子打开,手指摸着璎珞上的五色宝石,面上喜道,“做工可真精细饶是我在东宫这么久,竟也罕见这么好的璎珞呢”

    自然精细,那原是给自己儿子预备的。仇良媛强压住心中酸楚,笑着谦虚了几句。

    “难为姐姐惦记昨日殿下还说要打个好圈子给小公子呢,这不就得了么”卫良娣故意提起太子。

    她十分清楚,仇良媛不是什么聪明人,也绝不是什么好人,如今能想起来送份厚礼,自然是有事相求。

    虽不知自己是不是帮得上,送上门的礼断无推辞的道理。

    何况看仇良媛眼神晦涩,对这璎珞分明不舍,卫良娣不用细想也知道,这原是仇良媛痴心妄想,给她自己的孩子预备的。

    提起殿下心疼小公子,总能激着仇良媛快点把话说了,卫良娣可没空在这看她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果然,卫良娣话音一落,仇良媛的眼神愈发黯淡无光。卫良娣给秀橘使了个眼色,秀橘心领神会,将殿内服侍的悉数带了下去。

    侍女们还没走出正殿,卫良娣就一脸关切地问了句“姐姐这是怎么了”,语气也十分温和,倒像真是为了听仇良媛吐苦水才遣了众人出去的。

    看到殿内只她和卫良娣两人,仇良媛狠了狠心,重提了高阳国敬九尾狐的事。

    “原本我见太子妃殿下和气,并未多想,后来见她容自己妹妹在这住了两月,又不忌讳太子殿下常去,便有些担心。

    “再后来,又听人说太子妃殿下擅舞,便愈发觉得不对劲儿了。好歹也是个王主出身,本朝大户人家,即便是行商坐贾的,哪有这样的女子

    “因此我就想起了良娣娘娘曾说的,关于高阳国敬重九尾狐的事来,忙让人去打听清楚。这一打听,当真吓着我了”

    卫良娣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轻易难以察觉。她忍着怒意问仇良媛为何事惊讶。

    “哪里是惊讶”仇良媛皱着眉,摇头道,“原来高阳国是有苏部的一支,说到有苏部或许少有人知,但有苏部出的那个妲己,可就是世人皆知的了”

    “我当什么要紧太子妃殿下最和气不过,昨儿还来看了小公子呢。”

    卫良娣既看完了全套,便懒得陪着做戏,况仇良媛如此蠢笨的一个人,若她跟着说了一言半语,谁知会不会被仇良媛传出去。

    仇良媛见卫氏不接茬,心中暗恨,口不择言道:

    “这个倒是知道,听说太子妃殿下将有孩子的都瞧了一遍,头一个来的就是宜秋宫,又给姚良媛送了些香米分。”

    卫良娣但笑不语,仇良媛见状,只得逗着小公子玩耍一回,便告辞回了琼思殿。

    送了仇良媛出门,卫良娣压着的火气腾地烧了上来。

    “她也太把自己瞧高了”卫良娣在内室里对着秀橘骂道,“跑这儿来搅和,她也得有那本事才行”

    秀橘没有接话,她有些疑惑,不知卫良娣骂的是太子妃,还是才刚送出门的仇良媛。

    “想让我上火,鼓捣我去跟太子妃作对,她倒想得美”卫良娣怒极反笑,“这仇氏是拿我当了傻子么我倒要让她瞧瞧厉害”

    秀橘虽然明白娘娘骂的是仇良媛,却不知为何。

    卫良娣心绪稍平,见秀橘一头雾水的样子,便将仇良媛的话说了一遍。

    秀橘登时明白卫氏所恼为何。

    且不说仇良媛就是把她当了傻子鼓动,便只是提起她曾经散谣的事,就足够卫良娣动气的了。

    因孕中心神不宁,脑力似乎也不足,卫良娣不免被阳筠夺位夺宠乱了阵脚,慌不择路散了谣,满东宫却无人配合,事后想起总觉十分丢脸。

    偏仇良媛今日提起,又尽说些无用的,还给她添了一场好堵,也不怪卫良娣动气。

    送香米分一事卫良娣昨日已经知道,然而阳筠一早把话说在了前头:不是不送些给她,实在是她身子不爽利,不敢给她配香。

    听阳筠说,香里多含麝香,用多了对女子最是不利,恐怕不能生出孩子来。当时卫良娣还暗想,阳筠整日鼓捣这些,保不齐就生不出孩子呢。

    她哪知道阳筠安的什么心,专送了香米分给姚良媛。

    仇良媛离开宜秋宫没多久,阳筠便听说她带着礼物登了卫良娣的门。

    若不是靠着严仲麟的关系,她怕做不上四品的良媛娘娘罢。

    分明就是嫉妒心作祟,却偏要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好像自己一点私心也无似的,殊不知有多少人反因此瞧她不起。

    实际上,阳筠给姚良媛的香是帐中香,为的是姚良媛送了重礼给阳筱,她专程回礼来的。

    帐中香梨子味道极重,最是香甜不过,并无麝香等伤身之物。且阳筠故意加了丁香进去,虽然味道因此偏酸,却更利脾胃。

    姚良媛心中清楚阳筠的好意,笑着接下来。

    与阳筠一样,仇良媛此行必也是为了寻同盟,只是不知这盟是否结得成,若成了,二人又要做些什么。

    阳筠忽然有些好奇。

    正盘算着,珠儿慌忙进来,杵在那里一言不发。

    阳筠抬头去看,却见珠儿脸色惨白,浑身抖得厉害。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二回 语惊人

    (全本小说网,。)

    “怎么了”阳筠直接问道。

    珠儿走到阳筠身边,颤声道:“玉叶似乎不太好了。”

    阳筠不禁一愣。

    “多早晚的事叫了医官没有”

    玉叶服了五石散,身体不好是正常,只是见效未免太快。

    “午后便觉不好。才医官已经来了,说是难保性命,让奴婢来问娘娘是否还要治呢。”珠儿说完迟疑了一下。

    见珠儿欲言又止,阳筠用指尖一下一下敲着桌子,沉默了许久后,抬头问珠儿:

    “你印儿姐姐呢”

    珠儿咬了咬唇,答道:“在玉叶屋子里头。”

    阳筠一声冷笑。

    “教医官把人治好不仅要她活,更要开一剂能痊愈的方子出来。”

    珠儿脸色愈发白了,却仍站在那不肯走。

    “你还念着情分呢”阳筠苦笑,一语双关道,“放心,我是不敢轻易害人性命的,人不再用就是了。”

    “倒不是为着这个。”珠儿摇了摇头,“奴婢也觉得,玉叶是不能留了。”

    阳筠面露困惑,珠儿断不是狠心人,怎么说出这种话来。

    “为何留不得”阳筠问珠儿道,心里却起了疑心,“你但说无妨。”

    “玉叶”想起玉叶迷迷糊糊说出来的话,珠儿冒了一额头的汗,“玉叶说,太子正妃郑氏,是殿下亲手杀了的。”

    “亲手”

    “回娘娘,是说亲手。”珠儿声音发颤,“玉叶说了许多胡话,如今印儿姐姐在那看着,不许人靠近,让我来请娘娘拿主意。”

    阳筠只觉头皮发麻,玉叶此时神智不清,说出来的这些话十之八九是真的了。

    若玉叶果然疯了,自然留她不得。假如容她继续胡言乱语,这八凤殿里的人怕都要被灭口了。

    不知怎么,阳筠总存着侥幸,觉得武承肃必不会连她也害了。

    阳筠才开口,想让珠儿去回话,又觉得不妥,不亲自看看实在难以心安,便起身跟着珠儿往玉叶房里走。

    医官由坠儿、钏儿陪着,就等屋子在外头,一脸的惊慌失措,见到阳筠如见到救命良药一般。

    阳筠苦笑,恐是听了不该听的,怕因此丢了性命吧,可惜她未必就能救他。

    医官将玉叶的情况大致说了,末了又问阳筠是否还要医治。

    “若让她恢复些神志,不说胡话,需要多久可容易否”阳筠正色问道。

    医官恭敬道:“禀太子妃殿下,恢复神智不难,只是总要三五日才能见效,期间还是难免胡言乱语。”

    阳筠看了看他额头的汗,好半天不说话。良久,她咬了咬牙,一字一顿道:

    “即如此,就把人救下来。”

    那医官以为自己听错,先时不免一愣,待确认了阳筠之意后更是心惊。

    也不知太子妃是否有意留人性命,想借此机会打听太子的往事。若果然如此,他的麻烦可就大了。

    就算太子妃无意于此,他听了这些疯话,不表忠心也是不行的。

    为了撇清关系,他这边瞧完病、开好方子,那边必先去寻姜华,将此事和盘托出。如此一来,即便太子妃真的玩火,也不会烧到他的头上。

    阳筠心里乱着,丝毫没察觉医官的异样。她吩咐坠儿去堵住玉叶的嘴,又教钏儿去叫力士过来,帮着把玉叶捆上。

    “人就还搁在自己房里头,让春桃和冬雨看着。”阳筠对坠儿几个道,“力士进去之前务必堵上她的嘴,实在堵不上拿东西敲晕,只别打死了就是。”

    坠儿几个答应着,各自下去忙碌。阳筠吩咐珠儿去跟医官开方子抓药,医官说他回去开药方,抓好了药让人送来。

    阳筠盯着他,面无表情。

    医官不禁心虚起来,改口说自己抓了药亲自送来。

    阳筠便歪了头,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这有了表情还不如方才没有,把那医官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