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狂兵在都市-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人,千古一帝,大秦始皇,嬴政!”
“有人说嬴政横征暴敛,好大喜功,焚书坑儒,是一代暴君,这我不否认。”
“但他却还有一些功绩世人所不知,原是被汉朝的儒家一些不坏好意者抹黑了。”
“始皇帝在世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战乱,统一了纷乱的华夏大地。”
“他颁布政策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将一切统一。”
“要知道战国时期大有七国纷乱小有诸侯乱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和货币,还有各自的文化,如果不是嬴政统一华夏,那么当时的华夏大地将如同现在的欧洲诸国一样,散乱不已,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服装等。他对华夏民族这个贡献很大。”
“有人说始皇帝横征暴敛,那是因为当时人不知道北地百姓的艰辛。”
“当时的北方,燕赵之地,也就是现在的京都等等地方,在秦朝的时候,那个地方常年被匈奴南下牧马,每年惨死匈奴手的百姓少则数千,多则数万。”
“所以秦始皇才劳民伤财,在北方修筑长城,甚至派遣大将军蒙恬出征匈奴,打得匈奴十几年不敢南下牧马!”
“此后对内,修建驰道,沟通水路,废除分制,设置郡县制。”
“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秦疏浚鸿沟作为水路枢纽,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修长达六十多里之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对外,秦始皇於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复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华夏版图大定,西自陇蜀,东至辽东,北起大漠,南抵南海,形成后来中国疆域之基础。”
“除此之外他还做过很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事情,所以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号称皇帝!”
“也是从此之后皇帝这个名字在国内和国外沿用,和流传了两千多年。”
“嬴政是我华夏民族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为后世子孙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民族。”
“也是因为他的这个因素,直到汉朝确定了汉族这一伟大的民族基因,两千年来,都是遵循这一原则才达到了民族和谐、统一。”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4章 你们说他值不值得敬佩
(全本小说网,。)
秦逸站在讲台只是继续说道。
“至于他焚书坑儒坑的是炼丹的修士,还是真正的儒生,我就不得而知了。他或许有过错,但是他对我华夏民族的贡献确实是不可磨灭的。”
“所以他是我最敬佩的三个帝皇之一。”
台下众人那些原本对秦逸很是不屑的人,对秦逸这番话,也是点点头。
只不过还是有些人看着秦逸的时候,目光中依旧充满不屑。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二位皇帝。”
“大家猜猜他口中的第二位皇帝是谁?”
“刘邦?”
“不可能,以他刚刚谈论秦始皇的语气,我猜他不会是刘邦,应该是汉武帝。虽说刘邦是汉朝的始祖,但是他身上的污点太多,以这小伙子的语气,应该不会是他。”
“极有可能是汉武帝,毕竟汉武帝功劳也很大。”
“我到认为汉武帝太可能。”
“汉武帝虽说早年很是英明,北击匈奴,打的他们闻风丧胆,但是因为他打击匈奴把国力全部耗费了,甚至在晚年的时候还有巫蛊之祸,自己还给自己下了个罪己诏。”
“不,我猜就是汉武帝,他刚刚说了,秦始皇之所以横征暴敛,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想修建长城,和汉武帝的这个做法和秦始皇相似,说不定就是汉武帝。”
“我认为是光武帝刘秀。”
“扯淡吧,大魔导师刘秀有什么敬佩的,一个带挂的男人,我猜不可能是他。”
“我猜也不可能是刘秀,刘秀人生充满的幸运,位面之子可不是乱说的。”
“我猜也许是唐太宗李世民。”
“咦,这个很有可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位帝皇大家可能猜不到是谁,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不是吧,居然是隋文帝!怎么不是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啊!”
底下那些汉粉和唐粉有些坐不住了:“隋文帝有什么啊,他能比得上汉武帝和唐太宗?”
秦逸看着下面忿愤的人群,耐心解释道:“或许你们很不理解,我说的为什么不是强汉盛唐的刘彻和李世民。”
“你们听我接下来说。”秦逸微微一笑,很有气质。
“你们都知道,汉朝分为刘邦建立的西汉,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公元前9年,听好这里是公元前啊!”
“刘秀建立的东汉,时间是公元25年——220年,东汉末年之后就是刘备,曹操,孙权等诸侯枭雄的三国,三国归晋,老曹家被司马懿篡了权,这大家都知道。”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因为曹魏政权的灭亡是曹爽太过集中权利,不肯分权给兄弟,所以被司马家夺权后,曹家无力勤王。司马炎吸收了这个教训,过度的把权利分给自己的兄弟。”
“可也正是他的自作聪明,给未来的华夏大地,带来了不可磨灭了动乱,甚至是给华夏民族带来了无边的祸乱。”
“我之前说过,华夏历史上有两个最黑暗,最动乱的年代,一个是黄巢导致的五代十国,而另一个就是我现在要讲的,五胡乱华!”
“这是一个极其黑暗动乱的年代,比五代十国还要动乱,因为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事情要说到司马炎过度分权给皇室的藩王成员,结果导致了后面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时,各自的实力被消耗一空后,开始借助蛮族的势力,放异族进入华夏大地。若是以往就算放异族入华夏也没有关系。”
“但是经过把八王之乱后,晋朝已经没有了实力,从而导致了异族的强大,晋朝弱小的原因。”
“之后大家都知道了,晋朝若,异族强,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异族没有经过汉文化想熏陶,其实都是一群野蛮之辈,他们不懂什么是礼仪,什么都不懂。”
“之后华夏大地发生大动乱,那是一个吃人时代,五大异族祸乱华夏大地,若说平常内战是苦不堪言,那这个时代是正是生灵涂炭。”
听到秦逸说到这里,下面的很多人都是一阵沉默,那个时候是华夏不愿意提起的年代,因为太过黑暗,太过暴力,太过血腥了。
“那和隋文帝有什么关系?”下面有人问道。
秦逸看了他一眼,继续道:“五胡乱华之,汉人几乎被杀的亡族灭种!不是亡国,是亡族灭种,汉文化,汉民族几乎灭亡!”
“当时各大异族各自建立政权,分化汉文化,那时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华夏民族沦为二角羊,随意的被异族****,虐杀。”
“那个年代汉人毫无尊严,毫无自由,只能被虐杀。”
“当时华夏大地的华夏人已经所剩无几,就在汉族已经几乎濒临亡族灭种的情况下,突然横空出世一人。”
“这个人,就是之后的隋文帝杨坚!”
“他在我汉民族几乎亡族灭种,几乎快消失在这片大地上之时,是他建立新的汉文化政权!令汉文化和华夏人民重新得到繁衍,你们说他值不值得敬佩?”
“值得!”
场下的学生高呼大叫。
“对,值得,他或许不如秦始皇,也不如汉武帝,也不如李世民,但是我华夏民族的恩人!”
“除此之外,他还确立三省六部,科举考试!你们在古装电视里面看到的靠科举正是源自于隋朝,隋文帝。”
“他做过很多的事情,只不过,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
下面一群白花花的老头再次看向秦逸的时候,目光中的眼神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就连那个陈老也是颇为肯定的点点头。
“这个小子虽说年轻,但是他的看法却很实在,也很中肯。”
“五胡乱华因为太过血腥和黑暗,所以课本上并没有提及太多,但是他还能研究的这么深,真是令人感叹。”
“对,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隋文帝,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居然能分析的这么深,真的不多见了。”
下面的很多人对秦逸的看法都有些改变,但是台上的秦逸却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要说第三个人。”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5章 让华夏挺起了脊梁
(全本小说网,。)
“隋唐,隋文帝完了,应该是唐太宗的李世民吧。”
“对,如果不是李世民,我确实想不出还有谁。”
“李世民可是号称天可汗!当时的华夏威加海内,百灵来朝啊!”
秦逸站在台上,看着他们讨论,淡淡的说了一句:“不过这个人让大家失望了,他不是李世民。”
“什么,为什么不是李世民!”所有人有些懵圈了:“强汉盛唐汉武帝和唐太宗你居然都不说?”
秦逸依旧淡淡一笑:“李世民功勋很大,他让华夏冲出亚洲,展现给世界,这我不可否认,他也是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皇之一,这我也不否认。”
“但是大家的情绪先不要激动,但是我说的是我最敬佩的皇帝。”
下面的人听到秦逸这么说,情绪总算稳定了一些。
不过接下来他们就好奇了:“你们猜这家伙会讲谁?”
“我哪猜的出,他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除了第一个是秦始皇外,我也没想到他第二个说的居然是隋文帝。”那人一脸懵逼的说道。
“隋文帝他的功绩丝毫不比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功绩差,这没什么无可厚非,只不过没有加以宣传而已。”
“对,隋文帝在历史的评价很好,但因为夹在汉朝和唐朝中间,存在的时间又短,所以被人忽略了。”
“嗯,我原来上初中之前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朝代呢。”
“我似乎知道这家伙的路数了。”有一个老头摸着胡子道。
“你知道什么了。”
“你们一直发现没,他一直提民族民族,他提的两个皇帝都是对华夏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猜第三个帝皇肯定也是对华夏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那是谁?”
“难道是宋太祖赵匡胤?”
“应该不是,赵匡胤虽有才能,也算好皇帝,但是对民族做贡献,他还是没有的,就连汉武帝,唐太宗都没有上榜,估计他也没希望。”
“难道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啥玩意,连宋祖赵匡胤都没戏,顺治,雍正,乾隆他们能?”
“依照这家伙的性子康熙虽然不太可能,但是还有几分。至于乾隆,啧啧,我估计……”他直接摇头。
“乾隆我就笑笑。”他身边的一个老头也笑了笑。
“有没有可能是朱元璋?”
“咦,这个有可能,朱元璋推翻元朝,拯救了百姓。”
就在此时,台上的秦逸说话了。
“接下来我要说的,最后一个人,他虽不是帝皇,却胜帝皇。”
“不是帝皇,更胜帝皇……”
那人眸光一闪,身体在发颤:“该不会是……”
“清朝慈禧太后误国后,华夏在国际上已经是出了名的弱国,谁都看不起华夏人,更是有东亚病夫之称。
“清朝灭亡后,华夏国内军阀四起,各自征战,华夏更是风云飘摇,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可能。”
“但是有一个人崛起于微末,他的新思想拯救了很多被清朝深中奴性的华夏人民,之后他以蝼蚁之势统一华夏,让华夏从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再一次走向了统一。”
“如果没有他,便没有我们。”
“建国以前,因为华夏弱小,所以反复给外国侵略,而华夏人的命跟草一样不值命!”
“是他出现后,撑起了我华夏百年以来被压塌的脊梁,让我们的能抬头,活的更有尊严!尤其在某一战役之后,西方列强第一次认真看待华夏人了!因为华夏真正强大了!不再是那个东亚病夫。”
“他对外打出威名,打出军威,打出国威,在当时无论他是他老人家的对手还是朋友都对他竖大拇指!”
“当时华夏黑暗动荡,他以1。83之躯镇压了华夏960万平方公里一切的歪风邪气!”
“也是由于他的原因,华夏再一次慢慢的走向了世界,或许他晚年有一些错误,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被有心人利用了。”
“就如儒家文化一样,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本是好的,但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那这就是不好的。”
“他一句惜秦皇武汉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诗词显得当时是何谓的霸气,何谓的自信。”
“至于他还有很多功绩,他不是帝皇,但却让无数人心甘情愿的叫一句万岁!”
秦逸目光睥睨,气势强大的扫视众人。
此时很多人都带着异样的目光看着秦逸,仿佛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这个孩子年纪轻轻居然能有如此见解,相当不简单。”
“对啊,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感恩,甚至侮辱那位,但是这个孩子说的对,没有他,哪里的我们?没有他,他们还在列强的****下。”
场下面的人都是五十岁左右,他们都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真是夜不闭户,叫路不拾遗,每个人都充满着朝气和奋斗。
而不是和现在一样,每个人都被金钱所腐蚀。
那些汉文化历史老人们想着这些,眼眶中有泪珠打转,他们很是感慨,本以为已经阅尽繁华,但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这么一个小年轻给说哭了。
“哎,看来是我之前小看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