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折锦春 >

第56章

折锦春-第56章

小说: 折锦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并非不愿作妾,但前提是需择一良人,比如萧继珣那样的。就算萧二郎不成,也不应是那汉安乡侯府的范二郎。

    范二郎的妾室,无一人可活过一年。

    秦彦梨的身子禁不住轻轻颤抖起来。

    “女郎怎么了?”见她面色泛白,贝锦轻声问道。

    秦彦梨回过神,惨白着脸摇了摇头,勉强笑道:“我无事,想是方才走得多了些,有点发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2章 渺无痕(第一更)

    贝锦闻言连忙扶稳了秦彦梨,一面四下环顾:“女郎可要找个地方坐一坐?”

    “不必了。”秦彦梨轻声道,苍白的脸上毫无血色,唯有一双眼睛在发光:“无论如何,你要替我打听清楚六妹妹的事,越详细越好。”

    如今还在孝期,秦世芳不可能现在便将人献上去,但早些谋划总是好的。纵观整个秦家,唯有这位无父无母的六娘子,就算是被人算计了,也不会有人替她出头。

    “是,女郎放心便是。”贝锦便低声应道。

    秦彦梨向她笑了笑,又蹙眉道:“方才我确实闻到了白芷的味道,你有没有闻到?”

    贝锦险些失笑,摇头道:“我哪里闻得出来,我又不熟悉药材,不如女郎知晓得多。”

    秦彦梨若有所思,沉吟了一会,便又吩咐她道:“这件事,你也暗中查一查。五妹妹这些年来从没犯过一点错,现在想来,这哪里是她老实,分明便是个心眼极多的,从前倒真是我小瞧了她去。”

    贝锦应了下来,轻松地道:“西暗香汀本就人来人往的,查起来不难,女郎放心。”

    秦彦梨笑了笑,语气变得柔和起来:“辛苦你了。还好有你在,我也算有人可用。”

    “女郎这话折煞我了。”贝锦语声轻细,面上浮起了一丝感激:“当年若非女郎,我阿母哪有钱去买药?如今不过些许小事,女郎尽管开口,我必会替女郎办到的。”

    秦彦梨垂眸而笑,掩去了眸中的那一抹幽光,轻语道:“所以我最信的便是你。可笑我母亲,以为旋覆与繁缕她们是我的心腹,却不知我真正的知心人,却是长姊身边的你。”

    贝锦面上亦有了笑容,轻声道:“多谢女郎如此重用我。”

    秦彦梨含笑点了点头,又轻声叮嘱她:“打听消息时,记得随时隐了身份,可别穿着这身儿衣裳到处跑。”

    贝锦笑道:“我省得。我那里有现成的西院衣裳呢,前些时候又得了一套东院的。说起来,这还是旋覆姊姊去了下衣房之后,替我悄悄找来的,到时候换了便成。”

    秦彦梨心中大定,感激地看着她道:“如此,真是多谢你。你这般聪慧,可惜没在我的身边。”语罢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自嘲地一笑,语声渐低:“还好你没在我身边,不然我今日便出不来了。”

    贝锦未曾接话,只将她扶得更稳了一些,那一双手臂虽然细弱,却也自有力量。

    这微弱的一点点力量,让秦彦梨又有了几分底气。

    她轻呼了一口气,面色已然不似方才那样苍白了,向贝锦笑道:“我还未及谢你呢。上回幸得是你出面,来回替我收集齐了东西,母亲后来派人在院中大搜了一通,就是在寻你,可笑却扑了个空。”

    贝锦轻轻一笑,低头说道:“我不起眼,长相又不特别,到现在那角门的蔡妪还会认错我,这也是女郎有福气。”

    秦彦梨亦轻笑出声,拍了拍她的手道:“往后也要你多多相助于我,且莫忘了打听六妹妹之事。”

    贝锦点头应诺。

    北风自树梢掠过,又拂过细长的夹道,将这主仆二人的衣袂拂得翻卷了起来。这一段不为人知的轻言细语,便如那风中的碎叶与细沙,随起随落,了然无痕……

    ***********************************

    秦家大宅的侧门,在正月初八这一日,开启了两回。

    第一回开启,左府的马车入得门中,那驭夫与车辕边坐着的仆役,皆是满面的欢容。

    然而,待那扇玄漆大门第二回开启时,驶出门来的左府马车,却走得有了几分颓色。

    时近薄暮,北风越刮越猛,将那车帘掀开了老高,露出了车厢里头那张憔悴而黯淡的脸。

    厚厚的脂粉下,秦世芳红肿的眼圈,依旧遮掩不去。

    她怔怔地偎在车窗边,望着满目肃杀的冬日雪景,那面上的哀切和着眼泪被风吹干,让她的脸生生地疼着。

    未几时,她的目中便又滑下泪来。

    然而,北风又拂了过来,将车帘拂上她的面颊,她的泪容只在风里显现了一刹,便又被掩进了车中。

    一旁的使女关上了车门,阖上了车窗,将灰暗的天光遮在了车外。

    马蹄得得地响着,寂寥地驶过秦家的玄漆大门,不一时便消失在了渐浓的暮色中,不复可见。

    一个人影自梨花巷中闪了出来,望着前方远去的车驾,厚毡帽下的眼睛里冒出精光。

    这是个看上去很普通的男子,穿了一身褐色布衣,腰间束着灰布衣带,以麻绳坠起一个小巧的铜烟斗,垂在短衫边上。

    不只穿戴普通,这人的样貌亦极不起眼,长脸上有几粒麻子,淡眉圆眼,身量中等,

    眼看着左家的马车转过了街口,踪影全消,这褐衣男子方才背起了双手,慢慢地踱出了梨花巷,却是往与左家马车相反的方向而去。

    出了巷口不远便是荷花里,再往前走便是青州城最为热闹的和惠大街。因是正月,城中不设宵禁,那街上此时却正是晚市开市之时,人流如织、摩肩接踵。

    这褐衣人不紧不慢地在街上闲晃着,一路走一路逛,还买了一张羊肉蒸饼,边走边食。

    直待整张饼吃完,这人也已穿街过巷,来到了一条整洁干净的巷子,却是青州城西南角的歪柳巷。

    此处与秦家所处的桐花大街相仿,皆是青州城中贵人集中的地带,高达数丈的青灰砖墙从巷头列至巷尾,墙头上或垒朱瓦、或叠青砖,越发显出一种富贵来。

    褐衣男子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快步闪进巷中,敲响了一所府邸的角门。

    那角门应声而开,褐衣男子悄然掩入其中。

    门内是个极小的门房,往里走便有一道宝瓶门,进门后是一片花木亭台,却是个颇精致的花园。

    他对此处似是极熟,信步走着,不一时便穿出了花园,来到了影壁处,他却仍是脚下未停,直接转上了一段回廊。

    到得廊上,他便将腰上的烟斗取了下来,向旁边的朱漆柱子上磕了磕,从里头磕出了一块东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3章 胭脂引(第二更)

    将那东西握在手里掂了掂,那男子面上露了个笑来,复又继续前行,转回廊、穿小径,熟门熟路地走了一会,最后来到了位于正院偏北角的一所小院前。那门前站着个年约十四五的小厮,一见他过来,便立刻躬身行礼:“刘先生来了,郎主正等着您呢。”说着便侧行几步,推开了院门。

    刘先生嗯了一声,面上神态颇是轻松,负手进了院,来到了正房明间。

    程廷桢面色阴沉,独自肃立于明间的大案前,一双卧蚕眉微微拧着,显得颇为不虞,就算有人进门,他也未有任何动作,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见过郎中令。”刘先生躬身施礼。

    程廷桢皱着眉挥了挥手,眉宇间是压抑不住的沉郁,连说话的声音都如这渐沉的暮色,带着几分暗淡:“先生亲自盯了好些天,不知查出了些什么?”

    刘先生淡淡一笑,将手里握着的那块东西递了过去:“仆幸不辱命,郎中令可得安矣。”

    程廷桢的眸光微微一闪,接过那东西来回看了看,复又去看刘先生:“此物……不是胭脂么?”他的面上含了几许疑惑,“先生予我此物,是何道理?”

    刘先生颔首,抚着颌下的三绺短须笑道:“正是胭脂。此物乃是我花重金自一良医学徒手中购得,这胭脂与普通的胭脂,可是大不相同。”

    “哦?”程廷桢似是来了精神,端详着手里的胭脂,眸中光亮渐盛:“却不知如何不同?”

    刘先生不紧不慢地伸手向那胭脂一点,放低了声音道:“此枚胭脂,乃是左夫人之母的近身老妪,亲自拿去给良医验看的。这胭脂里,有着极少量的丹砂。据那学徒言道,那老妪送去的东西不只这一样,还有面脂与花露,其中检出的各样事物,合起来,可致人不孕。”

    程廷桢耸然动容。

    “莫非……”他喃喃地说了一句,复又垂眸打量着手中的胭脂,眉宇间生出了一丝震惊。

    刘先生的脸上便带出些笑来,怡然地道:“想郎中令必定知晓,左中尉的夫人秦氏,自成婚之后,便从未有过身孕,说起来也真是可怜得很。”

    喟叹似地说罢,他又将声音压低了一些:“故,一俟查出这胭脂有问题,我便即刻联想到了左夫人秦氏。想那秦世章的大母吴氏年纪老迈,族中又无婚配的女郎与郎君,平白无故地,她何须去查这些东西?于是,我特意选了今日秦氏回娘家之日前去盯梢,便是想要探一探,这胭脂与左夫人的子嗣,是否有关。”

    “却不知……结果如何?”程廷桢紧紧地盯着他,一双不大的眼睛在暮色中亮得怕人。

    “甚好。”刘先生拂了拂衣袂,施施然地笑了起来,“左夫人巳初三刻进府,酉初一刻方才出门。据我看来,她的面色很是难看,双目更是红肿,似是大哭了一场。”

    程廷桢扬了扬眉,那一直压抑于眉间的郁气,此时已换作了一丝了然:“这么说来,这些药……果真是下在了左夫人的身上?!”

    刘先生点头道:“正是。”

    程廷桢的神情停留在了讶然与了悟之间,半晌不曾出声。

    这等手段虽非闻所未闻,然左夫人十余年未孕,若真乃药物所致,这下药的人可是十几年的水磨功夫,这是何等的仇恨与怨毒,方致下此狠手?

    “如今我便在想,这些药,到底是谁下的。”刘先生抚须说道,神情十分愉悦。

    程廷桢的眉峰向下压了压,身上的气息亦随之变冷:“这并不难猜。”他厌恶地说道,顺手将胭脂往案上一掷,面上浮起了几分不屑,“左不过是内宅妇人手段而已。既涉子嗣,必与嫡庶相关。有人觊觎左家嫡子之席,设计让正妻生不出子嗣,不算出奇。”

    话虽如此说,他心里却多少还有些摸不着底。

    左思旷是在娶妻三年之后才纳了数房妾室,若此事真是妾室所为,手段也算出乎内闱的高超了。

    “郎中令高见。”刘先生双掌轻击,目中含笑地道:“左中尉以庶充嫡,原是无可奈何之举。可谁能想到,那左夫人始终无嗣,原来却系人为。”

    管他是谁的手段,左家内宅混乱却是不争的事实。

    程廷桢面上的神情变幻不定,片刻后蓦地一笑,淡声道:“先生说得是。想那左中尉是多么谦谦冲和的君子,却不想连自己的内宅都管不牢,此事竟还是被妻家自己查出来的。身为士族子弟,却是修身不谨、修德不慎,府中妾室竟谋害主母,左中尉又有何颜面以君子自居?”他的语气极是平和,然越是如此,那话中的讥诮之意便越浓。

    刘先生往窗前踱了两步,状似惋惜地一叹:“诚如郎中令所言,这般德行不修,左中尉着实是需好生反省才是。”

    一语说罢,他转头看向程廷桢,两个人相视良久,同时笑了起来。

    便在这笑声中,程廷桢摇了摇头,将那块胭脂重又拾起,左右看了看,便自一旁的架上拿过个小木匣来,顺手便将胭脂扔了进去,阖盖说道:“此物先留在我这里,往后未必无用。”

    刘先生颔首笑道:“正是如此。”

    程廷桢便将木匣搁置案上,沉吟了一会,忽然转过了话题:“先生,我至今仍旧没弄明白,那三卷珍本,为何会到得我程氏手中?”

    这是他始终不解之事,而这件事本身,亦透着十足的诡谲。

    那秦家逃奴既是要跑,理当逃上连云山才是,为何还要冒险先去镇上卖书?连云山一脉贯通数郡,她大可逃至别郡再卖书,为何偏偏选了连云镇上的程家书铺?

    这其中,有没有别的隐情?

    刘先生闻言,眸中亦划过了沉思之色,蹙眉道:“我也觉此事颇诡,倒像是有谁暗中助着程家一般,只是……”他说到这里有些迟疑起来,语声亦低沉了下去:“只是……如今以我们手上的力量,彻查此事,仍是……颇难。”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4章 何不为(第三更)

    刘先生所虑者,便是程家的现状。

    程家如今已不复当年门客盈百、侍卫近千的盛景,那十来个人手只能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旁的便再也无力施为了。

    沉默如寒寂夜色,笼罩在了房间里。

    程廷桢立于这满室的黑暗中,整个人亦像是被夜色吞噬了一般,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孤寂。

    刘先生凝目看着他,面上露出了几许萧然,旋即无声地叹了口气。

    接下来他要说的事,于程家而言,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虽然他已有了应对之策,然那计策亦是行险,程廷桢未必会用。

    心下思忖着,刘先生转首往房门处看了看,见那几名小厮离得极远,他便拿起案上的火石,借着去烛台点烛之机,轻声语道:“另有一极密之事,需得禀报郎中令。”

    程廷桢“唔”了一声,似是打起了些精神,撩袍向一旁的扶手椅坐了,语声淡淡地道:“请先生说来。”

    刘先生打着火石,点亮了烛台上的一枝红烛,那细若蚊蚋的语声,亦传入了程廷桢的耳中:“我从秦家那里打听来一个消息,秦家似是要出钱,与何家联办族学。”

    程廷桢闻言一怔,旋即霍然起身,浑身的气息瞬间冰冷。

    “消息可确实?”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先生,平静的脸上已是阴云密布,再不复方才的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