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宫如懿传(全6册) >

第111章

后宫如懿传(全6册)-第111章

小说: 后宫如懿传(全6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懿目视太后,意味深长,“或许在皇上眼中,母子之恩,父子之情,夫妻之义,都比不上君臣二字来得要紧呢!”

    太后的目光逡巡在她身上:“这是你自己的揣测,还是皇帝告诉你的?”如懿见太后不再动早膳,便盛了一碗牛骨髓汤,恭恭敬敬递到太后手边:“皇上天心难测,臣妾如何能得知,皇上更不会告诉臣妾什么。只是太后养育皇上多年,对皇上之事无不上心,难道会看不出来么?

    臣妾若真有什么算计,都也是落了‘正巧’二字罢了。若和愉妃有牵扯,那也是偶然。太后是知道的,愉妃生下永琪后就再不能承宠,她没必要争宠算计。”熹微的天光从重重垂纱帷帘后薄薄透进,太后背着光宽坐榻上,衣裾在足下铺成舒展优雅的弧度。任凭身后是四月锦绣,花香弥漫的浮光万丈,她的面孔却似浸在阴翳之中,连着浑身的金珠玉视、朱罗灿绣,都成了冰冷的死色。太后打量着如懿的神色,片刻,才伸手接过她递来的汤,慢慢啜饮:“你倒是越来越懂得看皇帝了。也算你识趣,自己认了算计永璜和永璋之事。愉妃跪了一晚上,都还不肯招了和

    你相关呢。”

    如懿望着太后,心中隐隐有森然畏惧之情,却还是道:“此事与愉妃无甚关系。而且太后是过来人,遇见这样的事,自然明白,不会去怨算计的人有多可怕,而是可怜被算计的人为何这样容易被算计了。”太后唇角的笑意越来越深,眼中却是极淡极淡的邈远之色,仿佛她这个人,永远是高不可攀,难以捉摸:“你这样的心思,倒是越来越像你的姑母了。”她瞥一眼帘后,“愉妃跪在哀家的寝殿外头,你自己去

    看看吧。”

    如懿本为海兰担心,听得这一句,忙走到太后寝殿前,见海兰跪在地上,神色虽然苍白且疲惫不堪,倒也不见受了多大的折磨。

    海兰一见如懿,忍不住落泪潸潸:“姐姐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何必要把事情和我撇清,原本所有的事,都是我做的,姐姐从没有做过。”

    如懿示意她噤声,扶着她艰难地站起来,替她揉着膝盖道:“你先坐坐,等下我扶你出去。记得别乱动,跪了一夜,膝盖受不住。”

    海兰含泪点点头,乖乖坐下。如懿转到殿外暖阁中,跪下道:“太后怜悯,臣妾心领了。”

    太后慢慢道:“愉妃没了恩宠,争这些做什么?她的儿子给了你做养子,自然事事为了你。但许多事,你搁在心里头就是了,不必痴心妄想。”如懿静静地听着,目光只落在太后身后那架泥金飞绣敦煌飞天仙女散花的紫檀屏风上。那样耀目的泥金玉痕,绚丽的刺绣纷繁,衣饰蹁跹,看得久了,眼前又出现模糊的光晕,好似离了人间。如懿安分地

    垂首:“一切由皇上和太后定夺,臣妾不敢痴心妄想。”

    太后笃定一笑,叹口气道:“这话虽然老实,却也不敬。后宫的事难道哀家做不得主,还要皇上来定夺?”

    如懿听到此节,心中的畏惧减了几分,轻笑道:“个中的缘由,太后比臣妾清楚。”

    太后收敛笑意,淡淡道:“你便不怕哀家把你算计永璜和永璋的事告诉皇帝?你害了他的亲生儿子,他便容不得你了。”

    如懿的神情清淡如同一抹云烟:“若说算计,后宫里谁不曾算计过?太后一一告诉了皇上,也便是让他成了孤家寡人。太后舍不得的。”

    太后冷冷笑道:“哀家舍不舍得,是哀家说了算。你既然来了,哀家也不能不罚你,可为什么罚你,哀家也不能张扬。不是为了你,是为了皇家的颜面。这件事,哀家便记在心里,你走吧。”

    如懿心头一松,忙道:“多谢太后。那么愉妃……”

    太后眼皮也不抬:“你都走了,哀家还留她做什么,一起走吧。”如懿如逢大赦,忙与叶心一起扶了海兰出了慈宁宫。海兰紧紧扶着她的手,一步一步走得极慢极慢。她站在风口上,任由眼泪大滴滑落在天水碧的锦衣上,洇出一朵朵明艳的小花:“我以为姐姐恨我狠毒,

    再不会理我了。”

    如懿凝视着她:“我早说过,你做与我做有什么区别?我不原谅你,便也是不原谅自己。念头是我自己起的,只不过你伸出手做了。做得绝与不绝,原不在你我,而在皇上。”

    海兰的轻叹如拂过耳畔的风:“姐姐从冷宫出来的那一年,曾告诉我会变得更决绝狠心,不留余地。可今时今日看来,姐姐还是有所牵绊。我一直想,皇上能做到弃绝父子之情,姐姐为何做不到?”

    如懿语气沉沉:“因为我从未走到皇上站过的地方。高处不胜寒,皇上与我们看到的、感受的,自然不一样。”

    海兰望着如懿,替她拂了拂被风吹乱的金镶玉步摇上垂落的玉蝶翅萤石珠络:“所以我希望姐姐可以站到和皇上并肩的位置,和皇上一样俯临四方,胸有决断。”

    如懿的笑凝在唇际,久久不肯退去:“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乌拉那拉氏的愿望。虽然我知道还有些难,但我会努力做到。”

    叶心忙道:“娴贵妃这些日子忙于料理六宫的事,很少和我们小主来往,我们小主虽然不说,但心里不高兴,奴婢是看得出来的。”

    海兰嗔着看了叶心一眼,泪中带笑:“其实这些日子我一直想,若是姐姐一直和我生分下去,咱们姐妹会生分到什么地步?”

    如懿笑道:“现在还这么想么?”

    海兰思忖片刻:“现在我想,若是我们姐妹连这样的事都没有生分,以后还会为了什么事生分呢?”

    如懿浅浅笑道:“多思多虑,还不赶紧回宫,治治你的膝盖呢!”

    如懿搀着海兰慢慢走在长街上,远处有明黄辇轿渐渐靠近,疾步向慈宁宫走来。如懿微微有些诧异,忙蹲下身迎候:“皇上万福金安。”

    皇帝脸上有着深深的关切与担忧:“从慈宁宫出来了?太后有没有为难你们?”

    如懿不知就里,忙道:“这个时候皇上不是刚下朝么?怎么知道臣妾与愉妃在慈宁宫?”

    皇帝道:“太后身边的宫人来传话,说你与愉妃在受责罚,朕刚下朝,便赶来看看。”皇帝执过她手,温言道,“不要紧吧?”

    皇帝的眼底似一潭墨玉色的湖,只有她的倒影微澜不动。如懿心头微微一暖:“皇上放心,已经没事了。”皇帝微微颔首,柔声道:“你和愉妃先回去,朕正要去向皇额娘请安。”二人退到一边,眼看着皇帝去了,自行回宫不提。  

 第二十八章 媚好

    皇帝进了慈宁宫,笑吟吟行了一礼:“皇额娘正用早膳呢,正好儿子刚下朝,也还没用早膳,便陪皇额娘一起吧。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太后招招手,亲热地笑道:“只怕慈宁宫的吃食不合皇帝你的口味。福珈,还不替皇帝把冠帽摘了,这样沉甸甸的,怎么能好好儿用膳呢。”福珈替皇帝整理了衣冠,又盛了一碗粥递到皇帝手边。皇帝一脸馋相,仿佛还是昔日膝下幼子,夹了一筷子酱菜,兴致勃勃道:“儿子记得小时候胃口不好,最喜欢皇额娘这里的白粥小菜,养胃又清淡。皇

    额娘每天早起都给儿子备着,还总换着酱菜的花样,只怕儿子吃絮了。”太后欣慰地笑,一脸慈祥:“难为你还记得。”她看皇帝吃得欢喜,便替他夹了一块风干鹅块在碗中,“纯贵妃病了这些日子,皇帝去看过她么?哀家也知道她病着,吃不下什么东西,就拣了些皇帝素日喜欢

    吃的小菜,也赏了她些。”

    皇帝喝完一碗粥,又取了块白玉霜方酥在手:“儿子去看过她两次,不过是心病,太医使不上力,朕也使不上力。”

    太后微笑着瞥了皇帝一眼:“太医无能,治不好心病,皇帝难道也不行么?”

    皇帝唇边都是笑意,仿佛半开玩笑:“儿子要治好她的心病,就得收回那日说过的话,得告诉纯贵妃永璜和永璋还有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儿子还年轻,空口白舌地提起太子不太子的话,实在没意思。”

    太后叹口气,替皇帝添了一碗枸杞红枣煲鸡蛋羹,温和道:“慢慢吃那酥,仔细噎着。来,喝点羹汤润一润。”

    皇帝快活地一笑:“多谢皇额娘疼惜。”他吩咐道,“毓瑚,朕记得娴贵妃很爱吃这个白玉霜方酥,你取一份送去翊坤宫。”

    毓瑚忙答应着端过酥点去了。太后饶有兴致地看着皇帝:“皇帝到很在意娴贵妃啊。”

    皇帝生了几分感慨:“潜邸的福晋只剩了如懿一个,多年夫妻,儿子当然在意。”太后并无再进食的兴致,接过福珈递来的茶水漱了漱口:“皇帝是念旧情的人。哀家冷眼看着,你的许多嫔妃,年轻的时候你待她们不过尔尔,年岁长了倒更得你的喜爱了。譬如孝贤皇后,皇帝哀思多日,

    从未消减。但有件事皇帝也不能不思量,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后位久虚,人心浮动,皇帝在前朝也不能安稳。”

    皇帝的笑意如遭了寒雨的绿枝,委垂寒湿:“皇额娘,恕儿子直言。孝贤皇后刚刚去世,儿子实在无心立后。若真要立后,也必得等皇后两年丧期满,就当儿子为她尽一尽为人夫君的心意吧。”晨光透过浮碧色窗纱洒进来,似凤凰花千丝万缕的浅金绯红的花瓣散散飞进。太后侧身坐在窗下,目光深幽幽的,直望到人心里去。她沉思着道:“皇帝长情,哀家明白。可六宫之事不能无人主持,纯贵妃

    与娴贵妃都是贵妃,可以一起料理。或者,皇帝可以先封一位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她悠然叹息,“昨日哀家看到璟妍与永瑢来请安,儿女双全的人,真真是有福气啊。”皇帝眼底的笑影淡薄得如落在枝叶上浅浅的光影:“若以子嗣论,纯贵妃有永璋、永瑢与璟妍。嘉妃有永珹、永璇。嘉妃腹中这个孩子,太医说了,大约也是个阿哥。纯贵妃性子温和婉转些,嘉妃张扬犀利。但……”

    “但你都不属意?”太后闭目须臾,“可娴贵妃的家世,你是知道的。”

    皇帝的神色极静:“没有家世,便是最好的家世。”

    太后一笑:“你是怕有人倚仗家世,外戚专权?这样看来,乌拉那拉氏是比富察氏合适,但纯贵妃的娘家也是小门小户,且纯贵妃有子,娴贵妃无子。宫中,子嗣为上。”

    皇帝坦然:“正因无子,才可以对皇嗣一视同仁。”

    太后脸色有一瞬的僵冷,很快笑道:“好,好!原来皇帝已经打算得这样周全了。原是老太婆操心过头了。只不过先帝在时,有句话叫满汉一家。纯贵妃是汉军旗出身的,你可还记得么?”皇帝恭谨,欠身道:“皇额娘为儿子操心,儿子都心领了。先帝是说满汉一家,所以纳了许多嫔妃都是汉军旗的。但要紧的当口上,皇后也好,新帝的生母也好,都是满军旗。皇额娘不也是大姓钮祜禄氏么?其实当年皇阿玛在时,疼爱五弟弘昼不比疼爱儿子少,但因为弘昼的生母耿氏乃是汉军旗出身,才失之交臂。皇阿玛的千古思虑,儿子铭记在心。”他顿一顿,深深敛容,“皇额娘,儿子已经不是黄口小

    儿,也不是无知少年。儿子虽然是您一手调教长大的,但许多事,儿子自己能有决断,可以做主了。”挂在檐前垂下摇曳的薜荔蘅芜丝丝缕缕,碧萝藤花染得湿答答的,将殿内的光线遮得幽幻溟濛。气氛有瞬间的冷,太后凝神良久,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罢了。孩子长大,总有自己的主意。你既然心里选

    定了乌拉那拉氏,哀家说什么也无用了。你们自己好好过日子吧。但哀家不能不说一句,没有家世没有子嗣的皇后,会当得很辛苦。”

    “是。日子是自个儿的,至于辛不辛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娴贵妃若不能顺应,便是她自己无能,儿子也无法了。”皇帝说罢起身,“前朝还有事务,儿子先告退了,晚上再来陪皇额娘用膳。”太后点点头,目送皇帝出去。福珈点了一炉檀香送上来,袅袅的白烟四散,眼前考究而不堂皇的陈设也多一丝柔靡之意。那香烟温润,游龙似的绕住了人,将太后的容颜遮得雾蒙蒙的:“娴贵妃说得对,皇

    帝果然不是刚登基的皇帝了。皇帝如此桀骜,若是新后再不能把握在手中,哀家在后宫的地位岂非形同虚设?”

    福珈取过一枚玉搔头,替太后轻轻挠着发际:“太后的阅历,后宫无人能及。娴贵妃也不是个不懂分寸的,何况,皇上不是说了先不立后么,只是皇贵妃而已。太后自然可以慢慢瞧着。”

    太后无奈一笑,深吸一口气:“这檀香的气味真好。”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乌拉那拉氏如懿晋为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金玉妍晋为贵妃,协理六宫;同日晋舒嫔叶赫那拉氏意欢为舒妃,令贵人魏嬿婉为令嫔,庆常在陆缨络为庆贵人,婉常在陈婉茵

    为婉贵人,秀答应为秀常在,还有几位平日里伺候皇帝的官女子,亦进了答应的位分,如揆答应、平答应之流。而本与如懿同阶的绿筠却依旧只是贵妃,更添了玉妍与她平起平坐。这一来,旁人议论起来,更说是因为在潜邸时如懿便是侧福晋,当时身为福晋的孝贤皇后与侧福晋的慧贤皇贵妃都已过身,论次序也当是如懿了。而更春风得意的是新封的嘉贵妃金玉妍,在晋为贵妃的第八日,产下了皇九子,一举成为三子之母,当真荣耀无比。所以皇帝欣慰喜悦之余,特地允许玉妍接见了来自李朝的贺使与母家的亲眷

    ,并且大为赏赐,一时间风光无限,炙手可热。然而亦有人是望着启祥宫人人受追捧而不悦的,那便是新封了令嫔的嬿婉。虽然封嫔,但她的恩宠却因着如懿晋封、玉妍产子而稀落了下来。且此前燕窝细粉之事,总是蒙了一层不悦与惶然,让她面对皇帝之时一壁暗暗勤学,一壁又生怕说错什么惹了皇帝嗤笑,所以总不如往日灵动活泼,那样得宠。此刻她立在启祥宫外的长街上,看着贺喜的人群川流不息,忧然叹息:“愉妃产子后不能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