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田园蜜宠 >

第81章

田园蜜宠-第81章

小说: 田园蜜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谁家的孩子,一个姑娘家何必来参加狩猎?”苏谨行淡然问道。

    “我是河间唐郡守家的女儿,我叫唐如影,我弟弟才四岁,不能来参加狩猎,所以我就来了。我不能给唐家丢脸,可是……我不会射箭,刚才,我听到那个人说,你是本领最大的人,所以……我想跟着你。”

    小如影知道,初次见面,素不相识,人家没有必要带着自己这样一个拖油瓶。她也没什么能给人家的,只得补充上一句:“你若是帮了我,我愿来生做牛做马报答你。”

    苏谨行被她逗得噗嗤一笑:“罢了,来生太远,我也不需要你做牛做马,好吧,我带着你。”他面上云淡风轻,心里却已经起了波澜,这得是多狠心的爹娘,才能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扔进猎场中来,只要前途不要女儿了吗?或许,她和自己一样,也有一个面慈心狠的后娘吧。

    他真的答应了,小如影忐忑的心房一下子被幸福填满,脸上绽开一朵温馨甜蜜的花,两个酒窝在花心中舞动,一双桃花眼也笑成了弯月的形状,甜的冒泡泡。

    苏谨行呼吸一滞,有片刻的失神,继而缓缓地呼出一口气,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又不是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不过是甜的像块糖罢了。

    “来吧,糖……唐姑娘,过来上马。”苏谨行守礼的站在一边为她牵着马缰,等她上马。

    小姑娘欢欢喜喜地走过来,抬起白嫩的小手摸了摸马鞍,又低头看了一眼到自己鼻尖的马蹬,求救的眼神看了过去,软软糯糯地说道:“哥哥,你的马太高了。”

    苏谨行自然也看出来了,以她的身高是不可能自己上马的,便不再客气,长臂一伸捞起轻飘飘的小姑娘飞身上马,让她稳稳地坐在自己身前。

    “阿行哥哥,你刚才叫我什么?”忽然离开地面这么高,小姑娘有点不适应,不过还是没忘了刚才令她心中悸动的称呼。

    “糖,唐姑娘?”这个称呼不合适吗?

    “嗯,”没想到她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喜欢这个称呼,唐唐,以后你就叫我唐唐吧。”

    她也是父亲的女儿,她姓唐,可是她不喜欢如影这个名字,叫出来跟姐姐同名,丝毫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感。叫唐唐,既能区别于姐姐,又能证明自己是父亲真正的女儿,她很喜欢。

    苏谨行张了张嘴又合上,最终答道:“好吧,糖糖。”

    她身后背着的弓箭成为二人之间的阻碍,苏谨行帮她取下来拿在手里,把箭筒摘下来挂在马鞍上,催动身下高大的汗血宝马缓缓跑了起来。

    “怕不怕?”他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小如影第一次骑马,其实还是挺怕的,后背挺得笔直,双手紧紧地抓着大腿根上的马鞍,也顾不上自己此刻的动作是否文雅了。“有点……怕。”

    “别怕,我不会让你掉下去的。来,我教你射箭。”苏谨行拉起她的小手,用自己宽大的左手包住她的小手握住弓身,抽出一支箭放在她右手手心,搭在弓弦上,缓缓拉开。“像这样把弓拉满,用箭尖瞄准,然后果断的放出去,不要拖泥带水知道么,看到那朵黄色的小花了吗?好了。”

    “嗖”地一箭射了出去,一朵野菊花被箭头钉在了地上。

    “哇!”小如影简直看呆了,那么远的一朵小花,一下子就射中了花茎:“你好厉害!”

    她转过头去,用无比崇拜的眼神向他膜拜,满脸惊喜。

    但凡男人,总是有些虚荣心的,尤其是被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崇拜,何况……他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罢了。

    苏谨行面色冷峻,看上去并没有沾沾自喜,云淡风轻的说了四个字:“小事一桩。”

    随后,他又握着她的手连发三支箭,皆命中目标。便放了手,让她自己试试。小如影比量着刚才的样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却只拉开了一点弓弦,箭飞出去就轻飘飘地落在了旁边的草地上。

    苏谨行收了她的弓挂到马鞍上:“如今天下并不太平,你回去以后让你爹给你找个武教头学点功夫,没什么坏处。这箭法没有太多技巧,主要靠练,你年纪小,臂力不够,以后经常练习会好的。”

    “阿行哥哥,你十岁的时候,学会骑马射箭了吗?”

    “当然,已经能百步穿杨了。”

    看来还是自己太弱了,小如影撅起小嘴默默地叹气,苏谨行看着她的样子又想笑了,但还是绷着脸说道:“别灰心,我出身将门,又是男人,自然从小习武。你是女孩子,又这么漂亮,其实……”

    其实你学了武功,也厉害不到哪里去,还是找个厉害的男人保护你,更靠谱些。

    这些话不适合说,他适当地转换了话题:“坐稳了,我们去后山,那里有一片杏子林,带你去看杏花。”

    少年打马扬鞭,马踏青草,跑得飞快。耳边呼呼的风声响起,小如影已经被吹的睁不开眼睛,而且马上很颠,摇摇晃晃的随时可能掉下去。她索性把身子往后一靠哦,窝在他怀里,闭上眼睛。

    苏谨行低头瞧瞧拿他当避风港的小姑娘,忍不住唇角上扬,单手持马缰,腾出来一只手揽在了她的腰上,加快了速度。

    骏马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沿着山脚狂奔,很快就到了山后面的密林之中。此处跑不开马,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小如影鼻翼翕动,闻到了香甜的味道。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大片炫目的杏花。粉白的一片,层层叠叠如云海一般,微风拂过,林中荡漾一片花瓣雨。

    苏谨行把她抱下马,扔了马缰让马儿去吃草,他便悠哉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粉衫白裙的小姑娘在花瓣雨中跑来跑去,一会儿用白嫩的小手去接,一会儿又欢快地转圈圈。

    “阿行哥哥,那些官员子弟都争着抢着打猎立功,怎么你不去呢?”她跑累了,用衫子兜了一大堆花瓣,跑到他身边坐下。

    苏谨行垂眸不语,苏家与其他官员自是不同,青江侯苏晏手握重兵,护卫着河北五郡,一直遭帝王忌惮。而且他们并非氐族人,而是从青海被迫迁徙过来的汉人,手下的兵士也大多数是只听命于苏氏的苏家军,迫于无奈才归降了朝廷。

    苏家的孩子若是太出类拔萃,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家中兄弟三人,只来了他一个,父亲还亲自叮嘱他收敛锋芒。

    这些话自然不能对外人说,苏谨行正犹豫着找个什么借口,忽然刮过来一个冷冽的大旋风,把小如影吹倒在他身上,一堆花瓣落了两人一脸一身。

    旋风吹过,苏谨行睁开眼睛,看见她从自己胸膛上爬起来,正在用一双白嫩的小手抹着脸上的花瓣,她墨色的长发已经沾满了花瓣,像个从天上掉下来的花仙子。

    小姑娘忽然咯咯地笑了起来,伸着自己的小手来帮他打扫脸上、头发上的花瓣:“阿行哥哥,你快要被花瓣埋起来了。”

    他就那样半撑着身子没有动,任由她温热的小手落在脸上、颈上——如果她再大上几岁,或许他会做一点冲动的事,苏谨行暗想。

    “走吧,要变天了,可能会下雨,而且,我还是要打些猎物的,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他拉她起来,捡起马缰,飞身上马。

    这次,把她放在了自己身后。

    “你抱紧我的腰,别摔下去,我要射箭,恐怕顾不上你。”苏谨行取下自己的弓箭在手,催马前行。一路上箭无虚发,很快就收获了不少猎物。

    小如影乖乖地抱着他窄腰,小脸儿紧贴在他后背上,一动也不动。

    他又射到了两只大兔子,放过了旁边一只跑的不太利索的小兔子,带着如影下马去捡猎物。那只小兔子实在太小了,似乎不太明白怎么回事,跑了几步,又回头流连的瞧着。

    “唉!这么小就没了爹娘,你会不会死呀,我来养着你吧。”小如影悄悄走过去,用双手一扑,小兔子向前一跳跑开了,她没有扑到。小姑娘把眼一瞪,不服气了,这么小的东西再抓不住,我还不得被兔子看扁了?

    她紧跑几步,追了上去,猛地一扑。

    “别过去。”苏谨行一眼看出前面的浮土和真正的草地不一样,那应该是个陷阱。可是当他飞奔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小姑娘和兔子一起掉了下去,他因为扑的急,也跟着滚落陷阱,却在掉落的过程中捞住了她娇小的身子,护在怀里。使力一转身子,贴着陷阱侧壁滑了下去。gd1806102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0章 尾声:七十大寿

    七月初七; 宁家庄村东一片热闹景象; 有演杂耍的,有卖糖人的,更有那高搭的彩棚、流水的席面,男女老少尽开颜。。 移动网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全村庆祝七夕节呢; 其实呢,是里正顾青山的七十大寿。

    顾家大门上张贴着大红洒金的对联,上联是七月初七贺七十大寿; 下联是福星寿星捧福寿双喜; 横批是子孙满堂。这对联于对仗上讲不算高明; 难得的是老爷子亲手所书,体现的是一份心情,没人敢说不好。因为人家的长孙顾承谦是曾经的文状元,次孙顾承毓是新科武状元,两位状元爷都齐声喝彩,谁敢不服?不服你站出来试试?

    顾青山长子顾修文和年近四十才得的幺子顾家乐整整相隔十五岁; 所以长子家的长孙和幺子家的幼子同龄,两个四岁的娃娃在院子里吵得不可开交。

    “你得跟我叫叔叔。”顾承楠背着小手满脸骄傲。

    “凭什么呀?你跟我一般高。”顾念祖满脸不服气。

    “因为我和你爹爹一样是承字辈的; 而你是念字辈的。”顾承楠鬼精的小脑袋已经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

    顾念祖知道自己的父亲名字叫什么; 所以大概也认为他说的是对的; 只是心里很不服气,就跑到顾青山身边去,趴在他腿上,委屈哒哒地问道:“祖爷爷; 您为什么不给我取承字辈的名字呀,这样我就不用跟他叫叔叔了。”

    顾青山哈哈大笑:“傻孩子,不论我给你取什么名字你也得跟他叫叔叔呀,因为他本来就是你叔叔。你看,你有妹妹,他没有,你跟妹妹念晴一起玩吧。”

    长着一双大眼睛,像瓷娃娃一样的妹妹顾念晴正窝在宁馨怀里吃糖,见祖爷爷提到自己就好奇地看了过来。宁馨温柔地哄着她叫哥哥,小姑娘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哥哥。”

    顾念祖马上就高兴了:“过年的时候我见过你,那时候你还不会叫哥哥呢,这么快就会啦!你下来,我带你去玩。”

    念晴是顾修武的长孙女,平时见不着住在京城的顾念祖,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虽是有些陌生,却也见过几次,不是特别见外,被大人一劝就乖乖地从祖奶奶膝头爬下来,拉着哥哥的手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阶去玩耍。

    顾承楠落了单,就不计较什么叫不叫叔叔之类的,厚着脸皮主动凑过去跟他们一起玩,小孩子哪有隔夜仇,只一会儿工夫,几个小孩就开心地追逐嬉闹了。

    宁喜的孙子宁昌托着一只喷香的烤乳猪进来,高声贺道:“给老寿星贺寿啦,宴席备齐,是否开席呀?”

    顾青山大手一挥:“开席。”

    “好嘞!开席啦!”宁昌把披着红花的头菜放到了厅堂正中的桌子上,回头大声唱和道。

    “爷爷,我去点头炮吧。”文质彬彬的状元郎顾承谦起身,行了一礼。

    “诶,大哥,点炮这种活是我们粗人干的,你就坐着等着做贺寿诗就行了。”武状元顾承毓大步跑了出去,飞快的跑到大门口。

    “我是长孙,这种活儿怎么能落后?”顾承谦走的也不慢,虽是文采一流,但是身体也不差。

    二人同时点燃了门口悬挂的鞭炮,门外聚集的亲朋齐声鼓掌喝彩,司礼的宁浩站在台阶上让人铺好了厚厚的红色毯子:“儿子们给老寿星拜寿!”

    顾修文、顾修武、顾家乐站成一排,齐声贺道:“儿子们给父亲拜寿,祝父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村里人都挤在门口瞧着,那是京中的大官,边关的大将,还有涞水县最有钱的大财主,这三个人一起给老爹拜寿,场面还真是震撼。

    宁浩再喊:“孙子们给老寿星拜寿!”

    九个年轻的小伙子和少年郎齐刷刷站了出来,正在院子里跑着玩的顾承楠被九哥拉了过来:“承字辈的要拜寿啦,你这小叔叔不想当了吧。”

    众人哈哈大笑,看着小承楠像模像样的跟在哥哥们后头给爷爷拜寿,却在起身的时候被八哥碰了一下,小小的身子一歪,倒向了前方的四哥,却被眼疾手快的二哥一把抢了过去,举起他就扛在了肩上。

    小家伙一下子被举高,开心地咯咯笑:“爷爷、爷爷,看我多厉害。”

    顾青山挑起大拇指:“好,好小子。”

    接下来重孙子拜寿,儿媳们、孙媳们拜寿、闺女、姑爷、外孙、外孙女、外重孙都一一拜寿。热闹欢腾的气氛持续了半个时辰,好不容易顾家的子孙都拜完了寿。只见院门外鱼贯而入一大群中年和青年的男人,绵长壮观的队伍一直绵延到大门外,为首的是任保定知府的宁峰:“姑父,自从您从边关回来,给咱们村带来了鸿饮书院,我们这些穷孩子才读上了书,走出大山,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们这些识字的孩子,我们今天一起给您拜寿来了。”

    黑压压的一大群人,齐齐地跪倒在地,齐声呼喊给老寿星拜寿的场面着实震撼,宁家庄的晚辈们肃然起敬,做人就该做顾青山这样的人,虽然不是高官,没有厚禄,但是他造福了子孙后代,造福了整个村子的人。

    白胡子的王连喜带领几个当了太爷爷的老头们走上前来,含着热泪一起鞠了一个躬:“青山哪,我姐夫长水走得早,没能来给你拜寿,我替他说句心里话,我们这些家里穷的汉子们,跟着你都过上了好日子,这一辈子,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自己过什么样的日子。今天高兴,咱们不说以前的艰难事了,你给咱们大家说几句吧。”

    顾青山走下台阶,拍着王连喜的肩膀笑道:“四喜丸子,你呀你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