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锦此一生 >

第265章

锦此一生-第265章

小说: 锦此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写下传位诏书。还有太后挟持内宫禁军发难等等。

    这一次,不仅是绿竹。连陆清容也惊诧地长大了嘴巴。

    过了半晌,陆清容方才恢复几分镇定:“你是说,皇上已经驾崩了?”

    小太监连连点头:“太后娘娘封锁了消息,奴才马上还要去一趟景王府……”

    “靖远侯世子还说,明日能否在朝臣面前宣读皇上亲笔写下的诏书,就看世子夫人如何行事了!”小太监照搬蒋轩的话,其实他自己都不解其意。

    绿竹闻言,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既然连羽林卫都已经寡不敌众,我们夫人还能做些什么!”

    话音未落,绿竹心中突然一震,不由伸手向自己胸前的玉佩摸去,神色愕然地看向陆清容。

    陆清容暂时没有理会。

    “世子的处境可还安全?”陆清容最关心这个。

    “世子和几位大人被关在了勤政殿,天亮之前,应该并无危险。”

    陆清容这才问道:“那传位诏书,真的没有任何人看清楚吗?”

    “世子爷让我转告您,虽然没人亲眼看见传位诏书的内容,但他可以肯定,上面的名字,绝对与太后娘娘她们所期盼的不同!”

    话已至此,陆清容再也没了顾虑。

    实际上,早在她听说蒋轩被关在勤政殿之时,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明白了。如果世子没有别的话,公公就先去换件干净的衣裳,我会派人护送公公去景王府。”陆清容提议。

    小太监连忙摇头:“这衣裳,等到了王府再换也不迟!事态紧急,王爷的安全实在太过重要!”

    陆清容未曾迟疑,当即回到榆院,吩咐墨南在侯府护卫之中挑选出来二十余名身手好的,分成两队。

    其中一对,护送那名小太监前往景王府。

    另一对,则是由墨南带领,护送自己出京城。

    陆清容曾经想过,是不是该先去一趟镇北将军府。

    毕竟若要调动镇北铁骑,还是有大舅舅姜元昭的帮衬更方便些。

    但她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则,此时吴太后等人已经摆开了阵势,必定对京中武将有所设防,之所以对靖远侯府稍显宽松,是因为蒋轩已然被扣在了宫中。想必,镇北将军府就不是这番光景了。

    二则,着实也是时间紧迫,再不能耽搁半分了。

    果然不出所料,陆清容一行人才刚趁着夜色悄悄潜出京城,内城九门立刻被逐一封闭,禁止进出。

    ……

    此时的勤政殿中,蒋轩正在来回踱步,与禇大人一起,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拖延时间。

    而燕国公和冀大人,却是有些心灰意冷。

    刚才得知西苑有暗道可以通往宫外,他们本是有些振奋的。但听闻蒋轩要找的救兵竟然是靖远侯世子夫人……当场又大失所望。

    且不说陆清容年纪尚轻,单凭她是一个女流之辈,就不可能担得起此等大任!

    如今城内兵力各事其主,早已没有可争取的空间。而若想调集城外兵马,在天亮之前赶至皇宫,别说是陆清容了,就算让他们亲自去游说,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燕国公和冀大人的悲观,倒也在某些方面方便了蒋轩行事。

    比如那个放着传位诏书的雕花龙纹楠木盒。

    蒋轩提议先把诏书换个地方藏好,省得那盒子太过扎眼,万一吴太后等不及天亮就来发难,遗诏的安全也绝对不容有失。

    冀大人本是不同意的,但当他得知众人的安危都系在了靖远侯世子夫人的手中之时,方才拿出钥匙,配合蒋轩将皇帝亲笔所书的遗诏掉了包。

    此刻躺在盒中的,不过是一份空白诏书罢了……

    gg330711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七十八章 毁灭

    (全本小说网,。)

    偏殿之中。

    吴太后以歇息之名,将皇后等人打发去了别处,但实际上,她却彻夜未眠。

    “景王府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吴太后突然问起。

    李嬷嬷刚刚打探过消息,见此时殿中再无旁人,便直言道:“暂时并未惊动,安乐伯只暗中派人盯紧了王府,夜间本就人少,做到有进无出,又不被他们察觉,还是容易的。”

    “嗯。”吴太后还算满意,“那边只要坚持到天亮,到时候大局已定,任他们也再翻不出什么风浪了!”

    吴太后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那个传位诏书。

    此时此刻,她仍怀有一丝侥幸:“你说,那诏书之上,会不会写的本就是皇长孙的名字呢?”

    李嬷嬷只能点醒她:“倘若如此,那目前勤政殿之中,绝不该是那几位大人才对……”

    吴太后长叹一声,不再自欺欺人。

    她转而问道:“那诏书做得怎么样了?”

    李嬷嬷眉头紧皱,实话实说道:“事出仓促,翰林院之中敢做这种事的人又不多,要想做到以假乱真,这么短的时辰之内,恐怕有些困难。”

    “啰嗦这么多,他们到底能不能做到?”吴太后有些不耐烦。

    “刚才他们费了好半天劲做出来一份,奴婢拿去给皇长孙过目,皇长孙一眼就看出那不是真的……”李嬷嬷如实道。

    “小小年纪的,他懂些什么!”

    吴太后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明白,若是皇长孙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朝中必定还会有人看出破绽。那必定行不通。

    斟酌再三,吴太后犹豫道:“要不然,咱们干脆不用什么劳什子的诏书,就声称皇帝驾崩之前留下了口谕……”

    李嬷嬷怔住片刻,认真思虑道:“若是那般,则需要勤政殿的几位大人配合才行,可他们或是刚正不阿之人。或是与二皇子关系匪浅。恐怕不会轻易归顺。”

    吴太后冷哼一声,似是信心十足的模样:“今日的形势已然如此,他们能选择的。只有当活人还是当死人!”

    李嬷嬷当即不敢再多言。

    吴太后接着道:“他们不是守着皇帝的遗诏不放吗,那哀家就先断了他们这个念想!”

    正当李嬷嬷仍在错愕之时,吴太后已经站起身来:“走,现在就去勤政殿!”

    于是。离天亮还有段时辰,吴太后就带着为数不多的随从。再次回到了勤政殿。

    大殿之中,蒋轩等人皆是坐立难安。形势本就紧迫,再加上皇帝的遗体仍停在殿内,无人措置。更是增添了几分荒诞凄凉之感。

    正在此时,吴太后又带人过来,说是殿中阴气太重。大夏天的端了个火盆进殿。

    吴太后命人将火盆摆在大殿正中,才挥手让他们退下。只留下李嬷嬷和一名带着佩剑的侍卫。

    她这才对着蒋轩等人问道:“几位考虑得如何了?”

    青铜火盆之中的炭火极旺,烤得周围众人都燥热难耐。

    冀大人的耿直更胜以往,直接回道:“臣等无需考虑,只等天亮之后,当着朝中众臣的面,即可宣读诏书。”

    许是听了太多遍这话,吴太后已不再动怒,只转头对李嬷嬷使了个颜色。

    李嬷嬷不敢抗命,立刻向龙塌那边走去。行至塌边,双腿忍不住有些颤抖,但还是强忍着惧意,将皇帝枕边的雕花龙纹楠木盒拿到了吴太后面前。

    吴太后瞟了一眼盒上的金锁,知道这几个人肯定不会交出钥匙,索性直接对那名侍卫吩咐道:“打开。”

    只见那侍卫不假思索地拔出佩剑,手起剑落,盒子当即就被劈开。

    一卷明黄的诏书,从中滚落出来,静静躺在地上。

    吴太后毫无顾忌,抢在所有人前面,亲手将那卷诏书拾了起来。

    自然无人再敢与她争抢。

    只不过,吴太后像是被定住了一般,许久不曾再有动作。

    吴太后紧紧攥着传位诏书,用力之大,指尖都明显有些泛白。

    她心中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侥幸的想法再次出来作祟,让她有种一看究竟的念头。

    但还有另一种声音,在不断警告她,千万不能打开看。仿佛如此一来,就不必背负过多的心债……

    吴太后攥着诏书的那只手,愈发用力,但终究还是没敢打开看。

    下一刻,她倏地抬起手,猛然将那诏书投入到火盆之中。

    众人骇然。

    谁也没想到,吴太后竟是看都没看上一眼,就做出如此举动。

    震惊过后,几人的反应不尽相同。

    燕国公跟着折腾了大半夜,连坐着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此时只是轻声惊呼,倒吸了一口冷气。

    冀大人和禇大人则是上前几步,盯着那火盆,神色焦急,显出进退两难的样子。

    唯有蒋轩,看着那诏书已经被烧得差不多了,瞅准时机,佯装才刚反应过来的模样,急忙跑至近前,毫不犹豫地伸手,将其从火盆中抢出。

    却也是于事无补。

    诏书早已被烧得一团漆黑,所剩无几,哪里还能看出半个字。

    吴太后冷笑一声,颠倒黑白的话张嘴就来:

    “那本就不是什么诏书,不过是你们拿来哄骗世人的东西罢了,如今烧了倒也干净,一切就以皇帝的口谕为准!”

    冀大人等人,这时才反应过来蒋轩的用意,连忙也都摆出一副悔恨异常的表情,只想着能多拖延些时辰才好。

    “皇上驾崩之前,并未留下什么口谕……”冀大人失魂落魄地说。

    吴太后亲手毁了诏书,此刻的猖狂更加变本加厉,索性连掩饰的心情都没了:“现在诏书没了,你们若再这般坚持,咱们就看看满朝文武到底是相信你们的话,还是相信哀家的话!当然,这也要你们还能有机会开口才行!”

    肆无忌惮的威胁过后,吴太后气势十足地盯着他们,等着即将到来的臣服。

    正在此时,外面突然跑进来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跪下,慌乱回禀道:“太后娘娘,大事不好,刚才一直按兵不动的羽林卫,此刻不知为何,突然和禁军动起手来了!”gg330711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

    (全本小说网,。)

    听闻羽林卫和内宫禁军动起手来,吴太后先是一怔,很快就恢复了从容。

    即便此刻在勤政殿中,已经隐约可以听到阵阵响动,似是刀剑之声,却依旧不见吴太后有所慌乱。

    “是谁先动的手?”吴太后淡然发问。

    那个报信的小太监仍在发抖,慌忙回道:“是羽林卫!”

    吴太后闻言,不怒反笑。

    只见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蒋轩一眼,才面向众人,冷笑着道:“眼看着就要天亮了,哀家可真有些等不及,想看看你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何解释羽林卫的抗命之举!”

    吴太后觉得,这可是他们自己送上门的把柄!

    此时此刻,吴太后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外面冲突的结果。

    内宫禁军固然难以抵挡羽林卫的攻势,但安乐伯早就带着五军都督府的人马在外围部署完毕,羽林卫竟然敢先动手,简直就是自不量力!

    故而,吴太后丝毫不曾掩饰她的得意之色。

    进来报信的小太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难道是自己说得不够清楚吗?

    他急忙又道:“羽林卫攻势猛烈,还望太后娘娘赶紧想想办法才是!”

    吴太后不以为然,犹在冷笑:“他们上赶着要自取灭亡,哀家也没辙不是!”

    她心里自有盘算。

    既然勤政殿里这几个人软硬不吃,她唯有一不做二不休,刚刚毁掉了传位诏书,此刻干脆把羽林卫也清除干净,省得天亮之后在群臣面前再生事端。阻碍皇长孙继位……

    那小太监听得一头雾水,只觉得太后娘娘是在故作镇定。

    他不由抬眼望去,瞅见靖远侯世子也在殿中,再想到外面的羽林卫……

    欲言又止了一番,他忍不住向吴太后请示:“事关紧急,能否请太后娘娘先行屏退左右……”

    吴太后断然拒绝。

    她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打击蒋轩的机会。

    “可是,内宫禁军就快要顶不住了!”小太监高声喊道。企图唤回太后娘娘的理智。

    这时。吴太后方才微微皱眉,问道:“你说什么?”

    “内宫禁军根本抵挡不住这般攻势,此时。羽林卫已经离勤政殿越来越近了!”小太监确认道。

    吴太后当即目瞪口呆,这才突然惊觉,那阵杂乱之声的确已经变得愈发清晰。

    “安乐伯呢?外围没有人带兵增援吗?”吴太后急忙发问。

    “外面并无任何动静。”

    吴太后脚下一个踉跄,险些就要昏厥过去。幸亏李嬷嬷及时上前扶住。她才得以稳住身形。

    心中不禁腹诽,这个安乐伯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早已部署好了。行动居然如此缓慢!倘若真的让羽林卫先控制了勤政殿,虽说并不至于输掉大局,但终归有损自己的颜面。

    此刻的吴太后并不知道,她的想法其实还是太过乐观了。

    没过多久。勤政殿外的声音逐渐弱了下来。

    胜负已分。

    就在吴太后横眉怒目,打算用气势镇住羽林卫,替安乐伯的增援拖延时间之时。进入大殿的两个人,直接让她当场怔住。

    这两个人。皆是一身戎装,却又不尽相同。

    其中一人,她是认得的,正是羽林卫的一名首领。

    另外一人,虽说是个生面孔,但那一身镇北铁骑的装束,却明显得很!

    正在吴太后发愣之际,后面那人已经草草行了个礼,径直走向蒋轩:

    “世子爷,八千镇北铁骑现已及时赶到,此刻已经接管了京城防务,将犯上作乱的安乐伯等人以及内宫禁军尽数控制。”

    直到此时,蒋轩总算真正松了口气。

    冀大人和燕国公,则是震惊非常,想不通这八千镇北铁骑如何就能在一夜之间直抵京城……难不成,真的是靖远侯世子夫人的手笔?

    尽管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仍旧不敢相信。

    唯有禇大人,远比他们要淡定许多,只与蒋轩对视一瞬,眼神之中尽是了然。

    反观吴太后,再也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