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嫡女如珠似宝-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你还是觉得有意见?那鸡蛋你也别吃了。那还是看在我二哥的面上才给你吃的。
蒋太后再次点了点头。
“再说,如果一上来就给所有的大臣们吃食的话,他们还以为是应该应分的,以为别人都有了,他们自然也应该有。”
不要想美事?工作餐?不好意思,没有。
“在不抱有希望的时候,突然间有人给他们吃的了,他们是不是就会很感激?在此基础上给自己想要照顾的人一些照顾,是不是同样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王姒宝本还想让那些大臣们放点血花钱买来着。后来一想自家老爹才刚当上一品大元,自家哥哥们今后在朝中为官也需要人脉和这些人的支持。因此和同僚们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便忍痛自己放了点血。
当然,这些鸡蛋都是雍慈宫的,不够的,也让内务府的人给送了过来。实际上花的还是永盛帝的钱。
王姒宝接着说道:“既然大臣们也都吃饱了,是不是对皇表舅吃点小点心就都没意见了?”王子义只是顺带吃的,别人可不会过多的关注王子义是不是多吃多占了。
蒋太后听了之后,笑着摇了摇头。说到底,这小丫头除了讨好自家皇帝儿子外,最想做的还不是让自家父、兄吃饱喝足,不忍心让他们挨饿。
这一套一套的,也不嫌累的慌。当然也不能这么说,王姒宝现在看来还是很累的。
蒋太后上前摸了摸王姒宝的头,欣慰的笑着。
宝妹,还真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好孩子。这么多人宠着,也没有给宠坏了。
林溪虽然心疼王姒宝,也因为王姒宝对家人的付出心里狂喝老醋。但是这样的王姒宝却让他不能不爱。
真是个傻丫头。平时还真没怎么看到她动这么多小心思。
人吃饱了喝足了,是不是就容易困?
这有事做的还好,像那些闲着的人是不是就要没事找事儿干了?
因此永盛帝就想到了雍慈宫正在睡午觉的王姒宝来。
“德寿啊,去把第一道考题给宝郡主送去。看着她答,等她答完了将第二道考题给她,再叫人把她第一道考题的答案给朕送过来。”
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那小丫头胡说八道也是蛮有意思的。
德寿到了雍慈宫,王姒宝还没睡醒。
他们这些宫里的老人心里都有数,宝郡主受宠的程度绝对不比宫里的皇子和公主们差,甚至是有过之而不及。因此对王姒宝的喜好,宫人们都特别的关注,生怕在不知情的时候,得罪了这个小主子。
王姒宝有起床气这点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虽然影响到她睡觉,她也不会将人喊打喊杀的。但是她可能会撅着小嘴,很久不理人。
王姒宝不理的人,脾气可就没几个好的。尤其是林溪,谁让他家小未婚妻不高兴,他是绝对让得罪他小未婚妻的人更不高兴。这是个相当睚眦必报的主儿。
德寿在雍慈宫内大概喝了半个时辰的茶水,顺便吃了不少的糕点。才等到里面小主子的醒来。
王姒宝和林溪收拾妥当后出来,德寿赶忙上前见礼道:“给宝郡主、林世子见礼。”
王姒宝赶忙一摆手道:“德寿公公,您老快别多礼了。不知道您找我有什么事儿?”
“老奴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让您答题来了。”说完,德寿双手奉上永盛帝亲笔手书的这次殿试的第一题。
另外,在旁边的书案上已经铺好了专用题纸,笔墨也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王姒宝了。
“让我答题?”这次殿试的考题她是很感兴趣,但是为什么还让她答题啊?
“这是陛下的旨意。”德寿当然知道永盛帝纯粹是闲的慌,让宝郡主给他解闷的。但是这个不能说啊。
“好吧,那就答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答就答呗。正好也和林溪一起好好研究研究这些题。顺便让他从中取取经。
王姒宝伸手接过德寿手中的试题,和林溪手牵手走到书案,并排坐下。
她打开了题纸一看,上面只有一道题。
对吏治改革有何建议?
王姒宝想都没想,在题纸上飞快的写出了答案。然后封存在纸袋中,交到德寿的手中。
“答完了?”林溪好笑的看着王姒宝。
“嗯。答完了。”王姒宝点了一下头,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林溪无奈的将王姒宝揽进怀里,低语道:“你就不怕皇上会生气?”
王姒宝娇嗔道:“皇表舅哪会那么容易就生气。”
德寿还在疑惑呢,怎么能这么快就答完了?宝郡主不是在糊弄陛下吧。但听宝郡主的语气又十分肯定,于是赶忙命人将王姒宝答的题交到永盛帝手中。
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恐怕陛下该等着急了。
德寿将第二道考试题交给王姒宝。王姒宝接过一看纸上面是道刑法题。
上面的案子是鄂东知府被自家亲儿子举报贪污受贿、宠妾灭妻、杀人灭口一事。
案件其实很简单。
就是鄂东知府的小妾害死了他的原配,鄂东知府不但没有惩治自家的小妾替原配报仇不说,最后还让这个小妾当上了自己的填房。
等这个小妾当上填房后,非但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残害原配留下的唯一嫡子。后来这个嫡子长大了,人家奋勇反抗,将这个恶毒的后娘给杀了。
这下鄂东知府知道后就不干了,你杀了我心爱之人,我管你是不是我儿子,反正我儿子也多,不差你一个。他又打算杀掉这个儿子。
后来,这个儿子在家里忠仆的帮助下躲过一劫。
思来想去,这样不行,自己早晚要被自己老子给弄死。那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携带着这么多年来收集到的自家老子的罪证来了雍都,并一状告到了大理寺。在此期间,还多次受到了他老子的追杀。
等大理寺将罪证呈报给永盛帝后,永盛帝批示:缉拿鄂东知府归案,并将其绳之以法。
大家也都知道,官府当中这些官员哪有几个不怕查的,有时一查一个准。
因为证据确凿,鄂东知府最后被免官,并流放三千里,所有家产充公,奴仆发卖,子女五代内不允许参加科考。
这个案件事实清楚。对于鄂东知府的判罚众人没有异议,问题就是在对这个嫡子的判罚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按律法,状告自己父母者当属忤逆行为。
忤逆罪无论哪朝哪代都属于仅次于谋反叛乱的大罪。就连罪犯所在县的县官因为教化不利都要跟着判罚。轻者撤职,重者发配充军。而罪犯呢,极刑比凌迟还要残酷。采取剥皮揎草、磨骨扬灰的刑罚。
一般来说,做父母的告自家子女忤逆,通常是告不赢的。因为不论哪一县出了逆子,不但县官跟着受累,就连逆子所在县也将被截鼓楼角。这是一县百姓的耻辱。直到这个县里出了孝子之后,申报朝廷,获得旌报后才能恢复鼓楼角。
如果王姒宝没有记错的话,在清朝的时候,如果有人犯了忤逆罪,直接就会被判斩立决。就是在现代,在电视上和新闻上也经常会有父母告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
这个案件的分歧在于有的人认为这个嫡子确实犯了忤逆的大罪,应该按忤逆罪判处。但有的人却认为他大义灭亲,不应该被判忤逆。
双方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最终无法定案。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题
作为被同情的一方,很多百姓在知道这件事后都到大理寺请命,要求放了那个嫡子。全本小说网,HTTPS://。m;
最后这件事一拖就拖了大半年。
王姒宝仔细阅读了这道试题发现:在整个案件当中,唯独没有人谈论这个嫡子杀了继母应该如何判罚的事情。
王姒宝对于忤逆一事向来有自己的观点。所谓父慈子孝,如果父母慈爱,子女不孝判罚子女是天经地义之事。
但是如果父母不慈呢?仍然坚持让子女处处都不能违背了他们的意愿这点真的很坑爹。尤其是像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亲生父母犯错,难道作为子女就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犯错而不能报官,甚至还要同流合污吗?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的恶婆婆就是凭借着这一点拿捏住媳妇一辈子的。
这个不是王姒宝一个具备现代思想的人,凭借着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个时代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她是个穿越女没错,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会因为她的出现而有所改变。即使她呼扇起了一点蝴蝶效应,最终还是要回到它的历史轨迹当中。
王姒宝对这道题虽然已经有了的答案,但是她的心情却变得异常沉重。
林溪看到了她脸上表情的变化,没有言语,只是伸出了自己的手紧紧的包裹住王姒宝的小手。
王姒宝因为他的安抚,心情有所好转。转过头朝林溪一笑,开口问道:“你的答案呢?”
林溪挥笔在一张白纸上写道:“应判处忤逆罪。但念在其情可悯的份上,可给予轻判。”
大雍律法忤逆罪最轻刑罚也是族里除名、杖责一百、充军发配。
看似这个刑罚要比极刑轻得多,但那只是相对而言。
一般人是根本挺不过多少杖的,何况还是整整的一百杖。真的是侥幸挺了过来的那也是非死即伤。
王姒宝轻点了下头。拿起笔来在题纸上开始写自己的答案。
王姒宝在答第二题的时候,正是永盛帝展开题纸看她第一题答案的时候。
打开题纸,把永盛帝给逗乐了。果然有了这个小家伙在,什么事儿都会变得趣味十足。
“王爱卿,你好好看看你家小女儿用了半个多时辰给朕的答案吧。”永盛帝说完,想到了王姒宝的作答,又禁不住好笑的摇了摇头。
等王子义展开题纸一看到答案,立马坚定道:“这不可能。”
永盛帝一听这话,眉峰一挑,什么不可能?就宝妹写的字,别说从前,就今天这一天他都见了好几次了。
王子义一看永盛帝的表情就知道,他会错自己的意了。赶忙澄清道:“微臣的意思是,宝妹不可能用了这么长时间来作答这道题。”
永盛帝用眼瞄了瞄呈给他题纸的小太监。
那小太监赶忙上前回复道:“禀皇上!奴才和师父去雍慈宫的时候,宝郡主正在午睡。奴才师父觉得宝郡主已经辛苦一大早了,还是应该让宝郡主多睡一会儿才是。所以,奴才的师父是等到宝郡主醒了之后才让宝郡主作答的。这道题是宝郡主看了一遍题目后就给出的答案。”
这小太监是德寿的徒弟,心里也是十分感激王姒宝的。要不是王姒宝在睡觉,他们刚刚也不会吃上口热乎的饭菜了。
美景这点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为了不让这些人打扰到自家主子睡觉,就好吃好喝招待了他们。
永盛帝撇撇嘴,心道:果然是知子莫若父啊。
但是永盛帝仍然不肯就此放弃,他拿起了朱砂笔再次重新写上了第一题。
吩咐道:“这个让宝郡主好好作答。”
“是。”小太监赶忙领命前往雍慈宫。
王子义出言维护自家小女儿道:“我觉得宝妹的答案很正确啊。”
“正确?什么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难道这就是爱卿口中所谓的正确答案?”永盛帝不满的说道。
其实王姒宝本想只写上“已阅”二字的。但她是真的怕永盛帝揍她,才又多写上了几个字。
王子义辩解道:“这次殿试一共十道题,每个人只需要挑选其中一两道题作答即可。我家宝妹这么答其实一点都没错啊。”
“别人答一两道,这小丫头是你教的,朕非得让她都答才行。你家老三如果答少了,朕也不会给他状元的。”永盛帝赌气道。
王子义悠闲的喝了口茶,缓慢开口道:“那微臣便让洵哥儿学着点宝妹。不会的和不想答的,只写一两句就好。这样也算全答了。”
唔,这个云雾茶味道不错,过后让宝妹找她皇表舅多要点给他。
永盛帝是真的知道王姒宝随谁了。
她有时胡说八道的那股劲儿,就跟她这个死爹是一样一样的。但是话从宝妹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觉得顺耳,可打从她爹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这么气人呢。
雍慈宫这头,王姒宝一边写还一边和林溪探讨:“林溪,你说这小子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忤逆既然是不可能更改的大罪,那这家伙怎么就不动动脑子想办法怎么去规避?
“确实脑子不够使。”这要是他,要么暗中将人给杀了,不给自己留后患。要么就先想办法彻底和这样的人脱离了父子关系,然后再去告状。
“林溪,你要知道,一朝律法有多重要?可以说是一国之本啊。因此,一旦律法制定出来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十二个字。要知道制定律法的是人,不是神,他们难免也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再者,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新的违法乱纪的事儿。这样一来,律法就要跟着时代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因此,人们在最初制定出来的律法就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最起码应该每隔几年就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做一下修订。不要怕麻烦。因为很可能就是因为律法的不合理性及不完善,造成下面执行律法的人没有可以依据的条款,最终导致律法执行的困难,甚至可以造成无辜的人惨死。还有可能因为律法中存在的漏洞,从而让许多恶人逍遥法外。”王姒宝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借机说给了林溪听。
林溪反复琢磨着王姒宝说的话,最后了然的点点头。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十二个字重重的敲打在乐他的心头。
林溪知道王姒宝聪慧,没想到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案件中,她居然会总结出这么多别人都无法想到的事情。
有句话叫‘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他倒是希望自家小未婚妻有时能傻点,糊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