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嫡女如珠似宝-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氏在这个问题上唯独要操心的就属三儿子王裕洵了。于是叹了口气道:“这眼瞅着都二十一岁的人了,现在连个人影都没见着。我那三儿子脾气还怪,非得找个他自己称心如意的才行。如果我们当父母的没有经过他同意,盲目的给他订下的话,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所以,还能怎么办?拖着呗。”
卢氏赶忙接口道:“你家王四公子无论是家世上,还是学识上,以及样貌上样样都出挑。这个根本无需担心。而我家两个儿子现在什么都没有,今后想要找个能匹配的人却着实不易。”这如果不和吕家大宅脱离,借着吕家的名号还能给自己两个儿子娶上名门望族的小姐。现在,恐怕就是想找些小门小户的女子都不容易。
蒋氏看着发愁的卢氏,知道有些话说出去也毫无意义。便只能劝慰:“慢慢来。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急也急不来。”
之后两人便有些相对无语。
王姒宝见两个人有些冷场,遂按捺不住开口询问道:“师娘,问句不该问的话,您可曾埋怨过师父?”
卢氏有瞬间怔楞,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没有埋怨吗?当然有。
当年向她家求娶她的人不少,但是自从见到过吕缘一面之后,她便心心念念只想着嫁给吕缘为妻。因此,拒绝了所有上门提亲的人。
等吕家找来媒人替吕缘向她提亲的时候,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连犹豫都没犹豫,就立马点头同意。
刚成亲那会儿,俩人也曾好的跟蜜里调油一般。但是没过多久,吕缘便开始了旧态复萌。在家里和小妾、家妓厮混不说,还在外面包养妓子、眠花宿柳,据说还有好几个所谓的红颜知己。
本朝一向重嫡抑庶,但是吕家却自成方圆,依然沿袭当年的作风。卢氏无奈,也只能听之任之。
又过了几年,她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本来还憧憬着吕缘能够亲自教导这两个儿子,将他们培养成和他一样有才华的人。谁料到这人居然撇下了他们母子三人出外游历去了。
这一去经年,撇下了他们母子三人在吕家大宅孤苦无依。
她有时也问自己,她究竟算是有没有丈夫?
好像有吧。
等到去年,听说自家丈夫在雍都落了脚。本来以为他们母子三人马上就可以来雍都与他会合。没想到族里信不过他们母子,硬是派了自家小叔子夫妻二人及他们的子女前来帮着应酬。
这是嫌弃他们卢家门楣低了?
好吧,在吕家,只有崔、曹、谢这样的门楣才算是高门。
这些年从府里的中馈没有落到她这个长媳手中,却落到了二弟媳曹氏的手里她就已经看透了,不是?
那她就带着孩子继续等吧。
可等来等去,最后竟然等到了自家夫君和族里的决裂。
就这样他们夫妻带着孩子几乎身无分文的从吕家离开。
吕缘曾经的小妾、通房这些年因为吕缘常年不归,早已经跟别人好上了。这一次果断和他们划清了界限,没有跟着来。
想到这里,卢氏苦笑了一下,淡淡的说道:“怨吧。”
第一百一十章 会试前准备
王姒宝不去相劝不说,反而还认真的点头道:“怨才对。//全本小说网,HTTPS://。)//像我师父那样的男子,哪个好女人能不怨?”
蒋氏瞪了一眼自家的小女儿,赶忙开口道:“出嫁从夫,这就是命。不过,将来都会好起来的。”
王姒宝撇了撇嘴道:“我不是不盼着师娘和师父好。但是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纵容师父的话,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师娘和师兄。”
卢氏听到这话,身上淡淡的忧伤突然间就散开来去。瞪大眼睛吃惊的看着王姒宝。
这真是个奇特的小丫头。
王姒宝不顾蒋氏给她递眼神,她就想任性一回,帮着自家师娘惩治渣男师父,怎么的吧?如果不将吕缘的人品给掰正了,撸直了,将来只会坏事。
一个过分沉迷于女色还很不负责任的男人是不配担当重任的。
“那你想要怎么帮我?”卢氏好奇的问道。
王姒宝想了想,问道:“师娘,您应该是出身潍州卢氏对吧?”
卢氏点了点头:“没错。我是卢家二房的最小的女儿。”
“那您和师父成亲的时候应该有很多嫁妆吧?”王姒宝继续问道。
“虽然称不上十里红妆,但是要说起来,我的嫁妆也着实不少。我是家里的小女儿,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开始替我攒嫁妆了。”卢氏说完,有一瞬沉浸在当年成亲时的盛况当中。
王姒宝等卢氏回过神来,继续追问道:“那现在您的嫁妆在哪?”她可是听说吕缘他们这次相当于净身出户的。那卢氏那么多的嫁妆究竟都去了哪里?
卢氏听王姒宝这样一问,先是脸一红,接着不好意思的回答道:“已经所剩无几了。”
“那么多都没有了?那您把您的嫁妆单子给我抄一份吧。到时候我想办法给您弄回来。”王姒宝十分有把握的说道。
这都是什么人啊?记得当初王姒宝和吕缘初见的时候,曾经还和他探讨过关于男人、女人和小儿的问题。其中就有说到男人花女人的嫁妆的事情。当时自己师父好像对她的话还十分不屑来着,认为她是在狡辩。可现在事实摆在了眼前。
虽然卢氏的嫁妆不是吕缘拿出去花的,但是作为一个男人没有赚钱养家不说,居然还将手中的钱都拿去包养妓子,养外室,也就是他自命为风雅的行为,照顾所谓的红颜知己。
但是他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妻儿呢?
扔在族地十多年不管不顾。居然让自己的妻子靠自己的嫁妆维持生活。
还是那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没有卢氏,吕缘的两个儿子又是怎么被好好照顾长大的?
王姒宝越想越来气,正义感也跟着越来越爆棚起来。如果这人不是自己的师父,她真的恨不得要找人胖揍他一顿方解气。
“那些都是我们已经用掉的。还,还怎么能要的回来?”卢氏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由我来想办法。但是您以后对我师父再不能像从前那样纵容了,该管的地方就要管。这里是雍都,不是吕家族地。吕氏家族有些腐朽的东西,该给它埋葬就通通埋葬掉吧。”王姒宝说到最后觉得异常的沉重。
这就是时代在进步和发展的必然。
有些东西随着历史的洪流,必然会退出舞台,终将湮灭。不管它当时有多辉煌,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因此,人不能总活在过去,总是沉浸在过往的辉煌当中。人只有不断的向前,不断的进取,才能进步。
吕家的辉煌终究已经成为了过去。只有将其彻底打破,再重新组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否则将越来越腐朽,最终被完全腐蚀掉。
卢氏在回去的路上,反复思考着王姒宝最后说的话,该埋葬就通通埋葬吧。
这么多年来,她在吕家族地更多的是埋葬了自己。现在为了她自己,为了两个儿子,是应该好好的活一番了。不然她将来还要上哪儿,才能再去弄到第二份嫁妆来养活她及两个儿子?
自己曾经心爱的男人该负起一个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了。
吕氏紧握了一下拳头,为自己打起气来。
在王姒宝看来,这就是所谓的‘为母则强’的道理吧。
过后的几天,卢氏领着人收拾王姒宝送给他们的宅子。吕宏博和吕宏伟二人也开始和王姒宝及林溪一起学习。
在侯府,他们第一次听到自己父亲亲自授的课,更是第一次见识到王子义潇洒自如、天马行空一般的自由授课方式。
直到这时,他俩才终于发现,自己简直就是弱爆了,有太多的东西他们都不懂。并且认识到以前的他们是多么的自大。现在要真比的话,恐怕就连自己的小师妹和林世子都比不过。
要知道,那俩人可比他们两兄弟小了好几岁。
自从有了吕缘的加入,王裕洵更加的如虎添翼。
在紧张和忙碌中,很快便来到了会试的当天。
在这天,家人给王裕洵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但是,王裕洵真正拿到考场上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王姒宝给他准备的。
会试一共要进行三场,每一场要三天,一共下来要整整的九天时间。在这个期间,是不允许生员离开考场,也就是贡院的。
也就是说,参加会试的人员要在贡院里面吃住上整整九天的时间。
进了贡院后,每个生员会被安排在一排一排的号舍内。
每个号舍是一间三面围绕,一面向过道敞开的极为狭小的小隔间。号舍里面只摆放了一张桌椅、一个小火炉、一个恭桶及一张席子。
对于有严重洁癖的王裕洵来说,这将是个十分痛苦的折磨。如果有可能,他都想退缩了。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家宝贝妹妹,他也只能在心里不停的构建,忍一忍海阔天空。
王姒宝要做的事就是尽量去改善一下王裕洵考试的环境,不然非得影响他的发挥不可。
这里第一个要解决的当然是吃的问题。
王裕洵一个大少爷,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哪里会做什么吃食?
还好,贡院间内准备的炉子就是他会的,煮茶水用的小泥炉。
自从见识过吕缘亲自动手煮茶后,喜好附庸风雅的王裕洵王四公子,便跟着他学习过一阵子。因此,这一点还算难不倒他。
那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吃的,以及吃什么的问题。
通常一般人家都会给生员准备些干粮、咸菜,然后就着开水喝就行了。
有钱人家则会准备些高档的糕点,最好还是酥饼之类能够存放很久的糕点。但是,这样的吃食也太过单一,顿顿吃这些肯定会腻,而且营养也跟不上。
当然也有些土豪人家会准备些鸡鸭鱼肉。可是那些人也不动脑子想一想,那些个熟的鸡鸭鱼肉哪里能存放九天?何况每顿都吃油腻的东西,难道就不怕拉肚子?
因此,王姒宝不得不想办法给王裕洵准备些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对于他来说做起来难度系数又不会太高的吃食。
于是,方便面这种最符合要求的食物,在王姒宝的小厨房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王裕洵也在食用过一次过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及肯定。
搭配着方便面的火腿肠这个难度系数有些高,暂不做考虑。王姒宝便叫人将山庄那面腌制的小咸菜和新品咸鸡蛋煮熟装好后,一并给王裕洵带着。
为了节省用物,王姒宝特意叫人按照小奶锅的样式打造了一个小铁锅。这个小锅既可以用来烧水,又可以用来煮方便面。这样王裕洵进贡院就可以少拿一样用物。
衣服上的准备,蒋氏给备的都是极其华丽的服饰。但在王姒宝看来,到了贡院,穿再好,也没人去欣赏。还是穿些耐穿、宽松、舒适的服饰比较实际。
这样的衣服最好既可以当外衣,又可以当睡衣来穿。
于是清一色的深颜色棉布宽松舒适的服饰,被王姒宝给他打包带走。
再说休息的地方。如果真的让王裕洵躺在席子上,弄个铺盖睡好几宿的话,他非疯了不可。
于是王姒宝让人加急赶制了舒适的带帽子的睡袋。这样睡在里面既有安全感,又舒适。王裕洵总算是勉强接受了。
再说如厕的问题。贡院用的那种恭桶,在一般人家早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全大雍乃至整个大陆都在用宝恭桶。于是,王裕洵在贡院的小号舍内,便委托太子表哥到时候给更换成宝恭桶,并给另外多备些香灰遮挡气味。
至于说笔墨纸砚,王裕洵自然用的都是最好的,同时也赋予了最好的寓意。
就连装这些用物的大袋子,也是王姒宝找人特意给王裕洵缝制的。除了状元及第的图案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其相当实用的功能性。
如果喜欢看古装剧的人一定对那种装不了两件衣服就满的包裹印象深刻。
王裕洵这次赶考,拿的东西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上都极其繁多。因此,王姒宝便叫人给他缝制了两个旅行袋样式,带拎手的大布袋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结算
在每一个大布袋子中,又分别准备了若干个小布袋子。/全本小说网/https://。/无论是大袋子还是小袋子,都缝上了左右对称的几个宽布条,这些个宽布条是用来系袋子用的。
另外在每个小布袋子的边缝上还都缝制了一个布条。在布条上分别注明了小布袋子中装的物件具体是什么,以方便王裕洵翻找。
同时,王姒宝还给王裕洵准备了一个稍大一些的斜挎包。里面放置的是考试用具和草纸。这是为了方便他考试和如厕用。
当然,在包里面还有必备的专治拉肚子、伤风、胃疼等等一些常见药丸。
等到了贡院,所有陪考人员均不得入内。
王裕洵就是左右手各拎着一个大的布袋子,肩上还斜挎着一个大包,以这种奇异的造型,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了考场。
毕竟每次会试中,真正能够进到考场内参加考试的世家嫡子极其稀少,因此,王裕洵还没等到开考,就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再加上他这身奇特的考试装备,更是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尤其一群花痴女子在看到王裕洵时,虽然一直在克制,但还是会发出些此起彼伏爱慕的声音来。
刚一进贡院,考场维持秩序的侍卫,根据生员们报考的序列号,分别将这些人带进不同的号舍。
王裕洵的号舍相对来说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好,还比较干净整洁。这也是太子表哥关照的结果。
等规定的时间一到,只听得一声钟响。外面贡院大门紧紧关闭。
来的晚的生员,便只能饮恨,需等到三年后再考。
贡院内,在东宫太子夏立轩的主持下,各级监考人员分别带着一队侍卫,开始查看生员们带进考场的物件,以防其中有人夹带作弊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