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乘鸾 >

第11章

乘鸾-第11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花天酒地公子哥,一个耿介文臣,完全搭不上边。就算遇到了,也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才是。

    明皓拖着他的公鸭嗓:“七姐,这位杨公子身上有官职的,好像是……皇城司提点。这次主要是蒋御史奉命巡查各府,圣上顺便派他同行。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就是找个由头出来玩的。”

    皇城司提点?明微更诧异了。

    这皇城司,可不是普通衙门,而是一个只听命于圣上的私密机构。换句话说,就是皇帝的耳目,专干刺探情报、监察百官的事。

    它权力很大,成员却很少现身人前,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对它都是又敬又怕。

    而提点这个官职,应该是皇城司的二把手,必然是皇帝的心腹。

    皇帝会把这样一个职位,给一个纨绔公子当门面?

    嗯,本文架空,大部分官制按明制,但总体是戏说。皇城司是宋朝的,借用一下名称,这就是个特务机构。巡按御史的职能则以话本为主……总之,不要当真,都是瞎编的!

    7

 第22章 青天

    第22章 青天

    临桌已经绘声绘色说起蒋文峰如何探案的故事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明皓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这个蒋大人这么厉害啊!”

    明湘对蒋大人一点也不关心,只焦灼地盯着官道:“怎么还没来呢?”

    为了看美人一眼,她也是拼了。

    明微觉得,如果她生在魏晋,肯定是看杀某位美男子的凶手之一……

    时间流逝,茶寮里的人越来越多。

    来的早还有座,来得迟就只好站屋檐下了。店家搬了七八张条凳出来,转眼坐得满满当当。

    就这样,还不停有人赶过来。

    有认识的见面打招呼:“哟,宋大哥,你也来啦?”

    对方哈哈一笑:“能亲眼见到蒋青天,怎么能不来呢?”

    “咦,”明湘这时才注意到,“原来他们都是为那个蒋大人来的吗?他这么有名?”

    明微心道,当然了,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只注意美人?

    “外婆,在这边等一下,蒋青天很快就来了。”清脆的童声,在窗外响起。

    明湘探头看了一眼,却见一个七八岁的女童,领着个瞎眼老婆婆走过来。

    “哇,眼睛看不见都要来看……”明湘甘拜下风,简直比她还要执着。

    明微也瞧了一眼,却皱了皱眉头。

    这对祖孙,只怕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来喊冤的。

    女童身上萦绕着一股死气,却不是来自本身,显然家里才死过人。老婆婆面露悲戚,握拐杖的手攥得紧紧的,别人都是兴致勃勃,只她紧抿嘴角。

    这样的两个人,过来看热闹?

    “谢谢大叔,谢谢大叔。”却是一个汉子给老婆婆让了座,女童连声道谢。

    眼看快到正午,明家三姐弟饿得茶点都啃了好几盘,外头等的人也开始焦虑,官道上终于有了动静。

    明湘率先发现,扯明微的袖子:“七姐,你看!”

    一行车马,从远处迤逦而来,越行越近。

    长亭那边,官员士绅们已经行动起来了,看来确实是他们要等的人。

    茶寮外,也有人大声喊起来:“来了来了!蒋青天来了!”

    临桌的书生也探头去看,那赵书生惊呼:“哇,竟然是驷车!还有十几辆大车,好大的排场。这真是蒋大人的车队吗?”

    蒋文峰出身小士绅家族,家底甚薄。何况,这么奢靡的作风,怎么也不像一位被百姓称为青天的清官。

    果然,围观的百姓也议论纷纷起来。

    还有人说:“置办这些车马得多少钱?蒋青天不是个清廉的好官吗?”

    “是啊!看那辆车,金闪闪的,肯定很值钱……”

    先前这些人还大声说着蒋青天如何为民作主,现下话风却变得有些微妙。

    在百姓心中,清官是有模子的。必然作风清贫,礼贤下士,与民同苦。

    像这种千里巡察,最好是两辆破车,几个护卫,才满足他们的想象。

    若是一人一仆,提着个小包裹,骑着头小毛驴,就更好了。

    其实,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本朝官员的俸禄并不低,再怎么清廉,也不会比乡间土财主差。

    再说,巡按御史出京巡察,手头能没人吗?底层官员利益关联最是紧密,就带几个护卫,别说查案,人家随时都能弄死你。

    临桌的书生见他们有怀疑偶像的意思,听不下去了,大声说道:“你们别瞎猜了!这大车肯定不是蒋大人的。这次和蒋大人同行的,是明成公主之孙、博陵侯府的三公子,这车定是他的!”

    听得此语,众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侯府公子啊,难怪了!”

    “竟是明成公主的后辈?当年公主与驸马征战沙场,为国为民,没想到……”颇有后辈不争气的感慨。

    便有人插话:“人家是皇族之后,王孙公子,排场大一些不是应当吗?难道也学你骑毛驴不成?”

    现场哄笑起来。

    也是,公主和驸马有功于国,后人享受遗泽也是理所当然。

    “哎呀,停下了!”明湘兴奋地揪着明微的袖子,伸长脖子看了一会儿,觉得不爽,“离得太远了,看不清楚。七姐,我们去那边看!”

    明微按住她:“不用去了,我看这位杨公子,没有下车的意思。”

    “不会吧?”

    明湘一边嘀咕,一边看过去,果然发现那辆驷车停在路边没有打开,连驾车的车夫都端坐不动。

    好大的架子,倒是挺符合传闻中的性子。

    众人翘首以待,就见一位穿常服的男子,带着几个护卫,从车队后方匆匆赶到前头,与知府等人见礼。

    隔得有些远,瞧不清他的模样,但他身板挺直,风仪极佳,倒是挺符合想象中忠诚君子的模样。

    茶寮里鼓噪起来:“蒋大人,那是蒋大人!”

    “果然一表人才啊!”

    “是啊是啊!”

    旁人都探头去看蒋文峰,明微却看着窗外那对祖孙。

    老婆婆已经站起来了,女童扶着她,两人往外挤。

    她们老的老,小的小,旁人多有礼让,便叫她们挤到前头去了。

    那边蒋文峰与众人见过礼,知府便请他上轿。

    大约是盛情难却,蒋文峰最后还是上了轿。知府的轿子紧随其后,士绅们要么上轿要么坐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城门行去。

    衙役开道,将围观的人群阻在两旁。

    随着蒋文峰等人行近,百姓们大声呼喊起来,“蒋青天”“蒋大人”不绝于耳。

    明皓羡慕得不行:“要是有一天,我也这样就好了。”

    “哈哈哈!”明湘不客气地嘲笑他,“就你?等你岁考拿到甲等再说吧!”

    明皓被她揭穿,不服气:“我就是经义不行,死记硬背有什么意思?”

    “是没什么意思,可是科举要考啊!”明湘冲他做鬼脸。

    明皓忿忿:“你不要小看人!明年我就下场试试。”

    “去吧去吧!只要过了县试,我就向你磕头认错!”

    “好……”

    这边姐弟俩在斗嘴,外边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大喊:“大人,民妇有冤!求大人伸冤!”

    围观的民众被吓了一跳,随即兴奋起来。

    看热闹不嫌事大,才说蒋青天断案如神,现在就看到现场版了!

    是的,这其实是一本灵异破案文。

    写到二十多章才露出端倪,吃惊吗?

    7

 第23章 相激

    第23章 相激

    “呔!你这婆子!”挎刀的衙役走过来,指着老婆婆,“要喊冤上衙门击鼓去,今日蒋大人初到东宁,别来捣乱!”

    那老婆婆睁着蒙了白翳的双眼,哀求:“差爷,老婆子不是故意来捣乱的,实在是没法子!求差爷给条活路!”

    那女童也哭求:“差爷,我娘已经下了大狱,我弟弟还在喂奶,求您给条活路!”

    两人说着便跪下来,一个劲磕头。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普通人皆有怜老惜弱之心,这老婆婆不但老朽还眼瞎,颤巍巍来喊冤,众人一见之下,先有了同情之心,又见女童哭得可怜,不免心生不忍。

    有村民认出她们祖孙,说道:“这不是蒲家村的米婆婆吗?她女儿毒杀公公被抓起来了啊!”

    “是三树村那个吧?听说是儿媳因为口角毒死了公公。”

    “来蒋青天面前喊冤,不会真是被冤枉的吧?”

    “这可说不好。米婆婆是那蒲氏的亲娘,当然为女儿说话。”

    “我姨婆家就在三树村,说蒲氏平日很孝顺,那日因为猪草打得迟,叫她公公说了两句。为了这点事毒死公公,太儿戏了吧?”

    “是啊,周围几个村子,谁不说蒲氏为人好?真不像会毒杀公公的人。”

    言论一起,便有人大声为米婆婆求情:“差爷,她们祖孙实在可怜,就网开一面吧?”

    “对啊!蒋大人巡察天下,不就是为了平反冤案,为民做主吗?”

    “就是就是,现在人家来喊冤,怎么能赶走呢?”

    眼看蒋文峰的轿子到了面前,米婆婆凄声大喊:“大人,人命关天,求您为民妇伸冤!”

    茶寮里,明皓瞪大双眼:“蒋大人会接的吧?他是青天大老爷,遇到有人喊冤,不能不管吧?”

    明微道:“他若不管,百姓们定然心生不满。”

    临桌的书生也说着这事。却听其中一人叹道:“这事不妙啊!蒋大人还没进城就先审了一桩冤案,不是打东宁官员的脸么?他是奉命巡察来的,如果本地官员先有了对立的情绪,想了解当地实情,就很困难了。”

    “是啊!”他的同伴附和,“百姓不知内情,咱们可都知道,当个青天大老爷没那么容易。为民做主是应当,可同僚上峰下属都得打好关系,不然,处处掣肘,什么都干不了。”

    明皓听得真,挠了挠头:“是这样的吗?”

    明微点点头:“他们说的没错。”

    大道上,官轿果然停了下来。

    蒋文峰撩起窗帘,交待了护卫几句。

    那护卫便走过来,说道:“老人家快请起吧。你家的案子,便是已经判了,按律也是要复核的。大人奉旨巡察,亦会复核地方案件。你就算不喊冤,这案子大人也会审的。”

    米婆婆却不肯起,抓着护卫的手,苦苦哀求:“大人,民妇不敢等啊!民妇可以等,我女儿等不得,我那小外孙等不得啊!求大人做主,求大人伸冤。”

    祖孙二人连连叩头。

    护卫只得安抚:“老人家别急。大人已经到了东宁,明日就会开衙,你们到时候过去就行……”

    米婆婆却认死理,怎么都不肯起来。

    她们祖孙不肯起,官轿又不能一走了之,于是,一行人就这么停在了大道上。

    这时,一个神态高傲的随护从后面走过来,昂着下巴问:“蒋大人,公子命我来问,何时可以进城!”

    轿中传来温和的声音:“有劳公子稍候,遇到了一点突发事件,下官这就解决。”

    “你说的解决,就是在这苦劝吗?这要劝到什么时候?”那随护语气冷硬,“这一路风餐露宿,公子为着皇命,一直将就你蒋大人。现在都已经到了东宁,想尽早歇一歇都不成?”

    轿中沉默了一息,回道:“是我疏忽了。雷鸿!”

    那护卫应声而来:“大人!”

    “你将这位婆婆与她的孙女,一起带回衙门。”

    护卫刚要应是,后头又缓步行来一个年轻女子。

    看她衣着仪态,比之高门千金都不逊色,出口说的却是:“蒋大人,公子命奴婢转告您一句话。”

    蒋文峰只得先按下:“阿绾姑娘请说。”

    这位阿绾姑娘语气平平:“公子说,您既然号称青天,那应该为民做主才是。既然这妇人号称有冤,您不当众审清,还她一个公道,怎么叫青天呢?”

    此话一出,临桌的书生就有人忿忿一甩折扇:“岂有此理!这是拿话逼蒋大人当众审案!”

    另一人也道:“太过分了!这位杨公子,我还以为他是忠良之后,应该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想到也和那些人一样!真是个蠹虫!”

    “嘘!”一位同伴忙制止,“好歹是皇族之后,切不可过分无礼。”

    劝完了,自己也摇头叹气:“明成公主深明大义,怎么孙辈这么……”

    明微的眉头却蹙了蹙。

    真是这样吗?

    外头的百姓们可想不到这么多,觉得杨公子这位侍女说得句句在理,便有人附和:“是啊!蒋大人,如果她们真的有冤,明天审和现在审不一样吗?”

    “对对对,何必劳累她们老妇弱女再跑一趟?”

    “没错没错。”

    声势一起,再想压就不容易了。

    知府这边掀开了轿帘,下来拱了拱手:“蒋大人,既然百姓有求,您就审一审吧。此案是永平县上报的,下官已经看了卷宗,找不到错处。若是果真有冤,您来辨一辨,也免得下官判下一桩冤案,日后留下污点。”

    此话一说,轿内传出一声叹息。

    百姓声呼,又有知府这般说话,蒋文峰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轿帘掀起,他亦下轿来。

    但见这位蒋大人,比众人想象中年轻得多。他十八岁高中,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官,今年正好三十。然而面容白皙清俊,看起来只有二十多,比知府足足小了一辈。

    明微定睛看了两眼,“咦”了一声。

    这位蒋大人,身上除了读书人固有的文气外,还有一股不知来由的清灵之气。

    “七姐,你也觉得这蒋大人生得好?”明湘兴致勃勃,“还以为杨公子不下车,咱们今天白来了呢!没想到这位蒋大人也这么好看,今天真是来对了!”

    那边,蒋文峰在众多期盼的目光中开了口:“本官承蒙圣恩,巡察各府,查漏补缺乃是本职。原本各处案件,都该一视同仁,待开衙之后一并审理。不过,念在她们老弱不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