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

第3章

重生八零幸福生活-第3章

小说: 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远点儿,我要出去了!”夏小芹喝道。

    马小梅骂骂咧咧的后退了几步。

    夏小芹打开门的时候,看到夏老太太也跟着后退了几步,夏小芹将两袋黄豆放在门口,又折回去搬了两袋。

    “要卖这么多吗?”夏老太太有点儿不舍得。这些黄豆都是极好的金豆子,是夏老二为了年底做准备囤的。

    “我弟弟和我妈的命要紧。”夏小芹瞥一眼马小梅,问道,“大伯母要不要用黄豆抵债?极好的金豆子,6块钱一袋抵给你。”

    “我又没有豆腐秘方,我要豆子有什么用!”马小梅眼珠子一转,脸上突然挂上“和蔼”的笑,“小芹,你用秘方抵债行不行?伯母再倒找你6块钱,你可以拿这6块钱买好吃的,买花衣裳。”

    夏小芹甩给马小梅一个白眼:“你尽管把我当傻子吧。”

    夏小芹把豆腐房的门锁好,那把切豆腐的长刀被她夹在了门锁的位置上,警告的意味十足。

    马小梅给夏老太太交换个眼色,对着夏小芹的背影,窃窃私语道:“我怎么觉得这个傻妮子好像变精明了?”

    夏老太太没好气掐一把马小梅:“我孙女聪明点儿不好吗!你是不是看不得老二家把日子过好!”

    马小梅赶紧赔笑脸,她可不敢招惹夏老太太,她还指望着夏老太太帮她要秘方呢!

    夏小芹先跑了一趟村支书家,得到村支书的允许,她才给自行车架上木架子,把四大袋黄豆捆到自行车的两边。

    夏老太太坐在车后座上,怀里抱着小弟弟和沈舒这几天要用的东西。

    如果不是夏小芹力气大,还真难驾驭住驮了400多斤的自行车。

    夏小芹先把夏老太太送到医院才去粮食收购站卖黄豆,夏老二的黄豆都是极好的金豆子,四大袋黄豆卖了23块钱,夏小芹拿着钱买了麦乳精、红糖、鸡蛋和水果,赶紧又折回医院。

    刚到走廊,夏小芹就听见夏老太太拔高的声音:“为什么不能捆腿?我哪个孙子不是我捆大的?我捆我自己孙子的腿,管你什么事儿啊!”

    夏小芹赶紧跑到病房,正看见夏老太太和护士吵架呢。

    “奶!你吓着弟弟了!”夏小芹先转移夏老太太的注意力,把哭个不停的弟弟塞到夏老太太的怀里。

    夏老太太一抱孙子,立即没心跟护士争了。

    夏小芹又忙跟护士道歉,往护士手里塞一个刚买的大红苹果,陪着笑把护士哄了出去。

    “奶,人家是帮咱的,弟弟和妈的命都是人家救得,你得对人家态度好点儿。”

    夏老太太毫不在乎的应一声,一心只想逗乖孙子。

    夏小芹又看向沈舒。

    她进到病房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来自沈舒的注视。但是夏小芹一直不敢与她对视,夏小芹——心虚。

    沈舒的脸苍白如纸,产后身体发虚让她出了极多的汗,身体缺水又让她的嘴唇干出了白皮,夏修学腿不方便,夏老太太又只顾着逗孙子,别说给沈舒擦汗了,连杯水都没给她倒。

    沈舒又是个隐忍柔和的性格,不想麻烦护士和旁人,就这样忍着口渴和难受,一直挨到现在。

    夏小芹拿起床头的搪瓷缸子,对沈舒说:“妈,我买了红糖,我先给你冲杯红糖水喝,然后再给你擦擦身子。”

    沈舒的眼泪蓦的就下来了,修学说的是真的,她的小芹——懂事了。

    夏小芹的心里也发酸,她用衣袖替沈舒擦掉泪:“妈你别哭啊,医生说产妇要少哭,不然对眼睛不好。”

    “就是,哭什么哭,明明是大喜事!”夏老太太也接话道。

    沈舒轻轻地“嗳”一声,又笑了。

    对啊,她的小芹懂事了,丈夫的儿子也保住了,都是喜事儿。

    在沈舒心口压了十八年的石头,终于搬开了……

 第005章 挣钱还债

    沈舒在医院住了三天才出院,幸好现在物价低,看病也便宜,夏小芹凑齐的100块钱住院押金又退回来42块钱。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有了这42块钱,夏老太太强烈要求一定要办喜饭,并且自己做主,通知了左邻右舍。

    夏小芹同意了这件事。家里接连倒霉,确实需要点儿喜气让家人缓解下紧张丧气的心情。

    至于欠账……

    夏小芹知道时间紧迫,把送喜饭的日子定在了出院的第二天。

    腊月初一这天,夏老二家办喜饭,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就连马小梅都出人预料的没找茬,就是走的时候偷拿走了一刀肉,夏小芹瞥见是夏老太太塞给她的,懒得在大喜的日子理会这俩人。

    热火朝天的忙活一整天,这场喜饭给夏家小院儿添了不少喜气。

    一天结束,夏小芹把院子洒扫好,洗洗手到了西屋。

    夏修学正借着院子里的灯光看书,见到夏小芹进来,赶紧把书给盖上。

    夏小芹拉开西屋的灯,嗔怒道:“哥,你这样看书,会把眼睛熬坏的!一点儿电费咱家还是出得起的。”

    夏修学一副受教的样子,笑着指了指西屋的门:“我以后不会熬眼了,你快把门关上,咱们谈正事儿。”

    夏修学说的正事是怎么挣钱还债,他们现在七七八八的外债加起来有60块钱,现在最大面值就是10块的,60块钱虽然是轻飘飘的六张大团结,但在八三年,压在哪家都是一笔巨债。

    现在大家过的都不宽裕,马上临近过年,各家都有要用钱的地方,等别人上门要债的时候,不能让别人抓把黄豆走吧?

    夏老二病重时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行了,临走前把秘法交给了夏修学,夏修学把那张藏在身上的秘方取出来,无比郑重的用双手呈给夏小芹。

    一张巴掌大的宣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夏小芹从头看到尾,对夏家的豆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豆腐的秘密对经历过二十一世纪的夏小芹来说,简直就像做菜app上的一个简单介绍。

    玉豆腐类似二十一世纪的内脂豆腐,黄金豆腐更是拼了个巧思,说是秘方,其实就是仗着现在资源匮乏,信息传递的慢,大家觉得当个体户没脸又不赚钱,没人去动心思研究秘方,所以才没被人夺走财路。

    等再过几年,华夏进入飞速发展期,夏家豆腐如果没有新的发展,就会被市场淘汰,从赚钱沦落为勉强糊口。

    “小妹?怎么了?有困难吗?”夏修学见夏小芹面带愁容,担心的问道。

    “目前没有,但以后肯定有。哥,咱家的豆腐需要改进。”

    “爸之前也说过,但是……没来得及。”

    “先不急,先把眼前的困难渡过去再讲以后。哥,我现在就去收拾一下豆腐房,争取明天就去一趟县城。”

    “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夏修学不想窝在床上当废人,他跟着夏老二卖过豆腐,知道该去哪里卖。

    夏小芹知道夏修学想帮家里忙,满口答应了。

    夏家豆腐的秘诀除了那口古老的井,还有精细的点石膏手法。

    夏小芹上一世是做化学研究的,对计量的把握十分有心得,第一次做豆腐,夏小芹没有动石磨去磨玉豆腐,而是选择做黄金豆腐,在夏小芹眼里,做研究更有挑战性。

    寒冬腊月,凌晨一点的时候,夏小芹从床上爬起来,来到了豆腐房。

    她现在知道东墙的桌子上摆的那几袋粉是什么了,那就是夏家黄金豆腐的秘诀——石栎粉。

    黄金豆腐根本就不是用黄豆做的,这是夏家的秘密。

    秋天的时候,把成熟的石栎采摘下来,加水磨成粉,要用的时候再用水浸泡,搅拌、沉淀、烧制、成型。

    夏小芹现在用的石栎粉全是夏老二准备的,他为过年准备了不少原材料,先前夏小芹卖的金豆子也是他备的“年货”。

    凌晨四点,夏小芹第一锅黄金豆腐在凉水中成型,夏小芹一鼓作气又做了几锅,等天亮的时候,豆腐房里已经摆好了八板黄金豆腐。

    “小芹?是你在里面吗?”

    “妈,是我。”夏小芹打开豆腐房的门,迎面冲来的冷风,把夏小芹冻得打了个哆嗦。

    沈舒望着忙活的额头冒汗的夏小芹,心疼的问:“你几点起的?夜里小福闹得厉害,我都没听到你起床的动静。”

    “妈,我昨天睡得早,现在一点儿也不困。你快进屋去吧,我现在去做早饭,吃完就和我哥去县城卖豆腐。”

    “你奶把饭做好了,你赶紧去吃吧。”

    “奶做饭了?”夏小芹很惊讶。

    沈舒也惊讶,她还没吃过婆婆做的早饭呢,今早起来,她还以为要迎接一顿骂,没想到却是夏老太太软声软语的喊她吃饭。

    夏小芹把豆腐房的门锁好,到厨房去看夏老太太做的早饭。

    “出来啦?快吃饭吧。”夏老太太已经把早饭盛好了。

    黄小米熬成的粥配上白面烙成的葱花饼,夏小芹没想到夏老太太真的转性了。

    “忙活了一夜,累不累?听到豆腐房里传出动静,我有那么一刹那啊,还以为是你爸……”

    夏小芹这才知道,夏老太太的早饭是怎么回事儿。

    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家想儿子了。

    再看夏老太太,先是丧夫,再是丧子,虽然养育了四个孩子,但是只有夏老二这个二儿子是真心孝敬她,俩女儿嫁的远,不是有事儿根本来看她,夏老大家的又仗着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自认为对老夏家有功,经常来占便宜。

    夏老太太虽然活的精明,但命确实苦。

    “不累,奶,你烙的饼真好吃!我去县城的时候也带个饼,饿的时候能吃。”

    “好好。”夏老太太抹了抹眼角的泪,又恢复了那副精明的样子,“我给你包好,保管你吃的时候还是热的!”

    黄金豆腐夏小芹给家里留了一板,她让夏修学写副大字,挂在了院门上。

    夏家村每个路过夏老二家的人,都看到了挂在门板上的字,有人不认识字,还特意问一嘴:“上面写的什么啊?”

    “写的——今日有售:黄金豆腐!”

    “呦!夏老二的妮子真做出豆腐了?我得买一块儿尝尝!”

    夏小芹做出豆腐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夏家村,夏小芹留的那一板豆腐还没够分呢。

    夏小芹赶到县城的时候,正是菜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夏小芹把另一块招牌亮出来,上面同样写着:“黄金豆腐”。

    夏小芹人美嘴甜,黄金豆腐的定价又和白豆腐一样,一个早市就把豆腐给卖完了。

    负责收钱的夏修学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一板豆腐能切成12块,一块一毛钱,因为他们不收黄豆只要现钱,账非常好算,这个早市,他们的七板豆腐赚了2块钱。

    “哥,我买了两碗胡辣汤,咱就着奶的葱花饼吃。吃完咱在县城转一下,买点儿其他的东西。”

    夏修学懵懂的问:“做豆腐的材料不够了吗?”

    “恩,我还想开发点儿新产品,趁着过年多卖点儿钱。”

    磨豆腐太费功夫,夏小芹从石栎粉做出的豆腐上想到了好主意,就差付出行动了。

    夏修学自然是赞同的,他陪着夏小芹在向阳街转了几个圈,买了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

    夏小芹回到家就钻进了豆腐房里,夏老太太知道今天的豆腐都卖完了,高兴地对着夏小福亲了又亲,嘴里不停的夸道:“我的福孙孙,你真是夏家的小福星!”

    夏小芹的研发之路遇到了阻碍,一直到天落黑,沈舒来喊,她也没能研制出来千叶豆腐。

    第二天的凌晨,夏小芹照旧凌晨一点起床,她刚走到堂屋,就听见西屋传来了夏修学的声音:“小妹,你扶着我去豆腐房,我来给你烧锅。”

 第006章 我是做生意的天才

    夏小芹做豆腐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从最开始的十板,到现在的二十板,不过也就三天的功夫。/全本小说网/https://。/

    但是,菜市场的早市吃不下二十板豆腐,早市结束,夏小芹的三轮车上还有十板豆腐呢。

    夏小芹见夏修学露出了愁容,安慰哥哥道:“别急,我已经想到销路了。”

    “什么销路?”

    “你先喝胡辣汤,吃完咱们就去。”

    夏修学带着疑惑和夏小芹出发了。

    他看到夏小芹把三轮车停到一家小饭馆门前,心里有了猜测。

    夏修学摇着头说:“咱爸也想过卖给饭馆,但是人家不收啊。”

    “不收?”夏小芹没想到夏老二也想过找稳定的客源,问道,“饭馆为什么不收?”

    “现在下饭馆的人少,进饭馆了总想着要吃肉,点豆腐的人太少了。一天要一板豆腐都卖不完。”

    “我先去试试!”

    人都到门口了,夏小芹可不想没进去就先退缩。

    香满园的老板娘叫郑兰,年纪不到四十,五官长得非常精致,气质不同其他商人,一看便知以前是位养尊处优的人,现在虽然为了商,但脸上却没商人固有的精明,反而非常亲和,让人看到忍不住的亲近。

    郑兰望一眼停在门口的三轮车,先看到坐在三轮车上的夏修学。

    夏小芹看到郑兰眼中的审视,连忙替夏修学解释道:“他是我哥,他……腿脚不方便,但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出来卖豆腐,不论天多冷都要跟我一起。”

    郑兰原以为夏修学是脸皮薄,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小姑娘的哥哥看着就是没干活的样子,像个学生,再看眼前的小姑娘,身上的衣服不是很旧,脸盘也干净漂亮,特别是那双圆溜溜的杏眼,眼神纯净又灵动。

    整天迎来送往,有些阅历的郑兰顿时脑补了夏小芹家里的情况,对夏小芹的态度更和善了。

    “前段时间也有人送了这样的豆腐,不过我这小饭馆生意一般,一天最多只能要半板,那位老板嫌来回跑麻烦,就没跟我做这个生意。”

    整个县城只有夏老二用石栎粉做豆腐,夏小芹一听便知道,郑兰说的那人是夏老二。

    夏小芹指着外面那辆三轮车,问:“老板娘,您看外面那辆车眼熟吗?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