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28章

大汉女学堂-第28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能从文字看世界的那种人,古代经典对一个商人女子,其实不太有用。男人没有开放政治一途给女人,胡茬想要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女人,又不太违背世俗,只有另僻傒径。

    钱汝君,认为把棉花交给胡茬,是一个好的途径。这个时代的丝纺织还太落后,其实钱汝君不太需要借助胡说来生产棉花。她需要的只是生产的一个途径。现在,她对棉花已经不抱持太多赚钱的想法。而且,她知道,以汉朝的生产技术,这些布匹,即使是棉花做的,送到西方,也将有千百倍的价格。

    想要打通西域的商途,她暂时做不到。幸好,大汉的市场够大,足够她玩很久。

    大汉初期,估计只有一千万人,到大汉末年,已经有六千万人左右,如果没有重大的战争,人口增长非常快。那么市场也将逐日增长。钱汝君觉得,棉织这个行业,交给胡茬发展,刚刚好……当然,她还得换初期棉织的整套工艺下来,不过,钱汝君觉得她等得起。不过,想要发展棉织,她就需要机器制造的人材。即使只是简单地机器,也是需要技术的。

    虽然昨天才到过李东临家。但她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李东临,所以她要到李东临家看看,顺便看看帅哥李剑。她是去给李剑一点好处的。有些东西,身为后代人,多少有点常识,不见得需要从电纸书换取整套工艺。何况,她用比较低的积分,换来一样好东西。

    她觉得工艺技术走太快,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所以,这样东西,不是二十一世纪常用的技术。

    幸好,县城不太大,她很快地找到李家大门。至今她都不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县,应该找时间问看看。她觉得,此时的一个县,人口规模和聚落等级都像她曾经处的那个时代的乡,还是人口比较稀少的乡,不过多了道城池。不过城池比西方的城堡,一般来得大。

    钱汝君的到来,让李东临非常欣喜。他还在休沐之中,没有到长安城。其实,以他们做的官,就像上班族,没有太多欺压百姓的机会,顶多有机会吃吃兵血。但他们那个单位,敢吃兵血的不多。毕竟骑兵的地位,比普通士兵高太多了。他们几乎都不是更卒出身,而是领人家缴的更赋当薪水的职业军人。此外,他们的福利是最好的。

    此时,李东临只穿着下身,精壮的上身裸露者,显示他身上完美的肌肉。他的浑身更是充满的汗水和男人味,不过李东临的汗,倒是没有酸臭味。

    “李伯伯在打铁?”钱汝君看道李东临这身打扮,猜测道。

    “是啊!趁在家的时候,多教我家小子一点技术。他虽然聪明,但还没学到我的本事呢!”李东临边说着,边将钱汝君让了进去。本来,他想让钱汝君到厅里坐着喝点茶,但是钱汝君坚持想要看打铁。李东临想一想,现在教的也不是什么秘技,倒是不怕人家看。他也想让钱汝君看看李剑认真工作的样子,就答应了钱汝君道:“里面很热啊!妳可能会受不了。”

    钱汝君兴奋地说道:“我不怕。”

    她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她可以送出她的礼物。

    昨天晚上,钱汝君利用意念处理了一次收成后,得到一些积分。

    她拿这些积分换了一个简易风箱的製作方法。

    但知识的内容都写在电纸书上,要给别人看并不是很方便。

    钱汝君意外地发现,在空间中,意念收成同样能起作用。对于时间的节省,帮助很大。然后,她突发奇想地在空间开始手工造纸。

    由于空间的时间流速比较快,她在后世也有点经验。毕竟,手工造纸已经成了小孩子的游戏,只不过他们玩的是简化版,钱汝君要玩的是原始版,不是从废纸开始。

    钱汝君选择的材料是空间的作物龙鬍草,还有其他含纤维比较多的草类,而不是什么麻绳、破布。

    由于用意念造纸,纸张的受力和平均,钱汝君做出来的纸品质不错,不过,她弄得材料,只足够做出十张纸。

    造完纸以后,她就成了苦命的抄写工,用毛笔写字,用炭笔画画,看着自己的涂鸦,钱汝君发现要画出机器图,比画出风景画难多了。

    钱汝君跟进了李家父子的打铁间,连李家娘子送出来的茶都喝,李家娘子可不愿意走入打铁房,在她眼里,那里面是火炉。

    里面的确是火炉,钱汝君很快汗如雨下,衣服都有点穿不住。

    钱汝君看了在锻打中的李剑,觉得男人的肌肉里散发着光采,他神情专注,连钱汝君进来了,都没有发觉,只是一搥一搥敲打。

    钱汝君看了看,问道:“李剑在打锄头吗?”

    “呵呵!妳不错嘛,竟然能看出来。”李东临看儿子锻打的成品,点点头,对儿子很满意。

    锻打农具不用用到百鍊花紋鋼,只需要一半的功夫,但也很考验耐力。

    百鍊花纹钢是將炒鋼經反覆摺疊鍛打變形而製成的鋼。一般用在兵器上面。农具不会花这么多功夫。其特點是反覆低溫加熱鍛打。透过反覆鍛打可排除夾雜物,提高韌性,也会是铁面均勻,組織趨於緻密,細化晶粒。鐵匠常把精鐵加熱鍛打上百次即成百鍊鋼。不过即使在汉代,这也是高端技术。一般打造农具的铁匠不会这么费工夫。

 第六十六章 铁制小剑

    钱汝君想到,行走在路上,看到佩刀和佩剑的人很多,佩刀的多半身上比较多凶煞之气。佩剑的多文质彬,让她都怀疑,以前小说常常说练剑的人厉害,是不是有误会或偏颇。毕竟,在文质彬彬的人身上,剑当装饰品的可能性更高一点。而且,她觉得拔刀比拔剑简单多了。

    不管如何,刀剑在大汉朝似乎很普遍,有点像居家必备。要是她那个时代有人拿刀出门,没走几步,警察就来关切了。所谓的治安,好像不是百姓眼里的安定,而是上位者的安定。只要看来世界在他的掌控之下,就算有几家杀人放火,他也不想管。但人人都去杀人放火了。他们就会动手中的屠刀了。

    钱汝君发现,看着锄头打造,还能想到这么多,真神了。可见得距离融入这个时代,她还有一段距离。

    她总是会不断地比较着,这好那好,其实她哪有选择,她只能生活在大汉,也必须适应大汉。

    李剑听到李东临的话,注意到有人进来。但他还是完成手上的工作,然后把锄放进水里冷却。锄这种东西,并不是通体都是金属,后头到时候要接一根木棍。钱汝君看得出来,房间里有很多木棍状的物品。可见得,李剑不只要打这一抦锄头。他可能接到比较大的订单。

    钱汝君看了看,用来燃烧生活的还是木炭,看来煤还没有进入铁器生产的行当里。

    “李剑,你好像接到好多锄头的订单,你会做铁制刀剑吗?”

    汉初,青铜刀剑还没有完全退出市场,因为这时候的铁,基本上还比较软,跟成熟的青铜器比起来,并没有优势。不过铁制农具打造起来比青铜器简单,所以民间开始流行起铁制农具。不过,现在能用得上高品质的铁制农具的,也只有身家比较丰厚的财主。一般人民,觉得木制的都不见得比铁製的差。铁匠用在搥打的时间的多寡,决定了铁器的软硬度。

    要做刀剑,不只是形状的问题,而是铁器的硬度,韧性都要达到水准以上。至少,不能比青铜刀剑差。听说少府里的铁匠,基本已经能够完成铁器刀剑,军队所使用的刀剑,也早就已经开始更新换代。只有一些比较不可能打仗的地方,还在用青铜刀剑。

    钱汝君对李剑的发展,有很多想法。不过,现在先让他制造出风箱来就好了。

    钱汝君觉得现在她的外表年龄还很小,不能太过出风头,等她长大了,再把商业版图展开来。也比较不会那么累。

    “刀剑?能吧!爹爹有替他自己打造过,我爹爹的手艺,不比少府里的匠人差。我那时也跟着学习了一些,替自己打造了两把小剑。”李剑把一身汗水抹去,他用的是麻布,很明显地不吸汗,效果不是很好。可惜,钱汝君还没有把棉花变成棉布。不然就送他一块了。

    “我去拿给妳看,若妳喜欢,就送给你。”李剑能看得出李东临对钱汝君的喜爱,对钱汝君平凡的长相,他也只能忽略掉,刻意讨好。他对他爹非常信服,相信他爹的眼光。看人,他可没有他爹厉害。

    说完,李剑就一溜烟地跑出去了。李东临看起来很高兴,对儿子上道的表现,很是赞赏。

    李东临也看得出钱汝君热的够呛,把钱汝君请出了铸剑房。这地方,女孩子是不适合进的。男人有时候在里面工作,是什么也不穿。

    钱汝君对李剑的这个举动吓了一跳。她知道一般男孩子,总希望能娶美女,李剑看起来家庭条件不错,要娶到美丽的女孩不是难事。看他的母亲就知道,李剑绝对是优生之下的产物。

    钱汝君也发现了,除了暴发户,有钱人很少有丑的,所谓的丑,多半是把自己吃胖了,身材变得扭屈难看。

    对于男孩心中的想法,更有兴趣了。她虽然不想把未来早早的定下来,但遍赏群草倒是无所谓。她知道,这时代,父母之命,比男女之间的感情重要多了。子母要反对父母的安排,要花出的代价。这是一个重视“孝道”的社会。父母的权威很大。

    李剑很快地把他打造的小剑拿了出来。

    说是小剑,其实一点也不小,看起来也有两个手掌的宽度长。钱汝君接了过来,拔出皮制的鞘,一股锋利之其,夺面而来。看得出来,虽然比不上上古名剑,但是已经是上等货色。

    钱汝君一时兴起,拿起刀割她手中携带着之纸的一角。随手一划,纸地边角就落地而下。

    钱汝君的纸,是一叠叠在一起,没有缝成一本书。十几张纸,就这样掉到地上,可见得小剑的锋利。钱汝君很喜欢,觉得这是防身良品。

    当钱汝君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剑的同时,李东临和李剑,也瞪大眼看着钱汝君手中的那一叠纸。那看起来像布又不像布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很稀奇,更重要的是,纸的上面,似乎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竖排字。还有一些图书。

    抬起头,钱汝君注意到两人的目光,将纸递给李东临,然后对李剑说:“这把剑我很喜欢,可以贴身收藏。我用这一堆纸来跟你换小剑了。”

    李剑当然无所谓,剑拿出来,本来就是要送钱汝君的,没什么换不换的。不过,他对纸很感兴趣……当俩父子接过纸,翻了几张之后,看到钱汝君鬼画符似的图之后,两人楞住了。

    打铁是他们祖传的技术,两人血脉之中,早就把打铁有关的一切,弄得好像本能一样。一看图,他们本能地就和打铁融合在一起,然后,他们马上看出,图上物品能产生的功用。

    旁边有很多文字,两个人都略懂,拼拼凑凑地,勉强朗把字认齐。

    李东临对李剑说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李剑,以后你要多读书。”

    “孩子知晓了!”李剑此时很有同感。

    “钱家小娘子,这真的要送给我们?”李东临的声音充满着激动。

    “嗯!跟李剑换这把剑啰!”钱汝君假装不在意地说道。她突然觉得,这种很牛的感觉很美妙。

 第六十七章 壮汉萧阳

    钱汝君愉快地离开李东临家,李东临隔天就要回长安城去继续他的军旅生涯。把那几张纸读懂,变成李剑的任务。钱汝君好心,将所有的字唸了一遍。

    有了音,李剑再做一点标注,基本上他看懂内文,已经没问题。钱汝君给他那几张纸,可不是想考验他识字工夫,而是希望他能做出风箱。

    钱汝君看李剑标的音,很头疼,基本上,他写上去的都是同音字,整篇文章密密麻麻的朱字,看得钱汝君终于对这时代的识字率有点认识。为了以后的良好沟通交流,她真的布望李剑能识字。可惜,她开设的学堂,都是女孩子,不适合男孩子参与。

    这时代的发音,跟后世普通话也有很大的区别,以前那套注音或拚音,不适合移植过来。

    钱汝君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她必须把所有的语音,重新编音,这是一个大工程。好在,现在教的字不多,她可以慢慢来。李剑标音的问题,她也就没有太过纠结,唸完所有的字之后,她就挥挥手走人了。

    教会李剑风箱的做法,钱汝君算是给了李家一份人情。人情,在某些时间,某些人那里,是好用的。如果她没有看错李东临,以后应该可以得到不小的回报。

    钱汝君一边送菜一边想着,要是能请个人帮忙送菜就好了。她以后要送一个地方,把菜送到,让那人帮忙配送就好。但一时之间,要找个值得信赖的人,并不容易。钱汝君的果菜品质太好,还有许多此时汉朝根本不生产,若拿去外面卖,说不定能得到更多的钱,一本万利。

    然后她将菜送得差不多,准备前往胡府时,她的小马遇到突然危机。一个男孩被路边的店家打出来。摔到马路上。

    钱汝君坐在马车后,紧急把缰绳勒紧,马人立而起。如果此时钱汝君坐在马背上,铁定摔下去。不过,她的情况也没有比较好,马匹受到惊吓是会乱跑的。她的马虽然是小马,但撞到人也是非死即伤。

    钱汝君的冷汗顿时冒了出来。她跟小马还没建立起感情,不晓得怎么安抚它。

    行人看到奔马,纷纷走走避,街上许多摊子都撞翻了。县城和长安城里不同,沿街摆摊的人很多,晚上他们就会收摊走人。基本上就是占道。官府也不管。反而有些胥吏从中收取保护费,大赚其钱。

    钱汝君只能祈祷,千万不要撞到人,让她背负上人命的债务。前辈子她可都是一个安全驾驶,只有被人撞的份,没有撞人的时候。

    突然,旁边出现一个人,伸手一捞,就把钱汝君的疆绳抢过去,然后,钱汝君的马车就翻了。翻车时,钱汝君将要送到胡家的菜收到空间里。而她,可不能在人前玩消失,只好闭眼等着马车栽倒在地。那一定会很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