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之祸害 >

第24章

大清之祸害-第24章

小说: 大清之祸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已经分了好几个部门。

    铸炮部,目前主要工作是用倭国人给他的那些铜铸造十二磅陆军炮,直接用黄铜铸造,样式仿照美国内战时候使用的那种,包括炮架也在制造当中,不过同样还是得等镗床。这台镗床可以说已经成了他工业起步的标志,本身到是不算复杂,关键是得先建一座水坝,否则舟山本地溪流很难提供足够的动力,现在大批老百姓都在工地上忙呢!

    枪部,这个实际上目前只是在维修一些火绳枪,而下一步杨丰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自己在枪管内弄出两条膛线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哪怕蚀刻也必须搞出来,虽然林倩那里可以给他源源不断送来更好的,但技术这东西还是一步步掌握更为可靠。

    弹药部,这个部门是目前生产最紧张的,主要工作就是铸造开花弹和生产火药,接下来还要制造纸壳子弹,这个活儿好干,完全可以雇佣大批普通民工甚至女工来卷纸筒,称量火药,像糖果一样包起来,这就是一枚纸壳子弹,米尼弹头可以分装,另外这种子弹这边也可以自己铸造,总之这个部门接下来将是工作最繁忙的。

    还有冷兵器和盔甲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制造刺刀和军刀了,当然不会再用熟铁造了,现在一水儿的钢刀。

    至于盔甲这东西原本要不要没多大意思,但杨丰还是决定给自己的军队配备,主要是为了形象,毕竟老百姓不懂什么现代军事,他们分辨一支军队是否强大,最直观的就是够不够盔明甲亮。既然这样那就给他们最亮的,所有陆军士兵一水儿板式胸甲,而且不用那种锻铁甲,直接就上镍钢,找林倩订购一批一毫米的镍钢板,这东西密度比锻铁高不出多大点儿,但硬度绝对不是一个级别,一毫米厚度足够,当不住现代子弹还挡不住铅坨子和铁砂子吗?

    在她那边按照几个固定规格冲压出来和抛光,然后拿到这边做内衬,再额外配些装饰品,包括头盔也用这种方式,反正这个对于她来说不过是拿块钢板往冲压机里压一下就出来了。

    这一套绝对够盔明甲亮了。

    想象一下未来自己的军队一身红色战袍,外套板式胸甲,头戴装饰华丽的银色头盔,肩扛一水儿上刺刀的燧发线膛枪,那一片刺刀如林绝对够晃眼,和他们一比身穿棉甲的清兵那绝对算是泥腿子了,这年头也是玩眼球经济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一支天兵天将一样的大明军回归,很显然是足够令他们振奋的。

    很快,林倩那边就加工出了第一批枪管,刺刀和子弹。

    这个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圆钢车出外径里面膛孔挑丝而已,至于刺刀同样拿合金钢锻压,然后再淬火处理一下焊到钢套管上就行了。

    拿到第一批货后,杨丰迅速重新完成他的步枪组装,就在同时手下工匠们也把第一批纸壳子弹给他制造出来,紧接着由杨大帅亲自进行试枪。就看见他拿了一支步枪咬开子弹,先往点火药池倒了点,紧接着拿出一枚包着绒布的子弹从前面装进去,再拿一根专用通条压实,随后举枪瞄准一百米外人形靶扣动扳机,在枪口黑火药喷射的浓烟中子弹瞬间飞出正中目标。

    他身后立刻一片惊叫。

    很显然这种步枪的准确性超出他那些部下的想象。

    这年头的火枪实际上几十米外就打不中了,要不然也不会搞出排队枪毙这么可怕战术,那纯粹是被逼的,既然打不中目标那么大家干脆紧挨着站成一排一块儿开火好了,反正就算子弹打偏旁边也有人挨,像这种百米距离上准确命中几乎不可想象。

    杨丰以最快速度又完成第二轮装填紧接着第二次开火,一百五十米外一个同样的人形靶瞬间被击中,在惊叫声中他迅速完成第三轮装填,然后两百米外的人形靶同样被击中,而此时他消耗的时间也不过一分钟多点,当然,这是训练中的射速,不过考虑到他也只是对着电影学了几天就达到这水平,那么训练有素的士兵战场上达到一分钟三发的速度估计也没什么问题。

    这种步枪就已经对骑兵构成致命威胁了,他把靶子最远立到两百米只是为了展示精度,实际上这种步枪有效射程接近五百米。

    五百米距离,就算是骑兵全速冲锋也得跑四十秒,足够一名士兵完成两次射击,一千名士兵至少能射出两千颗子弹,哪怕四分之一击中人或者战马,那也能让让五百名骑兵废掉,这还不考虑因此造成的自相践踏伤亡。可以说到了战场上,一千名这样的步兵就完全能够对抗一千名清军骑兵,毕竟后者的弓箭只有几十米距离上才能准确射击,对米尼弹来说毫无压力。

    如果这一千人再配上大炮和开花弹,那么这一千名骑兵弄不好是要惨败的。

    杨丰这时候有点体谅僧格林沁在八里桥的战败了,就他那不到一万meng古骑兵硬冲对面八千英法联军,要是不败那真没天理了。

    呃,不要说他还有几万大军,至于原因你懂的。

    不过光枪的问题解决了也没用,他的士兵还得训练好再说,直到现在他的陆军也才刚把正步走得勉强可看呢!

    “去,给兄弟们发下去,告诉他们好好训练,等他们训练好了我带他们打到北京去!”

    杨丰把枪扔给老陈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七章 清军出动

    (全本小说网,。)

    随着燧发线膛枪,或者按照杨丰起的名字,大明陆军一式步枪正式装备,他的那两营陆军终于抛弃古老的火绳枪,开始真正有了现代军队的样子。

    而且第三营也开始了组建。

    这段时间因为他在杭州的广告效应,从对岸前来投奔的人数量日渐增加,兵源问题已经可以不用考虑了,包括原来的两营也满编,现在大明陆军总兵力超过两千五百人。

    毕竟他那已经可以说是展示神迹了,实际上他之所以那么高调,就是为了给自己做广告的,尤其是亲眼目睹过他是如何rou躏八旗精兵的杭州老百姓,更是无比盼望着王师早日打过去。因为知道杨丰兵力太少,一些急不可耐的年轻人干脆跑来投奔,照目前这情况,杨丰真要想拿下杭州,也就是登陆然后振臂一呼而已。实际上整个浙东沿海,他现在只要登陆,绝大多数地方的老百姓都会列队欢迎的,数万清军驻扎这一带,早就搞得民怨沸腾了,相反杨丰那不纳粮的超级大杀器也已经开始展现威力。

    大明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早就在民间悄然传播,虽然辫子戏把康麻子时代吹得都快shehui主义了,但实际上就像当初杨丰买韩莹娘俩时候,那船老大所说的,哪年还没有个遭灾饿死人的地方,对老百姓来说,不纳粮这三个字就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

    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打下来守不住也没用,他的确现在非常强悍,而且还有更加强悍的外挂,但他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守卫那么辽阔的土地,在没有足够兵力守卫的情况下,夺取浙东最多把那里变成拉锯战场,最后死的还是汉人老百姓,他是去救民于水火而不是推民于水火,所以他给自己定下的标准很简单……

    “两个旅,最少训练出两个旅能战之兵,才能考虑向陆上扩展。”

    杨丰伸着两个手指头说道。

    明军目前军制采用军旅营哨队伙六级,一伙十人四伙为一队,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营,四营为一旅,四旅为一军,一军实际按照编制总兵力将接近三万人,而一个旅的兵力就接近六千,他如果训练出两个旅的话再加上军部,总兵力不会少于现代美军一个师。

    这样的兵力就够了。

    他的先台湾战略并没有改变,毕竟那里有他的大工业基础,但就算只占领基隆和淡水,想要确保万无一失,他也最少得留下一个旅守卫,而后军部和另外一个旅进攻浙东,先取宁波杭州湖州一线,堵死湖州这条狭窄通道。南线不需要太担心,崇山峻岭不是那么好攻,主要战区还是放在北线,锁死湖州控制太湖水面后向北夺取苏松一带。

    这样第一阶段战略就完成,然后在这期间迅速扩充军队完成一个军的编制,再以这一带重视商业,产业工人众多的天然优势发展工商业。

    当他的一个军全部具备作战能力的时候,就可以继续向外蚕食了,他不着急,康麻子按照原本历史还得活二十年呢,慢慢陪他玩好了,不能一刀子把他捅死,话说要那样的话,杨丰都不需要军队,他自己一个人再扛一罐氯气杀进紫禁城毫无压力。但那样的话没什么用,他就是把北京内城全屠了也没用,接下来肯定是天下大乱进入军阀混战,老百姓再受第二茬儿苦,他也得麻烦着一点点收拾残局。

    步步为营地稳扎稳打最好了。

    当然这种战术对他来说是步步为营,但对康麻子来说就是小刀割肉的精神凌迟了,再活五百年的糠稀大帝将不得不眼睁看着自己那所谓的盛世帝国,一点点从他的手中消失,眼睁睁看着他的族人甚至亲人一个接一个惨死,眼睁睁看着他的梦想他的雄心一点点化为泡影,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坐在那里眼看着宝剑一点点刺进自己心脏……

    这样的痛苦远比一刀宰了可要狠得多。

    “那这样的话以舟山一地的财力恐怕不足以支撑。”

    黄百家很直接地说。

    他身上都是些皮外伤,在大量使用抗生素后,现在基本上都已经结痂,正常活动不受妨碍了。

    “这个问题你们不需要考虑,我这个人最大的本事不是打仗,而是赚钱,我不但能保证舟山老百姓不会有任何负担,反而会带着他们过上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而你们诸位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帮我管理好民政,还有就是帮我搞好教育,小学教育的普及已经快要完成了,下一步是中学和大学,前者依然是义务教育,后者则改为收费教育,但是提供奖学金,成绩好的学校给他钱帮助他完成学业。

    此外还有军校。

    接下来你们需要为我建设至少十所中学,一所大学,海陆军各一所军校,规模暂时不需要太大,但体系必须建立起来,这是我编写的一套教育大纲,你们拿去看看,就照着这套大纲来。”

    杨丰说道。

    “大帅,那科举是否也重开?”

    吕毅中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开,当然要开!但是考试内容必须得改变。”

    杨丰笑着说。

    科举是肯定要搞的,不搞科举那就是和天下所有士子为敌了,这个阶层只要还考状元,他们一般不会在乎谁统治自己,而且当成公务员考试也挺不错,更何况他也需要地方官。在这个时代搞选举完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省府县官员必须还得采取任命制度,以后天下稳定,老百姓教育普及了,那倒是可以逐步改成选举,但在可见的短期内,这样做还是很扯淡的。

    这样科举取士仍旧是必须的。

    只是考试内容肯定要改变,像八股文这种扯淡的东西完全可以踢进垃圾堆了,多考一些实用的东西才是真的,虽然这时候读书人都靠八股文混,但好在这个阶层适应能力非常强,估计以后杨丰就算专门考科技论文,他们也会迅速扔掉以前书籍改去读天工开物的,只要前面还挂着状元牌子,他们是不会介意走哪条路过去的。

    对于这个结果吕毅中等人也很满意,科举内容有所改变这都是必须的,他们本来就是对八股文深恶痛绝的,就算杨丰不说他们也要建议杨大帅抛弃这种垃圾,至于以后考什么,这个以后再说就是了,反正科举也没说现在就考,那至少也得把各种准备工作做好,而且最少也得拿下浙东才考虑这个问题,但既然大帅承诺重开科举,那就可以彻底让人放心了。

    一帮人正说着话,突然间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是炮台!”

    老陈急忙走出门向外望去,相距不远的炮台上一门大炮炮口硝烟弥漫,在这门大炮旁边一名士兵正挥动手中旗子。

    “敌袭!”

    紧接着他身旁的郑建就读出旗语的意思。

    “走,出去看看!”

    杨丰一挥手说道,很快众人出去上马直奔炮台,到达那里的时候,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远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帆出现了。

    “玛的,狗鞑子终于出来了!”

    看到这一幕郑建兴奋地说道。

    这些船是从南而来,也就是上次被烧过一遍的福建水师,这也是清军在这一战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自从到达石浦后,双方还没有打过一次海战,哪怕上次被扇了那么狠一记耳光,吴英都忍着没出战,这一次终于出来了。

    “宁波的鞑子也出海了!”

    举着望远镜的老陈喊道。

    金塘岛南边海面上,数十艘战船乘风破浪,船上徐字令旗隐约可见,这是徐九功所部的浙江水师残余战船,自从连续兵败几乎全军覆没后,这支残兵败将就躲进甬江上,这同样也是第一次出海作战。

    “烽火!”

    紧接着吕毅中手指西北方向喊道。

    在那里一道狼烟正在升起。

    “看来长江水师也凑这个热闹了,鞑子们这是要玩决战了,也好,省得咱们上门去找他们,这一次要让他们片帆不剩,传令,所有战船全部出港迎敌,告诉兄弟们,打赢这一仗海上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杨丰冷笑着说。

    他最期待的就是这样的战斗,虽然清军水师实力不值一提,但这一百多艘战船就躲在对岸,他这里很多事情都没法干,之前是他们躲在港口和内河不出来,现在居然自己主动出来送死,他当然乐意成全了,只要把这支水师解决,整个个东海就是他的天下,那时候正好可以兵发台湾夺取基隆了。

    得到大帅的命令后,所有在港的明军战船全部起锚,包括杨丰也迅速登上女武神号,连同前些天缴获的那艘荷兰商船,一艘艘不断驶出港口,迅速分成三队,杨丰率领主力南下迎战福建水师,郑建以那艘荷兰商船为旗舰率领三十艘战船迎战徐九功,马老大率领三十艘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