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空降1630 >

第127章

空降1630-第127章

小说: 空降163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华夏国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掘,那就是使用女工,当蒸汽机大量使用的时候,首先肯定要出现纺织女工,纺织行业的工人现在还没有着手培养,因为高峻山推行的是先军工业,工厂是为生产枪炮战舰而存在的。

    为了让割出来的生胶能尽快地投入到生产应用当中去,崇文学院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进行橡胶的硫化,橡胶不经过硫化是没有弹性的。

    橡胶厂也已经开始招人,正在抓紧生产第一批开炼机。

    开炼机是开放式炼胶机的简称。橡胶工厂用来制备塑炼胶、混炼胶或进行热炼、出型的一种辊筒外露的炼胶机械。

    如果有了橡胶,那么绝缘体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解决,华夏国的电线厂也将会建造,电如果能在工厂应用,那么随之而来的水力发电站也要开始兴建,然后把发现的油田开发出来,有了石油,柴油发电机也可以投入生产了。

    这样一来,火车、汽车就应该出现了。

    这是高峻山宏伟的计划,这一计划没有高置楼阁,已经交给由崇文弟子们去一步步向前探索。

    华夏国的三大国营造船厂是襄阳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金陵龙江造船厂。

    襄阳造船厂已经停止建造襄阳级战舰,而是集中力量建造适应内陆河航行的中小型木船;

    武昌造船厂正在加紧建造武昌级战舰,目前已经有一艘等着下水,高峻山指示,这艘武昌级战舰下水之后,不再建造此类战舰,要他们着手建造第二代武昌级战舰,因为随着水泥、玻璃、橡胶、精钢的出现,战舰的建造将会有一个飞跃,而且目前的第一代蒸汽机也即将被淘汰;

    高峻山叫停了金陵龙江造船厂建造郑和级战舰的计划,要他们进入科学实验阶段,等新一代的蒸汽机造出来之后,再行建造。

    等最后一艘一代武昌级战舰下水之后,高峻山将要组建第七舰队,这支舰队将会派往地中海,以波斯王国的港口为依托,保护我进入欧洲的商贸船队。

    ……

    由于华夏国与罗刹国签署了《尼布楚条约》,双方正式停止了交战,而华夏国又归还了其一万多人的战俘,罗刹国很快就把这些被俘虏的将士重新武装起来,派往北方前线,与瑞典军作战,罗刹国又抽调了南线战场的三个军团支援北线,因此,遏制住了瑞典军队前进的步伐。

    战争结束之后,华夏国的军队并没有撤出占领区,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属于华夏国所有,反倒是罗刹国的军队全都调往北线。

    高峻山无意与参合欧洲的事务,所以下令曹文诏的西征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并撤销了西征军的番号,恢复曹文诏军团番号。

    进入冬季,全军进入休整阶段,蒙古的刘达军团派出的三万援军也返回了蒙古。哈萨克军团在波斯国完成了任务之后,主动撤出了波斯国,回到玉兹省。

    在1648年的夏季,西疆省沿海的乡镇,以及库页岛,在海军第五舰队的配合下,已全部被贺人龙军团占领,初步完成了占领整个西疆的计划。

    到了1649年,高峻山的海陆军已经达到五十万,其中陆军三十万,海军二十万。

    摆在一线部队的有曹文诏军团、贺人龙军团和马元利军团,以及海军第一陆战旅,海军第五舰队,大约十万人,只占全国兵力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的兵力都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和休整。

    特别是新组建的十个师、旅,完全按照军政部颁发的训练大纲,进行艰苦的训练。

    在这十个新建师旅中,有两个是海军陆战旅,分别是海军第二陆战旅和海军第三陆战旅。

    这两个旅除了陆军所要求的所有训练项目必须过关之外,还附加了野外生存、格斗等特战部队所必须的训练。

    第二陆战旅驻扎在福建,其中有一个团跟随二宝去了琉球驻防;第三陆战旅在海南岛驻防。

    这十个新建的师旅有三分之一都是军校生,海军陆战旅所占的比例就更高。

    华夏国非常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在京城就有三所军事院校,培养着高中低三级军事人才,在金陵、武昌、襄阳、南昌、成a都设有十二个分校,在校生总共十万。如果战争需要,可以立即把他们组建成十个师。

    在乡村有二级军事单位——民兵组织。

    这个组织的基本力量是十八至二十四岁的青年农民,也是按照部队的建制存在,全国有四十万个民兵师,近三百万人,这些人是正规军的后备力量。

    在土地改革中,农民获益最大,广大的农民都愿意听从皇上的号令。所以,华夏国不怕打仗,如果有谁胆敢向华夏国挑衅,灭他老祖宗二十回都绰绰有余。

    1649年春春节之后,为了稳定经济,华夏国开始整治盐商。

    盐商们垄断了全国的食盐销售,他们可以任意压低买价,抬高卖价,获取巨额利润。他们用赚来的钱购买土地或者捐纳官职,而不是扩大再生产。此外他们会把大量的钱投入奢侈的生活消费中,其中尤以居住在扬州的两淮盐商为甚。

    据通事局禀报,这些盐商个个家财万贯,过着非常悠闲的生活,他们修建楼台馆榭,养戏班开戏院,琢磨精致的菜肴,逛妓院养“瘦马”,调脂弄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在茶馆和澡堂之间流连。

    盐商们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吃一碗蛋炒饭,也要耗银五十两。这五十两一碗的蛋炒饭是什么样的?说出来令人咋舌的。

    这碗蛋炒饭要保证每粒米都是完整,且必须粒粒分开,每粒米都要泡透蛋汁,炒出来外面金黄的,内心雪白。与这碗饭相配的是百鱼汤,汤里包括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白、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极尽精致之能事。而这鸡蛋并非一般的鸡下的,是吃了人参、苍术等药物的鸡下的,其中的味道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高峻山严令都察院彻查严办这些腐化堕落的盐商们。(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三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

    (全本小说网,。)

    盐商毕竟只是一小撮,严厉地打击他们,他们也翻不了天。

    这天,高峻山在文华殿召见了商部尚书黄云发。

    “下臣拜见陛下!”黄云发一见面就先行拜见之礼。

    高峻山连忙道:“免礼平身。赐座。”

    等黄云发坐下之后,高峻山又道:“进福呀!朕这次请你过来是要与你商量盐商的事情。”

    黄云发道:“都察院现在打击盐商,一时间造成市面食盐短缺,盐价飞涨。”

    “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黄云发禀道:“只有控制盐场,并保证运输畅通,缺盐的局面便可缓解。”

    高峻山道:“你太保守了,我们不是要控制盐场,我们要控制整个食盐的销售渠道,换言之,食盐必须专控起来,不能让私人去经营。朕叫你来,就是希望你们商部专营食盐,由都察院监管。”

    黄云发担心道:“由我们来经营,也难免会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高峻山道:“所以要严格监管,无论天南地北,盐价全国统一。”

    黄云发道:“统一盐价不容易做到。全国这么大,交通运输条件不尽相同,从成本上来说,不可能统一。”

    高峻山道:“如果是私人做的话,的确统一不起来,由你们商部来做,盐价的统一就不是什么难事,完全可以以赢补亏,朕还可以让户部给你们拨一笔款子,把盐价降到最低限度,让全国的百姓都能吃得起盐。”

    黄云发眼睛一亮,道:“如果有一笔周转金,统一盐价能够办到。”

    高峻山提醒道:“我们专营食盐的目的不是赚钱,是为了让全国的百姓都有盐吃。如果有谁胆敢在食盐的经营上面做手脚,坑害百姓,诛灭九族!”

    黄云发渗出一身冷汗,心想,这位皇上可是铁腕人物,自己行事必须小心,一旦有差池,吃不了还得兜着走。

    ……

    刘芳亮得到高峻山的御旨,踌踌满志地要干出一番大事来,他下令都察院在全国范围内查处盐商,自己还亲自前往江南督办此事,因为江南的盐商是最富有的。

    临走之时,他来向高峻山辞行。

    高峻山正在传心殿的御书房看书,孙可望禀报:“陛下,刘都御史求见。”

    他抬了抬头,道:“让他进来。”

    刘芳亮进来拱手道:“下臣给陛下请安!”

    “有什么事就说吧。”

    刘芳亮道:“下臣要去金陵,特前来辞行。”

    高峻山嘱咐道:“这次金陵之行可要吸取上次的经验,打击面不可太广,只是查处盐商,你不要把人家米商、茶商、绸缎商都给抓起来。”

    刘芳亮保证道:“陛下放心,下臣一定按照陛下的旨意办事,绝不会乱来。”

    “嗯!”高峻山点头,突然想起一事,又道,“你去金陵替朕办一件事。”

    “请陛下吩咐。”

    高峻山示意刘芳亮附耳过来,然后他压低声音道:“朕在金陵有一小妾,你到了金陵通知她,让她进京来伺候朕的起居。”

    “一定照办。不知姓甚名谁?”

    高峻山道:“她叫柳如是,就在金陵的宫中,你去了之后,让刘文秀的漕帮送过来。”

    刘芳亮不解道:“陛下发一个电报给刘文秀不就解决了吗?何必要下臣再走一趟呢?”

    高峻山道:“你代表朕亲自前往,以显对她的重视。”

    “一定照办!”

    高峻山挥挥手,示意刘芳亮退下。

    刘芳亮退下之后,孙可望手中拿着一份电报进来。

    “陛下,江国荣的电报。”

    高峻山接过电报,孙可望就转身退出了书房。

    他独自在书房看着江国荣的来电。

    江国荣在来电中说,西昌这个地方,土地肥沃,有大片的土地有待于开垦,且适应居住。他建议至少移民二十万人去西昌,他认为,如果把这里的地都种上庄稼,一年的收成可以养活半个华夏。

    江国荣的报告有点夸张,那里的黑土地的确肥沃,但一年的收成决养不活半个华夏。

    高峻山并不是看中那里肥沃的土地,他看中的是丰富的地下资源。在西昌(不是后世的西昌)蕴藏着丰富的地下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铀、黑色和有色金属。

    这些并不需要地质专家去勘察,生在后世的他就早已知道。但是他很支持江国荣的想法,他知道,开发地下资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种粮食却可以立竿见影,当年就会有收成。

    高峻山给江国荣回电,并告诉他,要高筑墙,广积粮。

    高筑墙的任务自然是交给戴自成去做,他们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把喀喇沙尔城建设得像模像样,现在高峻山又要他去建设乌拉尔山脚下、伊赛特河畔的西昌城。

    戴自成的水泥厂已经建起来了,而且第一批水泥已经投入到了喀喇沙尔城的建设当中,高峻山命令戴自成把水泥厂的技术向全国推广,华夏国的道路建设、造船业、建筑业,都需要用到水泥,所以在不远的将来,水泥厂必将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

    让就是欣喜的还有,他派往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作组也不负期望地找到了石油,高峻山发去贺电,嘉奖了他的不畏辛苦的崇文弟子们,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前往西昌去勘探石油。

    高峻山向他们许偌,在西昌,将会给他们最好的条件,等西昌城建好之后,里面的房子由他们挑,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套宿舍房,并分给五十亩田地,如果他们不想种地,国家可以高价回收。

    他知道,石油工作组的这些弟子是最最辛苦的,自从工作组成立以来,工作组的成员每天都在野外,有时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顿热饭,为了找到石油,甚至把结婚生子的大事都耽误了。

    当然,与石油工作组一样,地质工作者也是整年地风餐露宿地跑野外,他们为了华夏国的兴起,把自己的美好年华都奉献给了广袤的山野。

    对于这些英雄们,他是会为他们记功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盐专卖

    (全本小说网,。)

    柳如是在刘文秀的护送下,高高兴兴地来到了京城。

    高峻山把她迎进了皇宫,住进了咸福宫,与董小宛为邻,并册封柳如是为贵妃,地位与董小宛相同。

    柳如是进宫的这些天,高峻山天天都在咸福宫就寝,日日陪着柳如是,并带她在宫中四处走动,欣赏皇宫园林建筑,同时欣赏着柳如是的琴棋书画的才艺。

    这天,高峻山因为朝中有事,不能陪伴柳如是,柳如是一人在咸福宫里闲得无聊,自己走出宫,一不小心,把个霸道的八公主给得罪了。

    柳如是在御花园内漫无目的的游走,花园里很幽静,鲜花盛开,绿树荫荫,小溪悠悠,仿佛坠入了世外桃源。

    突然,她听到树上传来画眉鸟清脆的叫声,她循着鸟叫声轻轻走过去,发现声音是从挂在香椿树上的鸟笼里发出来的。这个鸟笼是一个紫竹画眉笼,涂了漆的竹篾儿根根洁净整齐,笼顶上的那个大笼钩儿,锃明瓦亮,笼门上一个大红线穗子,好看极了!

    更让她心醉的是笼中的画眉,笼中画眉的啼鸣,有时悠忽,如潺潺的溪水在流淌;有时高昂,好像古筝在弹奏;有时舒曼,仿佛是月下的洞箫,呜呜咽咽;有时粗犷,犹如木叶声声。一种纯粹、原始的音乐……

    她甚至跟随着画眉低吟,闭上双目,享受着这如画的风景。

    正当她陶醉之时,画眉的叫声却戛然而止,她睁开眼睛看到画眉正在戳动笼门。

    “祂想自由?”

    柳如是心中这样想着,就不由自主地上去把鸟笼的门打了开来,跳出樊笼的画眉鸟,它自由自在地猛然高飞,又盘旋地落在青青的草地上,一会儿跳上月季花枝,扬起头来,歌唱一阵,一会儿又跳进花丛里,尾巴一翘一翘,向柳如是张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