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种田博饭家常事 >

第31章

种田博饭家常事-第31章

小说: 种田博饭家常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们都看着呢!”银花甩着手说道。

“都是我们的孩子,给他们看!”何家骏故意嬉皮笑脸的凑过去,“你不是说最不该摆脸色给别人看嘛,别生气了,我心里都清楚,没我们花儿,我早就不知混哪儿去了,怎么还考得上功名!”

“你知道就好!”

银花这才顺着梯子下了,顺从的靠在何家骏怀里。

何传文人小鬼大,神神秘秘的冲两个哥哥挤眼睛,满仓也仿佛感受到屋里松快的氛围,挥着小手“啊啊”叫了起来。

“爹的宝贝儿子,爹抱抱!”

何家骏转过去把满仓抱起来,扶着他站在自己腿上玩耍。

银花舒了口气,靠在炕头给一家子缝春衫……

今年雨水※多,冬季也延长了快十天才完全化冻。

“恭喜,恭喜啊!我们大田村终于扬眉吐气了,家骏尽管把学堂办起来,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跟叔说!”里正提着几个礼包过来,满脸笑容的说道。

大田村跟附近几个村子代代通婚,若真论起哪家都可以算一点儿亲戚关系出来。

里正姓王,他们家在大田村并不算大姓,却接连几代都是任着里正,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从何家骏开始上进,王里正就一直表达善意,等何家骏考了童生,两家更是当亲戚走了这几年。

何家骏笑着应了,亲※亲热热的迎着里正去堂屋里上坐。

开春银花就筹划请了村里老人和相熟的人家并亲戚来家里吃饭,当给何家骏庆祝,这之前,何家骏已经花了银钱在县城酒楼里办了好几桌席面,请了县城几个乡绅并有头有脸的人吃了一顿,光衙门里的小吏就有一大桌,因小县城几年才出了何家骏一个秀才,县太老爷都赏脸来喝了一杯,跟何家骏说了几句勉励的话。

银花与何大嫂领着相熟的媳妇子在厨房忙活。

“哎呀呀,周地主送了老大一箱子里过来了,不晓得是什么好东西!不会是一箱子金子吧?”何二嫂咋咋呼呼的进了厨房。

照道理,嫡亲的二嫂能担起半个主人的,不过何二嫂是靠不住的,也说是来帮忙,她坐在厨房里跟屁※股下面有钉子一样,一会儿在洗菜的边上挤挤,一会儿去杀鸡的边上瞧一瞧,过会儿打着转就去了院子门口瞧热闹。

“周地主不过大几十亩地,还都雇给别人种,我们一大家子自己种十几亩地,省吃俭用,一年到头不过落那么点儿银子,周地主就是把全部家底拿出来怕也不会有一箱子金子那么多吧!”有个嫂子一边快手快脚的做着馒头一边不客气的嘲笑道。

何二嫂呸了一口,“就算不是金子,那也肯定是好东西,这可不是哪家都眼红的来的!”

“不晓得谁在眼红哩!”

那嫂子顾忌这是何家骏请客,外面一院子的客人,并不跟何二嫂硬顶,只嘀咕了一句,继续干活。

何二嫂只当别人都得给她这秀才嫂子几分面子,面带得色的在厨房里打了个转又出去了。

何大嫂深觉二弟妹丢人,只这会儿不好说,打定主意等客人都散了后要好好跟二叔子和她掰扯掰扯。

何家骏考上秀才这样的大喜事,平日走动不走动的亲戚,村里相熟不相熟的都随了礼过来。幸而银花早早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借了够多的桌椅,一直摆到了路上,菜以炖菜为主,都以前烧好,只管大碗装了往桌上端,几十桌一起开席。

何老伯拿出特意买回来的长串鞭炮从路边上一直摆到门口,一点燃满村子都是“霹雳拍啦”的炮声。

一群小孩子兴奋的在人群里穿梭,一会儿凑到大人身边讨一口吃的,一会儿一窝蜂的跑到鞭炮炸过的位置捡没炸的鞭炮。

何家骏喝多了酒,送走了客人,倒头就睡下了。

银花跟帮忙的媳妇子收拾满院子的杯盘,把用剩的熟菜捡好的分门别类的装了,准备等忙完后分给帮忙的带回去……

……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就很晚了,十一点多的样子,亲们不要等,早点儿休息!

 第45章 宴请

第四十五章

……

“今天忙了一整日;不留大家吃晚饭了,等改日再好好谢大家。”银花把分好的蔬菜、特意留出来的肉并一些点心糖果一分给大家。

何二嫂笑的格外开心。

请来帮忙的有八个媳妇子,银花特特准备了十一个包裹,连带着何老娘、何大嫂、何二嫂婆媳三个,但是发到最后一个媳妇子的时候;没有了。

“瞧我这忙的;糊里糊涂的,把数都算错了;李嫂子可别怪;我再给你装一份。”银花笑着说道。

“俺明、明明记得是、是十一个的;俺跟你一起、一起包的哩!”有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抱着包袱说道。

这小媳妇子夫家姓王,小姑娘打小说话就结巴,为此不晓得受了多少嘲笑,说婆家也不好说,去年都十九了才嫁到大田村,嫁的是王家的大儿子,那王大人生的有些斥钝,小时候又伤了一只耳朵,听人说话非得歪着头听还得人说的大声才行,到了二十多还说不到媳妇儿。有两个村子跑过的,就开玩笑说一个说不清楚一个听不见可惜了,不然两人倒可以凑在一起过日子。

村里人闲来无事就爱说些这样的闲话,要是他们觉得有趣那就说的更带劲了。这话早晚叫王大他娘并这小姑娘知道了,小姑娘却是个有成算的,自己偷偷跑到大田村看了几回,见王大虽说反应迟钝些,却并不是真的聋子,干活也利索,跟家里打刻个招呼就央了相熟的嫂子上门说和,去年赶在入冬前就嫁了过来。、

银花本来请王大他娘过来搭把手的,只他娘前儿晚上少穿了一件衣服,吹了点儿冷风,身上就有些不得劲儿,巴巴的求了银花叫这小媳妇儿过来。

说话不利索才话少,干活格外的上心,银花只烧一顿饭的功夫就看出来,啥事教给这小媳妇儿保准没问题。

领了东西的媳妇子也都帮忙点了起来,好几个都说注意过银花大的包袱,确实是十一个。

银花已经快手快脚的装了两块肉并一大碗鸡汤递过去,“大家今天辛苦,过几日咱们厨下的再来吃一顿。”

众人见银花没打算追究,也都不再多讲,纷纷告了辞家去了。

何老娘先时过冬因为何家骏得病失了分寸,跟银花闹了好一阵子,后来又生怕何家骏出息了叫银花给哄了去,左看右看都觉得银花不顺眼,这只是对银花而言,但真像今儿这样,平白无故的少了一包东西,叫老三家吃了亏,何老娘又比谁都心里不舒服,出了院子门就开始嘀嘀咕咕,无非就是疑心肯定是有人手脚不干净偷了去。

院子里的垃圾大家已经帮忙扫成了几堆,这里没有一次性的饭盒和塑料纸,垃圾无非是吐得骨头或掉的饭菜,银花直接拿锹出来挖坑埋了下去当肥料。厨房里摆着一大堆各色的碗筷杯碟,都是各家借过来的,得一一还回去;还有桌椅等……

今天屋里屋外都闹闹腾腾的,何家骏也抽不出身检查几个孩子学习,银花赶了他们出去自个儿耍,文年安说自己大些跟小孩子玩不到一块儿,帮忙银花带着满仓,留在家里。

“年安,来搭把手!”银花在厨房里喊道。

满仓现在已经开始学走路了,在一个地方根本呆不住,还不叫人抱,非得自己下来走,这会儿好不容易睡了,文年安只觉得腰酸背痛,外间的炕还没收拾,里间何家骏睡得直呼呼,文年安只得蜷在满仓旁边稍作休息。

“就来!”

银花把借来的碗筷都装在筐子里,准备搬到车上推着一家一家去还——好多人家统共就那么几个碗,要是不还,晚上就没家什吃饭了。

大家碗样子都差不多,俱是灰白色粗瓷的,只有的豁了口子,有的是完好的,银花借的时候就一一记了,哪家借了几个有几个豁口的,还碗的时候倒没有出岔子。

“银花妹子,我跟你多说几句你可别见怪!”虎子娘把自己碗清点好了,神秘兮兮的凑到银花耳边轻声说道。

虎子娘跟银花关系一向好,只她几年前产后出!血,没养好,又没钱长年累月的滋补,现在是碰不得冷水,也劳累不得,银花便没特意喊她帮忙,只她自己去厨房帮了两手,吃过饭就走了。

“我听王大他小媳妇儿说你包了给帮厨的包袱少了一个,我看了那包袱是蓝灰色粗布没错,是不?”

银花点点头。

那布也是早早就准备好的,专门从布店割了新布回来分成的小块,也算是回礼的一部分。

“吃完饭我惦记家里两头猪崽子,早早的就回来了,瞧见你二嫂抱着个一样包袱过去了,我当她是帮忙拿什么东西,也没喊,自己先家来了,怕不就是多拿了一个走了罢!”

虎子娘干不了重活,家境就开始下降,今年咬牙拿了积蓄出来买了两头小猪崽子回来,那可是一家上下的宝,伺候的比人还精心,人都是一日两顿,猪却有三餐的待遇,割猪草虎子娘都是挑了最好的回来。

虎子娘这话银花是信的,心里却并不怎么惊讶,说弄错是银花自己的套话,她自己整理的几个包裹,数了两三遍怎么会错,别说,肯定是有人偷偷拿走了。

“我晓得了,这事儿金秀姐也别出去说,都是亲戚闹开了不好看。”银花说着把剩菜给虎子娘装了满满一大碗,“这些剩菜金秀姐晚上热了吃,别放过夜,省的坏了!”

从桌子上收回来的菜碗都没剩多少,但农家人节省惯了,就是一口汤底子也舍得扔,都拿一个大盆装着,银花自己是不想吃这剩菜的,先捡锅里剩的好的给帮忙的人一人装了一碗,这桌上收回来的也叫她们带了一些回去,这会儿来还碗干脆全部装了出来,一家分了一点儿。

“算啦,算啦,你留着自家吃,可惜今年没萝卜,不然切几块萝卜下去一炖,味儿可好,现在去找些野菜回来烫了吃也是一样!”虎子娘推着银花的手爽利的说道。

“姐姐拿着吧,也不知道中午你们吃好了没有,我尽在后头忙也没顾上去前头看一眼,没吃好晚上再尝尝味儿也是好的,快别跟我推了,我还得赶下一家哩!”银花直接把碗放在院子里的石板上,又快手快脚的捞起勺子给虎子娘手里捧着的一碟碗里面舀了一勺汤,“晚上烫菜吃正好!”

虎子娘连连后退,“够了,够了,有一碗就够了。”

银花才拉着车往外走,文年安帮忙扶着车上的箩筐和盆。

等把各家的东西都换了回去,太阳已经藏了半边脸在山下。

银花赶紧抓了小扫帚屋里屋外炕上都细细的扫了一遍,又把收在柜子里的干净褥子抱出来铺上。

何家骏几年没怎么沾酒,睡了小半天才好受了些,见银花屋里屋外的忙,起身要帮忙。

“算了,你去检查检查学堂的东西,看还缺什么,前儿我进去扫了一遍,通了一阵子风,这几日我就跟大家伙掰扯清楚,准备收学生了。”

何家骏冬日病的下不了炕的时候,银花恨恨的叫人好了就下地干活,只不过是说气话罢了。何家骏若要继续考功名,一日都离不得书笔,再者何家骏力气还是有一把,但论起干农活,怕是村里半大的小子都比他利索到哪里去了。

所以说,中了秀才,若说直接的经济利益,除去央了办事的人送的礼,比如何家骏现在也有资格给参加秀才考试的人做担保等,真正自己能挣钱的就是能名正言顺的办学堂。

何家骏过冬闲来无事就开始琢磨学堂的事儿,光名字就想了好几十个,什么“松竹斋”、“百文斋”、“书程小驿”、“圣贤书屋”、“敬文书舍”……最后却圈了个最朴实的,拿大宣纸写了“山中书屋”四个大字,也没有装裱,直接拿浆糊贴在了原先建的学舍大门正中,说这样才最符合啥子意境。又跟银花讨论了好些回,决定分三个班,不跟其它学堂一样只教启蒙书并四书五经:一个班照样是不收钱只看学生自己胡乱给一点儿东西,教常用的几百个汉字并算学,三日开一次,一次教一个时辰,也不需要笔墨纸砚;一个班给小孩子和新来的启蒙,每年何家骏想法子考一次,通过了就可以去最后一个班,一个月得十个铜板儿,中午还给一碗汤或一个面窝窝吃;最后一个班主要就是讲四书五经和破题作文了,志愿考功名的才有必要上,束脩照半年收,半年得三百文。

因想着还教几个成才的出来,何家骏考虑了一回,决定不再提供笔墨纸砚,先前为了节省,所有的人都是先用木棍在沙盘上画,学会了才能用毛笔蘸了水在桌子上些,写漂亮了才给纸,这样不少孩子原本在桌上写的好好的,一换纸来问题……

……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毕,明天照常更新,以后如无例外尽量日更,请大家继续支持!

 第46章 建屋

第四十六章建屋

……

银花仔细算过账后;把收的礼中用不到的叫何家骏送去县城换了钱;自己能用的和以后能用来还礼的仔细收好;得的银钱并家里的积蓄买了十五亩良田并八亩黏泥地。

黏土地不好耕种,被归在下等一列。

“花儿;咱们先把房子扩一扩吧!”何家骏仰头望着高高的枣子树,照着银花的吩咐活动着脖子,边说道。

“我心里有数!”银花手里的动作不停,麻利的晾晒一家人的衣服,“以后外客来的多,总要地方的;你去跟里正打个招呼;我们把前面屋子加高;两个偏厦修起来;顺着右边修两间屋子在后院修一排,若有个女客来也有个招待的地方。”

这样连着前面的学堂,整个屋子的布局就是一个“F”形,也不会犯了“自困”的忌讳。

“不养鸡了?”何家骏过去给银花帮忙递衣服问道。

“我有安排的,黏土地种庄稼不好收拾,我们干脆去找一些好品相的果树回来种上,把草籽移过去,鸡就养在外头。”

何家骏连连点头,“花儿能干!”

像这样的话,何家骏其实常说,但银花每次听了脸上都会微微发热。

“你当我是传文和满仓呢!”

尽管如此,银花嘴上却是非得别扭一句的。

何家骏笑眯眯的故意挂衣服的时候碰了碰银花的手,果然银花脸上很快就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何家骏考上了秀才,一头在酒楼置了席面请有头有脸的吃饭,回头银花就推着腌菜去卖也不是个事儿,何家骏跟银花提了一次,银花把送腌菜、灯油、卖柴火的小生意都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