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宫女千岁 >

第96章

宫女千岁-第96章

小说: 宫女千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赵容毅却迟迟不见动作。

天子无家事,虽然是内宫,但大臣们也是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正如常乐所预料,新帝即位后的第二个月,朝中上下便掀起了一股请议充实内宫的热潮。

   而她也知道,从这一天开始,她的战斗,也要打响了。

千古一后,这或许只是传说,但她却相信,传说,也可以变为现实!

153、战前准备

   丹阳宫。

这座昔日内宫第一人丁贵妃曾居住的宫殿,富丽依旧,堂皇依旧,却是物是人非,如今已成为新任贵妃顾常乐的居所。

与之相对应的,淑妃傅月环住的则是前尹淑妃现尹太妃居住过的春华宫。

丁贵妃不得善终,尹淑妃却能陪伴太上皇左右,且有女傍身。这两相对比,不免有人联想到顾常乐和傅月环身上。

红璃曾向顾常乐建议,是不是换一个宫殿,怕丹阳宫有点晦气。常乐却不以为意。

她既然已经决定做千古一后,就需要比丁贵妃更强势。

丁贵妃的不得善终,是因为她背叛了皇帝背叛了丈夫,常乐不一样,她不会让自己犯下这样的大错。

从东宫搬到丹阳宫已经有一个多月,气候也逐渐变暖,屋子里已经不再烧地龙,大家也都已经换脱掉厚重的冬衣,换上了颜色鲜亮的春衫。

常乐正倚在贵妃榻上,翻看手中的账簿,旁边小几上还有厚厚的两本账册放着。

喜鹊坐在一边,膝上摊着一本册子,正在按照常乐所说进行记录。

小铃铛洗了几个果子,拿在手里,一面咬着吃一面走过来探头探脑地瞧,不一会儿便道:“瞧得我眼都花了。”

喜鹊便好笑地瞥她一眼:“瞧不懂就只管吃你的。”

小铃铛嘟嘴。

常乐懒洋洋地看她们一眼,只是一笑,也不说什么。

掌六宫权,打理内宫所有事宜,一个月下来,常乐身上已经培养出了上位者的气质。

主仆几个正说着,红璃和童小言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奴才见过娘娘。”

常乐诧异地抬头道:“这个时辰。皇上正在上朝,你怎么过来了?”

赵容毅上朝,童小言作为大庆宫主管,皇帝身边第一心腹,此时正应该在太极宫伺候才是,难怪常乐奇怪。

童小言道:“奴才正是奉了皇上的命令,请娘娘前往太极宫一行。”

“什么?”常乐更加诧异了,连红璃等人也觉得奇怪。

太极宫一贯是天子处理政务的所在,虽然没有命令禁止内妃入内,但是为了避讳。内妃一般都是不会去太极宫的,童小言却说是赵容毅让她过去。

“是出了什么事?”常乐有些猜测。

童小言点头道:“是出了些事,娘娘还是快过去吧。”

他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显然这件事情还是比较严重比较严肃的。

常乐略一沉吟,便下了决定,先对喜鹊道:“你把账簿誊清后,便将各宫各处的月例发放下去。红璃、铃铛,咱们走。”

红璃和小铃铛忙应了一声。常乐身上穿的衣裳也不用换,主仆几个就这么跟着童小言出了丹阳宫。

宫门外居然早已经停了一台肩舆,这也是童小言准备的,常乐上了肩舆,一行人匆匆往太极宫而去。

春暖花开,傅月环虽然连日来心情烦闷。却也在银心和金珠的劝说下,出来赏花散心。银心和金珠怕人太多反而嘈杂,便屏退了其他宫女太监。只她们两人跟着。主仆三个正从御花园出来,想要回春华宫去,正巧便看见了前方甬道处,常乐所乘的肩舆快速过去。

“那不是贵妃娘娘?”

眼尖的银心第一个说道。

金珠微微蹙眉道:“那个方向,是去太极宫?皇上这会儿正在上朝吧。贵妃娘娘去那里做什么?”

两个丫头都看向傅月环。

傅月环眼睛微微眯起,原本圆润的脸蛋近日消瘦了许多。连下巴都变尖了。

“去看看。”

她微启红唇,吐出三个字。

三人便跟在常乐一行人后面,也往太极宫而去。

**********************

太极宫,太极殿。

高高的龙椅上,赵容毅一身黑色帝王服,坐姿却并不很端正,而是用一只胳膊支着引枕,有点歪歪的,以一个比较放松的姿势坐着。

已经议过一些朝政,朝臣们的站姿也都不是很整齐。

正对着龙椅方向的丹墀上,正站着一个朝臣,正在口沫横飞振振有词:

“皇上虽然还年轻,却也应早早重视起家庙社稷皇嗣后代,内宫如此空虚,实乃历朝之最。为皇室开枝散叶故,也为安定人心,皇上理应择选端庄慧丽之女,及早充实内宫。”

这些话看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赵容毅脸上的神情并没有很郑重对待。

“张爱卿的好意,朕都明白。但众卿应记得,历史上每多女色误国,又有内宫祸乱,即便太上皇英明胜尧舜,也一连发生了两次内宫之祸,甚至差点颠覆朝纲。这前后两次的大祸,众卿之中大多数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应该知道内宫人数过盛的恶果。朕每每思悟,无非是内宫人数过多,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心不足所致。以史为鉴,未免女色祸国,朕决意削减内宫,除已有的顾氏、傅氏两位妃嫔,不再纳女入宫。”

常乐进入太极殿的时候,正好就听到了赵容毅这番话。

龙椅背后是一座巨大的九龙戏珠的屏风,屏风后面是一间宽大的房间,乃是上朝之前,皇帝更衣休息准备的地方,有两道不醒目的小门可以进入太极殿。

童小言请常乐进入之后,便安排她在九龙屏风背后的墙壁后面听着。

太极殿的建筑是能工巧匠设计,人在里面说话,声音可以传播到每个角落,保障殿内人都能够听清,因此即便常乐隔着一道屏风和一道墙壁,也还能听见太极殿内的声音。

赵容毅话音一落,顿时如同打翻了马蜂窝,整个太极殿内斗嗡嗡嗡嗡起来。

“这怎么可以,内宫空虚,势必要皇嗣单薄。”

“皇上不可,本朝内宫如此单薄。已是不体面,若就此不再扩充,皇家颜面何在。”

“天子无家事,皇上不可一意孤行,须知安内亦是君王德政要求之一。”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朝臣们多数都不同意赵容毅的决定,纷纷出言反对。

常乐在后面听得清楚,脸上平静得不见一丝涟漪。她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对之声。

“童小言过来。”

她轻声道。

童小言便过来,道:“娘娘有吩咐?”

他们俩是旧相识,虽然一个成了主子一个仍旧是奴才。但常乐平易近人,彼此仍保持着足够的信任和情谊,童小言在她面前。像朋友更胜过像奴才。

常乐随手指了指外面,道:“你可知道,这些大臣之中,哪几位是有女儿的?”

童小言眼神微微一闪,迅疾便明白了常乐的意思。能够成为新帝的心腹。自然不会是蠢笨之人。

当下,他便为常乐一一介绍起来。

“新任礼部侍郎,家中一女,年方二八,听说极为美貌端庄。”

“工部侍郎,有一幼妹。生的窈窕多姿。”

“林将军家中也有两女,也是貌美如花,据说还是双胞胎。容貌秉性都一般无二,是京城极为耀眼的一对姐妹花。”

“啊,还有梁大人,王大人,丁将军……”

童小言如数家珍。一一说出这些家里有待嫁女的大臣的名字和身份,末了微笑道:“说来也巧。这会儿反对声最大的也正是这几位大人。”

常乐看他一眼,会心一笑,随即摆摆手。

“行啦,太极殿是前朝议政之所,本宫乃是内妃,不宜久留,等皇上下朝,你跟皇上说本宫来过就是。”

童小言应道:“是。”

常乐也不再多说什么,带着红璃等人便离去。

童小言目送她们一行人出去,再听前面大臣们潮水一般的反对声,便不再如此前一般觉得严重了。

这些大臣们,懂得什么,皇上和贵妃娘娘早就有默契了!

“娘娘,咱们怎么办?”

隐没于太极殿配殿一隅,银心向傅月环发出了询问。

这些大臣真是太可恶了,皇上一个月来来不了淑妃娘娘这一次,他们居然还撺掇着什么选秀充实内宫。现在只有一个顾常乐,淑妃娘娘尚且如此受冷落,再多几个女人,皇上岂不要把淑妃娘娘扔到脑后去。

可是另一方面,银心和金珠又觉得,也许内宫多几个女人,也能打击打击顾贵妃的气焰呢。男人总归是喜新厌旧的,有新人分走贵妃的恩宠,总归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傅月环微微皱着眉头,也正在思索。

朝臣们请议充实内宫,她其实也有所心理准备,毕竟这是历届皇帝登基之后都会做的一件事。她的心思,正如银心和金珠猜测的一般,反感期待交杂。

她得好好想想,也许这也是她的一个机会。

而相比于傅月环的犹豫不决,常乐却是干脆利落就有了决断。

一回到丹阳宫,她便一连发出了几道指令。

第一,是让小铃铛准备出行事宜,她要出宫前往清平山,看望太皇太后和太上皇。

第二,是让红璃策划一个官员内眷的名单,名单的要求有如此这般的几项。

第三,是让喜鹊整理一份账簿,账簿的要求也是如此这般的几点。

第四,是传话尚宫局和尚仪局,将大庸开国太祖皇帝立下的一部《大庸律典》搬到丹阳宫,贵妃娘娘有大用。

发布完这些命令,常乐像个浑身都燃烧着斗志的拳击手一样,将紧握的右拳砸在左手手心上。

困难和阻碍都已经出现,这次的敌人是整个官员集团,这个集团的强大是怎样高估都不为过的,连皇帝有时候都不得不屈服于这个集团的意志。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她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万全准备。

要做内宫独一人,就必须堂堂正正,既然要战,就毕其功于一役,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154、清平山之行

  庸京城最近又多了一个新鲜话题。

皇上居然不肯选秀纳妃,只保持现在两个妃嫔的内宫编制。皇帝自己不想要多多的女人,大臣们却不肯答应,搬出各种理由,非要皇帝广纳美女不可。

然后不仅大臣们不肯,连宗室勋贵们也都加入到反对的行列中来。

天子脚下,首善之都,庸京城的百姓历来是离皇室和朝堂最近的,比起地方上百姓对皇权和官员的敬畏,庸京人民显然要见多识广宠辱不惊得多。这些天,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都是关于这件事。

有说皇帝不会享福的。

有说大臣们多管闲事的。

也有猜测宫里的两位娘娘是不是国色天香到惨绝人寰,将皇上迷得五迷三道,竟不想纳别的女人的。

当然还有更多的流言,是说贵妃娘娘狐媚惑主,不肯让皇帝纳妃。这种论调是最有市场的,尤其庸京城中的宗室勋贵,对这一点最为认同,只差明着骂顾常乐是红颜祸水了。

只是却不知,为什么倒没人提起另一位淑妃娘娘。

大庸的婚姻制度,并没有限定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女人,当然也更没有提倡男人娶妻纳妾多多益善。事实上,户婚律上面明文规定,一夫只能一妻。正如中国古时历朝历代的律法一样,对于正妻其实都是有规定的,所谓三妻四妾,其实有两妻并不是正室,而是侧室或者平妻,平妻虽然受法律保护,但地位跟正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从古到今,论到“妻”,历朝历代都是一夫一妻制。

至于妾。那就没有限制数目了。

一般来说,大户人家的男子,总是会有一些妾室的,连同正妻在内,两三个算正常,四五个算富裕,七八个的倒是已经算比较多了。

而人们印象中,似乎皇帝就应该比普通男人拥有更加多的女人。

新皇帝却对拥有两个女人就满足了,这自然让人好奇。

不过百姓们对于官员请议天子广纳后宫,却并没有一致的态度。赞同和否定的都有。本来么,皇帝讨几个老婆,跟普通老百姓一文钱关系也没有。

但是流言随风转换。渐渐的,所有的舆论都开始指向了丹阳宫中的贵妃顾常乐。似乎人人都认定,就是顾贵妃给皇帝灌了迷魂汤,想要专宠六宫,才会让皇帝说出不再纳妃的大不违决定。

丹阳宫未曾辟谣。

春华宫也保持沉默。

有心人已然感觉到。一场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满城纷扰之中,某日清晨,一驾华丽马车从皇宫中驰出,在御林军护送之下,前往清平山皇家别墅。

时值暮春。惠风和畅,山中比城里又要清凉些,但空气清新、山花馥郁。沁人心脾。

从城里出来虽然路途并不遥远,但也坐了一个多时辰的马车,进了皇家别墅,在红璃、喜鹊、小铃铛等人搀扶下,下了马车贵妃顾常乐还是忍不住深深地呼吸了一口这清新的空气。

正迎上来的绿珠青梅。便笑道:“娘娘还是这个性子没改。”

太皇太后身边的紫玉嫁了人,红璃又给了常乐。也没增加人手,只提拔了绿珠和青梅,各顶了紫玉和红璃的缺,今日常乐是以探望太皇太后和太上皇的名义来的,便是绿珠和青梅带人来迎接。

先安排了贵妃及仪仗随从们的休憩之所,稍事休息更衣,然后绿珠青梅才带着常乐等人前去拜见太皇太后和太上皇。

今日天气好,太皇太后和太上皇都在园子里,园子里引山泉活水灌了一个池塘,穿着宽袖棉布单衫的太上皇赵晟正在悠闲地垂钓,旁边顾太平正在淋杯泡茶,十来个精致的小茶盅放在木制的荷叶型茶盘上,简单又清雅。

太皇太后就在几步远的亭子里,看着紫佩领着小宫女们糊风筝。

常乐带着人到了之后,给太皇太后和太上皇分别请安,然后才道:“太皇太后和太上皇这日子过得,跟神仙一般逍遥,真叫人羡慕。”

太皇太后笑道:“这可是言不由衷了,要嫁太子的是你,要做贵妃的也是你,如今有什么劳累辛苦的,也是你自找。”

青梅搬了个木制圆凳过来,常乐坐了,依偎在太皇太后身边道:“是呀是呀,我就是太辛苦劳累了,所以才来太皇太后这里讨个清闲。”

太皇太后指指她,摇头笑而不语。

这时,太上皇赵晟终于钓了一条鱼上来,顾太平带着小太监们忙乱地将鱼收入鱼篓,吩咐人拿去厨房,做今天午膳的材料。

洗了手的赵晟这才过来也坐了,对常乐道:“这几日满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