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玉笑眯眯的拍掉了他几乎要指到自己鼻子上的手指头,纠正道:“现在要叫我明哥哥!”
看着明玉干净白皙的笑脸,小七突然觉得脸上有些发烧,别过头去走在前面,嘴硬的嘟囔道:“什么明哥哥,就是个丫头片子!”
在小七眼里。明玉半点侯府奶奶的架势也没有,就是个和他差不多大的丫头片子,潜意识里,他就从来没把她当成侯府二奶奶看待过。
陆灏的军营就驻扎在宝川城外,出了城门远远望去,大帐连绵了几里地。明玉暗暗将惊讶按到了心底。这么多的营帐,算起来不知道多少士兵,什么时候能够收复失掉的土地。
陆灏的营帐在最中间,明玉一行人到达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军营里点起了火把,陆灏的营帐中也点了几盏烛火,照的整个营帐灯火通明。
“陆叔叔!”明玉一进营帐就嘴甜的叫上了,如今是她落难了,有求于别人,自然不能跟在别庄时一样端着架子,小女子能屈能伸,这个人生信条明玉贯彻的相当好。
陆灏正要起身迎接,听到这声脆生生的“陆叔叔”,脚下一打滑差点没滑倒在地上,他有那么老吗?没记错的话,这小丫头今天叫了他好几声“陆叔叔”了!
烛光下明玉那张洗干净的漂亮小脸上满是讨好的笑容,声音也又糯又甜,然而却掩饰不住她神情中的紧张与不安。想起明玉这段时间的经历,想必吃了不少苦,陆灏的心莫名其妙的软了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赤脚踩到了柔软的棉花上,满心都是暖暖的柔情。
“还没吃晚饭吧?我叫人送进来。”陆灏笑道。“只不过军营里的伙夫不会做什么好的,只能委屈二奶奶将就下了。”
明玉连忙摇头,“不委屈不委屈,从天水逃出来的那几天,我和梨香都是啃干馒头喝凉水过来的。”
小七瞪大了眼睛看着明玉,一定是这小丫头说谎,这么娇滴滴的小姑娘,怎么可能受的了这种苦?
陆灏眼神一黯,心里忍不住把纨绔子弟宝二爷骂了个狗血淋头,不知道怎么样的人才能把自己的媳妇扔在要被鞑子攻占的城里自生自灭。
“你不用怕,这里很安全的,鞑子攻占了高平后就没有再进犯了,等明天早上我就送你离开这里。”陆灏柔声说道,想到这些兵荒马乱的日子,明玉和梨香两个小姑娘打扮成乞丐逃命,饥一顿饱一顿的,他就忍不住一阵怜惜。
烛火爆出了一个火花,在安静的营帐中格外的响亮,暖黄色的烛光下,陆灏眼神温暖声音温和,明玉没来由的心头一酸,过了这么多天担惊受怕的日子,终于有一个人来跟她说“你不用怕”了。
“嗯,以后就有劳陆叔叔了。”明玉微微一笑,低头掩饰掉了有些发红的眼圈。
陆灏面上依旧是温和的笑容,心里却是哭笑不得,这小丫头可真是,在别庄的时候自己有求于她,她对自己的称呼就是“你”,“陆大人”,如今可好,轮到她有求于自己了,称呼就变成了谄媚讨好的“陆叔叔”了,真叫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听到这小丫头一口一个“陆叔叔”叫的嘴甜,陆灏忍不住怀念起别庄上她大着胆子板着脸“你”来“你”去的日子了。
正在说话间,前去拿饭食的小七端着一个大盘子进来了,陆灏让出了营帐让明玉和梨香两个人吃饭,晚上就睡在他的营帐里,他和小七去挤一挤。
陆灏走后,梨香小声问道:“这样好吗?陆大人是侯府的亲戚啊!”
明玉自然猜得到梨香担心什么,伸手拿了个白生生软乎乎的大馒头塞到了梨香手里,摇头笑道:“他应该不是碎嘴的人。”
军营里的伙食没有明玉想象中那般差,白菜炖肉馒头稀饭,油水足分量多,也还不错。
吃过了饭,营帐外面传来了陆灏低低的声音,“二……公子,现在方便进来吗?”
明玉抬头望去,在外面火把的映照下,陆灏的身影在营帐上投射下了长长的影子,身形笔直的站着,宛如那两日在别庄上,他带着他的朋友住在明玉隔壁,大雨天的笔直的站在廊下,目不斜视,即便是和明玉说话,也是站在门外低着头,谨守礼教。
想起陆灏斯文俊秀的模样,明玉忍不住想起了诗经里的一首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陆大人客气了,快请进。”明玉说道。
营帐外的陆灏也松了口气,终于不再叫他“陆叔叔”了,听的他内伤。
见他进来,梨香赶忙行礼。陆灏摆手笑道:“梨香姑娘不必客气,说起来你和二奶奶还是我的救命恩人。”
梨香哪里敢应承,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明玉问道:“陆大人,我刚听你说鞑子攻下高平后就没有再往东进犯了,是这样吗?”
陆灏点头道:“确实如此,鞑子如今在天水扎营,西北的守军所剩不多,和他们几次交战,想夺回高平,都未成功。我也是刚到这里,消息有限,知道的也不多。”
明玉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会来这里带兵?”据她所知,陆灏是太仆寺的官员,和领兵打仗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陆灏笑了笑,态若自然,说道:“其实早就该告诉你们了,我虽然是太仆寺卿,可实际上是蜀王的人。皇上驾崩的时候,外戚董相国隐瞒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假借皇令招各地诸侯进京,名义上是商量皇上的后事还有太子登基的事,实际上趁诸侯进宫后将各地亲王和皇子们都监禁在宫中。我和蜀王殿下想办法逃了出来,一路往西逃到了天水,转道入川,回到殿下的封地上,正好那几天下雨,蜀王身体不适,我才做出了翻墙这下下之策。”
其实还有一句陆灏忍住了没有说,翻墙才遇到了你。
陆灏说的轻描淡写,明玉和梨香却听的惊心动魄,这当中的凶险绝不亚于她们一路从天水逃出来。
“陆大人是说,和您一同的那位大人是蜀王殿下?”梨香惊叫起来,天啊,活生生的亲王啊,这辈子她算是开眼了,居然救了一位亲王殿下!
明玉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急急的开口问道:“那其他的人呢?”见陆灏有些吃惊的望着她,明玉顾不上解释,说道:“我听说太子被董相国害了,那太子身边的人呢?也被董相国杀害了吗?”
☆、第95章 朝局
“太子身边的人?你是指太子的家眷?”陆灏皱眉想了想,说道:“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太子殿下已经罹难,小殿下只有四五岁大,时至今日,想必也未能幸免。”
明玉摇摇头,干脆直接问道:“我不是问太子殿下的家眷,前几天我听街边几个行商的人说,在京城做太子伴读的侯府大少爷……。”明玉咽下了剩下的话,看着陆灏,等着他的回答。
陆灏点了点头,神色带上了些许的惋惜,说道:“我也是入了川才得到的消息,司马大公子节义两全,宁死不降叛党。”说着,陆灏摇头叹息,“如此惊采绝艳的人物,真是可惜了。”
他和司马侯爷,司马熙都有过一面之缘,司马侯爷虽然比不得其父司马昌,可也是个谦逊有礼的君子,治下以宽厚仁慈出名,司马熙更是名震京城的才子。虽然各为其主,派系不同,从心底上说,陆灏也为两个人的死感到可惜,除了那个纨绔宝二爷,司马家的男人都叫人肃然起敬。
既然陆灏都这么说,看来消息是真的了,侯爷和大少爷都已为国捐躯,若是宝二爷再有个三长两短,司马侯府就此绝后了。
明玉想起那个只有数面之缘的大公子司马熙,心里忍不住一阵怅然,如此清俊雅致的才子,在这乱世之中也难以保全性命,叫人扼腕叹息。
“那陆大人怎么又带兵到这里了?”半晌,明玉才开口问道。
陆灏笑了笑,神色上带上了嘲讽。眼神看向了东方,说道:“皇上连发了十二道谕旨,要求亲叔叔蜀王殿下发兵支援西北,抗击鞑子。保我大楚国土。国难当头,殿下只能以国事为先了。”
已经即位的十七皇子只是个稚龄幼童,一个孩子能懂什么国家大事。这十二道谕旨应该都是董相国一手操办的,颇有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
明玉想了想,便能理解个中的含义,反正蜀王已经逃回到自己的封地了,鸟飞入林,董相国已经错失了杀掉蜀王的良机。
虽然大楚明面上规定各地藩王不准蓄养私兵,但到底是一纸空文。亲王们的私兵绝对不在少数。
若是蜀王抗旨不尊,或者是应付了事,不拿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去打鞑子,凭着西北仅剩的兵力,难以抵挡鞑子的铁骑。大楚国土沦陷和战事失利的责任会推到蜀王头上,到时候仅凭全国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淹死死里逃生的蜀王。
若是蜀王豁出去了,把自己辛苦攒了多年的家底都拿去打鞑子了,不管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蜀王必定实力大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董相国的权势也会越来越稳固,蜀王再也没有能力和机会去争一争。
真是一石二鸟的好计策!明玉皱起了两条好看的眉毛。朝廷不作为,期望着鞑子来消耗蜀王的实力,苦的是在西北逃难的百姓,本来过着安逸的日子,一夜之间成了颠沛流离的难民,家园被鞑子占据。粮食财物也被一抢而空。
在一旁听的认真的梨香忍不住嘟囔道:“这鞑子来的也太是时候了,非得等到咱们大楚内乱的时候!”
明玉笑了笑,“这叫趁火打劫啊……”话还没说完,明玉脸上的笑容就收了回去,严肃着脸对梨香说道:“不许乱说话!”
梨香的话倒是提醒了明玉,明玉回想起来就心惊肉跳,按照她看过的书上记载,鞑子来抢劫的事并不罕见,但基本都是在秋收后,趁着新粮入仓来抢上一笔,凑够过冬的粮草。今年硬是捱到了这个时候,并且一打就是大规模入侵,和京城中的政变遥相呼应。
很难想象,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已经超出了她们能够考虑的范围,在文字狱和言论管制如此严厉的古代,这不是她们能够讨论的问题了,况且旁边还有陆灏这么个外人在听着。
梨香吓了一跳,有些愣愣的看着明玉,不明白自己哪里说错了。明玉看着梨香单纯的模样,心里微微叹口气,笑道:“别说这些了,我们又不懂。”
陆灏一直盯着明玉的脸,将明玉的表情尽收眼底,看着小丫头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在昏暗的帐篷中熠熠生辉,宛若流光溢彩。真是个聪明的丫头!陆灏不动声色的赞叹了一声,什么事情一点就通,配了司马家的二少爷,真是委屈了。
“这里没别人。”陆灏态若自然,微笑着开口了,缓和了气氛,“在大街上我也常听到百姓抱怨,两件祸事赶到了一起。”
明玉笑了笑,换了个话题,“陆大人这是要带兵赶到高平,把鞑子赶出去?”
陆灏摇头,“我只负责把兵带到高平,打仗是武将的事,我不懂。”
明玉有心想让他帮忙打听宝二爷的事,自天水城破后,她就再也没见过那个二愣子了,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样的情况,沿途听到的消息,要么是京城的,要么是逃难的百姓带过来的,都没有宝二爷的消息。
只是张张嘴,明玉又改了主意,也许宝二爷早已经离开了这里,去了京城。
陆灏瞧出了明玉欲言又止,小姑娘心事重重的样子,放柔了声音问道:“二奶奶是陆某的恩人,但凡有什么心事,只要陆某能够办到的,尽管开口。”
既然对方都这么说了,明玉也不好意思瞒着陆灏,斟酌了下,开口道:“是这样的,我带着梨香跑出天水的时候,二爷还在天水城守着城门,后来城破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明玉想说不知道宝二爷有没有逃出来,然而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吉利,改口道:“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去京城,陆大人到高平的时候,若是见到他,好好劝他赶快去京城,同太太团聚,切莫逞少年意气。若是二爷已经离开了西北,去了京城,那便算了。”
明玉最担心的是,宝二爷出了天水后并没有去京城,而是留了下来,想效仿英雄偶像。十六岁的少年冲动热血,她已经见识过了。
陆灏这次是真的惊讶了,纨绔子弟宝二爷居然在城破的时候守城?难道他不应该是最先夹着尾巴跑掉的么!很快陆灏便收起了惊讶的情绪,对明玉郑重点头道:“这个自然,他不是士兵,万没有上战场送命的道理。若我见了他,会转告二奶奶的话的。”
司马家和陆家到底有那么点亲戚情面,侯爷和大公子以身殉国,就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考虑,宝二爷再渣再纨绔不成器,也是有大用处的,然而一想到明玉是宝二爷的媳妇,传宗接代少不了明玉一票,陆灏的心里就极为不舒服起来。
明玉摇头,“您不必说这些话是我说的,您是他的长辈,以长辈的身份劝他就行了。还请陆大人不要告诉任何人,曾在这里见到过我。”
她好不容易出了侯府,不想再回去,既然和离在侯府人眼里是件不可能的事,那就让侯府的人以为她死在天水城好了。宝二爷很快再娶,若干年之后,即便她再出现,那时候谁还会记得她?
陆灏压住了心底的惊讶,重新看了明玉一眼,小姑娘神色镇定,语气平稳,像是谋划多时,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念头。陆灏点头道:“好,若是他还在高平,我一定劝他离开,断不会提及二奶奶半句。”
明玉微微一笑,行了个半礼,“多谢陆大人。”她相信陆灏的为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从他待人接物的细节上就能看的出来。在别庄的那两个雨天里,陆灏宁愿站在漏雨的廊下吹冷风,也不踏进明玉生了火堆的房间半步,就连说话,也是低头不多看明玉一眼,仅凭这些,明玉就能断定陆灏此人是个信义重诺的君子。
“那二奶奶有什么打算?”陆灏接着问道,“听说侯府的家眷一路往京城的方向去了,我这里还有些人手,都是跟随我多年的人,绝对可靠信得过,如果二奶奶愿意,我派他们一路护送二奶奶进京,和侯府家眷汇合,如何?”
基于别庄上的那两日,明玉对他有恩,再加上小姑娘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始终挥之不去,占据了心里的一角,陆灏也不想委屈了明玉,即使在这兵荒马乱的节骨眼上,花再大的力气送明玉走,他都愿意。
“不,我们不去京城。”明玉摇了摇头,笑意盈盈,目光闪闪,整个人的面庞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我们要回江南娘家。”
陆灏静静的看了明玉半晌,莞尔笑道:“好。徐姑娘家在何处?”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