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林黛玉’ >

第35章

红楼之‘林黛玉’-第35章

小说: 红楼之‘林黛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不小心看留言,有说黛玉蔫吧的。不赞同,很不赞同啊。→作者自然要替自己孩子说话,见谅,哈哈……
不要一涉及贾府的什么邀请之类的,就一味的拒绝,那才比较‘不合群的奇怪’吧。自然发展一下挺好的吧。
聪明人是自己不去做,身边的人就已经替你做了。既不得罪人,又会落到最大的好处。
那啥正面冲突啥的写累了,鱼不想写那种正面激烈交锋的了,so……别指望黛玉会和谁发飙或者激动地理论什么的,最多只是冷淡淡,婉言拒绝……这样纸。
以上,个人意见,如有不同,实属常见。各位见谅,嘻嘻……
今天开新文了,求撒花庆祝下,可以不?



、56第55章

王夫人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劝好了薛姨妈后;当即书信一封;叫人传至宫内贾元春处。
王夫人信中提及荣府日前经济状况十分堪忧。贾元春她以前贿赂女官和太监花费银两;动辄上千数;皆是王夫人费尽心里筹备而来。这些钱大部分都是找薛姨妈暂借的;这事儿对贾元春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贾元春刚被晋封为贤德妃;私房不多;从皇上哪儿得来的赏赐固然贵重,却都是在内务府登记的,不可以随意赠人或损坏。贾元春心有余而力不足,唯一能帮母亲的法子,就是让弟弟和薛宝钗的婚事定下来。
贾元春读信之后,已经决定遵从母亲的意思去求皇上或者太后指婚,只是这件事如何开口尚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贾元春百思不得其果,便坐下来抚琴,一首曲目被她灵动的指尖弹奏倾斜而来,哀怨流转,彻骨绵长。
一曲终了,贾元春眼含泪花,人尚在曲中逗留。这时候有人拍掌,称赞:“好曲!”
贾元春抬眼看见一抹明黄,福身请安。
皇帝笑眯眯的拉起贾元春的手,将其抱在怀里。贾元春感觉到一种淡淡的温暖,和皇帝贴的跟紧了。
“你让朕想起初遇你的时候,你在御花园的水榭中弹琴,素面素衣,却分外的妖娆动人。朕远远地见着你,便想:这宫里头有这样的绝代佳人,往日竟不曾见过。你人长得好,曲子弹得更好,只是这些曲子太过太悲凉了些。”皇帝说道后面,眼色微微一黯。
贾元春惶恐,赶忙向皇帝请罪,保证自己以后再也不弹殇曲。
“何必强求,你弹你喜欢的,才是你。”皇帝笑眯眯的看她,眼里闪过一丝可怜。
贾元春只当皇帝宠爱她,笑着点头应下。
皇帝坐稳之后,见桌上有一封信,乍看一眼便知是贾元春娘家的信。贾元春才省亲回来没多久,家里便急忙和她通信,必然有事相求。皇帝怜惜贾元春,何不趁她人好好地时候为她做一两件好事。故而皇帝询问了内容,贾元春正有向皇帝请旨赐婚的意思,恰好趁此时机道来。
皇帝闻言,二话没说,当即应下,允了荣府贾宝玉和薛家大姑娘的婚事。
贾元春感激涕零。
皇帝和她温存了一会儿,便抬腿走了,直奔熙贵妃那里。路上皇帝想起先前的事儿,问身边的贴身太监小三顺:“上次叫你查的贤德妃一事,可有动静了?”
“回皇上,有人见过贤德妃娘娘和首领大太监赵书礼走得近。您那一日在御花园遇见她抚琴,或许是张公公出的主意。还有一件事,奴才这次彻查贤德宫里的奴才们,有几个身份可疑,似乎是太后娘娘和戴妃娘娘的人。”
皇帝闭上眼,缓缓神儿,笑了笑,没说什么。
当天夜里,首领大太监赵书礼被拿错,打了一百个板子,降到浣衣局。
荣府指婚的事儿,皇帝没去劳烦老太后,更不会麻烦的请钦天监测日子,大笔一挥只写明了指婚的人物是谁,随即派了个不知名的小太监去荣府传旨。
荣府举家轰动,热热闹闹的接了圣旨,鸣炮庆祝。既然是皇帝的旨意,贾母自然要认下,面上高高兴兴的出钱置办酒席,荣、宁二府好生热闹了一通。
薛姨妈得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拍手叫好。她姐姐王夫人自从和她谋划起这门婚事开始,样样不如意,什么事儿就爱拖着。纵然上次王夫人一再保证会促成亲事,薛姨妈也是不太信的。不曾想竟然这样速度,才两天这指婚的圣旨便下了。这是何等的荣耀?问世间有几个男女能如此的幸运得到皇帝的保媒?
薛姨妈喜气洋洋,拉着宝钗说了许多嘱托的话。口里道:“咱们呢这是苦尽甘来。等过两天我便去找你姨妈,尽快定下日子,早早的成了你们的好事。”
薛宝钗羞红着脸,颔首不言语。
圣旨下的毫无征兆。贾宝玉正在学堂里独自哀怨,这读书少了秦钟他更觉得没意思,头疼,心烦。正抑郁的时候,茗烟得了信儿叫他回去,宝玉乐得跟什么似得,一溜烟跑回了家。
宝玉才进门儿,但凡见着什么人,都对他点头哈腰的道恭喜。宝玉忍不住,欲随手拉一人细问。
贾母房里的小丫鬟等不及,来找宝玉,赶紧拉着他走,口里道:“去了老太太那里便知,左右是大喜事儿。”
宝玉一听是好事儿,脸上笑开了花,随着丫鬟一路往贾母院里走。路上碰见了史湘云。
史湘云一把揪住宝玉,调笑道:“二哥哥,恭喜你,和宝姐姐成了好事儿。才子佳人,羡煞旁人。”
“你胡说什么!”宝玉埋怨的看一眼史湘云。
“怎么,你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皇上下旨给你和宝姐姐指婚了。”
宝玉不可置信的看一眼史湘云,激动地揪起贾母院里的小丫鬟,大声问:“是不是真的?”
小丫鬟嬉笑,因和宝玉闹惯了,也不睬他问什么,撩拨道:“就不告诉你!”
宝玉一急,推了丫鬟一把,骂道:“不要脸的东西,主子问话,你倒扯起皮来,看我不回了二嫂子,远远的打发你卖了。”
小丫鬟听宝玉如此说,又气又急,蹬腿大哭。
史湘云也急了,叫人扶起那丫鬟,说宝玉:“她才多大,和你闹玩呢,你真弄她。”转而对小丫鬟道:“还不快说话,没瞧见你家宝二爷认真?”
小丫鬟抽泣着点头,道:“史姑娘说的是真的。”
宝玉闻言,犹如晴天霹雳,后退了几步,眼前一黑,栽了过去。所幸茗烟眼疾手快,接住了宝玉,不然后脑勺磕地,保不准儿出什么事儿了。
下丫鬟吓傻了,在史湘云的一再催促下方跑去禀了老太太。这边茗烟和锄药俩人将宝玉抬到了怡红院。
贾母带着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等人来瞧他,大夫还是那句老话,一时惊吓所致。
贾母奇了怪了,最近也没什么糟心事儿,宝玉怎么就被吓着了?赶紧训问小丫鬟和在场的史湘云。
小丫鬟见薛姨妈和薛宝钗都在,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扭头看史湘云。
史湘云素来心直口快,不计较这个,直白道:“我们也不知道他怎么了,就和他说了今天的喜事儿,他就晕了过去。”
众人当然明白史湘云口里所谓为的喜事儿是什么。
天,宝玉竟是因为听说要娶薛宝钗才晕倒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望向薛姨妈和薛宝钗,想瞧瞧她们此时的脸色,绿了。
邢夫人不禁翘起嘴角偷着乐,媳妇还没进门就已经吃瘪了。
王夫人尴尬的笑道:“这孩子,大惊大喜时候便这样,你们别担心,养两天便好了”王夫人暗指宝玉是高兴过头了才如此,竭力挽回薛姨妈母女的面子。
众人闻言赶紧附和下来,顺杆走,都说宝玉时开心过头了才如此。
史湘云不以为然,口里嘟囔着:“昏倒前明明就是受吓的模样。”她说话的声音小,只有身边的两个丫鬟和薛宝钗听见了。薛宝钗脸白了白,看一眼史湘云,心里愤恨。
王夫人瞧出点门道,心里当即做了主意。不出两日,史湘云便被老太太送走。
顾府。
顾家老太太华氏得了皇帝给荣府指婚的消息,招来牛氏商量。“我们顾家和荣府还有点擦边的关系,顾及到林家那边,是不是要送些贺礼过去?”
牛氏想起她当初在荣府的见闻,不赞同道:“咱们和他们家本就没什么交往,因林大人的关系走动两回。上次我去荣府,竟发现那地方早不如从前,上下怠慢,不成体统。林家似乎也不喜他们,除了丧喜大事儿,这两府也不常走动。再说林家本来就是荣府的外戚,林太太一死,这两家的关系也就没什么了。想来林丫头小时候住他家的时候,没少受怠慢,真真是可怜见的。”
牛氏点头:“既是如此,便也不必送了。远之去哪儿了?昨儿我便没见他。”
“昨儿个他当值,早上也没回来,直接领命去了清平县,和他父亲一遭儿去的。”
……
清平县盛产桂花,一到桂花开的世界,满上遍野被黄白色的小花儿铺满,十里飘香。如今虽不是桂花盛开的时节,踏进清平县仍有一股股香甜的桂花香扑面而来。这里的一大特产便是桂花糕,大街小巷不满了售卖桂花糕的店铺。这里的桂花糕清甜可口,香而不腻,是京城区域远近闻名的特色。
顾凌办完事儿,挑了一家老字号,买了五大包桂花糕,足有十斤。
顾廉坐在马车上等儿子,见顾凌带着一阵儿香气进来,随即看见他手上拎着的纸包。蹙眉道:“你喜欢吃,一包足够,何苦买这么多,放久了也不好吃。”
顾凌“嗯”了一声,勿自地把东西放好,直挺挺的坐着,冷脸不再说话。
顾廉无奈地扶额,大儿子这一声“嗯”,到底算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同意他的话还是不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请假】鱼才休息十一长假,明天回家,坐车,或许来不及更新。后天照常日更,休息这段时间会尽量加更滴。。。。



、57第56章

他和大儿子;这辈子怕是没办法沟通了。
顾廉叹口气;望着窗外;不再言语。
马车驶入京城之后,绕道王平乐街走。顾廉觉得不对劲儿;扭头问顾凌是否还有别的事儿。
顾凌又是一声“嗯”。
顾廉白他一眼。
车停到林府前,顾凌挑出三包点心递给小厮先忧。先忧乐呵呵的捧着桂花糕去叫门,不一会儿的功夫,周路从里面出来,留下东西,另和先忧笑呵呵的嘀咕几句。先忧点点头,又跑了回来;冲着车里的顾凌问:“他问大爷和老爷要不要进去歇歇脚;喝口茶?”
天色渐晚,眼看着便到了饭点,随便唐突叨扰人家,有失礼节。
“不去了。”顾廉替儿子答道。他才晓得儿子买那些点心原来是讨好岳丈一家的,嘴上一乐,忍不住赞美儿子几句。
回到顾府,顾冷早候着了,瞧见他大哥手里拎着的两包东西,顿时兴奋地手舞足蹈,欢喜的捧在怀里。闻一闻,真香!
“馋嘴儿的猫!我道你今儿个怎么学乖了,一下学就赖在我着不走,原来是为了你大哥带的东西。”牛氏笑骂。
顾冷冲牛氏嘿嘿一笑,仰头问他大哥:“你给林弟弟送去了么?他最喜欢吃这个。”
顾廉才明白原来儿子送那东西是为了讨好未来的妻弟,哈哈大笑起来。牛氏也明白,跟着笑。
“安心吧,你大哥送他的比你的多。”
顾冷是大房里最小的,总被父母和大哥宠爱惯了,一听这个,不高兴了。转念想想,林弟弟比他小好多呢,让着他有何不可。遂也不介怀了,笑嘻嘻的挠头。
“这两大包我还吃不完呢。”
顾凌微微翘起嘴角,拍一下顾冷的小脑袋瓜儿。
牛氏笑着对顾冷道:“你才多大的肚子,拿去和姊妹们分去。”
顾冷得令,立即撒丫子跑了。顾凌也随之告退。屋子里啊只剩牛氏和顾廉夫妻二人。
顾廉想起老太爷,问牛氏他可回来了。
牛氏摇摇头。
顾廉皱眉,估摸起朝局越渐紧张的局势,有种不好的预感。
……
周瑞家的将一包拆开装盘,黛玉从从盘子里拿来一块品尝,比京城里的老字号好吃很多。
林甸才送走西席,便兴致勃勃的迈着快步往揽玉轩里钻。才进院儿,小鼻子使劲儿抽了两下,飞奔进了屋,把后头的丫鬟嬷嬷甩开老远。
林甸谁也没看见,就看见桌上的桂花糕了,伸手欲拿,被黛玉拍打一边去。
“洗手去。”
林甸乖乖的去洗手,然后笑呵呵的坐在桌子边,对着桂花糕抽鼻子。眼巴巴的看向黛玉,似在询问是不是可以吃了?
黛玉笑着将盘子推给林甸,玩笑道:“提前说好了,这是你顾大哥特意从清平县给你带来的,你若吃了,便要领人家的情,下次再见,可不要甩脸色给人家看。”
“什么!他带来的?”林甸警惕的看眼桂花瓜,扭头一哼:“小爷不吃嗟来之食,特别是他的,想讨好我?没门!”
黛玉早料到林甸会是这样的反应,林甸自从上次在顾家见过顾凌之后,抵触情绪比之前更强了,什么事儿都爱和顾凌比较。上次回来,他第一件事儿就是超镜子,左看看右看看,见人的第一句话便是问他好看还是顾凌好看,总是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小孩子心性儿,也就是一时的。黛玉不急,想等等看再说,没想到顾凌却出手了。谁说他冷情冷性?在黛玉看来,顾凌的观察力却是异于常人,他的关心没体现在嘴上,而是行动。
送桂花糕讨好林甸的事儿,让黛玉对顾凌的印象有提高了几分。这样的男人在古代着实难得。
林甸趁着黛玉思考的功夫,抽了抽鼻子,对众人做出“嘘”的手势,想趁黛玉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块吃。众丫鬟见状,抿嘴偷偷地笑。
黛玉立即感觉的气氛不对,眯着眼看林甸。林甸讪讪的收手。
“不吃就算了,分给她们吃。”黛玉招呼紫鹃来,笑道:“给你们吃,只记得人家的好便是。”
紫鹃高兴地称是,连连道:“主子您放心吧,我们都记得顾大爷的好呢,吃人家的东西自然要晓得感激的。”
说罢,紫鹃便端着盘子一一分给在场的丫鬟们婆子们。
林甸下学后本来就饿,要看着别人吃他最喜欢的桂花糕,当然难受。不一会儿眼睛里别处一汪水来,可怜兮兮的看着黛玉。
黛玉刮一下林甸的鼻梁,警告他:“谁说自己是男子汉,要保护我的。这才失了桂花糕,就伤心欲绝流泪了?”
“才没有!”林甸扭头,眨眨眼,把眼泪收回去。挺直了腰板子,他一定要忍住,不服输。桂花糕的香甜不停地钻进他的鼻子里,撩拨他肚子里的馋虫,很快,林甸忍不住了,肚子里传来咕咕的叫声。
“摆饭?”
“我不想吃饭。”林甸眼珠子动一动,又道:“再说父亲还没回呢,饭等等再吃。”
“那你想吃什么?”黛玉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