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融黑客 >

第8章

金融黑客-第8章

小说: 金融黑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控盘能力不足,令后来者有机可趁。所以,要想坐庄必须有实力做保证,否则难免被人抢去,反之,要想抢庄更要有实力做保证,否则高位接棒又做不上去,结果自取其辱。
    后来者是来跟庄还是来抢庄,在老庄发现之后要给老庄一个信号,如果是跟庄,就要适当减仓,如果是抢庄则不仅不撤,还要拉高价位加速收集,摆出让老庄拿了工资走人的架势,再将老庄一军。抢庄者出手越晚对老庄越有利,极端情况,如果老庄已做到目标位,则新庄想进正好把货出给他,这是高位接棒换庄,不是抢庄。双方发生争斗的抢庄是在老庄没到目标位,新庄介入将严重影响老庄的利润的时候,这时新庄要往里进,老庄不愿意走,才会发生争斗。老庄介入不深的时候新庄往里进也不至引起太大争夺,因为,双方都可能见利就走,不一定非要在这只股上争。
    只要实力允许,哪个庄家都愿意做的越高越好,拉的越高获利越大,这是显然的道理。但股价能做到多高决定于庄家的实力,实力不足就做不上去,所以会出现有的股票前一个庄家跑后,后一个庄家接棒又做的情况。既然能做,就说明还有空间,那前一个庄家又为什么要走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实力,在高价位上,老庄的控盘能力已显不足,所以不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跟庄要跟有实力的庄家的道理,有实力的庄家才可能把股价拉得很高。
    五、庄家之间的关系,混庄和帮庄
    所谓混庄现象一般发生在大盘股上,由于盘子太大,单独一个庄家没有实力控制,谁也没有能力独占这个庄,只能由几个庄家联手坐庄,这种联手可以是事先有协议的,也可以是事先没有协议的。其实不管事先有没有协议,双方的利害关系都是不变的,在相同的利害关系下,协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事态基本上会向着其自然方向发展,协议只能顺应这个自然方向,否则就会遭到破坏。
    当出现混庄时,几个庄家都在一只股票上建仓,共同锁定了一部分筹码,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由谁来拉抬。这时,每个人都不愿意为别人抬轿,所以,混庄局面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进了庄没人拉抬,大家一直耗下去,不会涨但也不会怎么跌。因为既然大家在这个位置建仓,就是已经承认这个价位了,这时如果有人非要继续打压,别人乐得可以收到一些成本更低的筹码,打压者为别人打压,自己捞不到什么好处反到可能把自己筹码丢掉,成了高吸低抛。这样不上不下的耗到什么时候为止呢?一直要耗到整个市场行情好转,大盘起动,人气转活的时候,这时可以不太费力气的启动拉抬,盘子一推就走,一推就有人跟进抬轿,拉抬者只要花一些启动资金就可以了,不必花太多的拉抬成本,而启动资金也不算损失,因为还可以借机增加筹码,这部分仓位虽然成本略高一些,但一进货就涨,也划算。所以这时不仅不会没人拉,还可能有人抢着拉。所以在行情启动时,可能是有些人先试探性的拉一下,如果有人应,引出了别人也拉抬,则信心增加,于是有更多的资金拉抬,这样在试探中前进,行情就被启动了,在图线上就会走出一个弧形的启动形态。
    启动拉抬,激起跟风盘,调动起人气,行情启动。走了一段之后,就遇到一个出货问题。先出肯定是有利一些,因为如果别人出货之后自己还在里面,此时如果行情走坏,下方散户的承接力不足,就可能出不去,被搁在上面。但先走一步,先到什么火候呢?走早些虽然安全,但又不甘心,因为如果行情还有一段可涨,走早了太可惜了。走晚了危险,走早了可惜,于是合理的办法就是逐步减磅,虽然每个人具体的减磅计划可能不同,但是基本思路是一至的。自己减磅后,如果发现别人也来效仿,说明现在减磅得到起其他庄家的认可,于是就会加速减磅,就会有更多的人加速出货,一轮行情到头。如果有人减磅太早,未引起别人的认同,则他自己会降低减磅速度,再等一等。行情在这种相互试探中逐渐走到头,形成一个弧形的出货图形。所以大盘股容易走出弧形的形态,就象火车必然是逐渐启动加速和减速停止一样,而摩托车则可以灵活的突然启动和停止。
    庄家习惯于站在市场之外驱赶羊群,一切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看着芸芸众生在盲目的推来挤去,而自己的一个操作就决定了他们命运。但在混庄状态下,庄家自己也成了羊群中的一员,作他人命运主宰的感觉完全没有了,自己也被人推推挤挤的不能自主,一不小心也可能被吞没。所以,庄家最希望的当然还是形成自己独立控盘的坐庄局面,如果不是实力所限,庄家是不愿意去混庄的。
    混庄的结果是一种群体心理动力学现象,符合群众运动的一般规律,此时庄家也都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就象群众运动的领袖,到后来也往往感到无法驾驭,甚至自身也在群众运动中被吞没。当混庄很分散时就等于没有庄,每个人都是群众运动洪流中的搏击者,机构此时也并不比散户强多少,谁输谁赢还不一定。航空母舰虽大,若遇海啸袭击也未必能保无事。这种混乱状态是庄家们所不愿意接受的,所以,竞局态势会自然的向较为有序的状态演化。
    混庄是一种群体行为,启动拉抬和出货在相互试探中进行,每个庄家都要看着其他庄家的脸色。当混庄数目较少时,庄家之间还比较容易看出其他人在干什么,当混庄数目较多较分散时,则很难再从盘面上看出某一个庄家的动向,而且少数庄家的动向也决定不了整个股价的走势,看出某个庄家的动向也没有太大意义,有意义的是整个庄家群体的动向。这时,对某一个庄家来说,市场成为散户群体、其他庄家群体和自己构成的三方竞局。这又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跟庄局面,这里要跟的庄是庄家群体。
    可见,在混庄状态下,一个庄家所遇到的局面和散户所面临的局面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种由散户群体、庄家群体和自己三方组成的竞局,所不同的是,庄家的行为对市场有影响力,庄家在操作时可以利用这一点。
    庄家对市场的影响力从不利的一面说使得庄家的进退不够灵活,从有利的一面说使得庄家可以对市场进行影响。在混庄情况下,这种影响与坐庄时是完全不同的,混庄时每个庄家没有能力控制行情,只能暂时的影响价格。怎么利用这种有限的影响价格的能力呢?
    每个庄家的操作都必须看着其他庄家的动向,了解其他庄家在做什么和想怎么做是混庄状态下庄家的最大需求;庄家群体协调一致共同对付散户也是符合庄家的最大利益的,也是各个庄家的共同愿望,至少在炒做的一定阶段是如此。所以庄家之间有形成合作关系的需求。由于存在这种需求,所以,庄家中会自然的出现一些站出来主持局面协调行动的人,这种人不能控制局面,但可以起到联络、协调、胁迫、挟制等作用,一般要由庄家群体中最有实力的一个担任,有些象土匪中的总瓢把子之类的角色。有了瓢把子竞局就容易玩下去了,其他庄家主要看着这个大庄家,而大庄家也要时刻关注着小庄们的意图,互相迁就着点,商量着来,协调一致,共同对付散户。
    庄家之间的这种协调和联络可以通过场外进行,但场内盘面上的对话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庄家对价格的影响力不足以用于控盘,但可以用于相互之间的对话和联络。大庄家通过控制价格告诉小庄们什么时候进退,小庄们也可通过影响价格试探大庄家的意图。所以,混庄状态下,必然频繁的出现庄家之间的这这种带有信号性质的操作,通过这种操作,庄家们才得以摆脱混庄所带来的盲目状态,成为明眼人。庄家通过密切监视盘中的每一笔成交可以及时发现这种信号,寻找这种盘中信号是混庄状态下庄家最重要的操作依据。
    所以,过于分散以至失去控制的混庄是庄家所不愿意接受的局面。当实力所限不得不混庄时一般也会有一个大庄家出来主持局面,而形成以一个大庄家主持其他人跟随的情况时,就不是前面所说的跟庄态势而是帮庄态势了。这种局面就象一群土匪,而以总瓢把子掌舵,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也有相互呼应,并非完全的散沙,但为首的大庄也禁制不了谁,大家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会自然的听从大庄的号令,大庄也可利用这种主动权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的竞局局面,最下面是散户群体,中间是各路小庄,最上面是主持局面的大庄家。从掌握信息看,上层对下层可谓知己知彼,看的明明白白;从下层看上层,如雾隐之峰,难睹真容。从操作特征上看,上层如明眼人,动作明确主动,下层如盲人,摸摸索索的行动。从竞局结果看,总体形势总是上层的赢下层的,和股市上1:2:7的胜负金字塔局面是相同的。上层占据优势,但要维持这种优势需要资金实力和操盘水平。不论是大大小小的庄家还是散户,每个人要想成功都要在金字塔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采取适应于这个位置的策略。
    帮庄的局面在小盘股上也会出现,不过小盘股上的庄家是不愿意请别的庄家来帮庄的,为的是怕引狼入室,把抢庄的招来。这时他们最愿意请的是大户,既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帮庄,又没有实力和自己抢庄,这就形成了大户和庄家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什么实力的牧人,占着一小片地,放着一小群羊,不敢请别人帮忙,就养几只牧羊犬帮自己看着羊群。
    如果可能,哪个庄家不愿意自己完全控盘,谁愿意又把利润分给别人又把控制权也分给别人,使自己不光减少了获利还处于风险之中呢?关键还是实力,实力不足,只好让利分权。此时,小庄和大庄的关系就不是前面所讨论的跟庄关系了,而是帮庄,此时小庄的存在不仅不是在分掉大庄的利润,而且是没有小庄的参与大庄也做不成庄,主动权易位了。这里的关键还是实力。
    综上所述,庄家之间可以形成三种关系,一、一个坐庄一个跟庄;二、一个坐庄一个帮庄;三、共同坐庄,即混庄。到底形成哪种局面决定于庄家实力。不管是哪种情况,庄家之间的关系都是既有对抗又有合作,为什么会有合作呢?因为市场上存在一群最终的输家,所以庄家之间的竞局不是零和竞局,互相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只是一个利益瓜分问题。经过实力的较量,大家可以根据各自实力得到相应的分额,所以这种竞局是有稳定点的,对抗只发生在大家对稳定点在哪发生分歧的时候。一旦
    正文 继续凑字
     更新时间:2009…9…21 1:52:11 本章字数:7837
    第二节股市是多方竞局
    一、多方竞局的特点
    根据竞局中参与者的数量,竞局可分为双方竞局和多方竞局。多方竞局是一种最为复杂,难以处理的竞局情况,随着参与方的增多会演化出许多在双方竞局中没有的特征和规律。当前的学术界对这一类竞局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一)多方竞局降低竞局的对抗程度
    考虑一个双方零和竞局,此时,一方的获利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所以是一种直接的你死我活的对抗关系,不存在缓和的余地,竞局的对抗性最强。但如果是由甲乙丙三方构成的竞局,则每一方都以另外两方为对手,甲的获利是乙丙两方损失的总和,但具体到乙或丙个人来说,平均每个人只承担了损失的1/2,当甲想在竞局中获得10分的时候,他相当于想平均从乙丙身上各获得5分,对乙丙每个人的攻击意识只是总攻击意识的1/2。同理,对乙丙两方对甲的攻击意识也只有各自的总攻击意识的1/2,而甲所承担的他人的攻击意识的总和也还是1。
    当竞局方进一步增多时,各方之间的对抗性会被进一步稀释,极端情况下,面对股市这种由巨量竞局方构成的竞局,人们甚至已经不容易感觉到它的攻击性了。假设中国股市有两千万股民,一位股民朋友入市的目标是每年从市场上赚到20万,那么,他的这个目标分摊到每个其他股民身上意味着他打算每年从每个其他股民身上赚1分钱,这个想法看来对每个其它股民的攻击性并不强。
    所以多方竞局具有分散攻击意识,降低各方之间对抗程度的性质,这个特点使得人们在参与其中时常常搞不清自己和其它竞局方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该以何种思路去参与其中,不自觉的放松了攻击意识和防攻击意识,在迷惑中解除了武装。
    多方竞局中个人之间的攻击意识虽然因分散而减弱,但总体上看每个人所承担的攻击意识并没有减少,因为虽然每个个人对他的攻击意识减少了,但他要受到来自多方的攻击意识,其中每一个人对他的攻击意识都不强,但加到一起就很强了。比如,股民中一种典型的利润预期是一年翻倍,假设一个有10万元资金的人,他的攻击意识为要在一年内从别人那里赚到10万元,这个攻击意识分散在整个市场,每个人只承担了一点点。假设每个股民的利润预期都是一年翻倍,那么市场上弥漫的攻击意识总和就等于每个人资金量的和,刚好等于市场总资金量。如果攻击意识是根据资金量的多少平均分配在每个人身上的,即钱多的人,别人想从他那里赚到的钱也多,承担的攻击意识也多,钱少的人,别人指望从他那里赚到的钱也少,承担的攻击意识也少,每个人分担的攻击意识和自己的资金量成正比,那么每个人承担的攻击意识刚好等自己的资金量。对那个有10万元资金的人来说,市场上所有人对他的攻击意识加起来刚好等于10万,即要在一年内把他的钱赢光。
    所以每个股民应该意识到,市场上的其他人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计算,总的目标是一个,要把我的钱赢光。这可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可不慎乎?人在股市,就如同在进行一场以一敌多的决斗,敌人在从四面八方观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