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谢国忠的忠告 >

第8章

谢国忠的忠告-第8章

小说: 谢国忠的忠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笠灾と榛梗绰艨铡H谧嗜谌滴裢瞥龆怨谥と谐〉挠跋熘饕炙母龇矫妫捍笈套呤啤⒏龉啥ḿ坌始笆谐∥榷ㄐ浴⑹谐×鞫约敖灰琢俊⒐芍钙诨醵ḿ鄣取!�
股指期货: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时期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在合约到期后,股指期货通过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来进行交割。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股指期货主要有三种功能,即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
谢国忠:在其他国家,新增金融产品一般是增加流通,帮助市场提高效益。中国情况不一样,中国的流通没有问题,任何股票的流通都很大,这是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增加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出路,有人说中国的资金出路少,所以就多提供一些金融产品。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投资渠道,而是一个衍生产品,它是建立在现有的金融产品基础上的。 
我觉得中国资金的出路问题,不是技术性的问题,它主要是宏观环境引起的,就是资本回报率普遍比较低,所以资金比较多。这样的问题不是靠技术能改变的。我觉得增加点这样的产品,总的效果是正面的,但是在宏观环境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它能起的作用有限。 
近期股市不可能大涨 
曾瀞漪:你刚刚提到宏观环境的变化,是不是觉得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推动不了股市向上呢? 
谢国忠:中国股市价格并不低,已经很高了。从宏观来说,中国进入了通胀时代,所以货币政策趋向于收紧,但是收紧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家对进入资产市场还是很感兴趣。中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政策不到位,利息低于通胀,还是鼓励大家去炒的。但不管怎么样,跟过去相比,货币政策已经趋向于收紧。而且现在中国面临着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房地产的问题。这几年股市大起大落已经很多次了。但房地产每次要落的时候,政策都是出面帮忙的,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楼市比股市靠得住。我们看到收入比较低的人存好多钱去买房子,这样从资金上来说,股市就处于劣势,股市大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股票供求关系仍然被政府控制 
曾瀞漪:从几年前的股改一直到现在推出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你如何评价中国这几年的股市改革成果? 
谢国忠:这几年股市改革最大的成果就是全流通,给股市未来的健康发展铺下了一条路。以前的股票有很大的部分是国家持有,它不一定流通,就像过去人民币的外汇券、买食品的油票粮票一样。我觉得这个是跨出了一步,股票就是股票,应该一样地对待。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放开,就是在股票的供求关系上受政府控制,而不是市场控制。对于受监管控制的供求关系来说,领导认为股价低的话,他就不批上市或者配股了,这样市场的机制就被歪曲了。另外上市这条路也是审批制为主,我们谈登记制谈了那么多年,到今天还没有实现,这是下一步一定要跨出去的。股市要真正对经济发展起作用,要真正以市场为主,供求关系一定要由市场来定。政府的功能应该从控制供求关系变成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平、准确,这是政府该做的事。

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不理性
 有很多投资者,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钱要投资的人,由于缺少相关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在理解投资上面,还不够理性,往往将投资看成一种博弈。 
股市的非理性博弈,给多数人带来坏处 
自2008年4月开始,一场有关中国股市空与多、“救市”与“不救市”的论战激烈展开,作为“唱空派”的代表,谢国忠的观点遭到一大堆专家、学者和财经评论员的反击,甚至升级为财经媒体对其背景、动机的质疑。大家送给他一个外号乌鸦嘴,因为他总是放出悲观的论调。 
但是也有投资者认为:谢国忠不是最有害的。信了谢国忠唱空的乌鸦嘴,最坏不过是踏空,少赚点钱;听了╳╳天天唱多,搭上去的就是真金白银,甚至全部身家了。 
当人们听到谢国忠对于资本市场分析的时候,常常只会记得谢国忠说股市可能会到哪一个点位、楼市出现泡沫了。但是大家却忘了,其实谢国忠最大的前提和前后文的分析,是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走势判断。 
曾瀞漪:多年来,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方面,你都在提醒大家注意中国股市和楼市的泡沫问题,应该多加小心。为什么人们都觉得,这样的分析是唱空?对于这样的意见,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谢国忠:有很多投资者,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钱要投资的人,由于缺少相关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在理解投资上面,还不够理性,往往将投资看成一种博弈。对待市场的上升和下探,他觉得是有人在唱好,有人在唱衰造成的,看两边力量哪边大就往哪边倒,还有更大的力量是政府。大家对基本的价值概念理解不透,觉得股票的高和低,是看绝对股价,比如说,一块钱股价觉得低,10块钱觉得高。其实股价是没有绝对价格的,它都是相对价格。我们有很多政府领导人都说,我们的股市才3000点,香港都20000点了,我们还是很低的,这个意识已经渗透到政府高阶层。但是时至今日,无知为什么能够继续蔓延?因为它给某些人带来了好处。内地股市是老百姓博弈的地方,有些人就受益了,比如说庄家,比如说有内部消息的人,等等。这个体制为什么能够延续到今天?经过20年的发展,内地股市为什么还这样不成熟,不规范?这种非常初级的阶段还在继续?这是跟利益有关的。因为这个体制,对有些利益集团是有利的。 
曾瀞漪:当人们听到谢国忠对于市场分析的时候,只会记得谢国忠说可能哪一个点位,但是却忘了,其实谢国忠最大的前提和着眼点,是整个经济形势的走势。可惜的是人们只想到挣钱,所以只想知道那个点位,是不是这样的? 
谢国忠:这是一种无知。有些人看股市高低,只看绝对价格,不看相对价格。 
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价值,价值是最好的保险。但是大部分人觉得,他要看到明天涨多少,点位多少,所以就变成完全投机性的行为。对这种投机性的行为,某些政府官员喜欢,他觉得这个市场高一点好,甚至还从政治角度来看问题:有多少人开心,有多少人不开心,而不是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市场。而且股市对经济发展并不重要,因为中国主要金融体系是银行,银行是国有的,股市就变成了一个大家博弈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要走上正道是不容易的,因为有利益在推动。就是说老百姓无知,会给很多人带来好处。 
曾瀞漪:那么,怎么样让老百姓由无知变得理性?对这个市场能够更加聪明地应对? 
谢国忠: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媒体要开放。可是中国要做到这个也不容易,信息流通还是受到限制的。这种事历史上是有深刻教训的,像美国1929年,像日本1989年以后,老百姓对股市的看法就完全变了。很多人觉得亏了那么多钱,要想办法再赌一把,把它赚回来。这说明非理性的市场状态还没有改变。另外一点就是房地产,很多人炒股票,他如果有房子,他暂时还不会像美国人在1929年、日本人在1989年经历的那样,昨天我是富的,今天我就一无所有了,如果到处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才会去反思。其实这种博弈是没有用的,毕竟带来的好处小,坏处很大。这个时刻中国还没有到呢。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庄家才有机可乘 
曾瀞漪:也就是说,现在好像痛得还不够彻底。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值得投资,有哪些是简单而必要的条件? 
谢国忠:最重要的就是看它过去的盈利状况,看过去的营运状况,这是最重要的。股市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但是很多中国人觉得那样太慢了,他们往往喜欢搞概念,喜欢急于求成,想要一夜暴富。为什么中国会有“坐庄”这样的事,在没有任何道理的情况下,就能够把股票炒起来,让大家跟进来?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状态之下,他就能做到。老百姓暴富的心态不改变,中国市场要走向正道不容易。 
曾瀞漪:内地和香港的资本市场越来越接近,你觉得内地这种在股票上坐庄的行为,在香港是不是已经越来越普遍?有没有影响到香港的资本市场? 
谢国忠:香港因为以大的国有企业股票为主,要坐庄很不容易。一些小股票是有可能的,但大股票不容易,这对坐庄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内地又搞中小板、创业板。坐庄的行为,香港过去其实也有,但在1997年崩盘之后,香港做这种事的人就少了。中国香港不像日本和美国,香港有第二春,主要是因为有大陆的人过来,新的人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香港又出现了坐庄的现象。 
长期投资才能赚大钱 
199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设立“投资者教育及协助中心”,协调组织全国的投资者教育活动。 
1998年,英国金融服务局(FSA)在金融服务及市场法实施后,增加了一项新的法定职责,即促进公众对金融体系广泛了解。因此专门成立投资者关系部,开始实施系统的投资者教育战略。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将投资者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交易所网站里开设“投资者信息”栏目,介绍现货市场产品、期货和期权、介绍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与税收,以及海外公司上市指南和日本二板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和方便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 
中国香港的证监会在20世纪90年代设立投资者教育及传讯科,系统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相关机构也开始着手对投资者教育。2008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投资者教育部。2008年3月20日,成立了投资者教育中心。但相对发达市场而言,中国的投资者教育需要改进的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曾瀞漪: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现在最急迫的问题是减少不理性投资。现在政府对于投资者开始了投资教育,开始印点小册子分发给大家。这方面你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谢国忠:在美国人成长的过程当中,有着很惨痛的教训。1929年的时候,股市暴跌,最终跌了百分之八九十,老百姓后来就不碰股市了。再后来只有机构在投,所以它的理性化是跟资金机构化有关系的。但是在中国做这个事似乎不太可能,在中国台湾,50年之后可能还是散户为主,机构主要是外国人来投的,所以教育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是政府要让老百姓知道,股票对今后的财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的历史上,两百年前投一块钱,今天变成880万美元。今天美国只有5%的家庭有500万美元的资产,而你的祖先两百年前如果省下一块钱投资,你的家庭今天就是人口结构中最富有的那5%。 
曾瀞漪:听了你这句话,很多人更想投资股票了。 
谢国忠:美国历史上那么多人投股票,为什么都没钱了?因为他们不理性。中国人投股票进进出出,投进去的时候,他觉得涨了一点,马上退出来,晚上吃饭的时候很开心,我今天把买菜的钱赚过来了。掉的时候他不卖,说被套牢了,看着它掉下去。这种策略,赚的时候赚小钱,亏的时候亏大钱,怎么可能会变富呢? 
曾瀞漪: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谢国忠:投资,最主要是看到这个公司长期有前途,钱放下去之后长期持有,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都是这么做的。莱德梅森公司里面有一个基金经理很有名,他十多年表现都超过标普500。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是八年。所以你老是进进出出,总是亏钱的,即使你今天赚了钱,长期来说,你是会亏钱的。所以最好还是要做点研究,不能道听途说,要自己看这个公司到底是怎么赚钱的,赚钱能不能长期下去,然后把钱压在这个公司上面。中国的经济今后15年、20年还是高增长,只要你选10只股票,你选对了,以后对你家庭会有很大帮助的。 
曾瀞漪:Andy的意思不是说现在有泡沫,大家就不要买股票,而是提醒大家,要理性地进入这个市场,不要变成只是赚小钱,赔大钱。反倒是用长远的眼光,有研究、有耐心,才有机会赚大钱,才是投资股票最好的方法。 
谢国忠:是的,只看价格、不看价值,害的是自己。 
曾瀞漪: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和经验,到了2010年,你觉得中国投资者的成熟度怎么样? 
谢国忠:有不少人在上一次吃了大亏之后,对股市比较小心谨慎了,这是吃了亏以后他才转变的。主要是他对市场的理解更多了,害怕了,很多人对股市敬而远之。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还有新的人进来。
 中国不可能出现巴菲特 
曾瀞漪:中国有没有出现巴菲特这样的投资专家、投资巨子的可能性呢? 
谢国忠:很困难。因为中国长期利率很低,就是所谓的实际利率是负的。在这种情况下,资产价格过高,价值投资者在中国很难生存。在中国能够成功的投资者,主要是知道到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在技术性炒作上面有优势的人,他对某个股票知道内情,对每个股票的炒作有一定的控制,就是做庄家,还有对国家政策有领先的消息或者判断。能够在中国股市中赚大钱的人,主要是这种类型的人。所以,我认为价值投资者在中国股市要生存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曾瀞漪:中国股市的发展,现在是跨出了一大步了,好像投资的品种也开始多了一些。你认为中国股市下一步怎样发展才能对投资者有利,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利? 
谢国忠:第一,股票的供求关系要由市场决定,不要由政府决定;第二,政府主要的支持应该是放在监管上面,保证信息披露是公平的、及时的、准确的,这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做到这两点之后,老百姓就是投资者,他们的投资依据是对于基本面的分析,这就给投资带来一个机会。这对股市来说是很重要的。 
至于市场环境,中国一定要实现实际利率是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