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元符录 >

第88章

洪荒元符录-第88章

小说: 洪荒元符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钧对着三清一示意。三清联手,玉京山上突然有三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接冲出命河立于天边,拔高到女娲的七彩星辰,接引准提的极乐世界一般高度。而有一些仙人的命运河流也流过这三清峰上,代表着是玄门的三清嫡传。而类似镇元子这种玄门散仙,不拜三清。虽然与鸿钧有些因果,也就是在三清峰外自开山头罢了,一道河流潺潺从玉京山万寿峰而过。
接着,命河继续向下流动。又是一片迷雾,太一身死的那段时间直接被笼罩住了。果然不愧是上古洪荒三大谜团之一啊。风烨默然看了看,接着顺着命河向下看去。
突然,风烨从中看到一个片段。一条跟黄河有着七八分相似的河流,其上有着两位大能在交战浊浪翻滚,洪水不断。其中一人赤发人面,脚踏黑龙,而另外一个手持河伯印,化作一条黄龙与其缠斗。这是上古河伯被巫祖共工斩杀那一段?
没等风烨看个仔细,命河接着向下走去。风烨甚至看到了自己出身于燧人部落那一段历史。风烨眉头一皱,大袖一挥,直接将自己这段历史给遮掩了起来。一条九头神龙从命运长河中咆哮而出,不断在命河中翻腾。龙尾连着太古而出,龙身深埋与上古三纪,只有龙头显露而出不断向未来延伸。
不过,虽然风烨没有听了三清讲道,但是作为仙人也算是仙道一脉,自然受到鸿钧的辖制,一道九色气运灵泉从玉京山上不断冒出。象征风烨的气运也分支与玉京山。不过这还不算完,毕竟很多大能也都是如此。但是在另一面,一条滚滚大河中一道黄色的精气不断流转。在神族的气运长河中,元馗的气运也在于此啊。
好尴尬啊,风烨面色一红,自己的气运不但在仙道玉京山中,便是神族的神河中也有所关联,这种两面派可不讨好啊。
不过,风烨又看了一会儿,心下稍安。西王母、九皇真母也皆是如此气运横跨仙神两道,便是伏羲后土的气运也是如此。
风烨不由传音伏羲:“陛下为何不如女娲娘娘一般,将气运从玄门分离?”
“好歹孤暂掌了玄门天帝之位,这气运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分离,而且你不也是如此,南极帝君的位置挂着,真要是彻底溶于神族,那玄门如何放得过你吾二人?你没见后土娘娘的气运也是如此吗?”
自己的气运如此可不光是因为南极帝君的位置啊,风烨默默道。神玄双修,虽然修行起来很是方便,但是日后神玄之争的时候,可就尴尬死了。看来自己日后必然要选择偏重一方了。

第一百零五章帝女

天极山,风烨自命运长河归来之后,便在此默运元神。一方面是参悟自命运长河那里得到的历史借此参悟天道演变,一方面神农继承人族共主的位置,作为神农的老师风烨的气运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元神庆云上,一道金光不断流转,时而汇聚龙形,时而复又消散,这便是风烨的帝师业位了。要是神农再进一步证道人皇之位,风烨借此也有莫大好处,会彻底成为帝师一脉的源流。
“可惜还差一步!”风烨睁开眼不由叹道。毕竟人族共主只是刚开始,接下来还有的事做,距离神农证道人皇还有几十年呢。不过,做到人族共主的位置上不出意外,磨砺几十年也就够了,也不用自己在瞎操心了。
距离神农接任共主之位过去了三年,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风烨掐指一算,算到在这三年中,在神农听訞的不懈努力下居然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不过,神农还算是敬重自己这个老师,现在已经几个月大了居然还没有取名,留给自己来取名。
只是,风烨为这个女孩掐算了一下,不由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儿,风烨暗中有了决定,从库房取来几件事物封入三个玉盒中。并招来耀阳童子对其吩咐道:“你刚刚自烈山部落归来,又要你去神农那边一趟。”风烨将三个玉盒递给耀阳:“这三个玉盒上面早有书写名讳,贫道已然分配好了,还有这一道符诏你拿过去交给神农就是。”
“启禀大老爷,不知这次小童是否要在那里呆上一段时间?”
“不必了,当初神农游历人族的时候缺少磨砺,所以不方便带你前去。而烈山部落也要人看守,才让你留在烈山部落守护。不过现如今,神农部落有了听訞在那里镇守,也不惧那些妖魔鬼怪,你办完事早些回来便是,毕竟这天极山也缺少人手。”
“谨遵法旨!”说完,耀阳童子就向神农部落飞去,像这种经常在风烨身边露脸的心腹童子,风烨也是会传授一些秘法的,比如那风烨自创的赤光遁法。耀阳本就是火中精灵对此自然上手很快,天天在外面奔波有这种遁法也很是便利。
……
“可惜还差一步!”就在风烨感叹的时候,却不知道天庭之上也有人这般感叹着。
伏羲看着自己面前的燧印,有着三尊法相立于其上。一个人首龙身,一个人身蛇尾还有一个则是身居水晶肚、头顶双角的人类法相。
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帝气皆数汇聚在燧印之上,只可惜那人皇神农还未归位。相较于天地二皇,人皇法相颇为虚幻不实,看来还要等神归位之后再说了。伏羲掂量着燧印不由想到。到底是好友,两人不愧默契的很,风烨想着借助神农证道成就帝师,伏羲也想着借助神农证道一举炼成燧印。
随后取出崆峒印,伏羲冷冷看了一眼。受了一道天谴便是这崆峒印身为顶级先天灵宝也绝不好受。伸手一拍,崆峒印上五条神龙直接飞出,盘落于燧印之上,在三皇法相之下又有五德帝相而出。
由此,燧印上金光四射,三皇五帝人族帝气统统汇聚其中,得到天道认可,日后人族只有这一件人皇圣器主宰人道帝王之变化。只要日后三皇五帝圆满归位,这件灵宝也就会大成晋升为后天功德至宝了。
“不过如此一来,那燧印的名字倒是小家子气了。阿烨那家伙也真是不会取名。”伏羲小小鄙视了风烨一下,沉吟一下:“便叫做龙华玺吧。”
伏羲看了看失去了五德龙气的崆峒印直接从顶级先天灵宝跌落下来,伏羲分离出一个化身拿起此物便向天极山而去。
到底崆峒印乃是九头一脉至宝,虽然风烨默许交由自己执掌。但是自己也不能不知好歹不是?再说,其中的龙气被抽了出来,对自己也没有大用了,还是借花献佛还给九头一脉好了。
……
烈山部落。神农从耀阳手中接过三件玉盒,拿起符诏一看,对着耀阳道:“有劳你又跑这一趟了,可要在部落小憩?”
“不必了,老爷说了早去早回,东西送到也该归去了。”说完,耀阳施了一礼,便化作一道赤光飞去了。
“夫君,老师怎么说?”听訞抱着刚出生不久的次女走过来道。
“老师留下三个玉盒,分别是给吾等三个儿女的,你来看看。”说完,神农将符诏递给听訞。
炎居的礼物还好,中规中矩的一块护身玉符,听訞神念一扫,其中有着一本《千符经》乃是风烨总结而出的符修符咒。毕竟,炎居乃是风烨再传首徒,自然会将门中道法流传与他。
不过,听訞看到风烨给自己大女儿准备的礼物时,便不由一惊。“这不是老师的燧琴吗?老师将自己的佩琴也赐下来了?”
“你在看看老师给吾等小女儿的东西吧。”神农从玉盒中拿出一块玉石交给听訞。
“这是一块水玉?”听訞到底是水神,对于这这东西还是认得出来的。“这是给小女的?”听訞皱紧眉头,这水玉倒不是说不好,但是相比代表着道统传承的《千符经》以及老师的随身佩琴,这水玉就实在太过普通了。而且元馗、听訞都是水神,水玉什么的根本就不缺少。
“不单单是一块水玉,吾曾听老师提起过。此物中有昆虫沉与其中,好像是叫做琥珀。不过便是如此,也很是不公啊。”神农皱了皱眉。
“算了,‘长者赐不可辞’想来老师自有算计才是,那可曾为小女取名?”
“关于小女的名字,老师根本没有提及。只说日后让其自己取名就是。”
“自己取名?怎么可以这样,如此一来差距也太大了吧。”听訞不由怨道:“这炎居、玥萱都是老师亲自取名,赐下重宝皆是门中之物。这次女只是一块水玉倒也罢了,而老师连名字也不曾取?况且,老师可是连小女见上一面都不曾见过,要说得罪也算不上吧。”
“不若你去元馗师叔那里问问?”神农想了想道。
“也好,从师叔那边也好打探一下师尊的打算。”听訞对着神农道。
风烨元馗乃是一体,洪荒那些大能众所皆知。但是听訞出道较晚,也没认识什么大能,自然不曾知晓。神农再怎么是人皇人选,也是凡人一个,没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事,自然也不会知道。
听訞与神农商量了一下,抱着小女儿便向黄河龙宫行去,至于小女儿会不会淹死?不说听訞本就是水神出身,自然会有所防护。单说她的女儿自然也非凡种,乃是半神之躯,而且凭着她的家底,一颗避水珠足够解决了。
黄河龙宫,元馗看着下方的听訞,听其道“师叔,弟子这次主要是为了小女而来。单说这长者赠礼,吾等不敢多言,毕竟都是老师所赐之物。但是,不知为何老师不愿意为其取名?这跟其哥哥姐姐的待遇也太了吧,日后他们兄弟姐妹又要如何自处?”
元馗抬首看了看听訞怀中的女儿道“道兄之意,孤也曾知晓。此女日后当有一场死劫,不宜早些取名,待其死劫度过再说吧。而且道兄留下的那块水玉也是其日后机缘之物,倒也说不得什么偏颇之说。你为其母当好生为其保管才是。”
“原来如此,多谢师叔解惑,只是不知道那死劫”听訞先是一松气,但是听到死劫,心中不由一紧。
“道兄对此早有安排,既然不愿多言,孤也不好越俎代庖。只能告诉你四个字‘顺其自然’日后自见分晓。”
元馗看了看听訞若有所思又道“不过你来的也正巧,孤正准备对长江动手你就来了。此番回去你收拾一下,吾等便准备一举掌控长江吧。现如今淮水那边也爆发动乱,想来也没工夫兼顾长江这边了。济川也有大半入了孤手,距离一统四渎也是不远了。”
……
天极山,风烨从伏羲手中接过崆峒印,抚摸端详了起来:“没想到此物还有回到九头一脉手中的时候,倒是多谢陛下了。”
“那里,你不嫌弃其中的帝气被吾吸收,跌落成为一件上品先天灵宝就不错了。”
“帝气到底是陛下所需之物,人族不可拥有两件人皇至宝,贫道也是明白的。而且没了帝气,这崆峒印照样也有大用处。”
“大用处?什么用处?”伏羲推演了一下,却算不清楚,仿佛天机被遮掩了一般。
“道兄知道天地五方旗吗?”
“自然知道,当年人皇九头氏订立五方五行号令五方神族,奠定人皇一脉的根基。要说起来,孤的五行之道也是来自于此。
而且众所周知,天地五方旗可就此布下一座先天大阵,也是九头人皇的根基所在。只可惜,九头氏死后在没人见过这尊大阵了。”
“当然不曾见过了,便是他们将五方旗统统汇聚,没有阵图又如何布阵?”风烨笑吟吟道。
伏羲反应过来,伸手就把崆峒印抢了过去,仔细端详“你的意思是阵图在这里面?”
“严格来说,不是阵图在这里面。而是这件东西本身就是镇压阵眼的阵器!天地五方阵根本就没有阵图,一切都是靠着这口大印在其中运转五行。”风烨接着说道“不过现在五方旗各有其主,这大阵也布不成了。但是这崆峒印中还有一口不老神泉,饮此泉之水便可容颜永驻。怎么陛下作为上古之神还没贫道清楚不成!”
刚说完,突然风烨一愣,想起一件事:“说起来,天地五方旗虽说已有主人,但是道友可知都为何人?”
伏羲沉吟一阵“戊己杏黄旗在元始天尊手上,离地焰光旗在太清圣人手中,云界旗在西王母那里,至于青莲旗便在西方圣人手中。倒是那面北方旗孤却从没见过!”
“那么,有没有可能这面旗子还没出世呢?”想到此,风烨便两眼冒光!这可是顶级灵宝啊,九头嫡传,防御至宝,要是能拿到手当然是好了。
“这孤倒不知道了,不过你居然说这崆峒印乃是五行阵器,想来也可以感应到那几件旗子才是!”
“不错,这件东西确实有感应五方旗的法门”风烨接过崆峒印,摸索了一番,遥遥感应到,有五个地方隐隐于此相呼应。其中一个在天极之处,想来是天外天八景宫吧。有两处离的很近,应该便是东西昆仑所在。而剩下两处一在极西之地,一在极北之地。如果说,极西之地的是接引圣人的话。那么极北那里应该便是北方旗了。而且,根据反应确实还没有得主。

第一百零六章皂雕

白鹿化作三丈高的巨鹿,风烨与伏羲盘坐于鹿背,向极北之地进发。
“陛下你真闲得慌啊!没事居然要陪贫道去拿旗子,这事贫道一人去就好了。”风烨坐在白鹿背上不由抱怨道。伏羲跟来了而且没有带着坐骑,只能两人挤在白鹿上同骑。所幸,这白鹿跟在风烨身边也不少日子了,大小变化也会使得,于是化作三丈高的巨鹿,风烨伏羲两人坐在其上也不算拥挤。
“这有什么反正就是一个化身罢了,也不碍大事。再说,你去取旗子要是碰到别人,少不得要打斗一番。要是碰到哪位同道说上一句‘此物与吾有缘’你不就悲剧了?孤在这里好歹可以给你壮壮声势。”
“行了吧,极北之地这么远,没什么人会来此的,也就是北面这几位大能罢了。值得贫道在乎的也就是这里的两位准圣人了。”
伏羲笑而不语,拿出伏羲琴便弹奏起来。琴声时而如溪水潺潺,时而如风吹林谷,时而如大海浪涛,时而如微风低语。
风烨托着头听了一会儿,说道:“以音律显化自然风水之声,陛下的境界可是远比贫道要高了不少。不过这自然之音中却是多了一丝喧闹之声。看来陛下的琴艺倒是有些退步了,莫不是在天庭这些年有所生疏?”
“可能也是俗务缠身罢,日后神农归位以后,孤便静居火云洞参悟大道,以求早日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吧。”
“陛下要是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也足以一步证道了。日后对于洪荒同道可说是又多了一种修行之法了。
对了说起火云洞,陛下这些日子可曾回去?可曾注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