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03章

大清弊主-第103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祯不由兴趣更浓,“你又不读书,怎会有好友认识戴名世?”
    方苞也是颇为好奇的看着李卫,戴名世年过花甲,在士林中声誉卓著,又是官身,李卫不过二十出头,既不是士林中人,又是白身,怎会有好友认识戴名世?
    李卫心思灵敏,见胤祯如此相问,急忙将在客栈认识俞鸿图、戴铎二人的情形说了一遍。
    俞鸿图、戴铎?胤祯喃喃着道,俞鸿图在雍正朝也是大有名声的人物,戴铎就更不用说了,那是老四甚为倚重的谋士,在老四府邸是堪与年羹尧并肩的人物,此人颇有才华,对朝局的揣摩、分析、判断有其过人之处,不过,却是性喜炫耀、为人轻狂,而且恃主而骄,不堪大用,其结局亦是甚为凄惨。想不到李卫竟然与此二人有这么一段交际。
    微微沉吟,胤祯才道:“既是戴名世的族侄,倒也是人之常情,本王给你写个手条,你自带他二人去探望。”
    一见胤祯准了,李卫大喜,忙磕头谢道:“谢王爷体恤。”
    十二月十一日,天空阴云沉沉,眼见又是一场大雪将临。
    台基厂王府大街,廉郡王府。
    八阿哥胤禩与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正在书房一项项的核对京城工商杂税革新的数据,朝廷‘封印’在即,手头的差事,不管完与未完,都得给康熙详细汇报。京城工商杂税革新和京城外城改造,是他们三兄弟今年的主要差事。
    外城改造就不用表功了,一色崭新的青石板街,公共毛厕,沿街的常绿树,那都是有目可睹,要重点奏报的是工商杂税革新,这些数据一项项不仅要核对清楚,而且还要熟背,以防康熙抽问抽检,眼下二废太子已成定局,新立皇太子在即,此时不卖力表现,争取在康熙心里留下好印象,还更待何时?
    三人正忙的不亦乐乎,廉王府的总管太监何柱儿却是脸色煞白的急步冲了进来。
    胤禩脸色登时一沉,待见何柱儿脸色煞白,心头顿时生起一种不祥之兆,果然何柱儿哭丧着道:“主子,良妃娘娘薨了。”
    良妃娘娘薨了胤禩顿觉头昏耳鸣,九阿哥、十阿哥心里亦是一惊,良妃乃是八哥的生母,年纪也不过才四十余岁,怎得就薨了?
    九阿哥心细,立刻就问道:“宫中可说是何原因?”
    何柱儿哽咽着道:“对外是说因病而薨,但传话的公公是奴才的熟人,递话儿说是郁郁而终。”
    胤禩脸色顿时就苍白如纸,摇晃着站起身,木然的看了看何柱儿,又回头看看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两行清泪立时就夺眶而出,哽咽着低声叫了句“额娘。”便一头向前栽了下去,幸亏十阿哥眼疾手快,一把拦住了,唬的三人都是一声冷汗。
    九阿哥胤禟回过神来,便对着何柱儿骂道,“没眼力劲的,这话也能当着八哥说?”说着又迭声道:“还楞着做什么?赶紧的去请……。”微微一顿,他又加重了语气道:“赶紧进宫,去见皇上,就说八阿哥惊闻噩耗,昏迷过去,请太医来诊治。”
    良妃娘娘薨了,八王爷又闻讯昏迷不醒,八福晋郭络罗氏遇上这种情况,立时就慌了神,死死的守在胤禩床边不肯离开半步,整个廉郡王府也是乱做一团,人心惶惶。九阿哥胤禟见状,忙低声提醒她除吉服换孝衣,待会宫里会有人来。
    十阿哥胤誐则督促阂府上下换孝衣,换灯笼,挂白幡。
    见廉王府上下已恢复了正常运转,老九、老十,才又折回书房,两人心里都甚是紧张,胤誐大为不解的轻声问道:“八哥何以会如此悲痛?”
    因为良妃出身低微,八阿哥胤禩生下来,便是由惠妃纳喇氏抚育,再加上为避免后。宫干政、外戚掌权,清朝皇室更是刻意的打压母子间亲情,皇室祖制规定,皇子与生母一年见面的次数,亦不过寥寥数次,而且每次见面,都有太监守在一旁监视谈话,要论母子间亲情,远不能与寻常人家相比。
    是以十阿哥才有此问,实在是因为一众皇子与生母的感情都甚为淡薄,九阿哥胤禟轻叹了声,“我又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隐情,良妃出身微寒,仅有八哥一子,八哥素来忠厚纯孝,悲痛亦在所难免。”
    嘴上是如此说,胤禟心里却是隐隐觉得八阿哥该是受了那句‘郁郁而终’的刺激,也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是怎么回事。
    十阿哥胤誐觉的这解释也甚是勉强,想了想,又问道:“八哥昏迷这事,九哥为何让何柱儿去禀报皇阿玛?”
    胤禟瞅了他一眼,才道:“良妃出身低微,并无外戚之虑,皇阿玛不是提倡孝道吗?八哥如此纯孝,自然是要让皇阿玛知道,以加重八哥在皇阿玛心中的分量。”
    胤禟说完,便不再言语,他现在亦是心乱如麻,康熙提倡的是以孝治国,生母过世,八哥必须服孝守制二十七个月,其他的且不说,至少这差事是不可能有了,眼下正是竞争新太子的关键时刻,却摊上这么件事,他越想越觉烦闷,这良妃死的可真不是时候。
    如此一来,这局面怕是又有变化了,老三、老四、老十四岂会坐失这等良机,老十四且不说,老三、老四定然会乘此良机在康熙面前大力表现,并借机大肆的扩张势力,
    思忖了半晌,胤禟才对老十说道:“十弟,八哥这一倒,咱们可不能没了主心骨,你平素深受皇阿玛喜爱,这工商杂税革新的差事,就由你去给皇阿玛奏报。”
    老十闻言不由一楞,皱着眉头道:“九哥,你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嘴拙,可不是那块料。”
    胤禟面色一沉,嗔道:“若非皇阿玛不待见我,何至于劳烦十弟大驾?”
    胤誐也知康熙素来不喜老九,见他动怒,不由满脸苦笑的说道;“得,我去不成。”
    第207章再生波折
    第207章再生波折,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 208章 子嗣问题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08章子嗣问题
    胤祯接到良妃娘娘薨了的消息时,正在书房看第二刊京报,这刊京报主要就是刊登了他在广州遇刺的经过,文中,将所有的疑点都暗指向了日本,却偏偏不点明,因为胤祯再清楚不过,越是有争议的东西,越是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也越能掩盖真相。
    这篇文章呈给康熙审批的时候,康熙亦是颇为犹豫,胤祯可是一再解说,最后,保证效果不佳,再连续报道,康熙才算勉强同意通过。
    看完京报,胤祯本想出去转转看看宣传效果,就接到宫中传来的消息,良妃娘娘薨了。闻报,胤祯不由微觉错鄂,这事,他还真记不起,不过,八哥的生母一薨,他就得服丧守制,看来,八党将会消停一段时间了。
    平稳最好,不仅康熙希望平稳,胤祯也希望能够平稳个几年,他好腾出手来,将远洋舰队形成规模,呵呵,远洋舰队一旦形成规模,他就是拱手上缴给康熙,康熙到时候只怕又会心甘情愿的交回到他手中来。
    八党若是能够安静下来,十四党自然不会搅风搅雨,朝局大体也就能够平稳下来,至于三哥,胤祯从来就没放在心上,老四虽然是心头大患,但他一贯低调,现在也无须顾虑。
    良妃亦算是众皇子的庶母,按例也该服丧守制一年,不过也只是流于形式,胤祯沉吟半晌,便吩咐包福全去安排全府换素色,他自个则转到后院去通知嫡福晋海若,顺带也换素服进宫,康熙虽然未令众皇子俱服,但怎么也该去拜祭一番。
    海若闻报后,便传令着后院的上下人等尽皆除去吉服,首饰,自个却去侍侯胤祯换衣,一边帮着胤祯更换衣帽,她一边随口问道,“梦娇妹妹可好?此次回京,怎得未听王爷提起。”
    “很好。”胤祯木偶似的站着,任由还若整理,漫不经心的说道:“来回奔波,带上她拖累行程,所以索性就没让她回京。”
    海若抿嘴轻笑道:“不会是有了吧?”
    有了?胤祯一楞,才道,“没听说,应该没有,有了就要带他回府登记了。”
    “那道也是。”海若轻叹了口气,才道:“三年了,王爷可别太累了,要多注意身体。”
    三年?什么三年?听到这没头没脑的话,胤祯颇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海若是指这三年来,都没有一个福晋怀孕。
    想到这里,胤祯心里也是一紧,三年了,平常也没少耕耘,这么多福晋怎得都没人怀上?
    难道是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他眉头不由微皱,子嗣可是大问题,这年头,死亡率奇高,子嗣不旺,对手若是以此攻讦,可是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胤祯不由又转到老四身上,老四的子嗣一直以来也很艰难啊,这么多年来,成人的就只一个弘时,弘历现在才几个月大,弘昼更是还未满月。
    这个念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他便放弃了,这法子有伤天和,要阴老四,有的是办法,何必用这种有伤天和的法子?
    “王爷,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海若轻声唤道。
    胤祯回来神来,轻笑道:“没什么,这几年东奔西跑的,差事又多又烦琐,不免劳累焦虑了些,放心,我才二十四呢,回京就悠闲了。”
    京报不仅刊载有朝廷的谕旨、奏章,而且还有士林中名家大儒的文章,以及一些杂谈趣闻,第一刊发行就吸引了各个阶层的人的兴趣,能识文断字的尤其喜爱。
    因为筹备的时间紧,印刷跟不上,京报目前在京城只发行二千份,扣除王公大臣府邸和各个衙门的必须之外,真正在市面上发卖的不过就一千零点,而且售价仅二文,因此,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买不到京报的,则只好去茶楼、酒楼,希图能够借阅。
    一时间京城各大小茶楼、酒楼、会馆皆是爆满,各家的掌柜很快就发现了,很多来客都是冲着京报而来,有机灵的当即就高价从客人手里收购京报,请人大声朗读,以此招揽生意。这法子简单有效,很快就在京城各大小茶楼、酒楼、会馆、戏园地公共场合流行起来。
    ‘大隆盛茶楼’是外城最大的茶楼,掌柜的更是隔一半的时辰,就着人将京报读一遍。这期京报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唯一吸引人的便是十四爷在广州遇刺的那篇文章。
    十四爷在广州遇刺的事情,前几天曾经传过一阵,后来步军统领衙门抓人,大家也就只敢私下议论,不成想,京报竟然把这事给登了出来,自然也就分外的引人注目。
    各处茶楼,酒楼议论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件事,‘大隆盛茶楼’自然也不例外,上下两层大堂都在议论此事,读书人怕事,只带着耳朵听,反倒是一些商人、闲人、缙绅大发议论。
    “你说那些个倭寇吃饱了撑的,没事去刺杀十四爷做啥?”
    “你怎么就肯定是倭寇了?”
    “这不明明说的清清楚楚,又是什么六角飞镖,又是烟幕弹,还有倭刀,不是倭寇是什么?”
    “用这些东西的,不一定就是倭寇。再说,谁知道是不是说的真的?”
    “怎么不是真的?这上面说的两头纵火焚烧江英街,火铳声不绝于耳,都跟前段时间传闻是一样的,难道都不是真的?再说了,咱大清,谁不知道出京王爷的护卫都是数以百计的,几十个人就敢去刺杀?”
    “哎,你们还真是孤陋寡闻,十四爷在江南建造远洋舰队的事,你们没听说过?听说造的战舰比前明郑和的宝船还大,倭寇为什么要刺杀十四爷?怕十四爷去打他们日本呗。”
    “听说十四爷的远洋舰队是下西洋的,这下好了,惹火了十四爷,肯定要先打东洋了。”
    “那群畜生,就该狠狠的打,烧了整整一条街呐。”
    “就是,不打才叫没天理了。”
    所有的人都议论的欢腾,谁也没留意到有人在暗中记录这些议论,康熙对这件事可是高度关注,一早就让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兵马司的人便装收集各种议论。
    第208章子嗣问题
    第208章子嗣问题,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09章计谋老四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09章计谋老四
    进宫的一路上,胤祯都在思忖,该怎样狠狠的摆老四一道,这家伙就是一条藏在草丛中的毒蛇,不把他打痛打跑,他时时都在盯着自己,处处给自己添堵。整死他,倒不至于,一则怕康熙察觉,二则,老十三肯定能猜到是自己动的手脚,完全是得不偿失。
    不过,老四生性多疑,为人处事小心谨慎,平日里在康熙面前也伪装的甚好,要阴他,还真有点难度。
    “禀王爷。”李卫急匆匆的在轿外禀报道:“八爷在府上闻听良妃娘娘薨了,当场就昏迷过去,人事不知。”
    胤祯闻言微微一怔,八哥母子感情如此之深?似乎不太可能,会不会另有原因?仰或是在做戏?似乎也不象,岂能说晕就晕?再说,此事做戏亦毫无价值。稍稍沉吟,他便跺了跺脚,轿子立刻就停了下来,“先去八哥府上。”
    说着又吩咐李卫道:“着人去先去八哥府外守着,若有其他阿哥去探望,请他稍候,说我随后就道。”
    队伍转向八阿哥府邸方向,胤祯却是由李卫身上想到了俞鸿图、戴铎二人,俞鸿图此人好象是进士出身,虽有名气,却无善终,应是操守有问题,没有拉拢的价值。
    戴铎呢?胤祯思忖了半晌,还是放弃了拉拢的想法,此人既能投身老四,说明老四暗中也在物色人才,没了戴铎,他还会物色其他人。戴铎此人虽说有才,但缺点多多,清狂自傲,恃才炫耀,不堪重用。让他投靠老四,容易对付的多。
    想到这里,胤祯心中一动,戴铎既然是投入老四门下,也就是说,他这科并未高中,若是中了进士,又怎会去投老四?看来,戴铎投入老四门下,该是三月会试之后,是不是该帮帮他?给他个敲门砖?
    想到这里,胤祯微微一笑,敲门砖倒有现成的,而且也极合老四的胃口,就是‘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本身就是老四大力推行的,现在不过是提前十余年而已,以老四的禀性和现在的处境,肯定会上书推行,只要他敢上书推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