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

第26章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第26章

小说: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悸堑剿馍硇型肥翟谖薹ㄔ谘┲行凶撸诜ü僦戆旃夜ぷ鞴乃净缓酶呔僮耪馕幌巳醯拇蠓ü伲⌒囊硪淼匕阉徒的凇#ê罄矗鹚共窕刮饧一镄戳朔饨ㄑг旱耐萍鲂拧#┑彼侨ソ硬祭滓保┘被鹆堑牟祭滓丫苯忧档酱镒罡叻ㄔ旱叵鲁悼饬恕�
苏特,这位自信满满的新英格兰人自幼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长大。他谢绝一切帮助,声称将亲自驾驶自己的车去上班——结果,他的车很快陷进路边的雪堤里,最后还是靠最高法院的法警才把他救出来。苏特不幸成为惟一一位迟到的大法官。
伦奎斯特完全没考虑天气状况,言词辩论也按计划进行。(这个案子正好是前面提到的那起铁路工人受伤案,最高法院以一致意见判决菲利普斯胜诉,托马斯撰写了他最引以为荣的法律意见。)
对首席大法官来说,变化最大的是他的法律意见书。1970年代初入最高法院时,他撰写的意见以拖沓冗长、不得要领而著称,其中充斥着各类保守派哲学理念,而且多数为异议意见。出任首席大法官后,其法律意见也随之收缩。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屁股决定脑袋——毕竟他从原来的局外人变成了最高法院的制度核心。当然,年岁渐高、力不从心也是原因之一。首席大法官用生产流水线的方式管理办公室,法官助理被要求在10天之内起草好法律意见的初稿。如果工作量太大,首席大法官会亲自操刀。伦奎斯特删减文稿的风格也十分野蛮,经常大笔一挥,法官助理们的心血就付诸东流,末了他还轻蔑地解释一句:“推理。”
简而言之,1999年秋,最高法院到了另一个转折点。伦奎斯特的年纪已开始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金里奇率领共和党在1994年夺回众议院多数席位,又在1998年的总统弹劾风波中铩羽而归。克林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受民众爱戴与欢迎,美国处于空前的繁荣期,显然没兴趣大踏步“向右走”。”
1999年10月,“伦奎斯特革命”终于到了瓶颈,尽管这里的“革命”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许多至关重要的议题上——州权、政教关系、刑法和堕胎——伦奎斯特不但 I23 没有取得进展,反而输了所有关键性官司。即便是在面对一起自己还是亚利桑那州一名年轻的共和党人时最为看重的事业之一时,他也选择了让步。
伦奎斯特喜欢唱歌,最高法院每年的圣诞晚会上,都由他亲自领唱圣诞颂歌。(大约每年都会有一些法官助理言辞恳切地致信首席大法官,抱怨晚会气氛貌似排斥非基督徒的参加,伦奎斯特一般都会以邀请这些年轻人参加晚会的形式作为回应,但他坚持不愿采用“假日晚会”之类的称谓。)初人最高法院时,伦奎斯特偶尔还会在这些场合写些歌词。1975年,杰弗里·罗森(Jeffrey Rosen)曾报道过他写的一首歌词。在歌词中,他调侃了自己最讨厌的最高法院判决,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歌词套用了歌曲 《荣耀天军》的旋律,内容是:“理论王国来的自由派,布满了我们高贵的最高法院/他们对骗术总是明察秋毫/却对警察的不端行为视而不见。”接着,合唱团成员会跪下,齐声唱道:“救救米兰达案,救救米兰达案,把他从尼克松的‘四大金刚’手上救出来。”尼克松在任期间,一共提名了 4位大法官,分别是沃伦·伯格、哈里·布莱克门、路易斯·鲍威尔和伦奎斯特本人。
米兰达案承载了伦奎斯特对I960年代沃伦法院自由激进主义的所有厌恶之情。在由厄尔·沃伦亲自撰写的法院判决书中,最高法院裁定,任何犯罪嫌疑人在被捕前,都必须被告知其应有的权利。很难想象,制宪先贤和建国175年以来的诸位大法官们会觉得这类告知有什么必要。但是,沃伦和他的同僚之所以创造出这一规则,正是针对当时刑事司法体制中的各种弊端。伦奎斯特早已多次重申,他认为那些告知完全没有必要,相反,它们意味着法官人为地给打击严重刑事犯罪设置了障碍。1999年,最高法院批准了一起涉及米兰达案判决效力的案件的调卷令申请,这意味着,伦奎斯特终于有机会对米兰达案痛下杀手了。
这起案件的真正问题在于,即便米兰达案判决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最高法院难道可以轻易推翻这个已深人人心的先例么?在言词辩论阶段,布雷耶正是抓住这一点,对米兰达案作出这样的描述:“全世界估计有20亿人听il这些话。在他被提问之前,他会被告知,他有权保持沉默,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作为呈堂证供,在律师赶到之前,他可以什么也不说,如果请不起律师,可以为他指定一个。在已经过去的30年中,这些话成为美国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起案件也让人们真正见识到了最高法院内不同的“保守”类型——伦奎斯特式的,或者斯卡利亚与托马斯式的。令许多关注他的人大跌眼镜的是,伦奎斯特不但在 7 : 2的判决中加入了支持米兰达案的多数方,并亲自撰写了多数意见。在这起名为迪克森诉美国案(Dickerson v。 United States)的案件的判决意见中,伦奎斯特撰写的意见虽然略带一些不情愿,还带着一点点令人望而生畏的“推理”,但思路却非常清晰:“米兰达案巳经融人了警方的日常工作,并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首席大法官写道,“无论我们是否认同米兰达案的推理过程及其最终确立的规则,我们都必须考虑这一点,那就是,遵循先例原则绝不允许我们推翻该案。”托马斯加入了斯卡利亚的异议意见,后者继续用自己特有的带着浓浓火药味的语言——论证了一个保守主义的最高法院应如何挣脱先例,去对待诸如米兰达案(和罗伊诉韦德案)这样的标志性案件。
一如既往,斯卡利亚少不了要来上一番冷嘲热讽,哪怕针对的是自己的首席大法官老友。斯卡利亚在异议意见中说道,伦奎斯特本人一直以来都“旗帜鲜明地反对米兰达案的核心前提”。斯卡利亚接着总结道:“今天的判决把米兰达案从一个越权司法的里程碑,变成了傲慢司法的胡夫金字塔(或者说它是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要更形象些)。”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斯卡利亚并不想和同僚们争出个高下,他想要的只是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
这里的高低七张桩牌、五张抽和得州扑克都属于美式扑克牌规则。游戏时,通常允许玩家进行几种动作,加注、跟注、盖牌、跳过(Check)。在抽牌扑克中,允许玩家抽牌换牌。根据下注的限额分为Fix Limit。 Pot Limit和No Limit。根据牌的大小比法,有些是牌小的人赢(lo),有些是牌大的人赢(hi),有些则是最大牌和最小牌的人平分(hi/lo)。
卡利古拉(Caligula),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真名是盖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 (Ga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后世史学家常称其为“卡利古拉“(Caligula)。卡利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卡利古拉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他建立恐怖统治,神化王权,行事荒唐。由于他好大喜功,大肆兴建公共建筑、不断举行各式大型欢宴,帝国的财政急剧恶化。后来他企图以增加各项苛捐赋税来减缓财务危机,引起所有阶层的怨恨。公元41年,卡利古拉遇刺身亡。1979年,美、意两国电影人根据其生平,拍摄了电影《罗马帝国艳情史》。
美国宪法授权参众两院因“叛乱、贿赂或其他轻重罪行”而弹劾联邦官员。若在任总统受弹劾,最高法皖首席大法官须主持审判。在弹劾审判过程中,参议员须坐镇监视与监证。有罪判决须在场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经判决确定有罪的政府官员自动解职,参议院可进一步禁制被告将来再任公职。被定罪的人,仍可依法受起诉、审判、判决和惩罚。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启动总统弹劾程序的是第20届(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1865—1869 年在任),约翰逊任国会参议员期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1860年底以后,南卡罗来纳等南方几个州相继脱离联邦,成立“南部同盟”。在南方议员纷纷退出联邦国会的时候,约翰逊却坚决留在国会,并在参议院中强烈谴责南部脱离联邦。他因此于1864年被林肯提名为副总统,1865年林肯遇刺后,任总统。就任总统后,他倾向南方,主张允许南部各州只附带有限改革条件就可重新加人联邦,给予获得自由的奴隶以极少的公民权利,并对参加叛乱的种植园主予以大赦等, 在1866年的国会选举中,激进派共和党人以压倒优势大获全胜,使共和党看到弹劾约翰逊的一线希望。 1868年2月25日,众议院以126 : 47票通过“违反官吏任职法和阴谋策划反革命武装叛乱”等11项弹劾条款,向参议院提出要求弹劾约翰逊。同年3月,参议院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萨缪尔·蔡斯的主持下,对约翰逊弹劾案进行缺席审理,投票表决结果是以35 : 19票(美国当时有27州),因一票之差,最终没有达到定罪所需的2/3票数,约翰逊被宣告无罪。
克林顿的本名叫威廉·杰弗逊·布莱斯三世(William Jefferson Blythc III),他的父亲小威廉。杰弗逊·布莱斯是一名销售员,在克林顿出生前三个月就在一场交通意外中丧生。他的母亲维吉尼亚·戴尔·卡西迪(Virginia Ml Cassidy)在1950年又与罗杰·克林顿(Roger Clinton)结婚。克林顿就是由母亲和这位继父抚养的,他在15岁那年正式将姓氏改为“克林顿”。
No proven,意为“未经证实”或“罪证不足”。在苏格兰的刑事诉讼中,陪审团或法官可以对被告人作出有罪、罪刑未经证实和无罪三种裁决。其中,罪行未经证实的裁决在法律后果上等同于无罪裁决,应将被告人释放,且不能再对其审讯。但是,受这种裁决的被告人未被定罪,仅是由于案件尚有少许疑点或证据在技术上不充分,如缺少佐证等,对被告人来说还存在着很大的有罪嫌疑。因此,宣告他无罪是不公正的。“未经证实”的裁决对防止作出不正当的无罪裁决是有积极意义的。
庭审结束后,参议员两党领袖代表代表参议院联合向伦奎斯特表示敬意,并赠给他一个“黄金法槌”。1“8年11月13日,琼斯案双方当事人达成庭外解决协议。克林顿同意支付琼斯85万美元;作为交换,琼斯则不再坚持要求克林顿承认错误,并向她道歉。
吉尔伯特与苏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指维多利亚时代幽默剧作家威廉· S。吉尔伯特 (William S。 Gilbert)与英国作曲家阿瑟苏利文(Arthur Sullivan)。从1871年到1896年长达25年的合作中,他们共同创作了14部喜剧,其中最著名的为《比纳佛》(H。 M。 S。 Pinefare)、《班战斯的海盗》(The Pirates of ftnamre)和《日本天皇》(the Mikado)。吉尔伯特与苏利文的歌剧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如今在使用英语的国家依旧经常演出。他们的合作创造了内容和形式的革新,直接影响了整个20世纪音乐剧的发展,还影响了政治演讲、文学、电影和电视,并被幽默作家大量模仿。
《贵族与仙女》(lolnthe),是吉尔伯特和苏利文合作的喜剧歌剧。剧中关键角色之一是一名英国大法官,他与一名受大法官法庭监护的女子堕人爱河。
伦奎斯特去世后,约翰·罗伯茨出任首席大法官,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过去的法袍式样。
1963年,米兰达因涉嫌对一名18岁的凤凰城女性居民实施抢劫、绑架和强奸而被当地警察逮捕。他在警察局接受了两个小时的讯问,并在一份自白书上签字,在其后进行的非常简短的审判中,法庭根据米兰达的供词判其有罪。随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接受了米兰达的委托进行了上诉,声称米兰达的供述是伪造的和受到胁迫的,其在被讯问前未知晓其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而且警察也未进行告知。1966年,沃伦法院以5 : 4的判决结果裁定,米兰达在接受讯问以前有权知道自己的宪法第五修正案权利,警察有义务告知嫌疑人,告知权利之后才能讯问,并将该案发回重审。随后,法院对米兰达的案子进行了重新开庭,重新选择了陪审员,重新递交了证据,而米兰达之前的“证言”将不作为证据使用。后来,米兰达的女友被作为证人,并提供了对其不利的证词以及其他证据。米兰达再次被判有罪,并人狱11年。 1972年,米兰达获假释出狱。1976年,米兰达在一次酒吧斗殴事件中被刺身亡。警察逮捕了一位嫌疑犯。在向嫌疑犯宣布了“米兰达警告”后,嫌疑犯选择保持沉默,警察无法得到其他更有力的证据。没有人为此而被起诉。
第10章 保守主义节节败退的一年
比尔·克林顿任期的最后几年,最螅ㄔ耗诘谋J刂饕甯锩沼诜直览胛觥A睢〉橙诵峒捌涿擞岩恢蔽Φ闹疃嗔煊颉樘ァ⒘钪饕濉⒄坦叵怠⑺佬蹋约捌渌侍狻屑湮潞团芍鸾フ季萘俗罡叻ㄔ旱闹鞯嫉匚弧�
这时的国会,已由共和党占据多数席位,限制联邦政府权力不再是其兴趣所在,因为现在已由他们说了算。在政教关系领域,右翼也逐渐放慢了脚步。杰伊·塞库洛的事业正沿着华盛顿政坛的传统轨迹运行:他到了首都,打算好好干,并争取一直干好。
另一方面,塞库洛成功创立了右翼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与ACLU一样,塞库洛的美国法律和正义中心(ACLJ)已经建立起一个金融王国,该王国的资金完全由忠实支持者们通过直接邮寄(或电子邮件)方式捐献。但是,ACLU与ACLJ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塞库洛完全把后者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塞库洛每年可以拿到60万美元的薪水,这还只是他从ACLJ及其关联组织中抽取的很少一部分财富。事实上,他正把这个非盈利社团法人转变成自己的家族产业。 ACLJ—年大概可以募集14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会被他转移到一个名为CASE的机构中,该机构的董事会由塞库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