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锦绣芳华 >

第120章

锦绣芳华-第120章

小说: 锦绣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时谢家厅内的人齐齐下跪,林熙也跟着跪了,就连侯爷夫人也都低着头躬着身子,再不见方才的傲色。
“你们都给我记住!谢家能走到今日,不时一时的运气,更不是一代的牺牲才有今日!他是世代相传,是世代共同守护才有今日之兴!面对大难,有生,有死,有欢者,有悲者,可不论怎样,心都在一处,都是为着谢家!”
厅中之人皆低头点头,无声的响应着。
“宅中妇人听着,你们进了我谢家的门,就是我谢家的人,生死入在我谢家谱上,葬在我谢家坟茔之中,福可享,难同受,这才叫生死与共,都可知?”老侯爷说着这话,眼神已落在了林熙这里。
厅中妇人皆应声,林熙却明白,侯爷的话是告诉她,倘若真有这么一日,谢家发现端倪来,她必会被断腕下堂!
心中喷薄着热血,可却难言骨头里透来的悲凉,那一刻她莫名的想到了叶嬷嬷叫她守住心的话,她忽而醒悟过来,守心不止是为了在夫婿的妻妾之事上伤不到自己,而是在大家族的利益算计中,对自己身为棋子最后的自持。
她捏了拳头,昂起了头颅,迎着老侯爷的目光,开口言语:“孙媳谢林氏,明白。”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

站在院落里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色,林熙觉得眼角发疼
老侯爷言有深意的教训之后,便抬手叫妇人们都离开,留下了爷们儿在厅中。
林熙这一路昂头前行而回,她明明感觉到背后的凉意,却也努力的抬头,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的软弱。
手中的信笺此刻被她揉成了团,此刻她觉得这封信完全没有转交给大伯的必要了,因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罪证,是可以关系到一个家族兴亡的东西。
从那边回来,心中悲凉的她就从笼箱底下翻出了这封信来,她顾不上忌讳,便将信拆了,结果她看到的是让她心如坠深渊的字句。
“爹,娘,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女儿我应该已经是另一幅光景了。此刻执笔之时,人人羡慕道贺着我的留中,在她们描绘的日后风光里,我却心在滴血。女儿的错,就是沉浸在父亲言语的风花雪夜中不能自拔,纵然伤心踏上这宫闱之路,也希冀着能活出一份骄傲来,可是,当我见到皇后,知道我会留中后,我才知道,一旦走错一步,就无力回头,就是拼劲所有的力气掩埋着,也没用,终到底是掩耳盗铃罢了。叶嬷嬷对我说过,宫闱是吃人的地方,每个人的笑容里都有一把刀,那时我听不进去,可等我想听时,她却已经不与我言。爹,你要女儿尽孝,你要女儿成为你扶摇直上的青云,可是你一定不会想到我不是青云,我是棋子,不单单是你的,还是皇后的。我此时才知道,再是母仪天下的女人,再是端庄高贵,她们的心也可以毒辣到比兽不如······而我明明不愿,却无力反抗,因为我反抗不起。爹娘,女儿为自己的错将付出的是生命,在你们痛骂我时,请想想我含泪临死的心,便省了那些口舌吧。这一世,我只能用命纠错,不让爹娘受累,尽了我最好的孝,而下一世,我唯愿活在农田乡舍间再不知风花雪月情深意浓,再不入宫门半步让自己滴血而行。不孝女,佳儿留笔。”
林佳的这封信笺里已经将皇后的算计隐约提及,而依着时间来看,皇后这番谋划竟在三年前,想这样深的潜藏,这样的布局,怎能不叫人胆颤心寒?
她叹了一口气,把揉成团的信笺塞进了袖袋里,她决定这封信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藏好如果真有一日皇后要把林家逼在绝路上,她至少也能凭借此物让大家明白谁才是始作俑者。
她转了头,准备回屋藏信可是她却看到了谢慎严的身影。
他捧着狐皮斗篷站在那里望着她,看那样子,似乎站在那里也有些时候了。
林熙的唇动了动,不知该说什么,而谢慎严终于走到她身前,将斗篷罩住了她:“别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丢下你的。”
林熙闻言扭了头:“是吗?你不必这样安慰我······”
“不是安慰是承诺。”他的声音柔中带刚用最平淡的句子和情绪表达着他的坚持。
林熙诧异的望向他:“承诺?你疯了?你的祖母已有嫌隙之心,你的祖父更让我明白他日的可能你却敢和我承诺这个?你是想不孝还是大逆不道?你可是未来的世子爷,是谢家的支撑你与我承诺的起吗?”
谢慎严盯着她,双眼不挪,两息之后,他忽而抬手撩起了衣衫,扯下了内袍之上的布片,而后直接咬破手指再上其书。
林熙呆滞的望着他的举动,直到他把手中的血书塞进自己的手中。
“这是我的承诺。”他说着转了身,大步离开,林熙低头看向手里的布片,其上鲜红的字只有四个:“不离不弃。”
这一刻林熙觉得那凉透了的身子,终于有了暖意。
“我与你洞房之时交代你的三句话是什么?”主院的后堂内,老侯爷阴着一张脸坐在大椅上,他的面前侧立着侯爷夫人,而房中无有一个伺候的人。
“你说这个做什么?我还不是……”
“回答!”老侯爷的声音陡然拔高,侯爷夫人当即哆嗦了一下,抽了抽嘴角,低头言语:“少言,少事,不掌家。”
“你做到了吗?”
侯爷夫人扯了扯手中的帕子:“老爷何必这么噎我?我跟着你几十年,可做了半辈子的哑巴,咱们凭心而问,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我开过口吗?别说儿子讨媳妇,就是孙子讨孙媳妇,我都没参合上一句!今个我是发了话,多了嘴,可那也是我看着咱们被这么牵连进去,恼那林家竟出这么一个祸害而已!我气不过才说了两句罢了,体也与我算账?试问有哪个侯爷夫人会同我这般,是个泥菩!”
侯爷夫人说着捏着帕子抹着眼角,十足的委屈样儿,只是她这样子却让老侯爷的眼里闪过一抹厌恶:“她们是不会似你这般做个摆设,成了泥菩萨,可是她们也不会像你一样,鼠目寸光,村妇行径!”
侯爷夫人闻言立时抬头,人跟被针扎了一般尖着嗓子盯着老侯爷质问:“你,你怎么能这么说我?”
老侯爷挑了眉:“怎么不能?何况我说错你了吗?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做下的事?”
“我,我做什么了?”侯爷夫人仰着脑袋,十足的斗鸡架势。
“做什么了?你依着我的话,老实了二十年,眼看着儿子娶妻生子,便开始坐不住想过威风的婆婆瘾,只可惜进门的儿媳妇,个个名门贵女,你斗心眼斗不过,你玩手段也压不住,只得老实着当你的和善婆婆,如今瞧着孙媳妇们一个个的进了门,老毛病又犯了不是?”
“你胡说,我可是什么都没做!”
“没做?没做,翟妈妈带人在林家陪庄上晃悠了两年是个什么意思?”
侯爷夫人低了头:“那不是看她小,怕她不知如何经营,想叫人带带她嘛!”
“大言不惭,你是想到人家庄子上捞些进项补贴你那不成器的弟弟吧!”
侯爷夫人立时梗了脖子:“没有的事!你不能埋汰我!”
“我埋汰你?哼,竹哥儿媳妇郑氏陪嫁来的一百亩上等水田那一年稻米,鱼货的能进项多少你盯了很久吧,闭着眼叫着翟妈妈在人家庄田上晃荡了一年,把庄头拉拢着挖田变塘,养出的鱼货全送到你弟弟处贱卖,一转手这就分拨了多少?”
侯爷夫人变了脸:“你知道?”
“你以为我不知道?我是想给你留点脸!那郑氏嫁妆雄厚,明知你那心思,也乐得拿出一百亩地给你由着你折腾,不与你费劲,你却得了好处上了瘾,连林家那点田地也盘算上了,本来我想说你,可林氏还算聪明,什么都叫你的那些人签字画押的,日后算起账来,你的人全都跑不掉,我见你下不了手,也就没吭声,想着都这把年纪了,得过且过吧,你却今日又站出来多嘴,你应承我的三件事,全都破了,你是要我弄碗哑药给你不成?”
侯爷夫人晃荡了身子:“我好歹和你夫妻一场,你怎能对我说这样的话?你可别忘了,我是你八抬大轿抬进门的妻子,是你当年上门求着娶我的!”
老侯爷盯着侯爷夫人大笑,那笑声让侯爷夫人昂起的脑袋渐渐收敛,让她的脖子缩了起来。
“没错,是我上门求娶的你,可是为什么娶你,洞房那晚我没说清楚吗?论你家的家世,也算高门,但你却没你姐姐一半的能耐和智慧,你会的除了和那些名媛比吃比穿比戴外,又会什么?我娶你,是因为你姐姐要我娶你,我娶你,是因为你姐姐为了我,踏入了宫门!在我娶你之前,我就知道你诸多不配,更知道你那弟弟是个扶不起的货!但是为了你姐,我娶了你,洞房更与你约定三言,只要你少言,少事,不掌家,我就终生不纳妾,让你无忧无虑的做侯爷夫人,做个富贵闲人,圆了你姐姐的交待,你难道要和我说,你不知道吗?”
侯爷夫人捏着拳头淌着眼泪:“是,我知道,可我多么想不知道!我能嫁给你,是因为姐姐,我能得到别人的羡艳做着侯爷夫人也是因为姐姐,这我知道,可是,可是我活的这么憋屈也还是因为姐姐,是她让我一辈子都活在她的阴影里,一辈子都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侯爷夫人!”
“堂堂正正?”老侯爷眯缝了眼睛:“在你眼里是不是要掌着家业,才叫堂堂正正?难道你没诰命?你没金冠霞帔?”
“我有,可我要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我是侯爷夫人,而不是穿着那些坐在那里成天闭嘴的傻笑!”
“你没可能的!”老侯爷的眼里闪过一抹冷色:“你要是掌家,我谢家大业三代之内必亡!”
“你瞧不起我?”
“不是瞧不起,而是我了解你,就看你把你那嗜赌如命的弟弟撇不下,还费劲心计想拉巴着他,我就知道你没这个能力!”老侯爷说着站起身来:“你听着,把那三样做好,我给足你脸,但是你若不知好歹,还镇日的寻思,哼,我不介意早点做个鳏夫!”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喜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日子,也是百官大服丧结束的日子。
这一个月里,群臣熬身,百官受累,有头脸的命妇也得隔三差五的集体到宫里陪着两后哭几声嚎几声,是以到了这天,大家都舒了一口气,虽然小服丧还得继续,却不用这么受累的天天耗着了,因为四皇子要登基继承大统了。
这一天,群臣身上的衰服已取,素服犹在,却是冠换乌纱,腰束黑角带。百官朝见,听由内阁牵头,礼部主持的丧仪汇点以及新皇登基典仪安排。
诸事顺下来后,已定初九日先皇出殡,四皇子携领皇室亲送至京郊,其他爵臣,依照身份勋爵,分送至百里,五百里。而新皇继位以及封册大典则定在在了二月十九日。
这些日子一定下来,各处就忙活起来,尤其礼部,因忙着两仪实在是分身乏术,少不得要从各处借调人手,于是向另外五部求借,而两仪开销本就耗资巨大,户部自己也够忙的,吏部这边也不轻松,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又正好是京察结束百官调配的时候,不可不谓大换血在即,所以各处文书,归档也有的忙活,还有兵部,这个时候正是全情戒备的时候,毕竟储君已有却尚未登基,而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生变的时候,怎么可能分出人手来不戒备?所以勉强能去帮手的其实也就是刑部了,因为工部的人也没闲着,早跟着礼部一起,设亭建围搭台子呢!
于是百官不用耗在宫中哭号磕头,却也并不是在家闲着,得四处奔忙,而向谢家这样的勋爵人家,也是闲不下的,因为这个时候世家的能耐又得到了一次淋漓尽致的体现:有文人墨客们在哀词怀先皇,唱颂迎新帝。给未来的皇上先把声望刷起来;有世家手中佃户,杂佣去那礼部报道,或帮着工部搭台子建围帐,或去礼部下司帮衬纸钱银裸的叠剪;有各大家族里的名贵妇人以家族为单位。集结起来,置备上祭奠赙之礼,制作蜜楼,绣制绫锦,幡幢,以备两仪时,展现自家的尽心尽力……
总之一时间大家都忙碌起来。似乎无人记得那三皇子与庄贵妃,然而似乎忘记并非是真的忘记,只是聪明的人都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所以更明白心照不宣着去装聋作哑的必要。
初七这天,林熙还跟在徐氏的身边忙着给绫锦万寿福的纹路亲手上银线,忽而管家差人送来了林家的事帖,徐氏当即接过打开,看了看后丢给了林熙:“去看看吧。好歹在别人眼里这是风光的事,仔细些,别露出马脚来。”
林熙应声告退了出去。这才看了那事帖,原来是林家得了准进宫与丽太妃道别—她本只是丽嫔而已,但因着她的自愿殉葬,皇后大赞她的高德,不但给她晋升为妃子,还依着规矩提了丽太妃之号,只不过这个号相当于最后的送礼,能叫她葬的风光一点,陪在皇上棺椁隔壁的“配殿”里罢了,当然此号并未正是启用。要等到先皇出殡那天才会追封,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谁也不会介意“锦上添花”一些给装点下。
林熙换了一身整平的素服,着了简单的一套银饰,插上了六品安人所带的花簪,这便乘了马车回了林家。
她一入二门。就看到院中储水台前几个丫头小厮的碰抬着两块匾额,当即走过去瞧看,便是挑了眉:“《天下楷模》、《宫闱佳话》?”她当即转身问着管家:“谁送来的?”
“前一个是宫里送来的,那可是太后亲提的,送来的那天好多人呢……”管家的脸上满是骄傲,仿若这是他的功勋一般,林熙却听得心中如同针刺,使劲的攥了拳头:“还有个呢?”
“是景阳侯府送来的,据说是庄贵妃给提的。”
林熙的脸色白了三分,盯着那个匾额,只觉得浑身凉飕飕的:“这两个匾额如此,如此贵重,为何不是收供在祠堂,反倒捧在这里?”
“哦,工部来了人知会,说是皇后懿旨表彰咱们林府上出了一位以身正贞的楷模,要在胡同口上建座牌坊,老爷的意思要把这两个匾额给挂上去,这会儿正等着工部的人来丈量呢!”
管家的话让林熙打了一个哆嗦,她当即冲着管家说道:“听着,丈量免了,匾额速速捧到祠堂那边收起,工部来人问起,就说这是尽本分的事情,用不着如此张扬,若要挂匾,且留下两排正位,过些日子我求两挂风调雨顺,安乐自在的匾额来挂就是。”
“啊?这……”管家诧异,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